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77
次編輯
變更
明神宗
,创建页面,内容为“{{明朝皇帝信息框 |名稱=明神宗 |代數=第14 |畫像=250px|明神宗 |說明=国立故宫博物院藏神宗顯皇帝御容 |在…”
{{明朝皇帝信息框
|名稱=明神宗
|代數=第14
|畫像=[[File:明神宗像.jpg|250px|明神宗]]
|說明=国立故宫博物院藏神宗顯皇帝御容
|在位=1572年7月19日-1620年8月18日<br />(48年30天)
|首都=[[北京]]
|皇宮=[[故宮|紫禁城]]
|年號=[[万历]]
|姓名=朱翊钧
|封爵=
|別名=
|出生年={{birth date|1563|09|04}}<br />[[嘉靖]]四十二年八月十七日
|出生地=
|立儲=[[明光宗|明光宗朱常洛]]
|逝世年={{death date and age|1620|08|18|1563|09|04}}<br/>[[萬歷]]四十八年七月丙申日
|逝世地= [[紫禁城]]弘德殿
|廟號='''[[神宗]]'''
|諡號=範天合道哲肃敦简<br />光文章武安仁止孝<br />'''显皇帝'''
|陵墓=[[明定陵]]
|父親=[[明穆宗|明穆宗朱载坖]]
|母親=[[孝定太后|李贵妃]]
|皇后=[[孝端顯皇后|王皇后]]
|皇貴妃=
|貴妃=
|妃=
|嬪=
|其他位號=
|兄弟=
|姊妹=
|嫡兄弟=
|嫡姊妹=
|庶兄弟=
|庶姊妹=
|同胞兄弟=
|同胞姊妹=
|異母兄弟=
|異母姊妹=
|皇子=
|皇女=
|養女=
|注釋=
}}
{{Infobox Royalty
| predecessor = [[明穆宗]](隆慶帝)
| successor = [[明光宗]](泰昌帝)
| succession = [[皇帝|明朝皇帝]]
| reign = 1572年–1620年
| coronation =
}}
'''明神宗朱翊鈞'''({{bd|1563年|9月4日|1620年|8月18日|catIdx=Z朱}}),或稱'''萬歷帝''',為[[明朝]]第14代[[皇帝]],年号[[万历]],是[[明穆宗]][[朱载垕|朱载坖]]的第三子。[[隆慶]]六年(1572年),穆宗駕崩,九岁的朱翊鈞登基,是为明神宗。在位48年,是明代在位時間最長的皇帝,[[谥号]]為「範天合道哲肃敦简光文章武安仁止孝'''显皇帝'''」。
明神宗在位前十五年,勵精圖治,勤於朝政,更新庶政,繁榮經濟,明朝一度呈現中興景象,史稱[[萬曆中興]],而在位中期亦主持了著名的[[万历三大征]],保護藩屬,巩固了汉家疆土。[[張居正]]死後始親政,因[[國本之爭]]等問題而倦於朝政,自此不上朝,國家運轉幾乎停擺,徵[[礦稅]]亦被評一大病。萬曆年間也走向活潑和開放,出現了資本主義萌芽,例如利瑪竇就覲見過萬曆帝,開始[[西學東漸]],但同時朝廷內東林黨爭開始萌芽、塞外又有[[後金]]鐵騎虎視眈眈,在其晚年佔領東北大部分地區,使明朝退守[[山海關]],終走向滅亡的局面。
== 人物生平 ==
=== 早年经历 ===
明神宗是[[明穆宗]]的第三子。出生时,父亲尚为裕王,母親[[孝定太后|李氏]]为[[王府]][[宮女]]出身。父亲裕王的第一任[[孝懿莊皇后|王妃李氏]]所生二子——[[朱翊鈴 (明靖王)|朱翊鈴]]、[[朱翊釴]]均早夭。他实际上成为裕王的长子。另,[[嫡母]][[孝安皇后|继妃陈氏]]无子。
在其父继位后的[[隆庆 (明朝)|隆慶]]二年(1568年),他被立為皇太子,明穆宗對其很有期望,改名钧,意思是「夫钧者,言圣王制驭天下犹制器者之转钧也」。幼時朱翊钧就十分聰惠,[[明穆宗]]在宮中騎馬時,年幼的朱翊钧就大叫道「父皇為天下之主,獨騎疾騁,萬一馬驚,卻如何是好」穆宗聽後恩喜萬分,就更喜愛朱翊钧了,馬上下馬過來摟朱翊鈞在懷裡褒賞一番。其母李贵妃教子非常嚴格,隔三差五就把兒子叫到面前諄諄教誡一番,每次經筵結束以後,都少不得督促考問他今天所學的內容。朱翊鈞小時候稍有懈怠,李贵妃就將其召至面前長跪。
隆慶六年,父亲明穆宗駕崩,朱翊鈞即位,改元萬曆,堅持按照祖宗舊制,舉日講,御經筵,讀經傳、史書。而他每天读书亦十分用功,朝章典故都读很多遍,即使是隆冬盛暑亦从不间断,以後隨朱翊钧年渐长而学愈进,他自己后来也常常十分得意地说:“朕五岁即能读书。”另外他的書法也十分出色,筆劃遒勁,經常親自賜墨寶給大臣,連張居正仔細端詳作品,也不得不承認皇帝的書法是「揮瀚灑墨,初若並不經意,而鋒穎所落卻是奇秀天成」,但張居正終究認為他應該成為一位聖君而非書法家,便劈頭蓋臉奏訓一頓,自此直到張居正死後朱翊鈞才重新接觸書法。
=== 萬曆中興 ===
{{main|萬曆中興}}
神宗在位之初十年尚處年幼,由母親[[孝定太后|李太后]]代為聽政。即位之初內閣紛爭傾軋,閣臣之間關係惡劣,時[[高拱]]以主幼國危,痛哭時說了偶然說了一句:「十歲太子如何治天下」,引起朱翊鈞極為不滿,最後在張居正與馮保添油加醋下罷免了高拱。太后將一切內務大事交由[[馮保]],而大柄悉以委居正,軍政皆由[[張居正]]主持裁決,独握大权。
在小皇帝朱翊钧以及李太后全力的支持下,張居正大刀阔斧地實行了[[一条鞭法]]等一系列改革措施,清丈田畝,改革赋税,整飭軍備,考察官吏,使社会经济有很大的发展<ref>[[宋应星]],《野议.盐政论》:“万历盛时,(盐商)资本在广凌不啻三千万两,每年子息可生九百万两,只以百万输帑”。</ref><ref>清初的[[顾梦游]]说:“余生曾作太平民,及见神宗全盛治。城内连云百万家,临流争僦笙歌次。”</ref>,人民生活也有所提高,一改前弊。萬曆初年太倉的積粟達1300萬石,可支用十年,國庫的銀兩儲蓄多達四百餘萬,國家繁荣昌盛,扭轉明中業以來的頹勢,是為「[[萬曆中興]]」。後人在論及此段發展情況時,多歸功於張居正的鞠躬盡瘁,而對朱翊鈞的傾心委任卻往往忽視,實際上,隨朱翊鈞年紀長大,他也不再是名義上的擺設,張居正可以勸導、利用他幹什麼,卻不能強迫他幹什麼,他不樂意的事情,張居正也有無可奈何之時。
神宗幼年,太后及張居正都希望其成為儒家所倡導的皇帝典範。萬曆八年,神宗因和太監孫海,容用出遊行為輕浮不檢,太監[[馮保]]告知李太后。<ref>《大明神宗顯皇帝實錄卷之一百六》:“戊寅,先是上夜宴宮中,為近侍孫海,客用所惑,杖二內使幾斃,慈聖皇太后聞之不樂,訓戒甚切。”</ref>。太后大怒,數落道「天下大器豈獨爾可承耶」,並拿出以霍光[[罷黜]]昌邑王之事威脅神宗,[[帝師]][[張居正]]又乘機[[捉刀]],寫下[[罪己詔]],言詞犀利,以警惕皇帝<ref>{{Cite book|title=明實錄卷106萬曆八年11月12日|last=|first=|publisher=|year=|isbn=|location=|pages=}}</ref>。雖然保住[[皇位]],但也因此使神宗認為顏面盡失。一次神宗在讀《論語》時,誤將「色勃如也」之「勃」字讀作「背」音,張居正厲聲糾正:「當作勃字!」聲音太大,嚇得神宗驚惶失措,在朝的大臣無不大驚。沈德符在《萬曆野獲編》中說:「(張居正輔政)宮府一體,百辟從風,相權之重,本朝罕儷,部臣拱手受成,比於威君嚴父,又有加焉。」「江陵(張居正)以天下為己任,客有諛其相業者,輒曰我非相,乃攝也」晚年張居正的權勢之大,威權赫奕,連神宗都有所忌憚,曾經有丘岳由亞卿左遷藩參,曾以黃金製對聯饋張居正「日月並明,萬國仰大明天子;丘山為岳,四方頌太岳相公。」<ref>《明朝小史卷十四萬曆紀○黃金對聯》:“張居正秉鈞時,威權赫奕,群臣極意卑諂。有丘岳由亞卿左遷藩參,嘗以黃金製對聯饋之云:日月並明,萬國仰大明天子;丘山為岳,四方頌太岳相公。”</ref>。張居正居正奉旨歸喪時,地方大員行長跪禮,撫按大吏越界迎送,空前絕後。<ref>《玉台叢語》:“居正奉旨歸喪,所經由藩、縣、守、巡,迓而跪者十之五六。”</ref><ref>《古今笑史○吳饌》:“張江陵相公奔喪歸。所坐步輿,則真定守錢普創以供奉者。前為重軒,後寢室,以便偃息,傍翼兩廡,廡各一童子立而左右侍,為揮箑炷香。凡用卒三十二舁之。始所過州邑郵,牙盤上食,水陸過百品,居正猶以為無下箸處。而真守無錫人,獨能為吳饌。居正甘之,曰「吾行路至此,僅得一飽餐!」此語聞,於是吳中之善為庖者召募殆盡,皆得善價。”</ref>,神宗亦意識到張居正的權力過大,“幾乎震主”,為後期清算張居正埋下伏筆。張居正死後,二十歲的神宗始親政。
而神宗親政後,勵精圖治,虛心納諫,屢蠲賦稅,生活節儉,如僅在萬曆十一年間,蠲免並災傷織造議留就已達銀一百七十六萬一千兩。北京乾旱,朱翊鈞關心民瘓,親自以旱詔中外理冤抑,釋鳳陽輕犯及禁錮年久的犯人。另親自步行至天壇祈雨,出自《明神宗实录》卷之一百六十,皇上齋戒,亲躬步行而不乘車輦出(将近二十里的路程)丝毫没有为难的样子,其举止从容不迫,表现的肃穆得体,百姓能一睹天顏,紛紛舉首加額高呼「聖德爾」,另外又敕六部都察院等曰:「天旱雖由朕不德,亦天下有司貪婪,剝害小民,以致上干天和,今後宜慎選有司。」蠲天下被災田租一年,又減免了供給皇家享用的杭州織造及尚衣監料銀。
而神宗也每天辦理朝政十餘個小時。而且廢[[考成法]]等張居正改革中弊政,詔改《景皇帝實錄》去郕戾王號,安撫流民,減少[[徭役]]、稅負,大大減緩社會矛盾,有勤勉明君之風範,維持了張居正死後的中興。
神宗年輕時仪容庄严稳重,额头广阔、下巴饱满,步伐矫健、神采威严,目光炯炯有神、举手投足之间使人敬畏,而帝王气度更是深不可测,是中外一至認為都有道明君。總括而言,這位少年天子在位的前十五年,勤於朝政,勵精圖治,大有作為,足以稱道,儼然如一代賢君。
<gallery>
File:年輕的萬曆皇帝畫像.jpeg|年輕的萬曆皇帝
File:371abc12c8fcc3ce631248949045d688d53f2055 (1).jpg|郊祀天壇中的神宗皇帝。
File:Wanli-Emperor.jpg|定陵出土明神宗冕服像。
File:King Wan Li.jpg|清人绘神宗像。
</gallery>
=== 萬曆怠政 ===
{{Main|萬曆怠政|礦稅之弊}}
万历帝的老师、第一任内阁首辅兼万历新政的策划与执行人[[张居正]]過世後第二年,万历帝下詔追奪張居正的封號和諡號,並查抄張家。万历十七年起(1588年)<ref>《明史·周弘禴传》:“十七年,帝始倦勤,章奏多留中不下”</ref>,万历帝開始怠慢朝政(一說沉湎於酒色之中,一說是染上[[鴉片]]煙癮<ref>閻崇年:《明亡清兴六十年》万历怠政(4):沉湎酒色 宫藏「十俊」</ref>),万历十七年十二月[[大理寺]]左[[评事]][[雒于仁]]写《酒色财气四箴疏》:“皇上之恙,病在酒色财气也。夫纵酒则溃胃,好色则耗精,贪财则乱神,尚气则损肝”。[[邹漪]]《启祯野乘》卷一《冯恭定传》中也说到明神宗荒于酒色:“因曲蘖而驩饮长夜,娱窈窕而晏眠终日。”《明史鈔略》記載萬曆二十一年皇太后萬壽時,神宗在暖閣召見王錫爵:……上曰:“朕知道了。”錫爵又奏:“今日見了皇上,不知再見何時?”上曰:“朕也要先生每常相見,不料朕體不時動火。”爵對:“動火原是小疾,望皇上清心寡欲,保養聖躬,以遂群臣願見之望。”。後因立[[太子]]的[[國本之爭]]与内阁爭執長達十餘年,最後索性三十年不出宫门、不郊、不廟、不朝。1589年,神宗不再接見朝臣,內閣出现了“人滞于官”和“曹署多空”的现象<ref>《明神宗实录》卷四一九,记万历三十四年大学士沈鲤等上言:“今吏部尚书缺已三年,左都御史亦缺一年,刑、工二部仅以一侍郎兼理,大司马(指兵部尚书)既久在告,而左、右司马(指兵部左、右侍郎)亦未有代匮者,礼部止一侍郎李廷机,今亦在告,户部止有一尚书。盖总计部院堂上官共三十一员,见缺二十四员,其久注门籍者尚不在数内。此犹可为国乎?”</ref>。
万历二十五年,右副都御史[[謝杰 (明朝)|謝杰]]批评神宗荒于政事,亲政后政不如初:「陛下孝亲、尊祖、好学、勤政、敬天、爱民、节用、听言、亲亲、贤贤,皆不克如初矣。」。<ref>《明史》卷二二七《谢杰传》</ref>萬曆三十四年,禮科左給事中孫善繼也極陳時弊說:「惟願皇上修萬曆十五年以前之勵精,複萬曆十五年以前之政體,收萬曆十五年之人心,庶平明之治成,垂拱之理得。」以至於朱翊鈞在位中期以後,方入[[內閣]]的廷臣不知皇帝长相如何,[[于慎行]]、[[赵志皋]]、[[张位]]和[[沈一贯]]等四位国家重臣虽对政事忧心如焚,卻無計可施,僅能以数太阳影子长短来打发值班的时间。
萬曆四十年(1612年),[[南京]]各道[[御史]]上疏:「[[御史臺|臺]][[內閣|省]]空虛,諸務廢墮,上深居二十餘年,未嘗一接見大臣,天下將有陸沉之憂。」<ref name="《明史·神宗本紀》">《明史·神宗本紀》</ref>首輔[[葉向高]]卻說皇帝一日可接見[[朱常洵|福王]]兩次<ref>《明史·葉向高傳》:「不奉天顏久,而福王一日兩見。」</ref>。万历四十五年(1617年)十一月,「部、寺大僚十缺六、七,风宪重地空署数年,[[六科]]止存四人,[[十三道]]止存五人。」<ref>《明神宗实录》卷556</ref>
囚犯們關在監獄裡,有長達二十年之久還沒有審問過一句話的,他們在獄中用磚頭砸自己,輾轉在血泊中呼冤<ref name="《中國人史綱》第三十章 第十七世紀">《中國人史綱》第三十章 第十七世紀</ref>。[[臨江]][[知府]][[錢若賡]]被神宗投入[[詔獄]]達三十七年之久,直至其子[[錢敬忠]]上疏:「臣父三十七年之中……氣血盡衰……膿血淋漓,四肢臃腫,瘡毒滿身,更患腳瘤,步立俱廢。耳既無聞,目既無見,手不能運,足不能行,喉中尚稍有氣,謂之未死,實與死一間耳。」,萬曆帝才以「汝不負父,將來必不負朕。」將其釋放。首輔[[李廷機]]有病,連續上了一百二十次辭呈都得不到消息,最後不辭而去<ref name="《中國人史綱》第三十章 第十七世紀"/>。萬曆四十年(1612年),吏部尚書[[孫丕揚]]“拜疏自去”<ref name="《明史·神宗本紀》"/>。四十一年(1613年),吏部尚書[[趙煥]]也因數請去職還鄉不得,於是稱疾不出,逾月才終於請辭成功。<ref>《明史·趙煥傳》</ref>。[[吴亮嗣]]于万历末年的奏疏中说:「皇上每晚必饮,每饮必醉,每醉必怒。酒醉之后,左右近侍一言稍违,即毙杖下。」<ref>顾景星《白茅堂集》卷38《吴亮嗣传》</ref>
樊樹志的《萬曆傳》考究裏,中允地解釋了明神宗怠政原因,源於健康狀況惡化非子烏虛有,追溯萬曆十四年九月十八日以後,皇帝因病免朝,言「頭昏眼黑,力乏不興」,對祭享太廟活動也只能權讓勛貴代理,并無奈地說道「非朕敢偷逸,恐弗成禮」,後來又遣內使對內閣傳諭「聖體連日動火,時作眩暈」,「聖體偶因動火,服涼藥過多,下注於足,搔破貼藥,朝講暫免。」與定陵发掘後查證神宗左足有疾互相引證。且當萬曆十五年三月初六,聖體初安以後,神宗旋即上朝聽政,隨后又與三輔臣見面,并打招呼說「朕偶有微疾,不得出朝,先生每憂心。」,十六年二月初一又如常參與文華殿經筵,并興致勃勃地與閣臣討論《貞觀政要》,唐太宗與魏徵。萬曆十八年正月初一時,收到雒于仁奏疏的神宗召見首輔申時行入見,當申時行向他提出皇上有病需要静攝,也當一月之間至少數次視朝,神宗并沒有惱怒,只是解釋道「朕病愈,豈不欲出!即如祖宗廟祀大典,也要親行,聖母生身大恩,也要時常定省。只是腰痛腳軟,行立不便。」,次年病情稍好後神宗與閣臣談起病情,也是真情流露地說起自己久病的心情「朕近年以來,因痰火之疾,不時舉發,朝政久缺,心神煩亂」。乃至神宗在位中期王家屏,王鍚爵輔政期間仍是「面目發腫,行步艱難」,以致連嫡母仁聖皇太后陳氏病逝,一向孝順聞名的神宗也因病動彈不得,只能遣人代理,而遭受到朝臣猛烈的評擊責難,有苦難言,此後神宗病情反復,在萬曆三十年病情之差甚至要一度立下遺旨,向沈一貫託孤。可見神宗在位期間的「動履不便」「身體虛弱」以致在位期間怠政,實不是推諉託辭。
萬曆中期後雖然不上朝,但是並沒有出現英宗以來的[[宦官]]之亂,也沒有[[外戚]]干政,也沒有[[嚴嵩]]這樣的奸臣,朝內黨爭也有所控制,萬曆對於[[朝鮮之役|日軍攻打朝鮮]]、[[薩爾滸之戰|女真入侵]]和[[梃擊案]]都有迅速的反應,如萬曆二十四年,乾清坤寧兩宮大火,神宗下罪己詔書,表示雖然忽略一般朝政庶務,但還是關心國家大事,而處理政事的主要方法多是在九重宫阙下通過諭旨的形式向下面傳遞,並透過一定的方式控制朝局。
此外[[礦稅之弊]],即神宗在位期間的賦稅措施,一般被是認為萬曆中年後弊政的一部分,萬曆擺脫張居正的束縛之後,開始通過向各地徵收礦稅銀的方式,增加內庫的內帑,大多數學者認為這是一項弊政,也有許多的反對意見,認為礦稅也有相當的好處,如礦稅入內帑後大多用于国家救灾,餉軍救急等。
=== 萬曆三大征 ===
{{Main|萬曆三大征}}
神宗在軍事上任用幹練將校,先後發兵平定了[[播州]]([[遵义]])[[杨应龙]]之亂的[[播州之役]]、平[[宁夏]][[哱拜]]之乱的[[寧夏之役]]、抵抗[[日本]][[丰臣秀吉]]發兵侵略[[朝鮮王朝|朝鮮]]以及[[奴兒干都司]]的[[萬曆朝鮮戰爭|朝鮮之役]],维护了明朝的內部统一及[[朝貢體系|宗主國]]的權威。此三場戰爭合稱[[萬曆三大征]]。后世有说明軍雖均獲勝,但軍費消耗甚鉅,如僅朝鮮一役消耗國庫便高達银八百八十三万五千两,米数十万斛<ref>《燃藜室记叙》十七卷:“徵发浙陕湖川贵云缅南北兵通二十二万一千五百余人,往来诸将及任事人三百七十余员,粮银五百八十三万二千余两,交易米豆银三百万两,
