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變更

前往: 導覽搜尋

德怀特·戴维·艾森豪威尔

移除 559 位元組, 4 年前
二戰尾聲-「獅鷲」行動的暗殺流言 
=== 二戰尾聲-「獅鷲」行動的暗殺流言 ===
[[File:艾森豪威尔5.jpg|缩略图 |右|300px|[https://timgsa.baidu.com/timg?image&quality=80&size=b9999_10000&sec=1560761318310&di=27104680d1c330b842963613d967aa19&imgtype=0&src=http%3A%2F%2Fimg.mp.itc.cn%2Fupload%2F20170217%2F07a29dc42dc1407e8dd34a8c858c33a2_th.jpeg 原图链接][http://www.sohu.com/a/126563678_349736 图片来源于搜狐网艾森豪威尔二战后期与朱可夫及蒙哥马利合影]]]12月[[艾森豪威尔]]晋升为五星上将。而德军发动了令人驚豔的的反攻(史稱 [[ 突出部之役]]),企图迫使美英同意和谈,作戰失敗後德軍撤退至齊格菲防線。
於此同時德军实施“獅鷲行動”,企圖以组成能讲英语的连队,换穿美军制服,突入美军防区制造混乱。此次行動極為保密,接受訓練的德國士兵並不清楚任務目標,只能胡亂猜測,其中一個流言就是要去巴黎綁架或刺殺[[艾森豪]]。這流言傳到美軍情報人員耳中,還真起到了作用,[[艾森豪]]在巴黎過了一個四周全是機槍、坦克和鐵絲網的聖誕節。<ref>{{Cite web |url = https://kknews.cc/history/4pro83.html | title = 刺殺艾森豪是假,搞亂美軍占橋樑是真,這就是格里芬行動 | author = 世界真的很大 | date = 2016-05-02 | publisher = 每日頭條 | accessdate = 2019-08-16 }}</ref>
1945年在盟軍突破齐格菲防线之后,[[艾森豪威尔]]与[[蒙哥马利]]就盟军主要突击方向发生分歧,[[蒙哥马利]]主张向[[柏林]]快速突击,先于苏军攻占[[柏林]];[[艾森豪威尔]]则考虑到苏军距[[柏林]]远比盟军近,雅尔塔会议规定[[柏林]]处于苏占区,且必须争取[[苏联]]参加对日作战,因而据此通知[[苏联]]协调行动。5月2日,苏军攻克[[柏林]]。德国代表到驻法国兰斯的盟军司令部洽降。5月7日和8日,德国代表在兰斯和[[柏林]]签署[[德国]]无条件投降书。
[[File:艾森豪威尔6.jpg|缩略图 |右|300px|[https://timgsa.baidu.com/timg?image&quality=80&size=b9999_10000&sec=1560761824831&di=4b7e2286ada6e7eb59252f7bd99e41d2&imgtype=0&src=http%3A%2F%2Fi0.hexunimg.cn%2F2015-06-04%2F176454007.jpg 原图链接][http://news.hexun.com/2015-06-04/176454000.html 图片来源于和讯网艾森豪威尔在投降书上签字用的笔。]]]
<ref name="军事家成长故事 2013">{{cite book|author=季景書 |title=军事家成长故事 | url=https://books.google.com.tw/books?id=-apEAgAAQBAJ |year=2013 |publisher=青苹果数据中心 }}</ref>
军从圣维特地区出发,向西攻至[[美 ]]第1集团军的南部。最后进抵马斯河畔的迪兰特。与此同时,17日,[[艾森豪威尔]]对形势作出正确判断并采取相应措施。  在突破齐格菲防线之后。盟军攻占萨尔,将德军赶过[[莱茵河]],并抢占雷马根地区的鲁登道夫大桥,继而控制[[莱茵河]]东岸,对鲁尔实施两翼包围。4月18日,德国B集团军群(32万余人) 投降 盟軍突破齐格菲防线 渡過[[萊茵河]]]對魯爾實施包圍。1945年3 他于1945年6 [[ 艾森豪威尔欧洲]] 与[飞回[ 蒙哥马利]]就盟军主要突击方向发生分歧,[[蒙哥马利]]主张向[[柏林]]快速突击,先于苏军攻占[[柏林]];[[艾森豪威尔]]则认为主要突击方向为莱比锡和德累斯 华盛 (考虑到苏军距[[柏林]] 远比盟军近 雅尔塔会议规定[[柏林]]处于苏占区,必须争取[[苏联]]参加对日作战),因而据此通知[[苏联]]协调行动。 5月2日,苏军攻克[[柏林]]。德国代表 在机场受 驻法国兰斯 数万人 盟军司令部洽降。5月7日和8日 热烈欢迎 德国代表在兰斯和[[柏林]]签署[[德国]]无条件投降书。[[艾森豪威尔]]战时的主要活动就是组织、协调并指挥盟军作战 他由机场直接到了白宫 而盟军联合作战上是这场大战 接受杜鲁门总统授予 显著特点 优异服务勋章 [[File:艾森豪威尔5.jpg|缩略图 |右|300px|[https://timgsa.baidu.com/timg?image&quality=80&size=b9999_10000&sec=1560761318310&di=27104680d1c330b842963613d967aa19&imgtype=0&src=http%3A%2F%2Fimg.mp.itc.cn%2Fupload%2F20170217%2F07a29dc42dc1407e8dd34a8c858c33a2_th.jpeg 原图链接][http://www.sohu.com/a/126563678_349736 图片来源于搜狐网艾森豪威尔二战后期与朱可夫及蒙哥马利合影]]]
[[艾森豪威尔]]战时的主要活动就是组织、协调并指挥盟军作战,而盟军联合作战上是这场大战的显著特点。[[艾森豪威尔]]以其良好的军人素质、丰富的理论知识、高超的指挥艺术而获得成功 。8月,盟军“铁砧-龙骑兵”作战开始。9月,实施“霸王”和“铁砧-龙骑兵”作战的盟军胜利会师。德弗斯的第6集团军群开始隶属[[艾森豪威尔]]
他为人随和,没有将军架子,喜欢和士兵们在一起,对繁文缛节不以为然。
 战事间隙,常到前沿阵地看望部下,了解情况,帮助解决问题。士兵们说他是个“通情达理的上司”,记者们称颂他为“平民将军” 。德国投降后,他于1945年6月自[[欧洲]]飞回[[华盛顿]],在机场受到数万人的热烈欢迎,他由机场直接到了白宫,接受杜鲁门总统授予的优异服务勋章。 [[File:艾森豪威尔6.jpg|缩略图 |右|500px|[https://timgsa.baidu.com/timg?image&quality=80&size=b9999_10000&sec=1560761824831&di=4b7e2286ada6e7eb59252f7bd99e41d2&imgtype=0&src=http%3A%2F%2Fi0.hexunimg.cn%2F2015-06-04%2F176454007.jpg 原图链接][http://news.hexun.com/2015-06-04/176454000.html 图片来源于和讯网艾森豪威尔在投降书上签字用的笔。]]]
=== 短暫的校長時光 ===
16,699
次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