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變更

前往: 導覽搜尋

郭巨川

增加 3,757 位元組, 3 個月前
创建页面,内容为“{| class="wikitable" align="right" |- | style="background: #FF2400" align= center| '''<big>郭巨川</big>''' |- |<center><img src=https://pic.baike.soso.com/ugc/ba…”
{| class="wikitable" align="right"
|-
| style="background: #FF2400" align= center| '''<big>郭巨川</big>'''
|-
|<center><img src=https://pic.baike.soso.com/ugc/baikepic2/3656/20220524125040-1425198547_jpeg_300_307_22265.jpg/300 width="300"></center>
<small>[https://www.sogou.com/sie?hdq=sogou-site-a5912d5771cbddba-7746&query=郭巨川&ie=utf8&sourceid=3_01_03& 来自搜狗网 的图片]</small>
|-
| style="background: #FF2400" align= center| '''<big></big>'''
|-
| align= light|
|}


'''郭巨川'''(1876——1953),原名[[郭书淮]]、又名郭盛淮<ref>[http://2014.sina.com.cn/news/ 郭巨川(1876——1953),原名郭书淮、又名郭盛淮],搜狗百科-baike.sogou.com/v... - 2024-11-1</ref>,[[海南省]]文昌县南阳镇美丹村人,新加坡侨领<ref>[http://2014.sina.com.cn/news/ 海南省文昌县南阳镇美丹村人,新加坡侨领],海南华侨-weixin.qq.com - 2023-08-07</ref>。

中文名 ;郭巨川

逝世日期;1953

出生日期;1876

原名 ;郭书淮

'''目录'''

1基本概况

2人物生平

3人物事迹

==1基本概况==

其父郭云龙早年到南洋(今东南亚一带)谋生,其母吴氏因积劳成疾去世<ref>[http://2014.sina.com.cn/news/ 今东南亚一带)谋生,其母吴氏因积劳成疾去世],今日头条 - www.toutiao.com/a...- 2021-12-13</ref>,9岁的郭巨川及其胞弟镜川(郭新)全靠祖母李氏、伯母王氏抚育成人。幼年时曾在私塾读书,

后赴南洋马六甲埠(今属马来西亚)和父亲一道打工,到种植园里从事木薯、橡胶、油棕、椰子的种植、管理、收获和销售等工作。清光绪三十三年(1907年),奉父之

命捐银500元在故乡南阳美丹村创设迈众小学,免费让乡里子弟就读。先后两次以先人“郭斯俊”、“郭邦由”的名义捐大洋1万元给南阳故里,在族中设立“奖学基金会”。

==2人物生平==

20世纪初,世界经济危机,英属马来亚(今马来西亚、新加坡)种植园竞相低价变卖,郭巨川回文昌老家变卖祖田,四处筹措资金,把大片胶园与荒地买下。第一次世界

大战后,世界经济复苏,郭巨川逐渐发展成为富甲一方的大企业家。和弟弟镜川一道,在马来亚先后捐资创办了十余所学校。1924年琼崖大旱,五谷失收,巨川兄弟汇回

光洋数千元救济南阳美丹村的乡亲。1925年郭氏兄弟出资银元14000多元购置《四库全书》一套捐给文昌县图书馆,又付银元300元为幼孤郭远安修建房屋。1926年捐银

4000余元修建被洪水冲坏的美丹桥坝,同年被选为[[北京]]善后会议华侨代表,出席[[北京]]善后会议。1927年捐银元17000元建造文昌中学教学楼和礼堂,还捐建南阳学校“郭云

龙楼”。1930年前后,在家乡美丹村建房几十间,大部分给村中乡亲居住。1935年在文昌公园兴建“郭母李太夫人王夫人纪念亭”,众多国民政府党政要员和社会名流为

之题词赞誉。先后荣获国民政府大总统特授五等嘉禾章、[[广东省]]省长褒奖二等嘉祥章,并被选为国民革命军粤军参议。1953年在马来西亚吉隆坡市病逝。

==3人物事迹==

当时日寇进犯南阳多次受挫,对这一地区又恨又怕。南阳抗日游击队声名远播,被称为“铁军”。甚至新加坡和马来西亚华侨援战的物资,都特别指定分给南阳抗日游击

队,侨领郭巨川的儿子还协同其他华侨专门筹集经费汇给李良。

参考资料:
1.
从红色侨乡到建设国际航天新城——海南文昌南阳[[革命]]精神传承录

新华网[引用日期2019-10-02]
词条标签:
人物
==参考来源==
33,976
次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