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3,007
次編輯
變更
安朝俊
,無編輯摘要
[[File:安朝俊.jpg|缩略图|右|[https://timgsa.baidu.com/timg?image&quality=80&size=b9999_10000&sec=1545763929238&di=90f75c32d452dbc8be887bcc284d7499&imgtype=0&src=http%3A%2F%2Fimgsrc.baidu.com%2Fbaike%2Fpic%2Fitem%2F3c6d55fbb2fb4316424d47a320a4462308f7d39c.jpg 原图链接] [http://www.sohu.com/a/224598578_398120 来自搜狐网 的图片]]]
'''安朝俊''',钢铁冶金专家,特长炼铁 <ref>[http://2014.sina.com.cn/news/ '''安朝俊''',钢铁冶金专家,特长炼铁],炼钢技术-weixin.qq.com - 2019-08-28</ref> 。抗日战争时期在西南后方,在小高炉上炼出了灰口铸铁 <ref>[http://2014.sina.com.cn/news/ 抗日战争时期在西南后方,在小高炉上炼出了灰口铸铁],天眼查 - https://www.tianyancha.com/...- 2023-10-23</ref> 。主持首都钢铁公司技术工作长达37年,为首钢技术进步作出了重要贡献:把麦基旋转布料器、炉料混匀、高炉分层砌砖、用爆破法清理炉底积铁等多项技术移植于首钢高炉;组织开拓了中国高炉喷吹煤粉、无料钟炉顶、氧气顶吹转炉、硅整流器等应用于钢铁企业的新技术;锻炼培养了一批多专业的技术人才;使首钢技术经济指标大多在国内居于领先地位 <ref>[http://2014.sina.com.cn/news/ 首钢技术经济指标大多在国内居于领先地位],抖音 - https://www.douyin.com/...- 2022-12-1</ref> 。
==人物经历==
安朝俊,1911年6月出生于 [[ 河北省 ]] 行唐县一个农民家庭。由于父兄勤劳,他又是家里最小的男孩,10岁时得以入小学读书。后毕业于河北省立第七中学。1931年考入北洋大学,毕业后留校任矿冶系助教 <ref>[http://2014.sina.com.cn/news/ 1931年考入北洋大学,毕业后留校任矿冶系助教],搜狐, 2014-06-27</ref> 。
在大学任助教,本来有报考公费留学出国深造的机会,但他深感没有实际经验,今后教书不能真正讲个明白,更难以搞好生产,因而于1937年6月辞去助教职务到汉口六河沟炼铁厂任高炉值班工程师。
这年7月,发生了芦沟桥事变。六河沟炼铁厂于1938年初停产,四五月间,重庆 [[ 国民政府 ]] 经济部组建矿冶研究所,安朝俊到该所任技佐。
1942年他被资源委员会选送美国实习。1944年底回国到资渝钢铁厂炼铁厂任工程师。
抗日战争胜利后,1946年9月,安朝俊被派到石景山钢铁厂炼铁厂任厂长。石景山钢铁厂(今首都钢铁公司前身),当时只有两座大高炉:1号高炉,403立方米,已停产;2号 高炉,515立方米,则被积铁积渣铸死。掠夺中国资源的日本人撤走时曾扬言:“中国人收下大高炉也炼不出铁来,厂区只能种高梁。”经安朝俊主持清理和修复工作后,1号高炉于1948年4月1日出铁。当时,这是中国唯一恢复了生产的大高炉。
高炉于1948年4月1日出铁。当时,这是中国唯一恢复了生产的大高炉。 1948年末,解放战争的战火濒临厂区,安朝俊提出填充焦炭和密封高炉等保护措施,嘱咐职工加意封炉。随后,中共地下党员向他讲形势、任务和恢复生产的期望。安朝俊有 了今后钢铁发展有望的初步认识。 北平和平解放后,安朝俊接受军代表的指派,到老解放区山西阳泉炼铁厂进行技术指导。1949年3月,返回石钢炼铁厂任厂长。在军代表领导下,他同职工一道用一个月时间恢 复了1号高炉生产。这是中国解放区首先恢复生产的大高炉,也是首钢后来蓬勃发展的起点。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1949年秋,他被任命为石景山钢铁厂总工程师兼第一副厂长。