实用本色米数十万斛,诸将赏银三千两,山东粮二十万斛。</ref>,對晚明的[[財政]]造成重大負擔。但实际上明代晚期仅对后金的战事,耗费就高达六千万两之巨<ref>《边镇粮饷》的統計數字</ref>,远超三大征,且三大征都是不得不打之戰,如朝鮮一國勢拱神京,地牽關海,薊、遼之外藩,東江之咽噎,一或失守,重險撤焉,如若不打甚至打败了,明朝都有亡国之危。而三大征实际军费则由内帑和太仓库银足额拨发,三大征结束后,内帑和太仓库仍有存银,而面對萨尔浒之战的大败,朱翊钧用熊廷弼守辽东,屯兵筑城,才稍稍将东北局势扭转。<ref>{{cite book|author=马伯庸 |coauthors=汗青 |title=帝国最后的荣耀:大明1592•抗日援朝 |year=2012 |publisher=山西人民出版社 |location=太原 |isbn=9787203071693 }}</ref>。
而被明神宗再造其國的大恩,[[李氏朝鮮]]極為感謝。即使經[[壬辰倭亂]]使朝鮮國力銳減,還是於[[萨尔浒之战]]派遣兵馬助戰,年年來貢,谨守藩邦职责。而在[[崇禎帝]]時曾為明朝事宜而與[[後金]]相戰兩次,分別是[[丁卯胡亂]]與[[丙子胡亂]],最後不敵被逼成為[[後金]]的藩屬國,力屈而服,停止使用明朝年號。但實際上官方與民間依然極為思念明朝,甚至在明朝滅亡後([[崇禎]]十七年,1644年)二百多年依然使用「崇禎」年號,极为恭奉明朝,世代依舊視[[明朝]]為父母之國,君上之國,而非[[清朝]]。在清朝中期統治下,他們仍舊會對久已滅亡的明朝如此论述:“嗚呼!皇明吾上國也。上國之於屬邦,其賜賚之物,雖微如絲毫,若隕自天,榮動一域,慶流萬世。……蓋吾明室之恩不可忘也。昔倭人覆我疆域,我神宗皇帝提天下之師東援之,竭帑銀以供師旅,復我三都,還我八路。……恩在肌髓,萬世永賴,皆吾上國之恩也。”<ref>[[朴趾源]]《[[熱河日記]]·[[:ko:s:열하일기/행재잡록|行在雜錄]]》(1780年)</ref>可見明神宗發動朝鮮之役,在維持明朝在東亞的威望以及影響力擔當了重要的角色。
=== 西学东渐 ===
{{main|西学东渐}}
神宗在位期间,西方[[传教士]]纷纷来华,其中以[[利玛窦]]为代表。利玛窦还在万历二十八年(1601年)觐见了神宗,向神宗进呈《[[万国图志]]》、[[自鸣钟]]、大西洋琴等西方方物,获得了神宗的信任。<ref>{{cite web|author1=祝勇|title=利玛窦:岩中花树|url=http://history.people.com.cn/GB/205396/15146704.html|website=人民网|accessdate=2017-04-28}}</ref>
利玛窦还与进士出身的翰林[[徐光启]]交情最好。除利玛窦来华外,来中国的传教士还有意大利的[[熊三拔]]、[[艾儒略]],日耳曼人[[汤若望]]等人<ref>{{cite web|title=西方传教士来到中国|url=http://military.china.com/zh_cn/history2/06/11027560/20050526/12346910.html|website=中华网|accessdate=2017-04-28}}</ref>。
西方传教士来到中国,把西方数学、天文、地理等科学技术知识还有西方文化传到中国,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当时中国社会经济文化的发展,而中国[[士大夫]]阶层中的少数先进分子,同时起了一种唤醒的作用<ref>{{cite web|title=西方传教士来到中国|url=http://military.china.com/zh_cn/history2/06/11027560/20050526/12346910.html|website=中华网|accessdate=2017-04-28}}</ref>。
<gallery>
File:CEM-19-Asiae-nova-description-1610-Jodocus-Hondius-2538.jpg|荷兰地理学家[[约道库斯·洪第乌斯]]编制的万历三十八年(1610年)明朝版图。
File:CMOC Treasures of Ancient China exhibit - calligraphy brush with dragon design.jpg|上刻「大明萬曆年製」的御用毛筆
</gallery>
=== 國本之爭 ===
{{main|國本之爭 }}
萬曆九年,神宗在向太后請安時臨幸一名宮女,生下了長子[[朱常洛]](後來的明光宗泰昌皇帝)。因為朱常洛是宮女所生,神宗不喜歡他,且有意立愛妃鄭氏所生的[[朱常洵]]為太子。萬曆十四年群臣上奏請神宗即立常洛為太子,萬曆以常洛尚年幼體虛未定,拖延不決。
萬曆二十一年,明神宗變本加厲,下手詔要將皇長子朱常洛、三子朱常洵和皇五子朱常浩一同封為[[藩王]],以後再選擇其中適合人選為太子。朝臣聽聞一片譁然,紛紛上奏神宗。如雪片般飛來的痛批奏摺,使神宗倍感壓力,迫於眾議只好不得已收回前命。直到萬曆二十九年,朱常洛已年滿二十歲,立儲一事已不可拖延,神宗才立其為皇太子。
而長久以來的[[國本之爭]]引發出了兩次[[妖書案]],這些案件即是朝廷大臣內鬨的縮影,可說是[[東林黨爭]]。
=== 女真崛起 ===
此时东北[[女真]]族興起,成为日後[[中原]]帝國的隐患。万历四十六年(1618年)四月十三日,女真[[酋長]][[努爾哈赤]]自稱“覆育列國英明汗”,凑“[[七大恨]]”,以掀起叛乱,并僭称国号为[[後金]]。四十六年四月,女真兵克[[抚顺]],朝野震惊<ref>《明实录·神宗显皇帝实录》卷568:“总督汪可受奏臣初五日奉旨即欲出关但抚顺初陷……上曰蓟镇援兵既集尔便随宜调发以资战守出关调度还酌量缓急以为迟速若贼势已逼毋得逗遛观望致误军机”</ref>。為了應付女真,把努爾哈赤「务期歼灭,以奠封疆」,自萬曆四十六年九月起,先後三次下令加派全國田賦,時稱[[遼餉]],明末三饷之始。万历四十七年(1619年),[[遼東]][[經略]][[楊鎬]]調兵遣將,四路進攻後金,在[[薩爾滸之戰]]大敗,死四萬餘人,[[開原]]和[[鐵嶺]]淪陷,首都[[燕京]]震動。
戰爭中,明神宗多有佈置方略,但一直吝惜內庫帑銀,不願撥內帑充餉,直至朝臣再三請求而後才勉強發了帑銀十萬,但其中多黑如漆或脆如土,致使師老餉匱。待四路殞將覆師後,神宗才又警愦觉聋,發了近四十萬兩內帑銀解赴辽東,并任用[[熊廷弼]]守[[辽东]],並給予其大力支持,屯兵筑城,才稍稍将東北局勢扭轉。虽然明神宗多年未正式上朝,但大到朝鲜之役,小到顺天府祈雨,均由皇帝在内宫作出,并发各部门直接执行。
=== 明神宗與光宗駕崩 ===
[[薩爾滸之戰]]後,[[遼東]]失陷,神宗鬱鬱寡歡,焦勞國事。隔年萬曆四十八年(1620年)四月,皇后[[王喜姐]]病逝,神宗心力交瘁,過了三個月(七月)明神宗駕崩於弘德殿<ref>《明神宗顯皇帝實錄卷之五百九十六》:“上疾大漸召英國公張惟賢大學士方從哲吏部尚書周嘉謨戶部尚書李汝華兵部尚書董嘉善署刑部事摠督倉場尚書張問達署工部事協理戎政尚書黃克纘禮部右侍郎孫如游等入見於弘德殿”</ref>,享年58歲。臨終前遺詔指出大臣應勉以用心辦事,以及廢礦稅,起用建言而得罪的官員等。
{{main|红丸案|移宫案}}
万历四十八(1620年)年七月二十一日,明神宗驾崩。太子朱常洛立即发[[内帑]](皇帝私房钱)百万犒赏边关将士。停止所有[[礦稅之弊|矿税]],召回以言得罪的诸臣。不久,再发内帑百万犒边。八月[[即位]],改元[[泰昌]],是为明光宗。九月,在位不足三十天的明光宗便在[[红丸案]]之中暴毙。<ref>《明史·本紀第二十一》:四十八年七月,神宗崩。丁酉,太子遵遗诏发帑金百万犒边。尽罢天下矿税,起建言得罪诸臣。己亥,再发帑金百万充边赏。八月丙午朔,即皇帝位。大赦天下,以明年为泰昌元年。蠲直省被灾租赋。己酉,吏部侍郎史继偕、南京礼部侍郎沈飗为礼部尚书兼东阁大学士,预机务。辽东大旱。庚申,兰州黄河清,凡三日。甲子,礼部侍郎何宗彦、刘一燝、韩爌为礼部尚书兼东阁大学士,预机务。乙丑,南京礼部尚书朱国祚为礼部尚书兼东阁大学士,预机务。召叶向高。遣使恤刑。丙寅,帝不豫。戊辰,召对英国公张惟贤、大学士方从哲等十有三人于乾清宫,命皇长子出见。甲戌,大渐,复召从哲等受顾命。是日,鸿胪寺官李可灼进红丸。九月乙亥朔,崩于乾清宫,在位一月,年三十有九。熹宗即位,从廷臣议,改万历四十八年八月后为泰昌元年。冬十月,上尊谥,庙号光宗,葬庆陵。<br>赞曰:……光宗潜德久彰,海内属望,而嗣服一月,天不假年,措施未展,三案构争,党祸益炽,可哀也夫!</ref>。
因光宗即位不到一個月即告駕崩,孫子熹宗即位後葬神宗於[[定陵]]。[[明光宗]]即位後,內閣先是為萬曆帝擬謚上[[廟號]]顯宗恭皇帝,但後來認為諡號的「恭」是[[晉恭帝]],[[隋恭帝]]兩位末代皇帝的諡號,先帝聖謨不可殫述,而帝堯運乃神之德,於是後改成為其上[[廟號]]神宗,諡號顯皇帝。
臨終遺言:
{{cquote|朕嗣祖宗大統,歷今四十八年久,因國事焦勞,以致脾疾,遽不能起,有負先皇付託。惟皇太子青宮有年,實賴卿與司禮監協心輔佐,遵守祖制,保固皇圖,卿功在社稷,萬世不泯。 }}
明神宗遺詔:
{{cquote|朕以沖齡纘承大統,君臨海內四十八載,于茲享國最長,夫復何憾?念朕嗣服之初,兢兢化理,期無负先帝付託。比緣多病,靜挕有年,郊廟弗躬,朝講希禦,封章多滯,寮采半空,加以礦稅煩興,徵調四出,民生日蹙,邊釁漸開,夙夜思維,不勝追悔,方圖改轍嘉與,天下維新。而遘疾彌留,殆不可起,蓋愆補過,允賴後人。皇太子聰明仁孝。睿德夙成,宜嗣皇帝位。尙其修身勤政。親賢納諫。以永洪圖。皇長孫宜及時冊立進學。瑞王,惠王,桂王。各擇善地。令早就藩封。大小臣工務協恭和衷,輔理嗣君,保乂王室。是皆朕惓惓之至意也。內閣輔臣亟爲簡任,卿貳大僚盡行推補。兩次考選幷散館,科道官俱令授職。建言廢棄及礦稅詿誤諸臣,酌量起用。一切榷稅倂新增織造、燒造等項,悉皆停止。各衙門見監人犯,俱送法司査審,可釋放者釋放。東師缺餉,宜多發內帑以助急需。陣亡將士,速加恤錄。喪禮遵舊制,以日易月,二十七日釋服。毋禁民間音樂、嫁娶。宗室親王,藩屛爲重,勿得輒離本國。各處總督、鎭邊、三司官地方攸緊,不許㹡去職守,聞喪之日,止於本處哭臨三日,進香差官代行,衛所、府、州、縣幷土官,幷免進香。詔告天下,咸使聞知。}}
=== 身後之事 ===
1955年10月4日,[[郭沫若]]、[[沈雁冰]]、[[吴晗]]、[[邓拓]]、[[范文澜]]、[[张苏]]等人联名提交《关于发掘[[明长陵]]的请示报告》给[[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国务院]]秘书长[[习仲勋]]。报告转给主管文化工作的国务院副总理[[陈毅]],并呈报国务院总理[[周恩来]]。[[中华人民共和国文化部|文化部]]文物局局长[[郑振铎]]、[[中国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副所长[[夏鼐]]得知后认为条件不成熟,强烈反对贸然发掘,高层形成一场争论。周恩来向[[毛泽东]]作了汇报,毛泽东点头后,周恩来批下“原则同意”四字。长陵发掘委员会委员夏鼐负责发掘的技术指导,便让其学生赵其昌(后任[[首都博物馆]]馆长)做前期调研。赵其昌带探工在长陵未找到发掘线索。在向夏鼐、吴晗等人汇报后,经商讨决定先试掘[[明献陵|献陵]],积累经验再发掘长陵。后来吴晗和夏鼐认为试掘献陵对长陵的发掘参考价值不大,吴晗提议试掘[[明永陵|永陵]],遭夏鼐强烈反对,认为这与发掘长陵无异;试掘[[明思陵|思陵]],吴晗认为太小,是妃子墓改建。此后吴晗和夏鼐才想到定陵。杨仕、岳南合著的《定陵地下玄宫洞开记》认为,吴晗和夏鼐想到定陵的原因有二,“第一,定陵是十三陵中营建年代较晚的一个,地面建筑保存得比较完整,将来修复起来也容易些。第二,万历是明朝统治时间最长的一个,做了48年皇帝,可能史料会多一些。”<ref name=zjrx/> 定陵的開挖始末,《風雪定陵》一書有詳細的介紹。
1956年5月开始试掘,历时一年试掘成功,1957年打开玄宫。其玄宫由前室、中室、后室、左配室、右配室组成,石条起券,前室前面有隧道券,总面积1195平方米,出土文物3000多件。1959年9月30日,就定陵原址建为“定陵博物馆”,[[郭沫若]]题写馆名。1959年10月1日正式对外开放。<ref name=dingling/><ref>[http://www.people.com.cn/GB/paper39/1033/148714.html 地下宫殿———北京定陵博物馆,人民网,2000-07-18]</ref>由于技术水平落后,出土的大批文物无法保存,发掘出土的丝织品变硬腐化。郑振铎、夏鼐为此上书国务院,请求立即停止再批准发掘帝王陵墓的申请,国务院总理周恩来同意了他们的意见。不主动发掘帝王陵墓自此成为中国考古界的定规。<ref>[http://news.qq.com/a/20100830/000533_2.htm 考古之痛:明定陵发掘的凄惨教训,腾讯,2010-08-30]</ref>
1966年[[文化大革命]]爆发后,定陵遭到嚴重破壞,保存在定陵文物仓库中的萬曆帝、-{后}-的屍骨被[[紅衛兵]]以「打倒地主階級的頭子萬曆」的口號被揪出。1966年8月24日,萬曆帝、-{后}-的三具尸骨以及一箱帝后画像、资料照片等被抬到定陵博物馆重门前的广场上接受批斗并焚毁。<ref name=zjrx>[http://edu.zjrxz.com/html/20150125/238870.shtml 万历皇帝陵寝发掘实录:三百年后被掘的报应之谜,浙江热线,2015-01-25]</ref>
== 陵寝墓地 ==
{{main|明定陵}}
{{擴充|time=2016-08-28}}
万历帝的定陵1958年被发掘,万历帝尸骨復原,“生前体形上部为驼背”、左腳略右腳短。[[文革]]時期的1966年8月24日,遗骨被[[紅衛兵]]付之一炬。因此,萬曆皇帝之所以三十年不上朝的原因,有一說是認為自己身形不正,感到自卑,所以不敢見人。
== 任用官吏 ==
=== 內閣首輔 ===
{{col-begin}}
{{col-4}}
* [[張居正]]
* [[呂調陽 (明朝)|呂調陽]]
* [[張四維]]
* [[馬自強]]
* [[申時行]]
* [[潘晟]]
{{col-4}}
* [[余有丁]]
* [[許國 (人物)|許國]]
* [[王錫爵]]
* [[王家屏]]
* [[趙志皋]]
{{col-4}}
* [[張位]]
* [[陳於陛]]
* [[沈一貫]]
* [[沈鯉]]
* [[朱賡]]
{{col-4}}
* [[于慎行]]
* [[李廷機]]
* [[葉向高]]
* [[方從哲]]
* [[吳道南]]
{{col-end}}
=== 名將 ===
* [[戚繼光]]
* [[李成梁]]
* [[李如松]]
* [[麻貴]]
* [[熊廷弼]]
* [[王崇古]]
* [[譚綸]]
* [[沈有容]]
* [[杜松]]
* [[劉綎]]
* [[董一元]]
* [[柴國柱]]
* [[張臣]]
* [[蕭如薰]]
=== 太監 ===
* [[馮保]]:萬曆初年[[司禮監]]掌印兼[[秉筆太監]],與張居正合作剷除高拱,助其成為首輔,其人善琴能書,但個性貪婪,后被抄家貶除。
* [[張鯨 (明)|張鯨]]:掌[[東廠]]。助萬曆罷除馮保後任[[秉筆太監]]。性剛果,萬曆帝倚任非常,但後漸招權受賕,最終得罪寵衰,減死充軍。
* [[張誠]]:司禮監掌印太監,以能幹有勞績,調度有方而著稱。
* [[陳矩]]:[[司禮監]][[秉筆太監]]。[[提督]]東廠,為人平恕識大體,清廉正直,體恤官民。
* [[陳增]]:礦稅太監。增肆惡山東者十年。
* [[陳奉]]:[[御馬監]][[奉御]]。每托巡歷,鞭笞官吏,剽劫行旅。
* [[高淮]]:[[尚膳監]][[監丞]]。掠奪民財甚劇。辽东矿监,其党横行,激起民变。
* [[梁永]]:御馬監監丞。掠奪民財甚劇。
* [[田義]]:司禮監太監,周慎簡重,練達老成,性儉樸寡言,休休有量,有大臣度。
* [[崔文升]]:鄭貴妃宮中內侍。
== 人物評價 ==
=== 官方評價 ===
*明朝官修的編年體史書《[[明神宗顯皇帝實錄]]》總評萬曆皇帝一生說:“蓋上仁孝聖神,逈絕千古,享國愈久,聖德彌隆,無挽近綜核之煩,而自臻治古幾康之理。海內沐浴玄化幾五十年,國祚靈長,永永無極,所培毓遠矣。先是因秉軸者懲操切之過,不無稍劑以寬大,而上明習政事,乾綱獨攬,予奪進退,莫可測識。晚頗厭言官章奏,概置不報,然每遇大事,未嘗不折衷群議,歸之聖裁。中外振聳,四封宴如,雖以憂勤之主極意治平而不得者,上獨以深居靜攝得之,周之成康,漢之文景,未足況也。至慈護先考,終始無間,尤非草野所得窺,而為堯為舜之旨,更諄諄以期。 ……廟號曰神,殆真如神雲。”
=== 正面 ===
* [[黄汝良]]:“仓箱红朽无忧岁,南北敉宁不用兵。北塞称臣四十年,封疆无数获生全。”
* [[姚希孟]](1579—1636):“缅怀祖德岂难跻,八柄河魁手自持。凤诏未闻传墨敕,貂珰只许贡朱提。兵符细柳将军令,国计元和宰相稽。蝉鬓秀才垂紫袖,批红不改旧标题。”
* [[丁耀亢]](1600—1669):“憶昔村民千百家,門前榆柳蔭桑麻。鳴雞犬吠滿深巷,男舂婦汲聲歡嘩。神宗在位多豐歲,鬥粟文錢物不貴。門少催科人晝眠,四十八載人如醉。”<ref>《古井臼歌》</ref>
* [[钱谦益]](1582—1664):“国家修明昌大之运,自世庙以迄神庙,比及百年,可谓极盛矣。”“万历中,正国家日中豫泰之候。”“当盛明日中,君臣大有为之日。”“呜呼,我神宗显皇帝,丕承谟烈,久道化成,制科取士,人物滋茂。”
* [[王时敏]](1592—1680):“神宗之世,海内乂安,生民不见兵火。”
* [[谈迁]](1593—1657):“今吏民嗷嗷,追念宽政,讴吟思慕,虽改代讵一日忘之哉?”
