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變更

前往: 導覽搜尋

秋瑾

增加 28 位元組, 4 年前
人物生平
1904年7月,不顾丈夫王廷钧的反对,冲破封建的束缚,自费东渡日本留学,在东京入中国留学生会馆所设日语讲习所补习日文,常参加留学生大会和浙江、湖南同乡会集会,登台演说革命救国和女权道理。
秋瑾除在校学习外,还广交留学生中的志士仁人,如周树人([[鲁迅]])、[[陶成章]]、[[黄兴]]、[[[宋教仁]]、[[陈天华]]等。在此期间,秋瑾积极参加留日学生的革命活动,曾与陈撷芬发起共爱会,作为开展妇女运动的团体;和刘道一、王时泽等十人结为秘密会,以最终打破了桎梏在身上的封建枷锁反抗清廷、恢复中原为宗旨,创办《 [[ 白话报 ]] 》,参加洪门天地会,受封为“白纸扇”(军师)。
在日本主编《 [[ 白话 ]] 》月刊过程中,孙中山建议她可“依据此特长,利用宣传工具,报告时事,解决实事,效果越直接越迅速越好”。秋瑾一贯以提倡女权为己任,她说“女学不兴,种族不强;女权不振,国势必弱”,欲求男女平等,“女子必当有学问,求自立,不当事事仰给男子”,“仿欧美新闻纸之例,以俚俗语为文,……以为妇人孺子之先导”。她以“鉴湖女侠”等笔名,在杂志上发表了《 [[ 演说的好处 ]] 》、《 [[ 敬告中国二万万女同胞 ]] 》、《 [[ 警告我同胞 ]] 》等文章,抨击封建制度丑恶,宣传女权主义,号召救国。她写道:“诸位,你要知道天下事靠人是不行的,总要求己为是。当初那些腐儒说什么‘男尊女卑’、‘女子无才便是德’、‘夫为妻纲’这些胡说,我们女子要是有志气的,就应当号召同志与它反对。”“但是从此以后,我还望我们姐妹们,把从前的事情,一概搁开,把以后的事情,尽力去做,……我们自己要不振作,到国亡的时候,那就迟了。”字里行间,充满了女权解放的激情。 秋,继入青山实践女校,并在横滨加入了冯自由等组织的三合会。
在日语讲习所毕业后,报名转入东京青山实践女校附设的清国女子速成师范专修科,随即回国筹措继续留学费用。
1906年,因抗议日本政府颁布取缔留学生规则,愤而回国,在上海创办中国公学。先在绍兴女学堂代课,3月,往浙江湖州南浔镇浔溪女校任教,发展该校主持教务的徐自华及学生徐双韵等加入同盟会。暑假离职赴沪,与尹锐志、陈伯平等以“锐进学社”为名,联系敖嘉熊、吕熊祥等运动长江一带会党,准备起义。萍浏醴起义发生后,她与同盟会会员杨卓林、胡瑛、宁调元等谋在长江流域各省响应,并担任浙江方面的发动工作。到杭州后,与将去安徽的徐锡麟约定,在皖、浙二省同时发动。此时她在杭州新军中又发展了吕公望、朱瑞等多人参加同盟会与光复会。不久,萍浏醴起义失败,接应起义事遂告停顿。
同年秋冬间,为筹措创办《 [[ 中国女报 ]] 》经费,回到荷叶婆家,在夫家取得一笔经费,并和家人诀别,声明脱离家庭关系。其实是秋瑾“自立志革命后,恐株连家庭,故有脱离家庭之举,乃借以掩人耳目。”
1907年1月14日,《中国女报》创刊。秋瑾撰文提倡女权,宣传革命。以“开通风气,提倡女学,联感情,结团体,并为他日创设中国妇人协会之基础为宗旨”。并为该报写了《 [[ 发刊词 ]] 》,号召女界为“醒狮之前驱”,“文明之先导”。
'''从容就义'''
11,454
次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