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2,871
次編輯
變更
短腹幽蟌
,無編輯摘要
短腹幽蟌是屬於均翅亞目幽蟌科的中型豆娘,雖然相當常見,卻是台灣的特有種。牠的雄蟲全長約5公分,翅胸黑色且帶有鮮豔的橘紅色勾狀條紋。腹部細長,第1~6節暗橘紅色,其餘各節則為黑色。牠們最大的特點在於後翅有一個大型的黑褐色翅斑,佔據翅面約2/3的面積,翅斑上並有藍紫色的光澤,這不但成為野外分辨的最佳特徵,而且可能跟雄蟲在繁殖季節的求偶或敵對展示行為有關。
{| class="wikitable" style="float:right; margin: -10px 0px 10px 20px; text-align:left"
|<center>'''短腹幽蟌'''<br><img src="https://taieol.tw/files/muse_taieol/muse_styles/waterfall_col_4/mcode/1db4ce06a6fb7d5ebebe1255bdc9903e.jpg?itok=O3NCFmav " width="300"></center><small>[https://taieol.tw/muse/digi_object/b35a3c0e5e26a6eb6ec5a911db606b7e 圖片來自臺灣生命大百科]</small>
|}
短腹幽蟌廣泛分布全省低、中海拔的溪流或溝渠,成蟲發生期很長,每年3~12月均可發現牠們的蹤影,可說是台灣最常見的溪流型豆娘。生殖期一到,雄蟲往往停棲在水邊的石頭上,並且佔據周圍一小塊人類看不見的領域,當成自己的繁殖水域。每當有鄰近的雄蟲侵入時,領域所有者便會飛離棲石加以驅趕,而入侵者往往急忙逃回自己的領地內,等到前者追至後者的領域時,主客地位馬上倒轉過來;一場你追我逃、我追你逃的相互追逐戰於焉展開。這種情形將持續好一陣子,一直要等到雙方都追累了,各自飛回自己的棲石上才告一段落。
這樣潛水產卵的時間往往可以持續10分鐘以上,而雌蟲在產卵完畢後會再順著石頭爬出水面,並且毫髮無損的即刻飛離產卵點;至於雌蟲在水中如何呼吸或者是否呼吸?我們目前仍不明瞭。有一點要提醒大家的是,當在野外觀察時,請勿隨意干擾正在潛水產卵中的雌蟲,因為在溪水流速較快的地方,雌蟲往往因此一不小心沒抓牢而被水流沖走。可別因為你一時的好奇心,而造成牠終生的遺憾。<ref>[https://e-info.org.tw/node/33559 短腹幽蟌],環境資訊中心</ref>
==視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