* [[夏允彝]](1596—1645):“神庙冲龄践祚,睿质夙成……士大夫以气节相矜,虽无姚、宋之辅,亦无愧开元之盛时也。”“神庙睿圣非常,虽御朝日希,而柄不旁落,止以鄙夷群臣之故,置庶务于不理。士大夫益纵横于下,而国事大坏。”
* [[陈洪绶]](1599—1652):“枫溪梅雨山楼醉,竹坞香茶佛屋眠。得福不知今日想,神宗皇帝太平年。”
* [[吴伟业]](1609—1671):“余尝惟国家当神宗皇帝时,天下平治。”“以余所闻,神宗皇帝时,士大夫以读书讲学相高。”“余生也晚,犹见神宗皇帝之世,江南土安俗阜,风习最为近古。”
* [[顾炎武]](1613—1682):“昔在神宗之世,一人无为,四海少事。”
* [[彭孙贻]](1615—1673):“眼见万历年,朝野穆清昊。”“风光漫思江南乐,父老还思万历年。”
* [[方孝标]](1617—?):“此时神庙正垂衣,四海烽清禾黍肥。”
* [[吴嘉纪]](1618—1684):“酒人一见皆垂泪,乃是先朝万历钱。”
* [[徐枋]](1622—1694):“神宗朝正当国家全盛。”
* [[李邺嗣]](1622—1680):“神宗全盛日,海内一愁无。尚及闻遗老,今犹哭鼎湖。”
* [[汪琬]](1624—1691):“琬尝追溯神宗之世,国家方承平无事。”“神宗德泽犹在人心。”
* [[曾灿]](1625—1688):“神宗乙巳年,中原边辅无烽烟。圣人御极贤者出,粟米流脂贯朽钱。”
* [[陈维嵩]](1625—1682):“先朝神宗御宇五十余载,六服休畅,被润泽而大丰美。”
* [[呂留良]](1629—1683):「生逢神廟間,貌古性亦淳。海宇忘兵革,冠佩何彬彬。當時不知好,今憶真天神。三十後少年,語之笑且嗔。」<ref>呂留良,〈靜夫尊人曰從老人留飲今年正九十〉</ref>
* [[魏世效]](1659—?):“万历之四十六年,天下熙暤。当斯时也,物安其性,民安其业,濡染涵育,莫不知立身爱君之道。而敦庞之风,谦下之节,亦惟此时人能有之。”
*朝鮮貢使[[李睟光]](1563年—1628年):“巍功赫業五帝六,冠帶車書四海一。商周禮樂漢文物,鼓舞堯天歌舜日。”“聖主天地千年德,嗚呼!聖主天地千年德。”
*朝鮮使臣對萬曆皇帝執政前期的勤政是極為稱道的:“因聞皇上講學之勤,三六九日,則無不視朝,其餘日則雖寒暑之極,不輟經筵。四書則方講孟子,綱目至於唐紀,日出坐殿,則講官立講。講迄,各陳時務。又書額字,書敬畏二字以賜閣老,又以責難陳善四字,賜經筵官,以正己率屬四字,賜六部尚書,虛心好問,而 聖學日進於高明。下懷盡達,而庶政無不修,至午乃罷,仍賜宴於講臣,寵禮優渥雲。嗚呼!聖年才至十二,而君德已著如此。若於後日長進不已,則四海萬姓之得受其福者。”
* 成书于清初的小说《[[樵史通俗演义]]》开篇说:“传至万历,不要说别的好处,只说柴米油盐鸡鹅鱼肉诸般食用之类,哪一件不贱?假如数口之家,每日大鱼大肉,所费不过二三钱,这是极算丰富的了。还有那小户人家,肩挑步担的,每日赚得二三十文,就可过得一日了。到晚还要吃些酒,醉醺醺说笑话,唱吴歌,听说书,冬天烘火夏乘凉,百般玩耍。那时节大家小户好不快活,南北两京十三省皆然。皇帝不常常坐朝,大小官员都上本激聒,也不震怒。人都说神宗皇帝,真是个尧舜了。一时贤想如张居正,去位后有申时行、王锡爵,一班儿肯做事又不生事,有权柄又不弄权柄的,坐镇太平。至今父老说到那时节,好不感叹思慕。”
* 《[[乱离见闻录]]》作者陈舜回憶说:“予生萬曆四十六年戊午八月廿六日卯時,父母俱廿三歲,時丁昇平,四方樂利,又家海角,魚米之鄉。鬥米錢未二十,斤魚錢一二,檳榔十顆錢二文,著十束錢一文,斤肉,只鴨錢六七文,鬥鹽錢三文,百般平易。窮者幸托安生,差徭省,賦役輕,石米歲輸千錢。每年兩熟,耕者鼓腹,士好詞章,工賈九流熙熙自適,何樂如之。”
* 成书于天启四年的小说《[[警世通言]]》,第三十二章說:“自永樂爺九傳至於萬曆爺,此乃我朝第十一代的天子了。這位天子,聰明神武,德福兼全,十歲登基,在位四十八年,削平了三處寇亂。那三處?日本關白平秀吉,西夏承恩,播州楊應龍。平秀吉侵犯朝鮮,承恩、楊應龍是土官謀叛,先後削平。遠夷莫不畏服,爭來朝貢。真個是:一人有慶民安樂,四海無虞國太平。”
* 成书于萬曆四十七年的《[[萬曆野獲編]]》,編輯小引說:“今上御極已垂五十年。德符幸生堯舜之世,雖果處菰蘆,然詠歌太平,無非聖朝佳話。間有稍關時事者,其涇渭自明,藿食者但能粗憶梗概而已。”
*[[清世祖]](1643-1661):“當明之初,取民有制,休養生息。萬曆年間,海內殷富,家給人足。天啟,崇禎之世,因兵增餉,加派繁興,貪吏綠以為奸,民不堪命,國祚隨之,良足深鑒。”
*崔瑞德《剑桥中国明代史》:万历皇帝聪明而敏锐;他自称早慧似乎是有根据的。他博览群书;甚至在他最后的日子里,在他已深居宫廷几十年,并已完全和他的官吏们疏远了时,按照他时代的标准,他仍然博闻广识。
=== 负面 ===
* 《[[明史]]·神宗本紀》:“贊曰:神宗沖齡踐阼,江陵秉政,綜核名實,國勢幾於富強。繼乃因循牽制,晏處深宮,綱紀廢弛,君臣否隔。於是小人好權趨利者馳騖追逐,與名節之士為仇讎,門戶紛然角立。馴至悊、愍,邪黨滋蔓。在廷正類無深識遠慮以折其機牙,而不勝忿激,交相攻訐。以致人主蓄疑,賢奸雜用,潰敗決裂,不可振救。故論者謂明之亡,實亡於神宗,豈不諒歟。”
* [[趙翼]]《[[廿二史劄記]]·萬曆中礦稅之害》:“論者謂明之亡,不亡於[[崇禎]]而亡於萬曆。”
* [[清高宗]]在《明[[長陵]]神功聖德碑》則道:“明之亡非亡於流寇,而亡於神宗之荒唐,及[[天啟]]時閹宦之專橫,大臣志在祿位金錢,百官專務鑽營阿諛。及[[明思宗|思宗]]即位,逆閹雖誅,而天下之勢,已如河決不可復塞,魚爛不可復收矣。而又苛察太甚,人懷自免之心。小民疾苦而無告,故相聚為盜,[[李自成|闖賊]]乘之,而明社遂屋。嗚呼!有天下者,可不知所戒懼哉?”
* [[黃仁宇]]在《[[萬曆十五年]]》一書將萬曆皇帝的荒怠,聯繫到萬曆皇帝與[[文官]]群體在“立儲之爭”觀念上的對抗。怠政則是萬曆皇帝對文官集團的報復。黃仁宇說:「他(即萬曆皇帝)身上的巨大變化發生在什麼時候,沒有人可以做出確切的答復。但是追溯皇位[[繼承]]問題的發生,以及一連串使皇帝感到大為不快的問題的出現,那麼1587年[[丁亥]],即萬曆十五年,可以作為一條界線。這一年表面上並無重大的動蕩,但是對本朝的歷史卻有它特別重要之處。」在《萬曆十五年》文末總結,「1587年,是為萬曆15年,歲次丁亥,表面上似乎是四海昇平,無事可記,實際上我們的大明帝國卻已經走到了它發展的盡頭。在這個時候,皇帝的勵精圖治或者晏安耽樂,[[首輔]]的[[獨裁]]或者調和,高級將領的富於創造或者習於苟安,文官的廉潔奉公或者貪污舞弊,[[思想家]]的極端進步或者絕對[[保守]],最後的結果,都是無分善惡,統統不能在事實上取得有意義的發展。因此我們的故事只好在這裡作[[悲劇]]性的結束。萬曆丁亥年的年鑑,是為歷史上一部失敗的總記錄」。
=== 其他 ===
* 在黄仁宇等的著作中也表达出中国明代中后期,皇帝只是一个牌位,而事实上万历的个人行为对基层的国家的习惯轨迹并无大的影响。
== 軼事 ==
=== 賢臣為寶,珠玉何益 ===
萬曆元年十月八日,是日講的日子,朱翊鈞在文華殿聽張居正進講《帝鑑圖說》。當張居正講到宋仁宗不喜珠飾,值得效法時,朱翊鈞立即表示同感:“賢臣才是寶,珠玉又有何益!”,張居正接著說:“聖明的君主貴五穀而賤珠玉,五穀可以養人,而金玉飢不可食,寒不可衣,《書經》稱不作無益害有益,不貴異物賤用物,道理也就在這裡。”。 “是啊!宮裡的人喜歡裝飾,我在年賜時每每節省,宮人們都有意見,我說國庫的積蓄又有多少呢?”朱翊鈞又回答說。張居正便誇獎道“皇上能這樣說,真是社稷生靈的福氣啊!”,當時朱翊鈞才不過十歲。<ref>《萬曆皇帝大傳》:從善如流,整刷朝綱…(2)</ref>
=== 少年老成 ===
萬曆二年,朝鮮使臣許篈,趙憲前來朝貢。許篈在其前往中國記錄見聞的《朝天記》對年幼的萬曆天子的形象進行了描寫,記載其「聲甚清朗」「天威甚邇,龍顏壯大,語聲鏗然,(我)不勝歡欣之極」<ref>《朝天記》許篈:頁二七五</ref>同行的另一位使臣趙憲則更生動地記錄地在《朝天日記》道「上(萬曆皇帝)年僅十二歲,而注視別人時十分老成,端坐在龍椅上也不曾搖動,並不會叫太監內臣傳達他的旨意,反而是親自對臣工下聖諭,而聲音玉質淵秀,金聲清暢。(我)一聽到年幼天子的聲音,就感動起來,對以後天下太平萬歲的希望,也更加愈切了。」<ref>《朝天日記》趙憲:頁二二三</ref>,而趙憲甚至把年幼的萬曆天子與其父[[明穆宗]]作比較,卻指出其父上朝時精神不集中、時常東張西望,而且聲音微弱,需要宦官再去大聲宣旨,儀態形像不佳。
=== 喜好讀書 ===
自從張居正去世以後,萬曆終於能擺脫出翰林學士的羈絆;而自從他成為父親以來,李太后也不再乾預他的生活。但是,皇帝自幼聰惠,在這個時候確實已經成年了,他已經不再有興趣和小宦官去打鬧,而是變成了一個喜歡讀書的人。他命令大學士把本朝諸祖宗的“實錄”抄出副本供他閱讀,又命令宦官在北京城內收買新出版的各種書籍,包括詩歌、論議、醫藥、劇本、小說等各個方面<ref>{{cite web|author1=黄仁宇)|title=万历大婚|url=http://www.china.com.cn/aboutchina/zhuanti/lddw/2007-11/20/content_9256606.htm|website=中国网|accessdate=2017-04-28}}</ref>。
=== 罷治水田 ===
萬曆十四年三月,一次君臣召對中,因京師陰霾蔽空,皇帝決定減免一些稅賦,並認為或許最近開水田太過擾民,而致上天警示,應當停止,閣臣申時行委婉地說道:「京東地方,田地荒蕪,廢棄可惜,相應開墾。」皇帝復說道:「南方地下,北方地高。南地濕潤,北地鹼燥。且如去歲天旱,井泉都乾竭了。這水田怎能做得?」於是申時行頓時認為聖裁允當,拜首執行。
=== 御史拿人 ===
明朝遺民李長祥在“天問閣集”的“劉宮人傳”中也對萬曆皇帝有過高度評價,甚至認為萬曆皇帝比起東漢光武帝,唐太宗來,品德更在其上。
明末流離出宮的一個老宮女劉氏曾在萬曆年間任職。他與李長祥講述當年的事情「一天內官(太監)持朱筆寫的傳票給萬曆皇帝看,皇帝看完不說話,太監說:「連皇帝身邊侍的左右內官都容不下,還敢來拿。」皇帝沉默了一回,便回答說:「朱票拿人是巡城御史的職責,怎麼能奪他權柄,阻礙他執法,況且你們一定是幹了些什麼壞事。這事朕不管,人就隨他拿去吧。」這時候皇帝還不知道當時發生了什麼事。
後來李長祥覽神宗遺事,原來是當年有一人告內官於御史,御史不知道他已經進宮了,即出朱票拿人。手持朱票去拿人的也不是有經驗的人,直接走到午門去索問。一眾內官馬上就大怒並把票奪走,走到皇帝面前奏上此事,皇帝說的話就跟老宮女劉氏一模一樣,居然兩事能互相對證。
李長祥也不禁大加讚許:「嗚呼聖人哉,聖人哉......考當日所為,亦飾語耳,若神宗乃真有其實,雖唐虞三代之令主,何以加此。其能使海內家給人足,道不拾遺,夜不閉戶者四十八年,有以哉!」<ref>《天问阁集》:“余常覽神宗遺事,有人訟一內官於中城御史,御史不知其為已入皇城之內官也。即為之出朱票。持朱票之役又素非煉事者。即以向午門索問。諸內官憤奪奏之御前,上諭云云如劉氏言。......,嗚呼聖人哉,聖人哉。東漢建武十九年,湖陽公主蒼頭殺人.......蒼頭,公主人,與皇帝之人異,況在御前者乎漢帝今猶稱之,神宗與之相較,豈不勝之絕遠唐太宗謂:“上畏天,畏祖宗,下畏言官“。考當日所為,亦飾語耳,若神宗乃真有其實,雖唐虞三代之令主,何以加此。其能使海內家給人足,道不拾遺,夜不閉戶者四十八年,有以哉!”</ref>
=== 怠政之谜 ===
明神宗屍骨被發掘後,發現其駝背後左右腳短,但學者認為神宗生前並不適用。一說神宗生前從未走出過紫禁城,也不符史實,《明神宗實錄》均載,祭先皇陵、祭天、祈雨、祭孔、祭先農等重大儀式均由皇帝主持,且亦有參與騎馬、步行,均不見有載其殘頹之說,屍體上發現的殘缺應該是年老時造成的,而非先天疾病,且三十年不上朝的神宗,其實都有在內廷批奏摺、發令等,並非完全不事朝政。
===中英交流===
英国女王[[伊丽莎白一世]]在万历二十四年(1596年)给当时中国在位的神宗皇帝写了一封亲笔信,希望英中两国开展贸易往来以及在其他领域交流的愿望。同时还派使者约翰·纽伯莱出使明朝,将这封亲笔信递交给神宗。然而使者在途中遇难,但是这封亲笔信却没有丢失,伊丽莎白一世无奈与此,称为她的终身遗憾。现在这封亲笔信被英国国家博物馆收藏<ref>{{cite web|author1=张达明)|title=英国伊丽莎白一世写给万历皇帝的亲笔信
|url=http://history.sina.com.cn/bk/sjs/2015-01-26/1033115895.shtml|website=新浪网|accessdate=2017-04-28}}</ref>。
伊丽莎白一世写给明朝万历皇帝的亲笔信内容如下:
{{cquote|呈上此信之吾国忠实臣民约翰·纽伯莱,得吾人之允许而前往贵国各地旅行。彼之能作此难事,在于完全相信陛下之宽宏与仁慈,认为在经历若干危险后,必能获得陛下之宽大接待,何况此行于贵国无任何损害,且有利于贵国人民。彼既于此无任何怀疑,乃更乐于准备此一于吾人有益之旅行。吾人认为:我西方诸国君王从相互贸易中所获得之利益,陛下及所有臣属陛下之人均可获得。此利益在于输出吾人富有之物及输入吾人所需之物。吾人以为:我等天生为相互需要者,吾人必需互相帮助,吾人希望陛下能同意此点,而我臣民亦不能不作此类之尝试。如陛下能促成此事,且给予安全通行之权,并给予吾人在于贵国臣民贸易中所极需之其他特权,则陛下实行至尊贵仁慈国君之能事,而吾人将永不能忘陛下之功业。吾人极愿吾人之请求为陛下之洪恩所允许,而当陛下之仁慈及于吾人及吾邻居时,吾人将力图报答陛下也。愿上天保佑陛下。耶稣诞生后1583年,我王在位第25年,授于格林威治宫。}}
== 家庭成员 ==
{{Ahnentafel top}}<center>
{{ahnentafel-compact5
|boxstyle_1=background-color: #ff8000;
|boxstyle_2=background-color: #ff6700;
|boxstyle_3=background-color: #ff4e00;
|boxstyle_4=background-color: #ff3500;
|boxstyle_5=background-color: #ff1c00;
|1='''神宗显皇帝朱翊钧'''
