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變更

前往: 導覽搜尋

言菊朋

增加 9,066 位元組, 4 年前
無編輯摘要
{{Infobox person
| 姓名 =言菊朋 (著名演员)
| 圖像 =[[File:言菊朋001.jpg|缩略图|居中|500px|[httpshttp://staticimg.meiguoshenpomp.comitc.cn/imageupload/20141220170311/22110130437e55178283def48d9a48486df405ac737_th.jpg jpeg 原图链接][httpshttp://www.meiguoshenposohu.com/mingrena/d123020.html 128503256_488214 原图来自 星座 搜狐 网]]]
| 图片说明 =
| 出生日期 = 1890年12月29日
'''言菊朋'''(1890-1942)
<p style="text-indent:2em;"> 言菊朋,晚清至民国时期京剧老生名角,大学士松筠玄孙。原名锡,本姓玛拉特氏。北京人,蒙古族。曾在清廷蒙藏院任职。因酷爱京剧,业余参加[[清音雅集]]、[[春阳友会]]等票房。演老生。早年经常观摩[[谭鑫培]]演出,并从[[陈彦衡]]学“谭派”戏,又向红豆馆主、[[钱金福]]、[[王长林]]等请益,唱、做、念、打均有基础。1923年,在[[梅兰芳]]、陈彦衡等鼓励下,正式参加戏班。以演《[[汾河湾]]》、《[[战太平]]》、《[[定军山]]》、《[[桑园寄子]]》、《法场换子》等著名。<ref>[http://www.sohu.com/a/128503256_488214 京剧《白帝城》言菊朋先生目前现世唯一录像,十三秒绝响 ]. 搜狐网 [2017-03-10]</ref>
== 人物概述 ==
<p style="text-indent:2em;"> 京剧老生。诞辰:1890年12月19日,光绪十六年(庚寅)十一月十八日;逝世:1942年6月20日,农历壬午 年五月初七日,8时。 姓玛拉特。名延寿,字锡其,号仰山。延、言谐音,遂取以为汉姓。因嗜戏曲,诩为梨园友,乃自名菊朋。蒙古正蓝旗世家子。出生于北京。
== 家世 ==
<p style="text-indent:2em;"> 其父为清末举人。高祖松筠,清朝嘉道间名臣,曾官[[武英殿大学士]],[[军机大臣]],卒谥文清。曾祖熙昌,官工、刑两部侍郎。祖父曾任职粤海。父为清季孝廉,伯叔辈多三、四品京卿。菊朋行三,兄泽、森。
== 谭派名票 ==
<p style="text-indent:2em;"> 言菊朋幼年就学于清末的陆军贵胄学堂,满业后,曾在清末的[[理藩院]],民国以后的[[蒙藏院]]任职。是时正值北京京剧兴盛之际,言菊朋好听京剧,常出入北方戏场、茶园,常至“春阳友会”票房彩唱,并与梨园界广有交往。曾从著名票友红豆馆主和名琴师陈彦衡学习演唱,同时与钱金福、王长林学身段练武功,又得到杨小楼、[[王瑶卿]]的指导。初唱为票友身份,专学[[谭鑫培]],以演《战太平》《四郎探母》《[[桑园寄子]]》《捉放曹》《南天门》《空城计》《汾河湾》等谭鑫培常演出的剧目受到好评,被誉为“谭派名票”。<ref>[http://www.china.com.cn/culture/zhuanti/zgjj/2007-10/30/content_9147333.htm 言菊朋 ]. 中国网</ref>  
== 下海经过 ==
<p style="text-indent:2em;">1923年梅兰芳赴上海演出,约言菊朋同行,协助梅兰芳演剧,因此时言任职于北京的蒙藏院,遂托人请假以名票身份同梅赴沪演出。言除与梅合演《探母》《汾河湾》之外,亦单独主演了《战太平》《骂曹》《[[卖马]]》《定军山》等谭派戏,由陈彦衡操琴,演出颇受好评。然而,由于旧时代对演剧业的轻视,言菊朋亦以“请假唱戏,不成体统”的名义,被革退职位。言迫于生计,加之对京剧的酷爱,遂“下海”为专业演员,此年言33岁。
