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變更

前往: 導覽搜尋

尿毒症

增加 819 位元組, 4 年前
無編輯摘要
'''尿毒症'''==简介==[[File:Jkjy 13881385342951.jpg|缩略图|400px|肾脏]] 慢性肾衰竭是指各种肾脏病导致肾脏功能渐进性不可逆性减退,直至功能丧失所出现的一系列症状和代谢紊乱所组成的临床综合征,简称慢性肾衰。慢性肾衰的终末期即为人们常说的尿毒症。 尿毒症不是一个独立的疾病,而是各种晚期的肾脏病共有的临床综合征,是慢性肾功能衰竭进入终末阶段时出现的一系列临床表现所组成的综合征。<ref>[https://www.baikemy.com/disease/kg/31617252786433#content_31617262589953 编辑词条尿毒症小贴士],百科名医</ref>==基本信息==
{| class="wikitable"|-|西医学名|| 尿毒症|| 所属科室 ||内科 - 慢性肾衰竭是指各种肾脏病导致 脏功能渐进性不可逆性减退,直至功能丧失所出现的一系列 内科|-|主要 症状 || 代谢 紊乱所组成的临床综合征,简称慢性肾衰。慢 肾衰的终末期即为人们常说的尿 酸中 症。尿毒症不 等|| 是否进入医保|| 一个独立的疾 |-|英文名称 ||uremia || 发 ,而是各种晚期的 部位|| 肾脏 病共有的临床综合征,是 |-|传染性|| 无传染性 || 别名 || 慢性肾 功能 衰竭 进入终末阶段时出现的一系列 |}== 临床表现 所组成的综合征。=====水、电解质、酸碱代谢紊乱===
快速导航关系表知乎精选西医学名 尿毒症所属科室 内科 - 肾内科主要症状 代谢性酸中毒等是否进入医保 英文名称 uremia发病部位 肾脏传染性 无传染性别名 慢性肾衰竭概况知乎精选最新1临床表现2诊断鉴别诊断辅助检查3疾病治疗病情稳定急症血液透析1临床表现编辑水、电解质、酸碱代谢紊乱 尿毒症尿毒症[[ 代谢性酸中毒和水 ]] [[ 电解质平衡紊乱 ]] 最为常见。
(1)代谢性酸中毒慢性肾衰尿毒症期时人体代谢的酸性产物如磷酸、硫酸等物质因肾的排泄障碍而潴留,可发生“尿毒症性酸中毒”。轻度慢性酸中毒时,多数患者症状较少,但如动脉血HCO3<15 mmol/L,则可出现明显食欲不振、呕吐、虚弱无力、呼吸深长等。
(3) 钾代谢紊乱:当GFR降至20-25ml/min或更低时,肾脏排钾能力逐渐下降,此时易于出现高钾血症;尤其当钾摄入过多、酸中毒、感染、创伤、消化道出血等情况发生时,更易出现高钾血症。严重高钾血症(血清钾>6.5mmol/L)有一定危险,需及时治疗抢救(见高钾血症的处理)。有时由于钾摄入不足、胃肠道丢失过多、应用排钾利尿剂等因素,也可出现低钾血症。临床较多见的是高钾血症,因此尿毒症患者应严格限制含钾高的食物的摄入,并应定期复查血钾。
(4) 钙磷 [[ 代谢紊乱 ]] ,主要表现为磷过多和钙缺乏。慢性肾衰时肾脏生成1,25-(OH)2D3减少,使肠道对钙的吸收减少;靶器官对1,25-(OH)2D3产生抵抗,使肾小管重吸收钙减少,此外,高磷血症可使钙磷乘积升高,促使磷酸钙盐沉积,引起异位钙化、血钙降低。食物中含有丰富的磷,血磷浓度由肠道对磷的吸收及肾的排泄来调节。当肾小球滤过率下降,尿磷排出减少时,血磷浓度逐渐升高,高血磷进一步抑制1,25-(OH)2D3的合成,加重低钙血症。甲状旁腺代偿性分泌更多的PTH以维持血钙。导致继发性甲状旁腺功能亢进(简称甲旁亢)。
===[[ 蛋白质 ]] 、糖类、脂肪和维生素的代谢紊乱===
CRF病人蛋白质代谢紊乱一般表现为蛋白质代谢产物蓄积(氮质血症),包括尿素、胍类化合物、肌酐、胺类、吲哚、酚类及中分子物质等。
糖代谢异常主要表现为糖耐量减低和低血糖两种情况,前者多见,后者少见。高脂血症相当常见,其中多数病人表现为轻到中度高甘油三酯血症,少数病人表现为轻度高胆固醇血症,或二者兼有。维生素代谢紊乱相当常见,如血清维生素A水平增高、维生素B6及叶酸缺乏等。