|2='''父:'''穆宗莊皇帝[[朱载垕]]
|3='''母:'''(追尊)[[孝定太后|孝定皇后]]李氏
|4='''祖父:'''世宗肃皇帝[[朱厚熜]]
|5='''祖母:'''(追尊)[[孝恪皇后]]杜氏
|6='''外祖父:'''武清伯[[李伟 (明朝)|李伟]]
|7='''外祖母:'''武清伯夫人王氏
|8='''曾祖父:'''(追尊)睿宗献皇帝[[朱祐杬]]
|9='''曾祖母:'''(追尊)[[慈孝献皇后]]蒋氏
|10='''外曾祖父:'''(追封)庆都伯[[杜林 (明朝)|杜林]]
|11='''外曾祖母:'''(追封)庆都伯夫人
|12='''外曾祖父''':(追赠)武清侯李玉
|13=
|14=
|15=
|16='''高祖父:'''宪宗纯皇帝[[朱见深]]
|17='''高祖母:'''(追尊)[[孝惠皇后 (明朝)|孝惠皇后]]邵氏
|18='''外高祖父:'''(追封)玉田伯[[蔣斅]]
|19='''外高祖母:'''玉田伯夫人
|20=
|21=
|22=
|23=
|24='''外高祖父''':(追赠)武清侯李纲
|25=
|26=
|27=
|28=
|29=
|30=
|31=
}}</center>
{{ahnentafel bottom}}
=== 妻妾 ===
# [[王皇后 (明神宗)|孝端显皇后]]王氏,皇后,谥曰孝端贞恪莊惠仁明媲天毓圣显皇后,合葬定陵,主祔庙。
# [[王贵妃 (明神宗)|温肃皇贵妃]]王氏,[[明光宗|光宗]]朱常洛生母,初封恭妃,后进皇贵妃,崩,谥温肃端靖纯懿皇贵妃,葬[[天寿山]]。明熹宗谥曰孝靖温懿敬让贞慈参天胤圣皇太后,迁葬定陵,祀奉慈殿。
# [[郑贵妃|恭恪皇贵妃]]郑氏,九嬪之一。封贵妃,后进皇贵妃。薨,谥恭恪惠荣和靖皇贵妃,葬[[银泉山]]。明安宗谥曰孝寧溫穆莊惠慈懿憲天裕聖太皇太后。
# [[周端妃 (明神宗)|端妃]]周氏,九嬪之一。
# [[王榮妃 (明神宗)|端靖榮妃]]王氏<ref name="b" />,九嬪之一。
# [[李德嬪 (明神宗)|德嬪]]李氏,九嬪之一。崇祯二年薨。
# [[李榮嬪 (明神宗)|榮嬪]]李氏<ref name="a" />,九嬪之一。天启六年薨。
# [[魏慎嫔|慎嫔]]魏氏,九嬪之一。死于万历三十四年。
# [[邵敬嫔|敬嫔]]邵氏,九嬪之一。万历三十四年薨。
# [[张顺嫔 (明神宗)|顺嫔]]张氏,九嬪之一。万历十六年(1588年)十二月,礼部题顺嫔张氏薨逝。
# [[梁和嬪|和嬪]]梁氏,九嬪之一。崇祯十六年薨。
# [[刘昭妃 (明神宗)|宣懿昭妃]]刘氏<ref name="b">《[[國榷]]》</ref>,思宗尊为太妃。
# [[楊宜妃 (明神宗)|宜妃]]楊氏<ref name="b" />
# [[李贵妃 (明神宗)|恭順皇貴妃]]李氏,初封敬妃。薨,谥恭順荣莊端靜皇贵妃<ref name="a">《[[明書]]》</ref>。明昭宗谥曰孝敬恭順榮莊瑞靖敬天光聖太皇太后。
# [[李順妃 (明神宗)|清惠順妃]]李氏<ref name="b" />:(?-1623年),万历三十二年(1604年)八月册封'''順妃'''。生有皇幼子[[朱常溥]]和皇幼女[[天台公主]]朱轩媺(皆早夭,次序不详)。<ref>《酌中志》“神庙顺妃李娘娘生皇八子及皇十女。”</ref>天启三年薨逝,谥号清惠,袝葬银钱山[[李贵妃 (明神宗)|恭顺荣-{zh-hans:莊; zh-hant:莊;}-端靖皇贵妃]]旁。
# [[許德妃 (明神宗)|莊靖德妃]]許氏<ref name="a" />
# [[常順妃 (明神宗)|溫靜順妃]]常氏<ref name="a" />
# [[王僖妃 (明神宗)|僖妃]]王氏<ref name="b" />
# [[耿悼嬪 (明神宗)|伟嬪]]耿氏。万历十七年六月悼嫔耿氏薨。
# [[胡侍御 (明神宗)|侍御胡氏]],未获正式册封
=== 兄弟 ===
# 宪怀太子[[朱翊釴]]
# 靖悼王[[朱翊铃]]
# 潞简王[[朱翊镠]]
=== 子女 ===
==== 子 ====
# [[明光宗|光宗朱常洛]](1582 - 1620),母[[孝靖太后]]王氏,继皇帝位一月后死去。
# 邠哀王[[朱常溆]](1585年),甫生即死<ref>《明史》言其母失考,《酌中志》写母为郑贵妃</ref>。
# 福忠王[[朱常洵]](1586 - 1641),母[[鄭貴妃 (明神宗)|恭恪皇贵妃]]郑氏,被[[李自成]]所杀。追尊明恭宗。
# 沅怀王[[朱常治]](1587 - 1588),母[[鄭貴妃 (明神宗)|恭恪皇贵妃]]郑氏,生一歲殤。
# 瑞王[[朱常浩]](1590 - 1644),母端妃周氏,被[[张献忠]]所杀。
# 惠王[[朱常润]](1594 - 1647),母敬妃李氏,南明时被清廷所杀。
# 桂端王[[朱常瀛]](1597 - 1645),母敬妃李氏。追尊明礼宗。
# 永思王[[朱常溥]](1604 - 1606),母[[李順妃 (明神宗)|顺妃李氏]],两岁殤。
==== 女 ====
# [[榮昌公主]]朱軒媖<ref name="c">《國榷》卷首之一 元潢</ref>(1582 - 1647),母孝端顯皇后,万历二十四年下嫁[[杨春元]]。四十四年,春元卒。久之,主薨。
# [[雲和公主]]朱軒姝<ref name="c"/>(1584 - 1590),母皇貴妃鄭氏,七岁早薨,追册。
# [[静樂公主 (明神宗)|静樂公主]]朱軒媯<ref name="c"/>(1584 - 1585),母荣妃王氏,薨于万历十三年闰九月戊午。
# [[雲夢公主]]朱軒嫄<ref name="c"/>(1584 - 1587),母孝靖太后,明光宗同母妹。四岁早薨,追册。
# [[仙居公主]]朱軒姞<ref name="c"/>(1584 - 1585),母德嫔李氏,万历十二年七月二十日生,同年十二月三十日薨逝。
# [[靈丘公主]]朱軒姚<ref name="c"/>(1588 - 1589),母皇貴妃鄭氏,于万历十六年八月甲午生,万历十七年五月庚申薨。
# [[壽寧公主]]朱軒媁<ref name="c"/>(1592 - 1634),母皇貴妃鄭氏,二十七年下嫁[[冉兴让]]。
# [[泰順公主]]朱軒姬<ref name="c"/>(? - 1593),母德嫔李氏,夭折,追册。
# [[香山公主]]朱軒嬁<ref name="c"/>(1598 - 1599),母德嫔李氏,在万历二十七年正月庚戌赐名,六月庚寅即薨。
# [[天台公主]]朱軒媺<ref name="c"/>(1605 - 1606),母顺妃李氏,夭折,追册。
== 影視作品 ==
{| class="wikitable" style="width:70%;"
|- style="background:cornflowerblue; color:white; text-align:center;"
|'''影視作品'''|| '''飾演萬曆的演員'''
|-
| style="text-align:center;"| 1986年中国大陆电视连续剧《[[海瑞传奇]]》|| style="text-align:center;"| [[王安乐]]饰演明神宗
|-
| style="text-align:center;"| 1986年中国大陆电视连续剧《[[努尔哈赤]]》||
|-
| style="text-align:center;"| 2004年香港无线电视翡翠台古装武侠剧集《[[血荐轩辕]]》|| style="text-align:center;"| [[林泳东]]饰演明神宗
|-
| style="text-align:center;"| 2004年韩国电视剧《[[不灭的李舜臣]]》|| style="text-align:center;"| {{tsl|ko|장태성|张太成}}饰演明神宗
|-
| style="text-align:center;"| 2006年中国大陆电视连续剧《[[大明王朝1566|大明王朝1566嘉靖与海瑞]]》|| style="text-align:center;"| [[穆泓屹]] 饰演明神宗
|-
| style="text-align:center;"| 2006年中国大陆电视连续剧《[[了凡的故事]]》|| style="text-align:center;"| [[严堒]]饰演明神宗
|-
| style="text-align:center;"| 2006年中国大陆电视连续剧《[[皇上二大爷]]》|| style="text-align:center;"| [[周野芒]]饰演明神宗
|-
| style="text-align:center;"| 2007年中国大陆电视剧《[[明宫谜案]]》|| style="text-align:center;"| [[张晨光]]饰演明神宗
|-
| style="text-align:center;"| 2008年中国大陆电视剧《[[大话江湖]]》|| style="text-align:center;"| [[海波]]饰演明神宗
|-
| style="text-align:center;"| 2000年中国大陆电视连续剧《[[侠女闯天关]]》|| style="text-align:center;"| [[王志华]]饰演明神宗
|-
| style="text-align:center;"| 2010年中国大陆电视剧《[[万历首辅张居正]]》|| style="text-align:center;"| [[梅年佳]]饰演明神宗
|-
| style="text-align:center;"| 2010年中国大陆电视剧《[[大明嫔妃]]》|| style="text-align:center;"| [[赵家林]]饰演明神宗
|-
| style="text-align:center;"| 2012年中国大陆电视剧《[[热血忠魂之独行侍卫]]》|| style="text-align:center;"| [[陈思成]]饰演明神宗
|-
| style="text-align:center;"| 2002年中国大陆电视剧《[[英雄]]》|| style="text-align:center;"| [[孙少博]]饰演明神宗
|}
== 参考文献 ==
{{Reflist|2}}
== 参考书目 ==
* 官方,《明實錄—神宗實錄》《國榷》《明史紀事本末》
* [[沈德符]],《[[萬曆野獲編]]》
* 樊樹志,《萬曆傳》
* [[趙翼]],《二十二史劄記·萬曆中礦稅之害》
* [[黃仁宇]],《[[萬曆十五年]]》
*朱鴻林:〈[https://www.polyu.edu.hk/cc/images/Article/prof_chu_articles/65.pdf 明神宗經筵進講書考]〉。
== 外部链接 ==
[http://news.ifeng.com/history/special/paohongyanchongnian1/ 被歪曲的明朝,被丑化的万历]凤凰网
{{-}}
{{start box}}
{{s-hou|[[明朝|大明朱氏皇朝]]|1563年|9月4日|1620年|8月18日}}
{{s-reg}}
{{s-before|父亲[[明穆宗]]朱载坖|rows=2}}
{{s-title|[[中国皇帝]]}}
{{s-after|长子[[明光宗]]朱常洛|rows=2}}
{{s-title|[[明朝君主列表|明朝皇帝]]|1572年-1620年}}
{{end box}}
{{明朝君主}}
{{明朝皇陵}}
{{Authority control}}
{{DEFAULTSORT:Zhū Yìjūn}}
[[Category:明朝皇帝]]
[[Category:明穆宗皇子|3]]
[[Category:明神宗| ]]
[[Category:墓穴遭搗毀者| ]]
[[Category:入祀历代帝王庙景德崇圣殿|明]]
##袁崇焕
{{Good article}}
{{明清人物信息框
| 姓名 = 袁崇焕
| 原名 =
| 圖片名稱 = 袁崇煥(Yuanchonghuan).jpg
| 圖片大小 = 200px
| 圖片說明 = 清乾隆年间绘袁崇焕像,此图为虚构描绘,与历史上“袁崇焕短小精悍,形如小猱,而性极躁暴”相差甚远
| 最高職務 = 钦命出镇行边督师蓟辽天津登莱等处军务、兵部尚书兼都察院右副都御史
| 國家 = 大明
| 爵位 =
| 籍貫 = [[廣東等處承宣布政使司]][[廣州府]][[東莞縣]](一说[[广西省]][[梧州府]][[藤县]]<ref>{{cite book|title=广州研究, Issues 1-8|url=http://books.google.com/books?id=hJ45AAAAIAAJ|year=1983|publisher=广州市社会科学研究所|pages=66–67}}</ref>)
| 族裔 = 漢族
| 旗籍 =
| 字號 = 字元素,号自如
| 諡號 =
| 出生日期 = 萬曆十二年四月二十八日戌時<ref>《東莞縣志》卷六十一《袁崇煥傳》中引《袁督師行狀》</ref><br />即 {{birth_date|1584|6|6}}
| 出生地點 = [[廣東等處承宣布政使司|廣東布政司]][[廣州府]][[東莞縣]][[石碣鎮]]水南鄉<ref>楊寶霖:香港《明報月刊》1985 年第 1 期〈袁崇煥雜考〉;及香港中文大學《中國文化研究所學報》1986 年第 17 卷〈袁崇煥籍貫考實〉</ref>
| 逝世日期 = 崇禎三年八月十六日<br />即 {{death_date_and_age|1630|9|22|1584|6|6}}
| 逝世地點 = [[北京]][[西四|甘石橋]]
| 墓葬 = 北京[[廣渠門]]內[[袁崇焕纪念馆|袁崇煥墓]]
| 配偶 =
| 親屬 =
| 出身 =
* 万历四十七年己未科同进士出身
| 經歷 =
* [[福建]][[邵武县]][[知县]](?-天啟二年)
* [[兵部]]职方司[[主事]](天啟二年-?)
* [[山東]][[按察司]][[僉事]](天啟二年-?)
* [[山海關]]監軍(天啟二年-?)
* [[宁远]]城宁前道(天啟二年-天啟六年)
* 兵備副使(天啟四年)
* 兵備右[[參政]](天啟四年-天啟五年)
* 辽东[[按察使]](天啟五年-天啟六年)
* 右僉[[都御史]]兼[[辽东巡抚]]、[[兵部侍郎|兵部右侍郎]]<br />(天啟六年-天啟七年)
* 右都御史(天啟七年-?)