以后石景山钢铁厂改制为石景山钢铁公司、后又改名首都钢铁公司,安朝俊继续担任总 工程师兼生产副经理,1983年后任(技术)顾问,直至1985年。在这37年中,企业实现了持续高速的发展。1949年的石景山钢铁厂,全年产铁不过26117吨,并且无钢又无材。 到1985年他离开时,首钢已是从矿山到轧材成龙配套、年产2141505吨钢的大型钢铁联合企业了,而且,从50年代初开始,技术不断进步,生产持续增长。在60年代里,其主要 技术经济指标已大多在中国领先,部分指标进入国际先进行列,在革新、改造、改建、新建等方面都取得了好成绩。所有这些与安朝俊在这37年中一直担任技术领导工作,积 极把先进技术应用于生产,积极组织攻关创新,使科技成果转化为现实生产力等的努力和他所起的重要作用是分不开的。
1955年安朝俊参加冶金工业部访问团赴苏联和捷克斯洛伐克考察。1961年和1964年,曾两次奉派赴越南指导高炉开炉和处理高炉冻结事故。
安朝俊于1955年12月14日加入中国共产党。1979年当选为北京市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副主任。他是第二、第三届中国人民代表大会代表,第五届中国政治协商会议特邀委 员;中国金属学会常务理事、荣誉会员。1991年他当选为北京退离休工作者团体联合会名誉会长。
1993年8月31日安朝俊逝世于北京。
==实践生产== 抗日战争时期在西南后方建设小高炉生产灰口铸铁1938年安朝俊被调到重庆国民政府经济部矿冶研究所工作,所里为了解四川生铁生产情况,特派安朝俊考察四川土高炉生产 情况。他进行了较深入的调查,结论是民用铁极为匮乏,而四川所产的铁质量甚差。他在《四川土法炼铁的生产技术》一文中说,生铁中硅低硫高,促使生铁中碳与铁生成脆 硬的Fe3,“坚硬难车,故不合翻砂生铁之用。”矿冶研究所长朱玉考虑到钢铁厂迁建委员会的百吨高炉建设尚非一日之功,为解决铸造生铁的供应,决定建设炼铁试验厂,试 炼灰口铁,并派安朝俊负责筹建和生产事宜。 1939年下半年,经过选址、设计、施工,在四川嘉陵江下游童家溪地方建起了炼铁试验厂,有一座5吨的试验炼铁炉。1941年3月开炉出铁,炼出了能用于铸造的灰口铁。这对 后方小型炼铁炉的兴建,起了推进作用。安朝俊因此被誉为青年炼铁家。由于这一成就,1942年重庆国民政府资源委员会选派技术人员去美国实习时安朝俊被选送到美国共和 钢铁公司和美国钢铁公司实习了两年多。
===移植国外先进经验===
安朝俊经过早年在美国实习和后来到苏联与捷克斯洛伐克考察,对学习外国先进技术的必要性有了深刻认识,但他认为更加重要的是应用于生产。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石景山钢铁厂的两座高炉急需修复投产,但2号高炉早在1945年就被积铁积渣铸死,清除困难。安朝俊组织工人用重锤从炉顶堕落下砸的方法代替人工 的挥钎抡锤,并在现场具体指挥实施,成倍地加快了进度,大大减轻了工人的劳动强度。1953年1号高炉大修时,虽是有计划的停炉,但也有积铁需要处理。他把从美国看到的 爆破法引入清理工作,把积铁炸成小块清出,再加上其他修炉措施,在中国创造了只用53天大修一座大高炉的新纪录。从此后,用爆破法处理炉内积铁,就成为各厂的常规方 法。在1号高炉大修中,安朝俊还把美国的麦基旋转布料器移植于高炉炉顶,避免炉料偏落而造成布料不均。这是中国高炉第一次使用麦基旋转布料器,其后中国高炉也普遍采 用,起到了增产节焦的效果。在50年代,他鉴于苏联的高炉冶炼技术较美国技术更适用于中国底子薄、又急于发展的国情,就认真学习和落实苏联专家建议的适用技术,在高 炉冶炼中坚持逐步提高冶炼强度,推行大风、高温、精料、低耗的生产方针和中心畅通保持两条煤气流通路的技术方针。这是首钢高炉利用系数和焦比长期处于国内外先进行列的重要措施 。 在移植国外先进技术中,安朝俊很注意结合实际情况。在推行高炉大修中采用分两层同时砌砖的先进方法时,他在实行前首先落实安全保护措施,因而施工顺利,成倍地提高 了工效。在推行精料方针时,他首先推行全由厂外供应的矿石的平铺混匀以稳定成分的先进方法。特别是在当时没有机械化料场的情况下,他充分发挥工人的积极性和基层干 部的实干精神,用人工进行了平铺切取 。
==技术创新==