=== 心血管系统表现===
[[ 心血管病变 ]] 是CKD患者的主要并发症之一和最常见的死因。尤其是进入终末期肾病阶段(即尿毒症阶段),心血管疾病死亡率进一步增高(占尿毒症死因的45%-60%)。近期研究发现,尿毒症患者心血管不良事件及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血管病比普通人群约高15-20倍。
慢性肾功能衰竭者由于肾性高血压、酸中毒、高钾血症、钠水潴留、贫血及毒性物质等的作用,可发生心力衰竭,心律失常和心肌受损等,由于尿素(可能还有尿酸)的刺激作用,还可发生无菌性心包炎,患者有心前区疼痛,体检时闻及心包摩擦音。严重时心包腔中有纤维素及血性渗出物出现。血管钙化和动脉粥样硬化等在心血管病变中亦起着重要作用。
=== 呼吸系统症状===
患者呼出的气体有尿味,这是由于细菌分解唾液中的尿素形成氨的缘故;体液过多时可出现气短、气促;酸中毒时患者呼吸慢而深,严重时可见到酸中毒的特殊性Kussmaul呼吸(呼吸深大)。体液过多、心功能不全可引起肺水肿或胸腔积液;由尿毒症毒素诱发的肺泡毛细血管渗透性增加、肺充血可引起“尿毒症肺水肿”,此时肺部x线检查可出现“蝴蝶翼”征,及时利尿或透析上述症状可迅速改善;纤维素性胸膜炎是尿素刺激引起的炎症;肺钙化是磷酸钙在肺组织内沉积所致。
=== 胃肠道症状===
尿毒症患者消化系统的最早症状是食欲不振或消化不良,病情加重时可出现厌食,恶心、呕吐或腹泻。这些症状的发生可能与肠道内细菌的尿素酶将尿素分解为氨,氨刺激胃肠道粘膜引起炎症和多发性表浅性小溃疡等有关。此外恶心、呕吐也与中枢神经系统的功能障碍有关。消化道出血也较常见,其发生率比正常人明显增高,多是由于胃粘膜糜烂或消化性溃疡。
=== 血液系统表现===
CRF病人血液系统异常主要表现为肾性 [[ 贫血 ]] 和出血倾向。大多数患者一般均有轻、中度贫血,其原因主要由于红细胞生成素缺乏,故称为肾性贫血;如同时伴有缺铁、营养不良、出血等因素,可加重贫血程度。晚期CRF病人出现血小板功能异常,有出血倾向,如皮下或粘膜出血点、瘀斑、胃肠道出血、脑出血等。
=== 神经肌肉系统症状===
早期症状可有 [[ 失眠 ]] 、注意力不集中、记忆力减退等。尿毒症时可有反应淡漠、 [[ 谵妄 ]] [[ 惊厥 ]] 、幻觉、昏迷、精神异常等。周围神经病变也很常见,感觉神经障碍更为显著,最常见的是肢端袜套样分布的感觉丧失,也可有肢体麻木、烧灼感或疼痛感、深反射迟钝或消失,并可有神经肌肉兴奋性增加,如肌肉震颤、痉挛、不宁腿综合征等。这些症状的发生与下列因素有关:①某些毒性物质的蓄积可能引起神经细胞变性;②电解质和酸碱平衡紊乱;③肾性高血压所致的脑血管痉挛,缺氧和毛细血管通透性增高,可引起脑神经细胞变性和脑水肿。初次透析患者可能发生透析失衡综合征,出现恶心、呕吐、头痛、惊厥等,主要由于血透后细胞内外液渗透压失衡和脑水肿、颅内压增高所致。
=== 骨骼病变===
肾性骨营养不良(即肾性骨病)相当常见,包括纤维囊性骨炎(高周转性骨病)、骨生成不良(adynamic bone disease)、骨软化症(低周转性骨病)及骨质疏松症。在透析前患者中骨骼X线发现异常者约35%,但出现骨痛、行走不便和自发性骨折相当少见(少于10%)。而骨活体组织检查(骨活检)约90%可发现异常,故早期诊断要靠骨活检。
纤维囊性骨炎主要由于PTH过高引起,易发生骨盐溶化、肋骨骨折。X线检查可见骨骼囊样缺损(如指骨、肋骨)及骨质疏松(如脊柱、骨盆、股骨等)的表现。
骨生成不良的发生,主要与 [[ 血PTH浓度 ]] 相对偏低、某些成骨因子不足有关,因而不足以维持骨的再生;透析患者如长期过量应用活性 [[ 维生素D ]] 、钙剂等药或透析液钙含量偏高,则可能使血PTH浓度相对偏低。<ref>[http://www.vodjk.com/ndz/131010/1020096.shtml 尿毒症的症状],健康一线</ref>