<p style="text-indent:2em;"> 言菊朋做了专业京剧演员后,学习更加刻苦、勤奋,他日出而练,日落而息,加上频繁的舞台实践,技艺大进。常为名班争聘,有时以双头牌合作演出。如1925 年与王幼卿组班南下上海,演出了《汾河湾》《武家坡》《回龙阁》《琼林宴》等剧。同年又搭双庆社,与尚小云合演了《汾河湾》《林四娘》,与王长林合演了《琼林宴》等戏。1926年与王幼卿、孙毓堃合组又兴社;1928年与徐碧云合组云庆社。言虽票友出身,因其有着较好的文化修养,对谭的演剧,有着深入的研究,他不仅在唱念上下过苦功,而且学习谭的身段做派,颇能领会谭演剧之神态。因此,被誉为谭派须生而著名于大江南北。
== 艺术特色 ==
他有很高的文化素养,精通音律。二十年代末,自己挑班后,又在“谭派”基础上,博采众长,吸收京剧其它行当和京韵大鼓的唱念方法,根据自己的嗓音条件, 创立了以音韵声腔取胜,具有自己演唱方法的艺术,世称为“言派”。他独擅剧目《卧龙吊孝》、《让徐州》、《上天台》,这些剧目“谭派”老生所不演,独辟蹊径,成为“言派”名剧。
“言派”艺术以唱腔取胜,唱腔都符合剧情和人物思想感情,对京剧老生演唱艺术的发展有很大贡献。言菊朋的演唱特点是:腔由字生、字正腔圆、吐字、归韵精确。在演唱上,多用字重腔轻的方法,旋律丰富,抑扬顿挫,千折百回,若断若续,变化多端。行腔似险而实圆,似纤细而实苍劲。每出戏的唱腔都各有异致绝少雷同。他的念白也深具功力,字字清晰,娓娓动听。
20世纪20 <p style="text-indent:2em;">他有很高的文化素养,精通音律。二十 年代末, 随着社会风尚的改变,京剧舞台也发生了变革 自己挑班后 演唱 “谭派”基础 更追求于工巧细腻 身段动作更重于柔顺圆美。此时 博采众长 言在学谭上虽然能得 吸收京剧 神似 它行当和京韵大鼓的唱念方法 但由于他在近40岁 根据自己 时候, 嗓音 发生 条件, 创立 变化 以音韵声腔取胜 缺少谭嗓所特 自己演唱方法 高亮醇厚 艺术,世称为“言派” 他独擅剧目《卧龙吊孝》、《让徐州》、《上天台》, 一主客观均出现了变化的情况之下 些剧目“谭派”老生所不演,独辟蹊径 成为“ 不得不改弦更张 派”名剧 于是 <p style="text-indent:2em;">“言派”艺术以唱腔取胜,唱腔都符合剧情和人物思想感情 他根据时尚 对京剧老生演唱艺术 需要,并结合自己嗓音 发展有很大贡献。言菊朋 演唱 特点 是:腔由字生、字正腔圆、吐字、归韵精确。 谭派 演唱 艺术 上,多用字重腔轻 基础上 方法,旋律丰富,抑扬顿挫 进行创造变革 千折百回 通过不 的舞台 若续,变化多端。行腔似险而 遂创造了精巧 似纤 腻、跌宕婉约,在轻巧中见坚定,在朴拙中见华丽 而实苍劲。每出戏 言派特 唱腔都各 异致绝少雷同。他 演唱风格 念白也深具功力,字字清晰,娓娓动听
<p style="text-indent:2em;">20世纪20年代末,随着社会风尚的改变,京剧舞台也发生了变革,在演唱上更追求于工巧细腻,身段动作更重于柔顺圆美。此时,言在学谭上虽然能得其神似,但由于他在近40岁的时候,嗓音发生了变化,缺少谭嗓所特有的高亮醇厚。在这一主客观均出现了变化的情况之下,言不得不改弦更张。于是,他根据时尚的需要,并结合自己嗓音的特点,在谭派演唱艺术的基础上,进行创造变革,通过不断的舞台实践,遂创造了精巧细腻、跌宕婉约,在轻巧中见坚定,在朴拙中见华丽的言派特有的演唱风格。<p style="text-indent:2em;"> 言派艺术的主要特点,在其演唱。言菊朋有较好的文学修养,对音韵学研究颇深。言派演唱的特色之一是能够根据语音和声乐科学的道理,正确地处理字、声、腔的关系。按一般道理,声音的优劣,在于用气之道;吐字的真切与否,与唇、齿、舌、牙、喉位置的运用有密切联系;行腔则是声、字结合的不同频率、节奏变化的表现。言演唱所遵循的“腔由字而生,字正而腔圆”,正是他演唱实践的概括性总结。听言菊朋演唱,字清而不飘不倒,声音清润响亮而不焦不暴,腔高苍劲圆柔富于变化,是他科学地进行演唱实践所获得的声乐效果。言派演唱艺术的另一特色是在表达感情时的真切细腻,尤其擅长表达悲苦、凄凉的感情。他常说表演艺术“必须求其神似,而不能求其貌似”。他认为创造言派唱腔的目的,“不但在于娓娓动听,而且在于表现复杂细腻的感情”。