“在学习国外先进技术的同时,更为重要的是针对生产需要,组织攻关,以有效地提 高 炉喷吹煤粉 技术水平和生产能力。”这是安朝俊长期坚持的观点和工作准则。首钢1958年开始建设 轧钢厂 , 既能节省价格较贵 共有300毫米小型轧钢厂 、 资源较少 电焊钢管厂和冷拔车间三项工程。设备是从苏联引进 的 焦煤 , 又可少 建 设和 投 资巨大的焦炉 产原定由苏联专家指导。1959年,苏方撕毁合同,撤走专家,首钢职工坚 持自力更生 , 是60年代国外刚出现的新技术 终于建成投产。当时曾遇到很多困难 , 其 中 国鞍钢也进行了试验 重大困难之一是主电室常出故障而严重影响生产 。安朝俊 及时抓住了这一先进技术, 就 组织 攻关。他动员了有关 专业 的 技术人员 ,向煤炭专家请教煤质特性,调 和技工到现场攻关。经过认真分析检 查 煤炭基地 , 研究 确证根本原因在于电盘线路紊乱。于是就重新 设 备结构和无烟煤磨粉与防爆措施 计、装配线路,并加以改造 , 进行喷煤 使问题得到圆满解决。另外小型轧钢厂连轧机组的传动 装置 设计、 中使用的水银整流器是苏联 制造 和施工。1964 的,损坏后没有备件,也无处购买。在这种严峻形势下,安朝俊下决心改水银整流器为硅整流器。随即组织技术人员协作攻关,终于研制成功。到1972 年, 一次试验 全部水银整流器都 换 成 功 了硅整流器 , 并且 既 安全 运行。每喷1吨无烟煤粉可置换0.8~0.9吨焦炭 , 又 节 焦效益巨大 电 , 社会效益尤为巨大。首钢已把喷煤作为 技术 诀窍向 上也比原来的先进得多。曾有日本专家不相信中 国 外出 能制造硅整流器,到现场看了实物才心服 口 服 。其后中国同类型轧钢厂或由首钢供
应,或向首钢学了自制,大都淘汰了落后的水银整流器。 高炉喷吹煤粉,既能节省价格较贵、资源较少的焦煤,又可少建投资巨大的焦炉,是60年代国外刚出现的新技术,中国鞍钢也进行了试验。安朝俊及时抓住了这一先进技术, 组织攻关。他动员了有关专业的技术人员,向煤炭专家请教煤质特性,调查煤炭基地,研究设备结构和无烟煤磨粉与防爆措施,进行喷煤装置设计、制造和施工。1964年,一 次试验成功,并且安全运行。每喷1吨无烟煤粉可置换0.8~0.9吨焦炭,节焦效益巨大,社会效益尤为巨大。首钢已把喷煤作为技术诀窍向国外出口。 高炉无料钟炉顶是高炉技术装备的一次历史性重大变革,安朝俊在只见到一张国外示意图的情况下,就组织多种专业技术人员攻关。经反复研究设备结构和传动装置,进行小 型摸拟试验以取得技术参数,然后进行设计、制造、预安装和配合试验。由于工作做得细致深入,安在高炉上后,一直安全运转。无料钟炉顶是卢森堡发明的,他们的专家在 现场参观后说:“全世界高炉的无料钟炉顶装置,都是从卢森堡引进的,只有你们一家是自己设计制造的。”
由于坚持技术攻关,首钢1978年移地大修后的2号高炉就采用了无料钟炉顶装置、喷吹无烟煤粉和炉前除尘等国内外先进技术,成为能同国际上现代化高炉媲美的先进大高炉。
安朝俊认为技术攻关取得成效的一个重要条件是技术民主。许多困难和疑难问题均靠集思广益得到妥善解决。首钢于60年代初,在河北省迁安县建成大石河铁矿,从此结束了 高炉“乞食八方”的历史。但该矿贮量还不能适应首钢长期对原料的需求。当在距大石河矿20公里处发现贮量大但品位低的水厂铁矿时,对于是否应该开采发生了争论。安朝 俊多次召集有关技术人员敞开思想进行讨论。最后得出了原矿品位虽低,但矿物晶粒较粗、比较易于磨选、经济效益好、值得开采的基本一致的结论,并取得了冶金部的支 持。1966年批准建设水厂铁矿后,安朝俊向矿区建设队伍进行动员交底,适逢天降大雨,在露天参加大会的职工全都坚持到会议结束。这充分反映了职工的高度责任感和建设 矿山基地的愿望。后来这个矿成为华北地区的第一大矿,精矿粉的产量大,品位高,成本低,为首钢的持续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创建中国第一座氧气转炉炼钢厂===
为了把先进技术应用于生产,安朝俊很注意信息的搜集,了解国际最新科技发展动向。50年代初,奥地利发明了氧气顶吹转炉,1955年苏联科学院院长巴尔金(И. Брдин)访问中国时谈及这一炼钢新技术,并认为中国应该发展这一技术,引起了一部分人的重视。1956年4月,钢铁工业综合研究院(今冶金部钢铁研究总院)和中国科 学院化工冶金研究所先后建立设备开始试验。是年秋冶金部副部长刘彬率代表团访苏,进一步了解了苏联的试验情况。安朝俊是代表团成员之一,回国后立即组织科研人员广 泛搜集有关氧气顶吹转炉资料,汇集成册,并和青年技术人员陆祖廉多方宣传建设氧气顶吹转炉炼钢厂的主张。1960年,国家决定在首钢建设30吨氧气顶吹转炉炼钢厂,由北 京黑色冶金设计院(今北京钢铁设计研究总院)担任设计。1961年因投资短缺而停建。但安朝俊在停建期间并未放松建设氧气顶吹转炉的工作,他组织有关技术人员和工人, 把首钢1958年建起的侧吹小转炉中的一座,改造成氧气顶吹转炉,并于1962年11月4日起进行试验,获得成功。从而取得了建设和生产的实际经验,并锻炼了技术人员和工人, 为以后的建厂工作做了准备。