* [[兵部尚書]]、薊遼督師、右副都御史<br />(崇祯元年-?)
| 著作 =
}}
'''袁崇焕'''({{bd|1584年|6月6日|1630年|9月22日|catIdx=Y袁}}),字'''元素''',号'''自如''',一说字'''自如''',[[明朝]][[廣東等處承宣布政使司|廣東]][[東莞縣]](今屬中國[[廣東省]][[東莞市]])人<ref name="as" />,明朝末年政治人物,抗清名将。
袁崇焕于[[萬曆]]四十七年(1619年)中[[進士]]。授職[[兵部]],守衛[[山海關]]及[[遼東]];曾指揮[[宁远之战]]、[[宁锦之战]],大力构筑「[[关宁锦防线]]」,多次和[[後金]]部隊在该防线交战。後因誅殺[[毛文龍]]、在[[己巳之變]]護衛不力以及擅自與[[後金]]議和等罪,被明廷判以[[凌遲]]。清[[乾隆]]年間,清政府為袁崇煥平反,但史學界對其事仍有爭議。現存[[袁崇焕纪念馆]]等紀念場所。
== 早年生涯 ==
袁崇焕幼年为人慷慨<ref>袁崇煥籍貫主要有廣東東莞、廣西藤縣及廣西平南三說。《明史》和《東莞縣志》的記載是廣東東莞、《明季北略》的記載是廣西藤縣、《平南縣志》的記載是廣西平南。</ref>,富于胆略,好與人谈论军事。遇到退伍士卒,每每請教边疆军事情况,并有志于边疆事务<ref name="as">《[[明史]]》(卷259):“袁崇煥,字元素,東莞人。萬曆四十七年進士。授邵武知縣。為人慷慨負膽略,好談兵。遇老校退卒,輒與論塞上事,曉其厄塞情形,以邊才自許。”</ref>。他还喜欢远游,上京应试時,常順便游历,足跡幾遍天下<ref>袁崇焕《募修罗浮诸名胜疏》:“余生平有山水之癖,即一丘一壑,俱低徊不忍去。故十四公车,强半在外,足迹几遍宇内。”《下第》诗有云:“遇主人宁易,逢时我独难。八千怜客路,三十尚儒冠。”</ref>。途中,他常與友人徹夜長談,內容亦多涉及軍事<ref>袁崇煥到[[浙江]][[嵊县]]游览时,与友[[秦六郎]]中宵长谈,有《话别秦六郎》诗:“海鳄波鲸夜不啾,故人谈剑剡溪头。言深夜半犹疑昼,酒冷凉生始觉秋。水国芙蓉低睡月,江湄杨柳软维舟。自怜作赋非王粲,戛玉鸣金有少游。”</ref>。
[[万历]]四十七年(1619年),袁崇焕中式三甲第四十名[[进士]],任[[福建]][[邵武]][[知县]]。[[天启 (明熹宗)|天启]]二年(1622年)到京述職時,因[[御史]][[侯恂]]舉薦其有軍事才能<ref>《[[明实录]]·明熹宗悊皇帝实录》(卷十八):“甲子御史侯恂言:镇武大营已溃,广宁存亡已在呼吸。广宁不守,则山海震撼;山海不固,则京师动摇。亟当趋救广宁无孤忠义望援之心,而保山海以卫门户。实京师以护,根本不可一刻缓者。兵部仍当悬示榜文明,谕军民无得轻信讹言。纷纷惊窜风、鹤惊惶之日,正宜处以镇定。辇毂之下多奸细丛杂,缉防之令倍宜申饬,而戡祸定乱必藉。谋臣猛将如锦衣卫都督[[张懋忠]]志在吞胡,宜授登坛之任。见在朝觐邵武县知县袁崇焕英风伟略,不妨破格留用。”</ref>,升任[[兵部]]职方司[[主事]]<ref>《[[明实录]]·明熹宗悊皇帝实录》(卷十九):“升杭州府知府[[孙昌裔]]为本省按察司副使,管屯田水利。邵武县知县袁崇焕为兵部职方司主事。”</ref><ref>《[[明史]]》(卷259):“天啟二年正月,朝覲在都,御史[[侯恂]]請破格用之,遂擢兵部職方主事。”</ref>。當時,[[後金]]兵勢正盛,[[王化贞]]大军在[[广宁]]覆没,朝廷惊惶失措;對於是否能夠鎮守住[[山海關]],朝臣議論紛紛。袁崇煥卻在此時單騎出關考察局勢,兵部、家人都不知其蹤影。不久,他返回北京,上書報告关上局勢,并稱:“只要給我兵馬糧草,我一人足以守住山海關。”<ref>《[[明史]]》(卷259):“無何,廣甯師潰,廷議扼山海關,崇煥即單騎出閱關內外。部中失袁主事,訝之,家人亦莫知所往。已,還朝,具言關上形勢,曰:「予我軍馬錢谷,我一人足守此。」”</ref> 其膽識得到朝臣交口稱讚<ref>《[[明实录]]·明熹宗悊皇帝实录》(卷十九):“兵科都给事中蔡思充鋶言:山海一关止有残兵五万,皆敝衣垢面。一带城垣仍低薄塌圯,罗城内器械填塞,莫为查验。而溃兵逃民团聚如斗之城,互煽互惊,立见兽散之势。枢臣张鹤鸣一手支撑,无可推诿;而道臣[[邢慎言]]、[[张应吾]]、[[韩初命]],又不免有烦言访。得原任辽东兵备[[阎鸣泰]]、新升兵部主事袁崇焕,皆饶有才略,宜敕令分任[[榆关]];而总兵[[孙显祖]]、[[王国梁]]就残兵中挑选孰为冲锋,孰为守垛参游总哨从中推择,日日训练,庶可救万分之一乎。上从其言,命阎鸣泰以原官起用,同袁崇焕等协力赞助。”</ref>,他也因此升任[[兵备佥事]],負責助守山海关<ref>《[[明实录]]·明熹宗悊皇帝实录》(卷十九):“起升原任山东布政使司右参议阎鸣泰为山海监军副使;升兵部主事袁崇焕为山东按察司佥事山海监军。”</ref><ref>《[[明实录]]·明熹宗悊皇帝实录》(卷二十):“(壬寅)命铸辽东监军分理关内关外各关防给监军道阎鸣泰、袁崇焕。”</ref>,且獲朝廷批准,招募兵卒<ref>袁崇焕《天启二年擢佥事监军奏方略疏》:“他日战之不力,即斩臣于行军之前,以为轻事者戒。”“如听臣之言,行臣之忠,臣必效力以舒人神之愤。不但巩固山海,即已失之封疆,行将复之。谋定而战,臣有微长也。”</ref><ref>《[[明实录]]·明熹宗悊皇帝实录》(卷二十):“命户部发银二千两,著山海关监军佥事袁崇焕募兵。”“发帑金二十万两付袁崇焕等调募。”</ref><ref>《[[明史]]》(卷259):“廷臣益稱其才,遂超擢僉事,監關外軍,發帑金二十萬,俾招募。”</ref>。
袁崇煥到達山海关後,成為辽东[[经略]][[王在晋]]下属。當時,關外已被[[漠南蒙古|蒙古]][[喀喇沁|哈剌慎]]諸部控制,袁崇煥最初僅在關內駐守,很快即因任事干练得到王在晋倚重,奉其命移駐中前所,隨即又得令前往[[前屯卫]],安置遼東难民。袁崇煥連夜出发,四更時分即進入前屯城內,将士无不佩服<ref>《[[明史]]》(卷259):“時關外地悉為哈剌慎諸部所據,崇煥乃駐守關內。未幾,諸部受款,經略王在晉令崇煥移駐中前所,監參將[[周守廉]]、遊擊[[左輔軍]],經理前屯衛事。尋令赴前屯安置遼人之失業者,崇煥即夜行荊棘虎豹中,以四鼓入城,將士莫不壯其膽。”</ref>。事成后,王在晋上奏題名袁崇煥为宁前兵备佥事<ref>《[[明实录]]·明熹宗悊皇帝实录》(卷二十四):“辽东经略王在晋题补监军道兵备副使袁崇焕。”</ref>,負責[[宁远]]、[[前屯卫]]二城防衛,形成保護山海關外圍工事。宁远在最前线,前屯卫稍后。然而在防事安排中,兩人產生分歧。王主張在山海關外八里處的[[八里铺]]筑城守御,袁则認為该外围阵地太窄,并非良策,在爭辯無果之後,袁越級奏請[[首輔]][[葉向高]]<ref>《[[明史]]》(卷259):“在晉深倚重之,題為寧前兵備僉事,然崇煥薄在晉無遠略,不盡遵其令。及在晉議築重城八里鋪,崇煥以為非策,爭不得,奏記首輔葉向高。”</ref>。经[[左光斗]]提议,大学士[[孙承宗]]以阁臣掌兵部事,巡视辽东。
当时后金攻破[[广宁]]后,又强令[[锦州]]、[[义州]]等处民众东迁。其中义州一部占领[[十三山]],并多次击败后金部队进攻。后金久攻不下,筑长围困。十三山领袖[[杨三]]、[[毕麻子]]派人突围并向明军求援。袁崇焕请命:“派五千人镇守宁远,以壮十三山气势,并派遣其他部队参与营救。宁远距离十三山有二百里,进可占领锦州,退可坚守宁远,何必对十万人置之度外呢?”孫承宗向總督[[王象乾|王象-{乾}-]]请教,王象-{乾}-认为关上军方无士气,请派遣关内三千人前往,孫承宗认为可行<ref>《[[明实录]]·明熹宗悊皇帝实录》(卷二十四):“承宗又奏请:安插辽民言自有辽事来,无一人一事不为辽人患苦,及流徙入关,希图仰沾皇泽;而有司相待如敌,远逐之为快,居人相视为怪,偶遭之如讎即。皇上先发帑十万,遣官安插然田,非见在合下,即屯而人聚,求食急未能应。故纷然而南者,又纷然而北,而经略之三万尚未见,作何处分金少人多终难措手。又有十三山之辽人,既与奴为讎,又惧西虏,分散其家口,以众三万奔山。当事者不独苦无计,以迎且苦其归,而无计以待有听其自为生死耳。臣以为,宜急议安插,其在关外者严饬道,将明择其人细简,其胆勇尽用为兵,置之中前、前屯、宁远,如袁崇焕议:简万人出驻,而择其有家口者屯牧;其入关者,敕所在抚臣严行道府。据所聚辽人量州县大小,分发安插;而生员即寄其学官,亦寄其卫军,仍属其卫官民,则寄之民册,皆自为籍以提调于所附之州县,而官俸生粮及科试皆不与本州县相参,则朝廷有浩荡之恩,可按籍而给有司为补助之惠可比类。”</ref>,于是告诉王在晋。王在晋则不同意营救,致使十三山民兵只有六千人脱逃<ref>《[[明史]]》(卷259):“十三山難民十余萬,久困不能出。大學士孫承宗行邊,崇煥請:「將五千人駐寧遠,以壯十三山勢,別遣驍將救之。寧遠去山二百里,便則進據錦州,否則退守寧遠,奈何委十萬人置度外?」承宗謀于總督王象-{乾}-。象-{乾}-以關上軍方喪氣,議發插部護關者三千人往,承宗以為然,告在晉。在晉竟不能救,眾遂沒,脫歸者僅六千人而已。”</ref>。
孙承宗经过考察,认为王在晋在八里铺建重城的意见不可取,于是召集将吏商议。[[阎鸣泰]]主张在[[觉华岛]],袁崇焕主张在宁远,王在晋和[[张应吾]]、[[邢慎言]]则坚持己见;最后,孙承宗采用了袁崇焕的意见<ref>《[[明史]]》(卷259):“及承宗駁重城議,集將吏謀所守。閻鳴泰主覺華,崇煥主寧遠,在晉及張應吾、邢慎言持不可,承宗竟主崇煥議。”</ref>。不久,孙承宗回京后上书[[明熹宗]],请免王在晋的辽东经略职位,自任督师,镇守山海关,且更加倚重袁崇焕。袁对内安抚军民,对外整饬边防战备,成绩显著<ref>《[[明史]]》(卷259):“已,承宗鎮關門,益倚崇煥,崇煥內拊軍民,外飭邊備,勞績大著。”</ref>;且严厉执法,军纪大有改观<ref>《[[明史]]》(卷259):“崇煥嘗核虛伍,立斬一校。承宗怒曰:「監軍可專殺耶?」崇煥頓首謝,其果于用法類此。”</ref>。
== 領兵遼東 ==
=== 宁远之战 ===
{{Quote box
|width=30%
|align=right
|quote=战守逶迤不自由,偏因胜地重深愁。<br />荣华我已知庄梦,忠愤人将谓杞忧。<br />边衅久开终是定,室戈方操几时休?<br />片云孤月应肠断,桩树凋零又一秋。
|source=袁崇焕《偕诸将游海岛》,写于1624年
|}}
[[天启 (明熹宗)|天启]]三年九月,孙承宗决意坚守宁远(今[[辽宁]][[兴城]]),当时僉事[[萬有孚]]、[[劉詔]]虽力劝而不听,并命令袁崇焕与满桂镇守宁远,袁崇焕开始领兵辽东。在宁远时,袁崇焕率领[[祖大寿]]、[[高見]]、[[賀謙]]等进行城墙修筑工程,次年工程结束,宁远城遂成山海关外重镇。当时城内士兵士气高昂,商旅昌盛<ref>《[[明史]]》(卷259):“三年九月,承宗決守寧遠。僉事萬有孚、劉詔力阻,不聽,命滿桂偕崇煥往。初,承宗令祖大壽築寧遠城,大壽度中朝不能遠守,築僅十一,且疏薄不中程。崇煥乃定規制:高三丈二尺,雉高六尺,址廣三丈,上二丈四尺。大壽與參將高見、賀謙分督之,明年迄工,遂為關外重鎮。桂,良將,而崇煥勤職,誓與城存亡;又善撫,將士樂為盡力。由是商旅輻輳,流移駢集,遠近望為樂士。”</ref>。此时,袁崇焕父丧,其守丧的请求却被朝廷拒绝,而命其在职守制<ref>《[[明史]]》(卷259):“遭父憂,奪情視事。”</ref>。
天启四年(1624年),袁崇焕与[[马世龙]]、[[王世钦]]等率领一万二千名部队东巡[[广宁]](今[[北镇市]]),其位于[[锦州]]以北,相距后金重镇[[沈阳]]不远。其大军经[[大凌河]]的出口十三山,从海道还宁远<ref>《[[明实录]]·明熹宗悊皇帝实录》(卷四十七):“辛酉,谕督师大学士孙承宗留镇关上可急还山海。两朝从信录大学士孙承宗上言:‘臣于九月初八日遣镇臣马世龙、王世钦、道臣袁崇焕率水陆马步兵丁一万二千人,东巡至广宁,抵北镇祠历十三山,抵石屯以陆营屯贼东二十里。遂入舟师,历三岔河、二家沟。以都司杨朝文探:盖州其镇道泊高坆登桅远望,约有贼骑三千据庙正纵舟欲前而去。’”</ref>。其胆识得到孙承宗赞赏<ref>《[[明实录]]·明熹宗悊皇帝实录》(卷二十五):“丙子兵部尚书大学士孙承宗巡历山海……袁崇焕英发有担当,臣取其志,尚欲炼其气。”</ref>,袁崇焕亦因功升为兵备副使<ref>《[[明实录]]·明熹宗悊皇帝实录》(卷二十五):“升福建右布政魏时应,为光禄寺卿管少卿事。南户部郎中汪先岸,为南京光禄寺少卿。山东佥事袁崇焕,为副使备兵永平。”</ref>,再升右参政<ref>《[[明史]]》(卷259):“四年九月,偕大將馬世龍、王世欽率水陸馬步軍萬二千,東巡廣寧,謁北鎮祠,曆十三山,抵右屯,遂由水道泛三岔河而還。尋以五防敘勞,進兵備副使,再進右參政。”</ref>。次年夏,孙承宗根据袁崇焕的策划,派遣诸将分屯锦州、[[凌海市|松山]]、[[杏山]]、[[右屯]]、[[大凌河]]、[[小凌河]]各要塞,又向北推进了二百里,几乎完全收复了辽河以西的旧地<ref>《[[明史]]》(卷259):“崇煥之東巡也,請即複錦州、右屯諸城,承宗以為時未可,乃止。至五年夏,承宗與崇煥計,遣將分據錦州、松山、杏山、右屯及大、小淩河,繕城郭居之。自是寧遠且為內地,開疆複二百里。”</ref>。而此时后金大汗努尔哈赤亦将京城南移至辽宁[[沈阳]],双方摆出进攻姿态,剑拔弩张,局势一触即发。
[[File:Ningyuan battle.jpg|thumb|left|250px|《[[清实录]]》中的[[宁远之战]]插图。]]