2 == 诊断鉴别 编辑== === 诊断===
尿毒症不是一个独立的病,而是一组临床综合征。慢性肾衰的终末阶段,肾脏的三大功能丧失,出现一系列症状和代谢紊乱,从而形成尿毒症。尿毒症的诊断并非只看血肌酐的水平,还要综合上述各个系统的临床表现。
尿毒症
尿毒症
在慢性肾功能不全的早期,临床上仅有原发疾病的症状,只在检查中可见到肌酐清除率下降。这些尿毒症代偿期的患者常在应激情况下,肾功能突然恶化,并出现尿毒症症状(即前文所述各个系统的临床表现),临床上称为可逆性尿毒症,但一俟应激因素去除,肾功能常可恢复到代偿期。若病情发展到“健存”肾单位不能适应机体最低要求时,即使没有应激因素,尿毒症状也会逐渐表现出来。上述尿毒症各个系统的损害不一定全都会表现出来,在不同的患者,其尿毒症症状可能不尽相同,各系统症状发生的时间先后也不尽相同。
=== 辅助检查===1. [[ 血常规 ]] 检查 尿毒症时, [[ 血红蛋白 ]] 一般在80g/L下,多数仅有40~60g/L,为正细胞正色素性贫血,当患者合并慢性失血、营养不良时,也可表现为小细胞低色素性贫血。白细胞改变较少,酸中毒和感染时可使白细胞数增高。血小板数偏低或正常,但功能降低,红细胞沉降率因贫血和低蛋白血症常加快。
2. [[ 尿常规 ]] 检查 尿毒症病人的尿改变,随原发病不同而有较大的差异。其共同点是:①尿渗透压降低,多数晨尿在450mOsm/kg以下,比重较低,多在1.018以下,严重时固定在1.010~1.012之间。作浓缩稀释试验时,夜尿量大于日尿量,各次尿比重均不超过1.020,最高和最低的尿比重差小于0.008。②尿量减少,多在1000ml/天以下,到晚期肌酐清除率降至1.0~2.0ml/秒以下时,则可无尿。③尿蛋白为+~+++,晚期因肾小球绝大部分已毁坏,尿蛋白反而减少。④尿沉渣检查可有为数不等的红细胞、白细胞、上皮细胞和颗粒管型,如能发现粗而短、均质性、边缘有裂口的蜡样管型,对诊断有意义。
3.肾功能检查 在肾功能不全代偿期,肾肌酐清除率虽下降,但血肌酐不升高;在氮质血症期,血肌酐虽已升高,但病人无尿毒症临床症状,亦无代谢性酸中毒;在尿毒症期,当肾肌酐清除率<25ml/min时,血肌酐会明显升高,并伴有代谢性酸中毒。
4. [[ 血生化检查 ]] 血浆蛋白降低,总蛋白量常在60g/L以下,其中白蛋白的减少常较明显,多低于30g/L。血钙偏低,常在2mmol/L左右,血磷多高于1.7mmol/L。血钾、血钠随病情而定。
5.其他检查
肾脏超声检查,具有经济、方便、无创、快捷等优点,能判断肾脏的大小、皮质回声等,临床上得到广泛应用。
3 == 疾病治疗 编辑==
慢性肾功能不全进展至尿毒症期时需要肾脏替代治疗。
经常会有些患者,已经进入尿毒症期了,但却一直拖延,不愿意接受透析治疗,总担心透析副作用、费用等等。很多患者还会寄希望于中医中药治疗能“治愈”尿毒症,摆脱透析。其实透析就是代替肾脏工作,当患者进入尿毒症期时,患者肾脏应该损坏了超过90%以上,如果这时一直拖延而不采取替代治疗,那么毒素存留体内,对身体其它的脏器也会带来不可逆的损害,如心脏、消化系统、骨骼、血液系统等。而尿毒症是药物治疗不可能治愈的疾病,不存在所谓的能治愈尿毒症的“灵丹妙药”。因此尿毒症患者应该毫不犹豫地及时采取肾脏替代治疗,即透析治疗。
病情稳定尿毒 ===慢 ===尿毒症
此类患者病情相对稳定,虽然也需要尽快开始肾脏替代治疗,但尚无急诊透析指征。此类患者在药物治疗,饮食控制的同时,需要积极做好透析前准备工作。比如由医护人员进行透析前相关内容的宣教,使患者充分了解肾脏替代治疗的必要性及局限性,结合自身条件、家庭环境、工作情况、经济状况等选择适合的透析方式(血液透析或腹膜透析);拟行血液透析的患者,需提前1~3个月行造瘘手术,联系好长期透析治疗的血透中心等。而准备腹膜透析的患者,需提前2~4周做好腹膜透析管的置入术。
=== 急症===
常见的尿毒症急症包括:
