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變更

前往: 導覽搜尋

冉智

增加 3,211 位元組, 4 年前
無編輯摘要
'''冉智 ''' (334年12月3日—354年),平帝幼子,母董皇后。350年, 閔稱帝,立冉智為 太子 )''' [[File:冉智.jpg|thumb|right|[http://www.cyg4.com/uploads/allimg/130227/2220241546-0.jpg原圖鏈結][http://www.cyg4.com/lishigushi/38016.html] ]]
冉智 (334年12月3日—354年),冉魏武悼天王冉闵幼子, == 冉魏 太子,母亲皇后董氏。公元350年,冉闵称帝, 政權建 智为太子。在其父领兵征战时坐镇邺城。廉台之战后,前燕攻破邺城,冉智与其母董太后都被俘,被前燕封为海宾侯,不久旧臣欲拥其复位,失败后冉智等人皆被处死。閔==
中文名 永和元年(350年),[[司徒申鐘]]等人尊[[冉閔]]為帝,冉閔卻執意讓給[[李農]],但李農以死請求冉閔為帝,於是冉閔於南郊登上帝位,大赦天下囚犯,改年號為永興,國號大魏,史稱冉魏,並恢復冉姓,尊祖父[[冉隆]]為元皇帝,父親[[冉瞻]]為列祖高皇帝,母親王氏為皇太后,其妻為皇后,兒子[[ 冉智 国 籍 ]]為皇太子。<ref>[http://www.360kuai.com/pc/980f23df7202266e1?cota=3&kuai_s 十六國時期冉魏政權建立者冉閔}</ref> ==冉魏亡國== 350年,冉閔建魏後,燕支援後[[趙石]]祗以抗之。後趙既亡,燕王俊便欲攻魏鄴城。魏永興三年(352)四月,燕王俊派大將[[慕容恪]]率軍向魏展開攻勢。冉閔不聽部將[[董閏]]、[[張溫]]勸阻,在安喜、常山及廉台等地與燕人交戰。由於 冉魏 多步軍,燕人多騎兵,燕人避開叢林,與魏軍激戰平地,盡管冉閔勇力有加,部眾精銳,仍不敵燕人鎖馬方陣,最後因馬斃而被燕軍俘獲,其子[[冉操]]逃奔魯口 今河北饒陽南)。冉閔旋旋被至薊都,[[慕容俊]]責閔曰:「汝奴僕下才,何得妄稱帝?」閔曰:「天下大亂,爾曹禽獸之類擾稱帝,況我 出英雄何得不稱帝邪?」俊怒,鞭之三百,又送至燕都龍城(今遼寧朝陽北 ,殺之。冉魏共歷三年而亡。 ==燕破鄴,魏太後、太子被俘==  四月,[[慕容儁]]派[[慕容評]]及中尉[[侯龕]]率領精銳騎兵一萬人進攻鄴城冉魏的太子冉智及大將[[蔣幹]]緊閉城門抵抗固守,城外的兵眾全都投降了前燕軍。這時鄴中地區發生嚴重飢荒,鄴城城內彈盡糧絕,百姓相食,皇宮中的宮女都被殘食殆盡。蔣幹派使者向東晉朝廷進奉降表,請求投降,並且向[[謝尚]]求救。五月,前燕王慕容儁增派援軍二萬人協助慕容評攻打鄴城。謝尚的手下[[戴施]]在枋頭據守,戴施聽說蔣幹派人前來求救,就阻攔了蔣派 生日期 334年12月3日 的使者,索要傳國印璽和氏璧)。使者派人返回鄴城禀報蔣幹。蔣幹懷疑謝尚不能前來援救。猶豫不決。 逝世 六月,戴施率領一百多名勇士進入鄴城,幫助守衛三台,並哄騙蔣說:“如今燕寇陳兵城外,道路不通,傳國印璽還不敢送走。你姑且把它拿出來交給我,我將策馬迅速禀報天子。天子聽到傳國印璽在我們這裡,會真誠地相信你,一定會多多地下發兵糧以救助你的困難。”蔣幹認為他說得有道理,就拿出傳國印璽交給了他。戴施公開宣稱派督護[[何融]]去迎接兵糧,暗地裡卻怀揣傳國印璽送到了枋頭。翌 期 354年 ,蔣幹率領精銳部卒五千人及東晉的士兵出城戰鬥,被慕容評徹底打敗,四千多人被斬首,蔣逃回鄴城。 身 份 冉 八月,魏國長水校尉[[馬願]]等人向前燕軍隊獻城投降,戴施、蔣幹逃奔到了倉垣,後來蔣幹被[[符健]]的部下殺死。慕容評把 後董氏、 太子 父 亲 智等王公大臣以及王宮車乘服飾送至薊城。前燕王慕容儁謊稱董氏得傳國璽獻之,因此賜董後號為奉璽君,賜封冉智以海賓侯爵位。<ref>[http://www.cyg4.com/lishigushi/38016.html 兩晉十六國風雲錄:冉魏冉智(十六國)]</ref>353年冉魏降將企圖擁立冉智復國,事敗,冉智及起事將士皆被前燕誅滅。 ==參考資料==
[[Category:中国古代人物]]
72,693
次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