当时明朝朝廷内部[[魏忠贤]]等[[阉党]]大肆屠杀[[东林党]]人,其中[[杨涟]]、[[左光斗]]、[[魏大中]]、[[袁化中]]等大臣被诛杀,而在辽东边防立功的[[熊廷弼]]亦遭牽連<ref>《[[明史]]》(卷259):“魏忠賢大恨,誓速斬廷弼。及楊漣等下獄,誣以受廷弼賄,甚其罪。已,邏者獲市人蔣應暘,謂與廷弼子出入禁獄,陰謀叵測。忠賢愈欲速殺廷弼,其黨門克新、郭興治、石三畏、卓邁等遂希指趣之。會馮銓亦憾廷弼,與顧秉謙等侍講筵,出市刊《遼東傳》譖於帝曰:「此廷弼所作,希脫罪耳。」帝怒,遂以五年八月棄市,傳首九邊。”</ref>。[[孙承宗]]亦被阉党人[[高第 (明朝)|高第]]取代辽东经略职位。高第继任后,立即要求袁崇焕将辽东部队全部撤入山海关(一说撤入部队不包括宁远<ref>據《三朝遼事實錄》記載,高第在其出鎮遼東後,因發現「錦右」一帶難以防守,要求在入冬前將「錦右」一帶的軍民和物資「歸併寧遠」。撤退命令不包括寧遠,而袁崇煥沒有遵行命令將物資搬入寧遠。见:《[[三朝遼事實錄]]》卷十六:經略高第奏:「……由此以東如錦州城大而朽壞,松山、杏山、右屯城小而低薄,皆前鋒遊哨之地。夏秋無事防護屯種,入冬遇大敵則歸併寧遠以便保守。」;《三朝遼事實錄》卷十五頁十一:寧前兵備袁崇煥揭:「……兵法有進無退,錦、右一帶既安設兵將、藏卸糧料、部署廳官,安有不守而撤之?萬萬無是理,脫一動移示敵以弱,非但東奴即西虜亦輕中國,前柳河之失,皆緣若輩貪功自為送死,乃因此而撤城堡動居民,錦、右動搖,寧前震驚,關門失障,非本道之所任者矣。必如閣部言之又讓,至於無可讓而止。」;《三朝遼事實錄》卷十五:寧前兵備袁崇煥揭:「據錦右糧屯通判金啟倧呈照,錦、右、大淩河三城皆前鋒要衝,倘收兵退守,既安之百姓,復罹播遷,已復之封疆反歸夷虜,榆關內外更堪幾次退守耶。呈詳到道,據此為照。」;《明熹宗七年都察院實錄》:袁崇煥題:「……傾巢入犯,視蕞爾之寧遠如杌上肉,至兵過錦右一帶。彼不知臣之先行撤入,而謂我先逃,故一往而無復顧忌,直抵寧遠城下。」</ref>),袁崇焕与督屯通判[[金啟倧]]认为城池已收复,无理放弃撤退,于是极力反对,并抗命拒绝在宁远、前屯卫的部队撤退<ref>《[[明史]]》(卷259):“十月,承宗罷,高第來代,謂關外必不可守,令盡撤錦、右諸城守具,移其將士於關內。督屯通判金啟倧上書崇煥曰:「錦、右、大淩三城皆前鋒要地。倘收兵退,既安之民庶複播遷,已得之封疆再淪沒,關內外堪幾次退守耶!」崇煥亦力爭不可,言:「兵法有進無退。三城已複,安可輕撤?錦、右動搖,則寧、前震驚,關門亦失保障。今但擇良將守之,必無他慮。」第意堅,且欲並撤寧、前二城。崇煥曰:「我寧前道也,官此當死此,我必不去。」”</ref>,高第下令放弃粮食十余万石,撤退途中死伤甚多,军民纷纷气愤难当<ref>《[[明史]]》(卷259):“第無以難,乃撤錦州、右屯、大、小淩河及松山、杏山、塔山守具,盡驅屯兵入關,委棄米粟十余萬,而死亡載途,哭聲震野,民怨而軍益不振。”</ref>,许多物資在撤退過程中既沒有撤離,也沒有銷毀,最終盡為後金所得<ref>《清太祖實錄》:「大兵將至右屯衛,守城參將周守廉率軍民已遁。帝令八官領步兵四萬,將海岸糧俱運貯右屯衛……」</ref>,明軍物資損失慘重<ref>《明熹宗實錄》卷七十:薊遼總督王之臣奏:「……糧料八萬二千餘及營房民舍俱被焚……與河東堡、筆架山、龍宮寺、右屯之糧無不焚燬,其失非小。」</ref>。之後,锦州、右屯、大小凌河、松山、杏山等部队被撤去。袁崇焕请求回家守父丧,未被批准。同年十二月晋升[[按察使]]<ref>《[[明实录]]·明熹宗悊皇帝实录》(卷六十六):“升河南布政使司右布政刘观光,为山东左布政使。山东布政使司右参政、宁前道袁崇焕,为本省按察使,仍管宁前道。”</ref>,依然守卫辽东<ref>《[[明史]]》(卷259):“崇煥遂乞終制,不許。十二月進按察使,視事如故。”</ref>。
天启六年(1626年)正月,[[努尔哈赤]]率领后金部队渡过辽河,二十三日抵达宁远城下<ref>《[[明史]]》(卷259):“我大清知經略易與,六年正月舉大軍西渡遼河,二十三日抵寧遠。”</ref>(一说正月初十抵达宁远,未予马上攻城<ref>《[[明季北略]]》(卷2):“袁崇焕号自如,广西梧州府藤县人,万历己未进士。天启六年丙寅,巡抚辽东,守宁远。正月初四日,忽报大兵入边。初十外即至宁远,以星夜倍道疾驰。士马疲罢,恐袁兵出战,皆坐马佛寺。崇焕与总兵满桂、赵率教、左辅等,俱闭城不出。”</ref>)。当时,明朝朝廷得到急报,[[兵部尚書]][[王永光]]等廷臣讨论战时,各个束手无策。辽宁經略高第、山海关总兵[[楊麒]]则擁兵山海关,不去援救。《明史》記載当时朝野上下皆认定宁远肯定守不住<ref>《[[明史]]》(卷259):“初,中朝聞警,兵部尚書王永光大集廷臣議戰守,無善策。經略第、總兵麒並擁兵關上,不救,中外謂寧遠必不守。”</ref>。而宁远城中,袁崇焕则与大将满桂、副将[[左辅]]、[[朱梅]],参将祖大寿、[[何可纲]]等将士誓死守卫城池。他甚至写血书告示传阅,并向士卒下拜,全军上下士气高昂,决意死战<ref>《[[明史]]》(卷259):“崇煥聞,即偕大將桂,副將左輔、硃梅,參將大壽,守備何可剛等集將士誓死守。崇煥更刺血為書,激以忠義,為之下拜,將士鹹請效死。”</ref>。袁崇焕还下令[[前屯]]守将[[赵率教]]、山海关守将杨麒,凡有宁远城的逃兵回去,一概斩杀<ref>《[[明史]]》(卷259):“乃盡焚城外民居,攜守具入城,清野以待。令同知程維楧詰奸,通判啟倧具守卒食,辟道上行人。檄前屯守將趙率教、山海守將楊麒,將士逃至者悉斬,人心始定。”</ref>。二十四日,后金部队开始进攻[[宁远]]城,其先锋围城部队为两万铁甲骑军,其用铁裹车撞击城墙,并用铁锹挖掘墙脚,城墙被挖成凹龛;明军则采用阶石碾压城外后金部队。袁崇焕还使用[[紅衣大炮]],重创城外后金兵<ref>《[[明季北略]]》(卷2):“须臾围城,骑可二万,将铁裹车撞城,声轰然。久之,城为之撼且碎矣。又用状如云梯而高过于城者击撞,上以板遮蔽,兵藏于下,掘城垣墉将堕,以长阶沿石撞下,兵多死,及攻既久,城基俱成凹龛,兵匿深处,挖掘城上,以石掷之,又不能及,城将破,合城大惧。”</ref>。次日,后金军因當時天氣過於寒冷,寧遠的城墻雖然被挖了不少洞,但卻始終沒有坍塌<ref>也就是所謂「城凍不墮」,這個情況在皇太極跟袁崇煥「議和」的往來書信中曾兩次提到:《滿文老檔》:「爾一面遣使議和,一面急修城垣。前寧遠城凍,掘之未墮,自以為得計,遂詐稱議和,乘機築城耳。不顧太平,而顧兵戈,乃不易也。縱能加固數城,而其所有城池及田禾,能盡堅固乎?」;《滿文老檔》:我父汗曰:「……然明乘修葺寧遠,不肯罷兵,遂往徵寧遠。時因城墻凍,掘之未墮,是以班師。」</ref>,再攻未能攻下城池。后金军之後撤退<ref>《[[明史]]》(卷259):“明日,大軍進攻,載楯穴城,矢石不能退。崇煥令閩卒羅立,發西洋巨砲,傷城外軍。明日,再攻,複被卻,圍遂解,而啟倧亦以然砲死。”</ref>,改道离城五里的龙宫寺扎营,改为攻击[[觉华岛]],覺華島上的軍民被屠戮一空,傷亡萬餘,島上糧食、房屋、船隻的損失也非常大<ref>《[[明史]]》(卷259):“我大清初解圍,分兵數萬略覺華島,殺參將金冠等及軍民數萬。”</ref>。[[宁远之战]]为后金军的首败,努尔哈赤亦因此耿耿于怀<ref>《[[清实录]]·清太祖实录》:“上自二十五岁走后以来,征讨诸处,战无不捷,攻无不克,惟宁远一城不下,不怿而归。”</ref><ref>《[[明史]]》(卷259):“我大清舉兵,所向無不摧破,諸將罔敢議戰守。議戰守,自崇煥始。”</ref>宁远解围后,明熹宗採納兵部尚書王永光的建議<ref>《明熹宗實錄》卷七十:尚書王永光議奏,恢邊勝筭以寧遠為第一功,而滅奴要會以敘寧遠為第一務,文武將吏從此立為腳,富貴功名從此發軔。皇上深嘉清野堅壁之偉伐酬報於前,而姑免失糧棄島之深求策勵於後。</ref>,不追究覺華島慘敗一事,將此一役稱為「大捷」<ref>《[[明实录]]·明熹宗悊皇帝实录》(卷六八):“乙亥兵部尚书王永光言:辽左发难,各城望风奔溃。八年来贼始一挫,乃知中国有人矣。盖缘道臣袁崇焕平日之恩威,有以慑之维之也。不然,何宁远独无夺门之叛民,内应之奸细乎?本官智勇兼全,宜优其职级,一切关外事权,悉以为之。而该道员缺,则听崇焕自择以代。”</ref>,以激勵士氣。明熹宗嘉奖广宁军功劳<ref>《[[明实录]]·明熹宗悊皇帝实录》(卷六十七):“谕:吏户兵三部,朕览塘报,贼攻宁远甚急,当被城中道将诸臣协心,设法炮打火攻贼营少退,危而得安;且运焚寺中粮米,不为贼虏之资;遍凿近岸坚冰,潜消过河之患。袁崇焕血书誓众将士协心运筹,师中调度有法;满桂等捍御孤城,矢心奋勇。虽未尽歼逆虏,然已首挫凶铎,似此忠劳朕心嘉悦。今特赐奖谕,仍著该部从优升叙,照旧供职户兵二部发银,十万两为犒赏之资用鼓战气。其经督镇道诸臣,还要大家倍加细心料理,相机接应,以为宁远声援,以固山海保障务。在万全期奏肤功,切不可以小胜自满,仍锐意灭贼全复疆土庶仰雪。”</ref>。袁崇焕随即升任右僉都御史<ref>《[[明实录]]·明熹宗悊皇帝实录》(卷六八):“加宁前参政袁崇焕为都察院右佥都御史,专理军务照旧,驻劄宁远等处地方。”</ref>,而满桂等大将也纷纷升职<ref>《[[明史]]》(卷259):“及崇煥以書聞,舉朝大喜,立擢崇煥右僉都御史,璽書獎勵,桂等進秩有差。”</ref>。而高第、楊麒因不援宁远和觉华岛而免职,以[[王之臣]]、[[趙率教]]取代<ref>《[[明史]]》(卷259):“坐失援,第、麒並褫官去,而以王之臣代第,趙率教代麒。”</ref>。
=== 关宁锦防线 ===
[[File:明末清兴.jpg|thumb|right|300px|明末东北边疆战略态势图]]
[[天启 (明熹宗)|天启]]六年(1626年)三月,袁崇焕因功升至辽东[[巡抚]],负责辽东及山海关等地<ref>《[[明实录]]·明熹宗悊皇帝实录》(卷六十九):“命袁崇焕以右佥都御史,巡抚辽东山海等处。”</ref>,并开始经营[[关宁锦防线]]。袁起初辞赏,后明熹宗坚持原意<ref>袁崇焕《天启六年六月初十日谢升荫疏》:“且武人奔竞,少竖立便欲厚迁,稍不合辄思激去,要挟朝廷,开衅同类,今边疆始终不得一人之用,臣最疾之。臣今日不自处于恬,何以消诸将之竞?况臣原无富贵之心,又皇上所鉴也。”朝廷批答:“奉圣旨:袁崇焕存城功高,加恩示酬,原不为过;乃三疏控辞,愈征克让。还着遵旨祇承。该部知道。”</ref>。然而,[[魏忠贤]]见其地位上升,于是增加提防,并派遣其亲信太监[[刘应坤]]、[[纪用]]到宁远监军<ref>《[[明实录]]·明熹宗悊皇帝实录》(卷八十):“敕监臣纪用等移巡关外,与袁崇焕料理边事,从崇焕之请也。”</ref>。袁崇焕上疏反对,但不被采纳<ref>《[[明史]]》(卷259):“三月,複設遼東巡撫,以崇煥為之。魏忠賢遣其党劉應坤、紀用等出鎮。崇煥抗疏諫,不納。”</ref>。后朝廷为安抚袁崇焕,提升其为[[兵部侍郎|兵部右侍郎]],并赏银币,子孙世袭锦衣千户<ref>《[[明实录]]·明熹宗悊皇帝实录》(卷七十):“袁崇焕加兵部右侍郎兼都察院右佥都御史,照旧巡抚。荫一子,与做锦衣卫正千户,世袭。赏银四十两,纻丝三表里,给与应得诰命。”</ref><ref>《[[明史]]》(卷259):“敘功,加兵部右侍郎,賚銀幣,世廕錦衣千戶。”</ref>。在此时,[[满桂]]因为宁远之战中[[赵率教]]未能亲自援救而互相指责,袁崇焕与满桂之间产生激烈冲突,袁上奏请求遣其镇守其他城镇,于是满桂被召还北京<ref>《[[明史]]》(卷259):“是役也,怒其不亲救,相责望。帝闻之,下敕戒勉。而崇焕复与桂不和,言其意气骄矜,谩骂僚属,恐坏封疆大计,乞移之别镇,以关外事权归率教。举朝皆知桂可用,虑同城或偾事,遂召还。”</ref>。而当时经略[[王之臣]]极力反对,并请求朝廷命其镇守山海关<ref>《[[明史]]》(卷259):“督师王之臣力言桂不可去,而召命已下。又请用之关门。崇焕皆不纳。”</ref>。朝廷为了缓和各方矛盾,命令王之臣专守关内,而关外士兵将领皆由袁崇焕派遣<ref>《[[明史]]》(卷259):“崇煥既解圍,志漸驕,與桂不協,請移之他鎮,乃召桂還。崇煥以之臣奏留桂,又與不協。中朝慮僨事,命之臣專督關內,以關外屬崇煥畫關守。”</ref>。之后袁崇焕自悔,请求朝廷依照王之臣建言。满桂遂被调遣镇守山海关,并持[[尚方宝剑]]、统领关内外部分军队<ref>《[[明史]]》(卷259):“(袁崇焕)自悔,请仍用之臣言,帝可之,命桂挂印移镇关门,兼统关外四路及燕河、建昌诸军,赐尚方剑以重事权。”</ref>。
基于对廷臣诽谤的担心,袁崇焕上了一道奏章,提出守辽的基本战略。其主张:一、用辽人守辽土;二、[[屯田]],以辽土给养军队,可以减少海运;三、以守为主,等待机会再出击。他担心立功之后,清兵必定会使反间计,散播谣言,而本国必定有人妒忌毁谤。此奏折得到[[明熹宗]]的嘉许<ref>《[[明史]]》(卷259):“崇煥虞廷臣忌己,上言:「陛下以關內外分責二臣,用遼人守遼土,且守且戰,且築且屯。屯種所入,可漸減海運。大要堅壁清野以為體,乘間擊瑕以為用;戰雖不足,守則有餘;守既有余,戰無不足。顧勇猛圖敵,敵必仇;奮迅立功,眾必忌。任勞則必召怨,蒙罪始可有功;怨不深則勞不著,罪不大則功不成。謗書盈篋,毀言日至,從古已然,惟聖明與廷臣始終之。」帝優旨褒答。”</ref>。同年冬天,袁崇焕率领赵率教以及两名特务太监刘应坤、纪用,兴办防御工事及屯田,逐渐收复高第此前放弃的土地<ref>《[[明史]]》(卷259):“其冬,崇煥偕應坤、用、率教巡曆錦州、大、小淩河,議大興屯田,漸複第所棄舊土。”</ref>。事后,袁崇焕上奏赞许这两名太监的功劳,魏忠贤、刘应坤、纪用三人都得到了封赏<ref>《[[明史]]》(卷259):“忠賢與應坤等並因是廕錦衣,崇煥進所廕為指揮僉事。”</ref>。袁崇焕还上奏进言:明朝部队不善于野战,只能凭借固守和大炮防御的策略。并要求增加四万部队去修筑松山城等防御设施。后都得到明熹宗的批准<ref>《[[明史]]》(卷259):“崇煥遂言:「遼左之壞,雖人心不固,亦緣失有形之險,無以固人心。兵不利野戰,只有憑堅城、用大砲一策。今山海四城既新,當更修松山諸城,班軍四萬人,缺一不可。」帝報從之。”</ref>。
=== 后金和议 ===
因为宁远之战后,明朝急于修建防御工事;而后金则急需军需补给,巩固统治。天启六年八月,后金首领[[努尔哈赤]]病逝,袁崇焕派遣使者去悼念,以窥视其虚实<ref>《[[明史]]》(卷259):“先是,八月中,我太祖高皇帝晏駕,崇煥遣使吊,且以覘虛實。”</ref>。后金政权的继任者[[皇太极]]派遣使者到袁崇焕处,双方欲议和<ref>《[[明史]]》(卷259):“我太宗文皇帝遣使報之,崇煥欲議和,以書附使者還報。”</ref>,皇太极甚至自降身份称臣<ref>[[金庸]]《[[袁崇焕评传]]》:“皇太极来信的开头是(根据原信):“汗致书袁老先生大人”。(后来乾隆时修订《太宗实录》觉得语气太卑,才改为《皇帝致书袁巡抚》,但当时皇太极未称帝,决不可能有“皇帝”的称呼。)袁崇焕书信的开头是:“辽东提督部院,致书于汗帐下:再辱书教,知汗渐欲恭顺天朝,息兵戈以休养部落,即此一念好生,天自鉴之,将来所以佑汗而昌大之者,尚无量也。””</ref>。议和同时,后金部队趁机进攻[[朝鲜]]。天启七年一月,皇太极在遣使答复的同时,渡过[[鸭绿江]]<ref>《[[明史]]》(卷259):“我大清兵將討朝鮮,欲因此阻其兵,得一意南下。七年正月,再遣使答之,遂大興兵渡鴨綠江南討。”</ref>。当时明朝朝廷议论议和之事,王之臣以[[宋朝]]与[[金朝]]的议和历史附议而弹劾袁崇焕。朝廷召还王之臣回京,并取消辽东经略职位不再设,而山海关内外部队皆由袁崇焕调遣<ref>《[[明史]]》(卷259):“朝議以崇煥、之臣不相能,召之臣還,罷經略不設,以關內外盡屬崇煥,與鎮守中官應坤、用並便宜從事。”</ref>。之后袁崇焕趁后金部队主攻朝鲜时,派兵修建[[錦州]]、[[中左]]、[[大淩]]的防御工事。皇太极因此抗议其缺乏和平诚意,并提议划定疆界<ref>《[[明史]]》(卷259):“崇煥銳意恢復,乃乘大軍之出,遣將繕錦州、中左、大淩三城,而再使使持書議和。”</ref>。当时朝鲜受困、驻守朝鲜的[[毛文龙]]告急,于是明朝朝廷命令袁崇焕发兵救援,其用海军援助毛文龙,又派遣[[左輔]]、[[趙率教]]、[[朱梅]]等九名将领率领精兵九千进攻[[三岔河]],形成牵制局势。不过当时朝鲜已经被后金部队占领,于是诸将返回辽东<ref>《[[明史]]》(卷259):“會朝鮮及毛文龍同告急,朝命崇煥發兵援,崇煥以水師援文龍,又遣左輔、趙率教、朱梅等九將將精卒九千先後逼三岔河,為牽制之勢,而朝鮮已為大清所服,諸將乃還。”</ref>。