高钾血症 尿毒症时肾脏排钾能力下降,此时易于出现高钾血症;尤其当钾摄入过多、酸中毒、感染、创伤、消化道出血等情况发生时,更易出现高钾血症。严重高钾血症(血清钾>6.5mmol/l)可能导致心跳骤停,危及生命,需及时抢救:①钙剂对抗高钾对心肌的毒性,常用10%葡萄糖酸钙10~20ml 加入等量高渗葡萄糖,缓慢静推,时间不少于5分钟。如注射5分钟后心律失常无改善或虽有效但很快又再发,可再次注射;②乳酸钠或碳酸氢钠可促进钾离子进入细胞内,拮抗钾对心脏的抑制,增加尿钾排出;③葡萄糖和胰岛素联合应用(4g葡萄糖:1U胰岛素)可促进钾向细胞内转移;④口服或注射排钾利尿剂(呋塞米、托拉塞米等)促进肾脏排钾;⑤口服阳离子交换树脂,促进钾从肠道排泄;⑥高钾非常严重(>6.5mmol/l),而上述处理效果不佳时可行血液透析治疗降低血钾。心衰肺水肿 尿毒症患者肾脏调节水钠平衡的功能减退甚至丧失,尿量减少,容易形成容量负荷过重,严重时发生心衰、肺水肿,危及生命。其预防及治疗措施包括:①控制水的摄入,使入水量少于出水量,必要时予利尿剂;②血液透析超滤脱水治疗;③强心、扩管等治疗。代谢性酸中毒血pH<7.2,二氧化碳结合力<13mmol/l,有代谢性酸中毒的临床表现(食欲不振、呕吐、虚弱无力、呼吸深长等)。处理措施:①静脉补充碳酸氢钠:5%碳酸氢钠溶液静滴;②血液透析纠正酸碱平衡紊乱。毒素水平高,血肌酐≥707umol/l,尿素氮≥28.6mmol/l,尿毒症症状明显时,需要急诊血液透析清除毒素;出现心包炎、消化道出血等严重并发症时。以上情况需要紧急透析治疗时,需要经中心静脉插管建立血流通路,初次透析患者可能发生透析失衡综合征,因此首次透析时间较短,一般在2个小时左右。
=== 血液透析===[[File:O4YBAFbyWbeACqBMAACO 7i2AXU05.jpg|缩略图|400px|血液透析]]
血液透析:将患者的血液经血管通路引入透析机,在透析器中透过透析膜与透析液之间进行物质交换,再把经过净化的血液回输至体内,以达到排出废物、纠正电解质、酸碱平衡紊乱的目的。如能长期坚持合理的透析,不少患者能存活10~20年以上。
腹膜透析的缺点:由于腹膜透析需要在腹腔内置入腹透管,且透析过程中存在频繁的更换腹透液等操作,如果患者或家属没有严格掌握好无菌操作,容易感染,导致腹膜炎。但随着腹膜透析装置的改进,腹透专科医生、护士对患者的教育和培训的加强,生活、居住卫生条件的改善,腹膜透析感染的发生率已经大大的降低。
尿毒症
尿毒症
腹膜透析用于维持尿毒症患者的生命有三十余年的历史。目前在香港及一些欧洲国家,尿毒症病人中的80%在腹膜透析治疗下生活、工作和学习。
肾移植是尿毒症病人最合理、最有效的治疗方法,但由于供体的缺乏,肾移植无法发挥其应有的治疗作用。目前全国每年接受肾移植者仅有5000多例,大约每150个等待的病人,只有一人可能得到肾移植的机会,而供体短缺已成为限制器官移植的一个瓶颈。因此绝大多数尿毒症患者需要长期维持性血液透析或腹膜透析治疗。根据机构统计数据,我国在治透析患者约为10万人,血透患者约占 90% ,腹透患者仅占10%。
==相关视频==
<center>
1、一位尿毒症患者的心声:我想活下去,继续做他们的儿子
 
{{#iDisplay:d08757j98er|640|370|qq}}
 
2、这几件事常常做,难怪尿毒症会找你!医生劝你为了健康赶紧改掉!
 
{{#iDisplay:t0654z2viyi|640|370|qq}}
 
3、婕斯 尿毒症好转分享
 
{{#ev:youku|XNDE5MTAyNDE2NA|640|inline|婕斯 尿毒症好转分享 |frame}}
 
4、尿毒症是不是绝症
 
{{#ev:youku|XMTcyOTAwMjMwNA|640|inline|尿毒症是不是绝症 |frame}}
</center>
 
==参考资料==
14,616
次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