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變更

前往: 導覽搜尋

春词 白居易

增加 4,182 位元組, 3 個月前
创建页面,内容为“{| class="wikitable" style="float:right; margin: -10px 0px 10px 20px; text-align:left" |<center>'''春词'''<br><img src="https://img.redocn.com/sheying/20240223/pen…”
{| class="wikitable" style="float:right; margin: -10px 0px 10px 20px; text-align:left"
|<center>'''春词'''<br><img src="https://img.redocn.com/sheying/20240223/penzaifenhongsehudielan_13234656.jpg.285.jpg" width=" width="280"></center><small>[https://sucai.redocn.com/dongwuzhiwu_6012436.html 圖片來自红动中国网]</small>
|}
'''春词'''是一首七言绝句,为一首闺怨诗。诗的前两句描写低低的花和绿树掩映下的小楼,将点点春愁带入了少女的眉心;后两句通过“斜倚栏杆”、“背鹦鹉”、“不回头”等一系列的动态描绘,道出这个女子心中的不快和幽怨。

== 原文 ==

白居易〔唐代〕

低花树映小妆楼,春[[入]]眉心两点[[愁]]。

斜倚栏杆背鹦鹉,思量何事不回头。

== 译文 ==

低低的花和绿树掩映下的小楼,将点点愁带入了少女的眉心。

斜靠着栏杆背向鹦鹉,思忖着为什么不再回过头来?

== 简析 ==

  《春词》是一首七言绝句,为一首闺怨诗。诗的前两句描写低低的花和绿树掩映下的小楼,将点点春愁带入了少女的眉心;后两句通过“斜倚栏杆”、“背鹦鹉”、“不回头”等一系列的动态描绘,道出这个女子心中的不快和幽怨。全诗虽篇幅短小,但人物刻画生动,语约意远,诗意别出心裁,堪称佳作。

== 创作背景 ==

  这首诗作于大和三年(829)春天。这时朝廷中宦官气焰嚣张,白居易的好友宰相韦处厚已经逝世,李宗闵勾结宦官将出任宰相,政敌王涯也于这年正月自山南西道节度使入为太常卿。所以这年春天,对作者来说是个极不愉快的季节。于是作得此诗。

== 赏析 ==

  诗开头是以“低花树映小妆楼”来暗示是青年女子,并且交代了地点,其余都是对女子的刻画,通过“两点愁”、“斜倚栏杆”、“背鹦鹉”、“不回头”等一系列的静态描绘,展现出一幅静态的画面,一幅始终处在低气压中的画面。低低的花和绿树掩映下的小楼,将愁带入了少女的眉心,点点的愁一下就进入了主题的表达层面。写出了这个女子心中的不快和幽怨。但后二句,也是少女在此情此景对愁思的回应,最妙是“思量何事不回头”这句,给全诗带来了重重叠叠的神秘感。结尾没有说明其“愁”的原因,只是点出一句“思量何事”,引得读者自去联想,这虽然是出自于艺术方面的考虑,但也正因其“愁”才更容易惹人去联想,因为关于女性悲愁的经典语境早已确立并成为了传统。至于究竟为了何事,作者没有明说,这正是供读者体味的地方。但聪明的读者已可以猜到是伤春伤别,之所以背向鹦鹉,怕的是鸟儿学舌,勾起伤心之事。此诗虽然显得比较纤巧,但也说明了作者观察人物的细致。
 
  这首诗既写春愁,又刺春愁,对只会冥想不会寻求解脱春愁办法的人进行讽刺。另外,全诗不仅表现了封建社会妇女对女性自由幸福快乐的渴望与追求,而且也表现了诗人对这种渴望与追求为何不能出现的隐性思考。全诗虽篇幅短小,但人物刻画生动,语约意远,诗意别出心裁,堪称佳作。

== 白居易 ==

白居易(772年-846年),字乐天,号香山居士,又号醉吟先生,祖籍太原,到其曾祖父时迁居下邽,生于河南新郑。是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唐代三大诗人之一。白居易与元稹共同倡导新乐府运动,世称“元白”,与刘禹锡并称“刘白”。白居易的诗歌题材广泛,形式多样,语言平易通俗,有“诗魔”和“诗王”之称。官至翰林学士、左赞善大夫。公元846年,白居易在洛阳逝世,葬于香山。有《白氏长庆集》传世,代表诗作有《长恨歌》《卖炭翁》《琵琶行》等。<ref>[https://so.gushiwen.cn/shiwenv_859af0a3b832.aspx 春词]</ref>

== 参考来源 ==

{{reflist}}

[[Category:530 礼俗总论]]

[[Category:540 社会学总论]]
1,404
次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