袁崇焕议和之初,明朝朝廷并不所知。当时奏报时,明熹宗起初赞许其方,后改变看法认为并非良策,于是频繁下旨禁止<ref>《[[明史]]》(卷259):“崇煥初議和,中朝不知。及奏報,優旨許之,後以為非計,頻旨戒諭。”</ref>。袁崇焕则因为要修筑防御工事而坚持己见。当时朝鲜与毛文龙部队被后金进攻,朝廷中言官认为是因议和所招致的<ref>《[[明史]]》(卷259):“崇煥欲藉是修故疆,持愈力。而朝鮮及文龍被兵,言官因謂和議所致。”</ref>。同年四月,袁崇焕上书道:“关外四城有四十里地,有屯兵六万,商民数十万,现在地少人多。必须修筑錦州、中左、大淩三城,才能转移商民、大量屯田。如果城墙在修筑前敌兵入侵,届时势必撤退,那么此前的努力都失败了。现在趁后金进攻朝鲜,于是用缓兵计为上。当敌方得知消息后,城防已成,于是关外四百里地则可固若金汤了。”之后明熹宗得报后嘉奖<ref>《[[明史]]》(卷259):“四月,崇煥上言:「關外四城雖延袤二百里,北負山,南阻海,廣四十里爾。今屯兵六萬,商民數十萬,地隘人稠,安所得食?錦州、中左、大淩三城,修築必不可已。業移商民,廣開屯種。倘城不完而敵至,勢必撤還,是棄垂成功也。故乘敵有事江東,姑以和之說緩之。敵知,則三城已完,戰守又在關門四百里外,金湯益固矣。」帝優旨報聞。”</ref>。虽然朝廷议论纷纷,不过袁崇焕的[[山海关]]-[[宁远]]-[[锦州]]([[關寧錦防线]])防线基本构建完成。
=== 宁锦之战 ===
{{Main|宁锦之战}}
[[File:Wei Yuan Gate 2010-09.JPG|thumb|right|220px|明代宁远卫北门威远门,上部城楼为重建]]
天启七年(1627年)五月,朝廷命令[[尤世祿]]代替赵率教守卫锦州,尤世祿尚未抵达时,[[皇太极]]亲率正黄旗、镶黄旗、正白旗、镶白旗精兵,进攻辽西,攻陷明朝大凌河、小凌河两个要塞,随即进攻宁远的外围要塞[[锦州]]。五月十一日,后金部队抵达锦州,并四面围城<ref>《[[明史]]》(卷259):“時率教駐錦州,護版築,朝命尤世祿來代,又以輔為前鋒總兵官,駐大淩河。世祿未至,輔未入大淩,五月十一日大清兵直抵錦州,四面合圍。”</ref>。[[赵率教]]率部环城而守,并以缓兵计派遣使者求和,使者三次返回并未成功,而皇太极攻城愈急<ref>《[[明史]]》(卷259):“率教偕中官用嬰城守,而遣使議和,欲緩師以待救,使三返不決,圍益急。”</ref>。袁崇焕于是派遣[[祖大寿]]和尤世禄带了四千精兵,绕到清军后路去包抄,又派水师去攻东路作为牵制,并请求关内部队救援<ref>《[[明史]]》(卷137):“崇煥以寧遠兵不可動,選精騎四千,令世祿、大壽將,繞出大軍後決戰;別遣水師東出,相牽制;且請發薊鎮、宣、大兵,東護關門。”</ref>。当时明朝朝廷命山海关的[[满桂]]移师前屯,而驻守三屯的[[孫祖壽]]移师山海关,[[宣府]]的[[黑雲龍]]移师[[一片石]],薊遼總督[[閻鳴泰]]移师山海关;又派遣昌平、天津、保定兵馳援上關;并命[[山西]]、[[河南]]、[[山東]]的部队进行备战<ref>《[[明史]]》(卷259):“朝廷已命山海滿桂移前屯,三屯孫祖壽移山海,宣府黑雲龍移一片石,薊遼總督閻鳴泰移關城;又發昌平、天津、保定兵馳赴上關;檄山西、河南、山東守臣整兵聽調。”</ref>。
锦州城内,赵率教与前锋总兵[[左辅]]、副总兵[[朱梅]]等率兵奋勇死战,和后金部队从五月十一打到二十八日,之后皇太极久攻不下,转而去分兵攻宁远<ref>《[[明史]]》(卷259):“世祿等將行,大清已於二十八日分兵趨寧遠。”</ref>。当时袁崇焕与中官[[應坤]]、副使[[畢自肅]]督军并在城上进行炮击;而驰援的满桂、尤世禄、[[祖大寿]]等在城外大战,后双方死伤惨重,满桂身负数箭<ref>《[[明史]]》(卷271):“桂与总兵尤世禄赴之,大战相当。遂入宁远城,与崇焕为守御计。俄大清兵进薄城下,桂率副将尤世威等出城迎,颇有杀伤,桂亦身被重创。”</ref>。后金部队见无法攻下宁远,于是改为进攻锦州<ref>《[[明史]]》(卷259):“崇煥與中官應坤、副使畢自肅督將士登陴守,列營濠內,用砲距擊;而桂、世祿、大壽大戰城外,士多死,桂身被數矢,大軍亦旋引去,益兵攻錦州。”</ref>。六月初四,皇太极增兵猛攻锦州,锦州城中使用大炮、火炮、火弹和矢石等武器,清兵受创极重。于是次日皇太极退兵,并拆毁大凌河、小凌河两个要塞<ref>《[[明史]]》(卷259):“以溽暑不能克,士卒多損傷,六月五日亦引還,因毀大、小淩河二城。”</ref>,史称“[[宁锦之战]]”,为明朝与后金交战的第二次大胜,而满桂、赵率教功劳最大<ref>《[[明史]]》(卷259):“時稱甯、錦大捷,桂、率教功為多。”</ref>。
{{Quote box
|width=25%
|align=right
|quote=慷慨同仇日,间关百战时。<br />功高明主眷,心苦后人知。<br />麋鹿还山便,麒麟绘阁宜。<br />去留都莫讶,秋草正离离。
|source=袁崇焕《南还别陈翼所总戎》
|}}
虽然袁崇焕带兵辽东大战后金,明朝内部阉党[[魏忠贤]]则控制朝廷,朝廷內部阿諛奉承<ref>[[明]]·[[朱長祚]]《[[玉鏡新譚]]》(卷六):“丁卯春三月,魏忠賢年六十,上賜彩段四表裏,宮花二枝,金玉、羊酒甚厚。各藩府遣幣差官致賀。天下督撫、總鎮競投密獻、異寶、諛詞。廷臣自三公、九卿、八座、蘭省、柏台、戚畹、勳衛稱觴者,衣紫拖金,填街塞戶。金卮玉斝,鐫姓雕名,錦屏繡障,稱功頌德。珍奇充棟,筐篚盈庭,懸帨於層門,五彩炫目以迷離;奏樂於高堂,八音振耳而喧闐。貂璫蟒玉百人,侍立座旁,緋袍文武千官,羅拜堂下。”</ref>,当时各地巡撫官員纷纷为其修建生祠<ref>[[明]]·[[朱長祚]]《[[玉鏡新譚]]》(卷七):“竊觀一刑餘之人,而天下貢諛獻媚、忍心昧理之徒,翕然附和而尊崇之,稱其功如周、召,頌其德如禹、湯,以至遍地立祠,設像而祝厘焉。嗚呼,當此歲祲民匱之日,一祠之費,奚啻數萬金哉!飛甍連雲,巍然獨峙於勝境;金碧耀日,儼如無上之王宮。各題其額,則曰:崇德茂勳,普惠報功;兩翼其坊,則曰:三朝捧日,一柱擎天。嗟嗟從事,何其謬歟?怙威脅眾,傷財勞民,竭人間之脂,起海內之怨,可勝道哉!若蒙麵屈膝者,競叨不次之擢;如強項掉臂者,即加不測之禍。是以人心惶惑,而希旨成風,清平世界,自此大壞,甚可危也。中立而不倚者,有幾人焉?矧夫逆璫之意,豈在祝厘?亦以闞海內人心之向背耳,且將以威劫之。又於祠側樹營房,置兵士,差中官出鎮監守,皆分置腹心於重地。”</ref>。天启七年四月,袁崇焕上奏折,称颂[[魏忠贤]]的功德,并要求在宁远、前屯两地为魏忠贤修建生祠<ref>《[[明史]]》(卷259):“中外方爭頌忠賢,崇煥不得已,亦請建祠,終不為所喜。”</ref><ref>《明熹宗都察院实录》(1553页):“辽东巡抚袁崇焕疏为元勋功翼覆载事,奉圣旨:这本说厂臣心专筹虏,力援危疆,设险设备,屹立金汤,其懋功朕所鉴悉,合谋建祠,舆论允协,着如议行,其祠名曰元功,该部知道。”</ref><ref>《明熹宗实录》4022页:“蓟辽提督阎鸣泰、巡抚袁崇焕疏颂魏忠贤功德,请于宁前建祠。”</ref><ref>[[金庸]]《[[袁崇焕评传]]》(卷十一):“各省督抚都为魏忠贤建生祠,袁崇焕如果不附和,立刻就会罢官,守御国土的大志无法得伸,因此当时也只得在蓟辽为魏忠贤建生祠。”“天启年间,魏忠贤权势熏天,各省督抚都为魏忠贤建生祠、塑像而向他跪拜。当时袁崇焕在宁远也建了魏忠贤的生祠。时势所然,人人难免。”</ref>。尽管如此,宁锦之战后,当时朝廷论功行赏,受赏者数百人,廷臣纷纷赞许此战功劳为魏忠贤调度有方<ref>[[明]]·[[朱長祚]]《[[玉鏡新譚]]》(卷三):“甲子正月廿三日,大營韃子俱到寧遠,紮營一日。翌朝寅時,賊攻我西南城角,督撫袁崇煥用火炮打死無數。賊複攻南,推板車遮蓋,用斧鑿城數處,被崇煥捆柴澆油,並攙火藥,用鐵繩係下,燒過二更時候,方才打退。又選健丁五十名,從城上係下,用綿花、火藥等物,將韃賊戰車盡行燒毀,自相蹂躪,屍橫遍野。賊退五日,複提兵數萬來,蜂擁以戰。我兵用火炮埋於地中,又將火銃矢石相發,山搖地動,約打死奴賊數千,中傷數千。賊敗回營,大放悲號,隨於焚化酋長屍骸。天墮大星如鬥,其落地如天崩之狀。眾賊恐驚,拾其骨,裹束馬上,夜至五鼓,撤兵東行。其奴酋老罕,因敗衄身被重創,陳亡二子,兵士死傷無算,以致憂憤,背疽而死。虜中大亂,諸子以聽鬮立為主。遂刑牛馬祭天,諸子羅拜,李、佟兩駙馬協力讚襄,鬮得第四子,即立為酋長,以主國事。於是置金匣盛老罕遺骨,葬於沈陽城下,卷旗息鼓而去。自奴酋發難,我朝用兵十餘年,未有此大捷也,皆崇煥之力,而逆璫魏忠賢歸功於內,摭為己有,嗾言官擠之去,而盈廷頌其功焉。”</ref>,其中魏忠贤的义子亦因此封侯,然而袁崇焕只升一级<ref>《[[明史]]》(卷271):“及敘功,文武增秩賜廕者數百人,忠賢子亦封伯,而崇煥止增一秩。”</ref>。当时[[兵部尚书]][[霍維華]]认为不公,上疏请求让荫,魏忠贤亦拒绝其请求<ref>《明熹宗都察院实录》(第1478页):“俱应叙录,以达忠勤。袁崇焕宁前钜义,著有成劳,升荫示酬,原系彝典,不准辞。”</ref><ref>《[[明史]]》(卷271):“尚書霍維華不平,疏乞讓廕,忠賢亦不許。”</ref><ref>[[清]]·[[谷应泰]]《[[明史纪事本末]]》(卷七十一):“袁崇焕不为魏忠贤所喜,边功不叙恩荫。维华请以己荫让之,上下旨切责。 ”</ref>。相反,魏忠贤派使其党羽以袁不救锦州为由,弹劾袁崇焕<ref>[[明]]·[[朱長祚]]《[[玉鏡新譚]]》(卷七):“河南道御史某題授將狡謀當懲事,奉聖旨:「覽奉。近日寧、錦危急,實賴廠臣調度有方,以致奇功。說得是。袁崇煥暮氣難鼓,物議滋重,準引疾求去。」”</ref><ref>《明熹宗都察院实录》(第1478页):“辽东巡抚袁崇焕疏称:厂臣魏忠贤功在社稷,海内之共见共闻,无容职赘其身任辽事,誓恢复,枭灭逆虏,任用刘应干、陶文、纪用等,而关内外御敌之伏甲军器马匹悬帘等项,俱以家资置办,日逐解来,又助军需。臣方一意巡缉,严警诸营将吏,不敢贪懦营私,不敢馈遗隐串,改虚为实,化贾为真,易怯为勇,以有今日。浞古内臣谁有出其右者!通之世赏宜也。镇臣刘应坤等以第侧贵臣而枕戈衽甲,士典素与同甘若耽备粮刍不烦近费,且犯露蒙霜,出入于贼巢虏穴,吞胡壮胆,指日誓天,真国家之干盾爪牙,荫赏世及宜也。奉圣旨:据奏厂臣魏忠贤身任边事,誓恢,捐资佐军,以致诸营将吏廉勇自饬,允稔元功,镇臣刘应坤等出入贼巢,为国干盾,亦朕所素鉴者。”</ref>。袁崇焕不得已请求辞职告老还乡<ref>《[[明史]]》(卷259):“忠賢因使其黨論崇煥不救錦州為暮氣,崇煥遂乞休。”</ref>,同年七月获准<ref>[[明]]·[[朱長祚]]《[[玉鏡新譚]]》(卷三):“河南道御史某題授將狡謀當懲事,奉聖旨:「覽奉。近日寧、錦危急,實賴廠臣調度有方,以致奇功。說得是。袁崇煥暮氣難鼓,物議滋重,準引疾求去。」”</ref>,而王之臣代為督師兼遼東巡撫<ref>《[[明史]]》(卷259):“七月,遂允其歸,而以王之臣代為督師兼遼東巡撫,駐甯遠。”</ref>,满桂镇守宁远<ref>《[[明史]]》(卷271):“及崇焕休去,之臣再督师,盛推桂才,请仍镇宁远。”</ref>。
=== 再次复出 ===
[[File:Yuan chonghuan-1.jpg|thumb|left|180px|袁崇焕手迹「听雨」]]
[[明熹宗|熹宗]]去世,[[明思宗|思宗]]即位,建立东林党内阁,魏忠賢被誅,朝臣紛請召袁崇煥還朝。[[崇禎]]元年(1628年)任命袁崇煥為[[兵部尚書]]兼右副都御史,[[督師]]薊、遼,兼督登、萊、[[天津]]軍務<ref>《[[明实录]]·崇祯实录》(卷一):“罢蓟辽督师王之臣。命袁崇焕为兵部尚书,兼右副都御史,督师蓟辽、登莱、天津,移驻关门。”</ref>。七月,[[明思宗|思宗]]召見袁崇煥。期间,袁崇煥慷慨陳詞,計劃以五年復遼,並疏陳方略。袁崇焕表示其在边关立功,唯恐朝廷人士妒功中伤。[[明思宗|思宗]]请袁无须疑虑,其自有主持<ref>《[[明实录]]·崇祯实录》(卷一):“癸酉,召廷臣及督师尚书袁崇焕于平台。上慰劳甚,至问边关何日可定?崇焕应曰:‘臣期五年为陛下肃清边陲’。慷慨请兵械转饷。且曰:‘边臣效命,动忧掣肘;吏部用人,兵部指挥,户部措饷,言路持论,皆与边臣尽相呼,应始可成功’。上曰:‘然’。”</ref>。大学士劉鴻訓上书请思宗收回王之臣、满桂的尚方宝剑<ref>《[[明史]]》(卷259):“崇煥又言:「以臣之力,制全遼有餘,調眾口不足。一出國門,便成萬里,忌能妒功,夫豈無人。即不以權力掣臣肘,亦能以意見亂臣謀。」帝起立傾聽,諭之曰:「卿無疑慮,朕自有主持。」大學士劉鴻訓等請收還之臣、桂尚方劍,以賜崇煥,假之便宜。”</ref>。崇祯皇帝即賜崇煥[[尚方寶劍]],在復遼前提下,可以方便行事<ref>《[[明季北略]]》(卷4):“崇焕应曰臣请五年为陛下肃清边陲。上曰:五年灭敌,朕不吝封侯之赏。时四辅臣钱龙锡等侍立。俱奏曰:崇焕肝胆、意气、识见、方略,种种可嘉,真奇男子也。上悦。赐茶果瓜饼而退,焕出,朝臣问五年之期,当有定算否?焕曰:上期望甚迫,故以五年慰圣心。识者曰:主上英明,后且按期责效,崇焕不旋踵矣。时期议忧毛文龙难驭,大学士钱龙锡,过崇焕语及之,遂定计出,癸未赐崇焕尚方剑。”</ref><ref>《[[明史]]》(卷259):“帝悉從之,賜崇煥酒饌而出。崇煥以前此熊廷弼、孫承宗皆為人排構,不得竟其志,上言:‘恢復之計,不外臣昔年以遼人守遼土,以遼土養遼人,守為正著,戰為奇著,和為旁著之說。法在漸不在驟,在實不在虛,此臣與諸邊臣所能為。至用人之人,與為人用之人,皆至尊司其鑰。何以任而勿貳,信而勿疑?蓋馭邊臣與廷臣異,軍中可驚可疑者殊多,但當論成敗之大局,不必摘一言一行之微瑕。事任既重,為怨實多,諸有利於封疆者,皆不利於此身者也。況圖敵之急,敵亦從而間之,是以為邊臣甚難。陛下愛臣知臣,臣何必過疑懼,但中有所危,不敢不告’。”</ref>。此外,[[皇帝]]再加奖勉,赐他蟒袍、玉带与银币。袁崇焕领了[[银币]],但以未立功勋,不敢受蟒袍玉带之赐,上疏辞谢<ref>《[[明史]]》(卷259):“帝優詔答之,賜蟒玉、銀幣,疏辭蟒玉不受。”</ref>。
袁崇焕还未到任,已发生[[宁远兵变]]。起因是[[公家]]欠饷四月,[[四川]]与[[湖广]]軍人于是先行哗变。士兵把巡抚[[毕自肃]]、总兵官[[朱梅]]等缚在谯楼上。兵备副使[[郭廣]]于是把官衙库房中所有的二万两[[银錢]]拿出发饷,并向宁远商民借五万两,哗变始解。毕自肃引罪自杀<ref>《[[明史]]》(卷259):“是月,川、湖兵戍寧遠者,以缺餉四月大噪,余十三營起應之,縛系巡撫畢自肅、總兵官硃梅、通判張世榮、推官蘇涵淳於譙樓上。自肅傷重,兵備副使郭廣初至,躬翼自肅,括撫賞及朋椿二萬金以散,不厭,貸商民足五萬,乃解。自肅疏引罪,走中左所,自經死。”</ref>。同年八月,袁崇焕到达辽东,逮捕[[張正朝]]、[[張思順]]等十五人并斩首于集市,此外,斩杀中軍[[吳國琦]]、惩罚參將[[彭簪古]],并罢免都司[[左良玉]]等四人,兵变始定<ref>《[[明史]]》(卷259):“崇煥以八月初抵關,聞變馳與廣密謀,宥首惡張正朝、張思順,令捕十五人戮之市;斬知謀中軍吳國琦,責參將彭簪古,黜都司左良玉等四人。發正朝、思順前鋒立功,世榮、涵淳以貪虐致變,亦斥之。獨都司程大樂一營不從變,特為獎勵。一方乃靖。”</ref><ref>《[[明实录]]·崇祯实录》(卷一):“自肃草奏引罪走中左所。八月丙申,自经。袁崇焕至宥首恶杨正朝、张思顺,诱捕其党斩十六人。治本帅罪有差。”</ref>。
