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變更

前往: 導覽搜尋

石壕吏

增加 183 位元組, 17 天前
無編輯摘要
'''《石壕吏》'''是唐代伟大诗人杜甫著名的“三吏三别”之一。<ref>[http://www.toutiaoso.com/AZyHwCb61624S/ 读杜甫的“三吏”、“三别”,了解安史之乱中的民生疾苦] 今日头条,发布时间;2017-01-17 10:52:00</ref>杜甫三吏指的是《[[新安吏]]》、《[[石壕吏]]》、《[[潼关吏]]》<ref>[https://wenda.so.com/q/1455473345725267 杜甫三史是?三别是?] 360问答</ref>
这首五言古诗通过作者亲眼所见的石壕吏乘夜捉人的故事,揭露封建统治者的残暴,反映了唐代“安史之乱”引起的战争给广大人民带来的深重灾难,表达了诗人对劳动人民的深切同情。此诗在艺术上的一大特点是精炼,把抒情和议论寓于叙事之中,爱憎分明。场面和细节描写自然真实。善于裁剪,中心突出。诗风明白晓畅又悲壮沉郁,是现实主义文学的典范之作。<ref>{{Cite web|title=石壕吏_杜甫_全文,翻译,赏析_中国古诗词网|url=https://xgushiciw.com/poems/shi-hao-li | website=中国古诗词网 |access-date=2024-11-08}}</ref> 
公元758年,为平息安([[安禄山]])史(史思明)之乱,[[郭子仪]]、[[李光弼]]等九位节度使,率兵20万围攻安庆绪(安禄山的儿子)所占的邺郡(今[[河南]]安阳),胜利在望。但在第二年春天,由于史思明派来援军,加上唐军内部矛盾重重,形势发生逆转,在敌人两面夹击之下,唐军全线崩溃。郭子仪等退守河阳(今[[河南]]孟州),并四处抽丁补充兵力。公元759年(乾元二年)春,杜甫由左拾遗贬为华州司功参军。他离开洛阳,历经新安、石壕、潼关,夜宿晓行,风尘仆仆,赶往华州任所。所经之处,哀鸿遍野,民不聊生,这引起诗人感情上的强烈震动。他在由新安县西行途中,投宿石壕村,遇到吏卒深夜捉人,于是就其所见所闻,写成这篇不朽的诗作。
107
次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