1963年,国家科委拨出专款恢复30吨氧气转炉炼钢厂的建设,冶金部王玉清副部长还经常亲临现场具体指导。
在建设30吨氧气转炉过程中,虽然有小氧气顶吹转炉的经验,但还是遇到了一些问题。当时遇到的最大困难是工程竣工后转炉不转。在这令人焦急的时刻,安朝俊在现场主持 分析研究。工人提出毛病是由蜗轮、蜗杆表面油膜不全,引起发热造成的,应对蜗轮、蜗杆进行刮磨。安朝俊接受工人建议,并具体组织实施,结果立即消除了故障。1964 年12 年 12 月24日,成功地炼出了第一炉钢水。这是中国第一座氧气转炉炼钢厂。后来中国新建的炼钢厂,大都采用了这一新工艺。首钢这个厂经过持续推进技术进步,主要技术经济 指标长期保持先进。日本代表团在首钢参观时,曾有专家称赞它是“世界上炼钢最快的转炉”。
==技术管理==
安朝俊在首钢担任生产技术领导职务近40年,并且多年任党委常委,但从不以专家自居,辛勤工作,克己奉公。他尊重党的领导,尊重领导班子成员,及时汇报工作,取得工 作上的协作和支持。他十分肯定地认为,这种协作和支持对于做好自身工作是必不可少的。 他一贯认为, 作为生产技术领导者的主要任务是组织。在钢铁联合企业里,由采矿、选矿、炼铁、炼钢到轧钢,是个生产的长过程,而且是日夜不间断的生产过程,再加上焦 化、机电、运输等,构成了上下左右相互紧密衔接的生产网络。这个突出的特点决定了全盘生产必须协调,从而也决定了生产技术领导者的首要任务是组织。这是效率与效益 的源泉,而且是技术进步的基础。日常生产混乱无序,势必一事无成。这就要求生产技术领导者,必须真心诚意地依靠工人、技术人员和各级领导干部。企业技术进步和生产 提高,归根结底,是靠他们的责任感和实干精神来实现的。所以他特别重视组织、发动工作,并且身体力行。 他经常公开讲,自己绝不是什么都懂,即使是熟悉的事物也在不断发展。科学的基本知识并不难懂,先进技术的原理也容易明白,但要把它应用于生产过程,转化为现实生产 力,就必须发挥多专业的技术人员和工人的创造力和协作精神。因而凡是较为重大的革新、改造、挖潜和建设,他总要组织有关专业技术人员和熟悉这方面情况的基层干部和 老工人讨论。由于他经常这样做,又从不自以为是,大家也就畅所欲言,甚至在他下车间时,也常有工人拉住他反映情况和提出建议。职工们说他是没有专家架子的专家。正 因为这样,多年来采用先进技术,推动技术进步,首钢能够做到起步早,行得通,见效快,有失误也能及早发现和改正;由此还锻炼培养了一批多专业的技术人才。
==人物生平==
1911年6月出生于 [[ 河北省 ]] 行唐县。
1949年初的石景山钢铁厂。
1931~1937年在 [[ 天津 ]] 北洋大学矿冶系学习,毕业后留校任矿冶系助教。
1937~1938年任汉口六河沟炼铁厂高炉值班工程师。
1938~1941年任 [[ 重庆 ]][[ 国民政府 ]] 经济部矿冶研究所技佐。
1939年起,主持陵江炼铁厂的筹建和生产工作。
1949~1985年任石景山钢铁厂总工程师兼第一副厂长。
1985年起任 [[ 北京市 ]] 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专职副主任。
1993年8月31日逝世于北京。
==主要论著==
1、安朝俊.《江北土法炼铁调查报告》.钢铁汇报,1941.
5、安朝俊.《科学技术推动了首钢的经济发展》.冶金经济研究,1982(10):1~17.
6、安朝俊主编.《高炉生产(首钢炼铁三十年)》. [[ 北京 ]] :首钢印刷所,1983.
7、安朝俊.《总工程师如何进行工作》.冶金经济研究,1986(7):6~11.
10、安朝俊.《科学技术推动了首钢炼钢生产的发展》.中国冶金史料,1988(1):44~48.
==参考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