言的代表作《卧龙吊孝》中反二黄唱段的 “料不想大将军命短”、“空留下美名儿万古流传”唱句和《让徐州》中西皮二六唱段中的“众诸侯分疆土各霸一方”等唱句,人们正是在委婉动听的旋律中,感受到了诸葛亮的悲恸和陶谦心情上怨望、不安的复杂心情。又如《击鼓骂曹》一剧的“鼓套”,一般演来多注重鼓点的流利稳健,而言演该剧时,却十分注重击鼓时祢衡心态的表现,他认为“在这出戏中,祢衡无端遭受贬辱,他的一肚子闷气直到打鼓这一刻间,才得一吐为快。这是这个人物显示才学、一露光彩的重要时刻,所以,这个鼓非打得听众动容不可。”言菊朋“击鼓”的一段表演,以鼓点流利、情感饱满受到观众的称道,正在于他用击鼓技巧抒发了祢衡怀才不遇的满腹怨愤感情。艺术的个性表现,是艺术存在发展的重要条件之一,也是艺术家水平的反映。言菊朋在重视对生活的观察和吸收的基础上。他更注重发挥自身的天赋条件,他反对“依样画葫芦”的方法去学别人,更反对“死学别人的毛病”,反对削足适履地“贬抑自己的天赋,去迁就人家的弱点”。当言菊朋在学谭的基础上,根据自身条件创立言派演唱艺术,被一些人攻击为“怪腔”后,他曾发表了这样一段谈话:“人家老以为言腔为‘怪腔’,可他们就不肯研究一下,它‘怪’在哪儿,也不肯研究一下我言某人为什么要创造这样一种‘怪腔’。像我这样一个没嗓子的人,如果换了别人,早就不吃这一行了。可我偏要吃这一行,偏要唱戏,而且偏要唱好。” 言菊朋创立的言派唱腔艺术,是对京剧艺术的丰富和发展。
== 代表剧目 ==
[[File:言菊朋002.jpg|缩略图|右|500px|言菊朋[http://img.mp.itc.cn/upload/20170311/f608d98af8de43009a76263bd676165b_th.jpeg 原图链接] [http://www.sohu.com/a/128503256_488214 图片来源搜狐网]]] <p style="text-indent:2em;"> 言菊朋的擅演剧目,早期以谭派风格演唱的有《 [[ 击鼓骂曹 ]] 》《捉放曹》《武家坡》《汾河湾》《战太平》《卖马》等;建立言派演唱艺术后的代表剧目有《让徐州》《 [[ 卧龙吊孝 ]] 》《上天台》《白蟒台》《 [[ 法场换子 ]] 》《贺后骂殿》《 [[ 除三害 ]] 》《 [[ 宫门带 ]] 》等剧。言除演出唱工戏外,以念白、做工吃重的《审头刺汤》《失印救火》《 [[ 天雷报 ]] 》《琼林宴》和以武功动作吃重的《定军山》《镇潭州》等戏,他演来均称当行出色。
==业余爱好 ==
<p style="text-indent:2em;"> 言菊朋生性耿直,为人忠厚,不善交往,不屈从于势力,因此也使他晚境不佳。他业余喜植花草,尤善种梅、兰、竹、菊,这也是他清秀、素雅艺术风格在生活中的体现。
== 艺术传人 ==
言有二子三女,长女伯明;长子言少朋,工老生,马连良弟子;次子言小朋,原工武生,后从事电影事业;次女言慧珠,工青衣花衫,梅兰芳弟子;三女言慧兰,评剧演员。直接受教者有(按时间先后):奚啸伯、汤志朋、李家载、宋湛清、张少楼。后世传人有:毕英琦、任德川、刘勉宗等。其孙言兴朋,亦承继祖业。人物评价编辑1942年6月20日,言菊朋卒于教场小六条寓所。长子少朋、长女伯明、婿游乐三及又女慧兰在侧。下午3时入殓,4时移棺。衣衾购自瑞蚨祥,计费五百余金,棺木九百余金。由 <p style="text-indent:2em;">言有二子三女,长女伯明;长子[[言少朋]],工老生,马连良弟子;次子[[言小朋]],原工武生,后从事电影事业;次女[[言慧珠]],工青衣花衫,梅兰芳弟子;三女言慧兰,评剧演员。 <p style="text-indent:2em;">直接受教者有(按时间先后):[[奚啸伯]]、汤志朋、[[李家载]]、宋湛清、[[张少楼]]。后世传人有:[[毕英琦]]、任德川、[[刘勉宗]]等。其孙言兴朋,亦承继祖业。<ref>[https://guoxue.ifeng.com/a/20181108/60150616_0.shtml 京剧言派创始人言菊朋 他的孙子言兴朋近况如何? ].
13,850
次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