哗变改变辽东部队的驻守布局:[[祖大寿]]仍镇守锦州;[[何可剛]]升任都督僉事,代替解任后的朱梅,宁远、锦州合镇;赵率教则转移至山海关;而袁崇焕亲自镇守宁远。因为毕自肃已死,袁崇焕上奏请撤消辽东巡抚职位,并罢免登萊巡撫[[孫國楨]]、取消该巡抚职位,崇祯皇帝均批准<ref>《[[明史]]》(卷259):“關外大將四五人,事多掣肘。後定設二人,以梅鎮寧遠,大壽仍駐錦州。至是,梅將解任,崇煥請合寧、錦為一鎮,大壽仍駐錦州,加中軍副將何可剛都督僉事,代梅駐寧遠,而移薊鎮率教於關門,關內外止設二大將。因極稱三人之才,謂:「臣自期五年,專藉此三人,當與臣相終始。屆期不效,臣手戮三人,而身歸死于司敗。」帝可之,崇煥遂留鎮寧遠。自肅既死,崇煥請停巡撫,及登萊巡撫孫國楨免,崇煥又請罷不設。帝亦報可。”</ref>。此外,袁崇焕又撫慰[[哈剌慎]]三十六家,稳定边疆安定<ref>《[[明史]]》(卷259):“哈剌慎三十六家向受撫賞,後為插漢所迫,且歲饑,有叛志。崇煥召至於邊,親撫慰,皆聽命。”</ref>。崇祯二年,明思宗加封其为[[太子太保]]<ref>《[[明实录]]·崇祯实录》(卷二):“冬十月戊午,进袁崇焕太子太保”。</ref>,并赏赐蟒衣、銀幣<ref>《[[明史]]》(卷259):“二年閏四月,敘春秋兩防功,加太子太保,賜蟒衣、銀幣,廕錦衣千戶。”</ref>。
=== 誅殺毛文龍 ===
[[崇禎]]二年(1629年)袁崇煥與[[內閣]]輔臣[[錢龍錫]]談到平遼事宜时,提及其欲诛杀[[毛文龙]]<ref>《[[明实录]]·崇祯实录》(卷一):“时朝仪忧毛文龙难驭。大学士钱龙锡遇崇焕,语及之。遂定计出。”</ref><ref>《[[明史]]》(卷259):“崇煥始受事,即欲誅毛文龍。”“方崇煥在朝,嘗與大學士錢龍錫語,言及毛文龍可用则用之,不可用去之不难。”</ref><ref>《[[明史]]》(卷259):“文龍者,仁和人。以都司援朝鮮,逗留遼東,遼東失,自海道遁回,乘虛襲殺大清鎮江守將,報巡撫王化貞,而不及經略熊廷弼,兩人隙始開。用事者方主化貞,遂授文龍總兵,累加至左都督,掛將軍印,賜尚方劍,設軍鎮皮島如內地。皮島亦謂之東江,在登、萊大海中,綿亙八十里,不生草木,遠南岸,近北岸,北岸海面八十里即抵大清界,其東北海則朝鮮也。島上兵本河東民,自天啟元年河東失,民多逃島中。文龍籠絡其民為兵,分佈哨船,聯接登州,以為掎角計。中朝是之,島事由此起。”</ref>。天启四年至七年中,毛文龙多次袭击清军,都遭失败,此后在[[皮岛]]驻扎<ref>《[[明史]]》(卷259):“四年五月,文龍遣將沿鴨綠江越長白山,侵大清國東偏,為守將擊敗,眾盡殲。八月,遣兵從義州城西渡江,入島中屯田,大清守將覺,潛師襲擊,斬五百餘級,島中糧悉被焚。五年六月,遣兵襲耀州之官屯寨,敗歸。六年五月,遣兵襲鞍山驛,喪其卒千餘。越數日又遣兵襲撤爾河,攻城南,為大清守將所卻。七年正月,大清兵征朝鮮,並規剿文龍。三月,大清兵克義州,分兵夜搗文龍於鐵山。文龍敗,遁歸島中。時大清惡文龍躡後,故致討朝鮮,以其助文龍為兵端。”</ref>。由于毛文龙部僅占用明朝少量兵餉,卻總是給與後金大量傷亡,反觀東林黨支持的關寧軍,一年花用20餘倍於東江鎮,不僅無法主動出擊,連後金攻擊所謂關寧錦防線中的任一城池時,其他城池只能閉門自守,完全失去作用。因此東林黨人工科給事中[[潘士聞]]、尚寶卿[[董茂忠]]上书弹劾请撤毛文龙。兵部商议时,袁崇焕提议派遣官员至皮岛管理兵餉核查[[銀錢]]帐用,而遭到毛文龙抵制,因此招致袁崇焕不悦<ref>《[[明史]]》(卷259):“工科給事中潘士聞劾文龍糜餉殺降,尚寶卿董茂忠請撤文龍,治兵關、寧。兵部議不可,而崇煥心弗善也,嘗疏請遣部臣理餉。文龍惡文臣監製,抗疏駁之,崇煥不悅。及文龍來謁,接以賓禮,文龍又不讓,崇煥謀益決。”</ref>。
崇禎二年一月,袁崇煥要求東江鎮的糧食必須由他來發送,並斷絕東江鎮的補給,並禁止商船賣糧食給東江鎮,餓死東江鎮10餘萬人,並在同時賣糧食給投降後金的蒙古朵顏束不的部,讓後金得到大量糧食並進攻缺乏糧食的東江鎮。逼迫毛文龍與他談判。
同年六月初一,袁崇焕与毛文龙在[[旅顺]]附近的岛山会见,并商议军事。经过连续三日的谈判,毛文龙始终不接受袁崇焕主张的“皮岛设文官监军;粮饷由宁远转发;改编部队”等建议,谈判失败。之后袁崇焕劝其归乡,而毛文龙则称自己了解辽东局势,并能解决满洲、顺势攻占朝鲜<ref>《[[明史]]》(卷259):“至是,遂以閱兵為名,泛海抵雙島,文龍來會。崇煥與相燕飲,每至夜分,文龍不覺也。崇煥議更營制,設監司,文龍怫然。崇煥以歸鄉動之,文龍曰:「向有此意,但惟我知東事,東事畢,朝鮮衰弱,可襲而有也。」崇煥益不悅。”</ref>。此后,袁传副将[[汪翥]]上船密议,通宵部署诛杀毛文龙。初五,袁崇焕邀毛文龙一起检阅将士比赛射箭,但袁提出几件事来责问毛文龙,毛文龙抗辩。袁崇焕命人除下其衣冠并捆绑,毛文龙仍称自己无罪有功。袁于是宣布毛的“十二大罪狀”,祭出[[尚方宝剑]]、斩杀同样有尚方宝剑的毛文龙<ref>《[[明史]]》(卷259):崇焕因诘文龙违令数事,文龙抗辩。崇焕厉色叱之,命去冠带絷缚,文龙犹倔强。崇焕曰:“尔有十二斩罪,知之乎?祖制,大将在外,必命文臣监。尔专制一方,军马钱粮不受核,一当斩。人臣之罪莫大欺君,尔奏报尽欺罔,杀降人难民冒功,二当斩。人臣无将,将则必诛。尔奏有牧马登州取南京如反掌语,大逆不道,三当斩。每岁饷银数十万,不以给兵,月止散米三斗有半,侵盗军粮,四当斩。擅开马市于皮岛,私通外番,五当斩。部将数千人悉冒己姓,副将以下滥给札付千,走卒、舆夫尽金绯,六当斩。自宁远还,剽掠商船,自为盗贼,七当斩。强取民间子女,不知纪极,部下效尤,人不安室,八当斩。驱难民远窃人参,不从则饿死,岛上白骨如莽,九当斩。辇金京师,拜[[魏忠贤]]为父,塑冕旒像于岛中,十当斩。铁山之败,丧军无算,掩败为功,十一当斩。开镇八年,不能复寸土,观望养敌,十二当斩。”</ref>。毛文龙有部下为其求情,称毛没功劳也有苦劳,被袁崇焕斥退。
袁虽然诛杀了毛文龙,但虑其部属有变,于是谕示只诛杀毛文龙一人,其余免罪,并命原皮岛副总兵[[陈继盛 (明朝)|陈继盛]]继任。此外,并增加兵饷至十八万两白银。此后的奏折中,袁崇焕上疏陈述毛文龙因拒绝设文官监军、粮饷由宁远转发、瞒报兵力、杀良冒功等罪恶,而决议诛杀毛<ref>[[清]]·[[张廷玉]]《[[明史]]》(卷二五九):崇焕上言:“文龙一匹夫,不法至此,以海外易为乱也。其众合老稚四万七千,妄称十万,且民多,兵不能二万,妄设将领千。今不宜更置帅,即以继盛摄之,于计便。”</ref>。明思宗以兵减饷增而生疑,不过仍然接受袁崇焕的提议<ref>《[[明史]]》(卷259):“崇煥雖誅文龍,慮其部下為變,增餉銀至十八萬。崇煥言:「東江一鎮,牽制所必資。今定兩協,馬軍十營,步軍五,歲餉銀四十二萬,米十三萬六千。」帝頗以兵減餉增為疑,以崇煥故,特如其請。”</ref><ref>《[[崇祯长编]]》(附录·四):“臣自到任,即收拾关宁兵马,未暇及此,每章奏必及之,收其心翼其改也。至关宁之营制定而此事可为矣。于是乎设文臣以监之,其不以道臣而以饷臣者,令其将若兵有所利而无所疑也。又严海禁以窘之,文龙禁绝外人,以张继善横绝旅顺不许一人入其军。臣改贡道于宁远者,欲借此为间,皆所以图文龙矣。赖皇上天纵神武,一一许臣,自去年十二月臣安排已定,文龙有死无生矣。为文龙者,束身归命于朝廷,一听臣之节制,其能为今是非,则有生无死。”</ref>。此后,袁崇焕整顿全部辽东及登萊、天津部队,共有士兵十五万三千余人、马匹八万一千余等<ref>《[[明史]]》(卷259):“崇煥在遼,與率教、大壽、可剛定兵制,漸及登萊、天津,及定東江兵制,合四鎮兵十五萬三千有奇,馬八萬一千有奇,歲費度支四百八十余萬,減舊一百二十余萬。帝嘉獎之。”</ref>。
== 己巳之變 ==
{{main|己巳之變}}
[[崇祯]]二年(1629年),蒙古与女真发生严重饥荒<ref>《[[清史稿]]·太宗本纪》:「是岁,大饥,斗米值银八两,银贱物贵,盗贼繁兴。」</ref>,蒙古诸部请求袁崇焕开粜互市,后崇祯严令只准按口换粮<ref>兵部行《督帅袁崇焕题》稿:“奉圣旨:西夷通虏,讥防紧要。奏内各夷市买于东,明是接应,何以制奴?着该督抚严行禁止!其招来属夷,其有饥困,查明部落多少,计口量许换米,不得卖与布帛米粮及夹带禁品。路将等官,倍加侦察,如有疏违,以通夷罪论处!”</ref><ref>[[谈迁]]《[[国榷]]》:「朵颜三卫及建虏大饥,三卫夷半入于建虏。束不的求督帅袁崇焕开粜于前屯之高台堡,互市貂参。边臣俱不可,独崇焕许之。盖束不的为建虏窖米,谋犯蓟西,虽有谍报,崇焕不为信。」</ref>。同年六月,[[翰林院]]编修[[陈仁锡]]出使辽东,认为这是偷袭女真的最佳时机<ref>[[谈迁]]《[[國榷]]》(卷90):「至南台堡,闻朵颜束不的为贼汉卖妇女,为建州积谷。宁远武进士王怀达、陈国威入谒仁锡,曰:『束不的居关外,阳仇贼汉,其实妮之,为满州娴也。部落不满万,驻宁远关外者六七千,此地间市止二千人。卒不及备。可乘夜掩而杀之。』」</ref>,同时,[[王怀达]]、[[陈国威]]二人又预料到了指出了皇太极的军事行动<ref>[[谈迁]]《[[國榷]]》(卷90):「翰林院編修陳仁錫使遼東,未出都,報建洲兵十五萬攻寧遠,及抵關不見一騎,問之,曰往朝鮮矣。抵南台堡,知朵顔束不的爲插漢買婦女,爲建州積穀。甯遠武進士王振遠陳國威入謁仁錫。曰:束不的居關外,陽仇插漢,其實昵之,又建州姻也。駐寧遠關外者六七千人,此地開市止二千人,卒不及備,乘夜掩而殺之,傅介子所以斬樓蘭也。建州哨在束不的部內計四百餘人,不將弓矢,插漢遠在漠外,馳援不及,斬頭寢內,敵氛可息。失此機會,四月間四汗先至,秋冬諸王子盡入,必舍遼而攻薊、宣矣。」</ref>,但袁崇焕虽然没能采取行动,仍上奏称及后金会绕道蒙古进攻明朝<ref>崇祯二年五月十六日到吏部事兵部呈于兵科抄出之《钦命出镇行边督师蓟辽等处兵部尚书臣袁崇焕谨题为乞汰冗官以纾国用等事》、“惟蓟门陵京肩背,而兵力不加。万一夷为向导,通奴入犯,祸有不可知者。”</ref><ref>《崇祯实录》卷二:“九月己丑,袁崇焕以清兵欲西,先请驻宁远增戍关门,至是遣参将谢尚政等往备。顺天巡抚都御史王元雅曰:此虗警耳。遣其众归,师果不出。”</ref><ref>《[[石匮书后集]]》:崇焕随奏:『臣守宁远,寇被臣创,决不敢侵犯臣界。只有遵化一路守戍单弱,宜於彼处设一团练总兵』。遂以王威为请。兵部以王威新奉部劾,不肯即予,留难移时。”</ref><ref>《白冤疏》:盖崇焕自任复辽,殚精拮据;甫及期年,锦宁一带,壁垒改观。正拟器械马匹,稍有头绪,决计渡河,惟虑蓟门单弱,请宿重兵。已特疏言之,再疏催之。</ref>。
同年十月二十七日,[[皇太极]]联合[[喀喇沁]],繞境蒙古朵颜部地盘破长城[[喜峰口]]而入。十月二十八日,袁崇焕在[[宁远]]得警,马上令[[山海关]][[总兵]]入援[[遵化]],[[锦州]][[总兵]][[祖大寿]]入关后继。十一月初四,[[赵率教]]战死于[[三屯营]]<ref>《[[明实录]]·崇祯实录》(卷二):“都督山海关总兵赵率教入援,清兵于遵化逆战,率教败没。”</ref>,袁崇焕率兵至山海关。十一月初五,袁崇焕率军进入蓟镇。十一月初六,袁崇焕到达永平,得报遵化已于十一月初三被攻陷,巡抚[[王元雅]]被杀。袁崇焕在[[榛子镇]]接到崇祯圣旨,获得调度指挥各镇援兵之权<ref>《[[明史]]》(卷259):“文龍既死,甫逾三月,我大清兵數十萬分道入龍井關、大安口。崇煥聞,即督大壽、可剛等入衛。以十一月十日抵薊州,所曆撫甯、永平、遷安、豐潤、玉田諸城,皆留兵守。帝聞其至,甚喜,溫旨褒勉,發帑金犒將士,令盡統諸道援軍。俄聞率教戰歿,遵化、三屯營皆破,巡撫王元雅、總兵硃國彥自盡……”</ref>。
十一月初九,袁崇焕到达[[顺天府]][[蓟州]]。十一月初十,袁崇焕进入[[蓟州]],以关宁兵布防[[蓟州]]西部各地,<ref>《[[明实录]]·崇祯实录》(卷二):“袁崇焕入蓟州,以故总兵朱梅副总兵徐敷奏等守山海关,参将杨春守永平,游击满库守迁安,都司刘振华守建昌,参将周宗武守豊润,游击蔡裕守玉田,昌平总兵尤世威仍还镇,护诸陵宣府总兵侯世禄守三河,保定总兵曹鸣雷、辽东总兵祖大寿驻蓟州,保定总督刘策兵亦至令还守密云。”</ref>。而当时[[孙承宗]]指出应该守蓟州三河一线,否则皇太极越蓟州三河则可直扑[[北京]]。十一月十四,袁崇焕获报,后金军已经蓟州穿越而过,袁崇焕被动急追<ref>《[[明史]]》(卷259)“……大清兵越薊州而西。”</ref>。十一月十六夜,袁崇焕赶在后金部队前到达北京[[左安门]]<ref>《[[明实录]]·崇祯实录》(卷二):“丁酉,孙承宗入朝;袁崇焕抵左安门,时戒严报,不即入漏下,始驰奏簿城下。都人竞谓崇焕召。”</ref>,在广渠门外驻营<ref>《[[明实录]]·崇祯实录》(卷二):“丙午,袁崇焕求外城屯兵,如满桂例。并请辅臣出援。不许。”</ref>。明思宗迅速召见袁崇焕,并深加慰勞并谈论战事。袁以士兵疲劳为由请求入城休整,但未得到批准<ref>《[[明史]]》(卷259):“崇煥懼,急引兵入護京師,營廣渠門外。帝立召見,深加慰勞,咨以戰守策,賜禦饌及貂裘。崇煥以士馬疲敝,請入休城中,不許。”</ref>。十一月二十日,袁崇焕、[[祖大寿]]领关宁兵九千人和[[莽古尔泰]]、[[阿巴泰]]、[[阿济格]]、[[多尔衮]]、[[多铎]]、[[豪格]]带领的后金左翼大军、护军及蒙古兵大战于广渠门<ref>《[[崇祯实录]]》(卷二):“袁崇焕令都司戴承恩择地广渠门,祖大寿阵于南、王承胤等阵西北、崇焕阵于西待战。午刻,有骑兵突东南,力战稍却;承胤竟徙阵南避。游击刘应国、罗景荣、千总窦浚等帅兵追虏于运河,虏酋精骑多冰陷,所伤千计;京兵亦伤失数百人,夜收兵。上赐酒食劳军。”</ref><ref>《[[清史稿]]》(卷217):“时袁崇焕、祖大寿以兵二万屯广渠门外,阿巴泰偕莽古尔泰等率师攻之。闻敌伏兵于右,诸贝勒相约入隘必趋右,若出中路,与避敌同。豪格趋右,败伏兵,转战至城壕。阿巴泰出中路,亦破敌,与豪格师会。”</ref>,双方互有死伤<ref>《[[明史]]》(卷259):“出與大軍鏖戰,互有殺傷。”</ref>,后金军伤亡数百后退去<ref>《[[明实录]]·崇祯实录》(卷二):“丁未,清兵攻南城。戊申,袁崇焕遣卿导任守忠以五百人,持攻潜攻清兵于南海子。清兵稍退。”</ref>。
== 下獄磔殺与影响 ==
当时后金所入隘口乃蓟州太守[[刘策]]所辖,而袁崇焕一得到消息立刻千里赴救,自谓有功无罪。然而都人突然遭到兵灾,谣言纷起,说崇焕纵敌拥兵。而大臣也因为从前和议的事情,称其引敌胁和,将为城下之盟<ref>《明本兵梁廷栋请斩袁崇焕疏》:“则逆奴之谋既诎,辽人之心亦安。”</ref><ref>《[[明史]]》(卷259):“時所入隘口乃薊遼總理劉策所轄,而崇煥甫聞變即千里赴救,自謂有功無罪。然都人驟遭兵,怨謗紛起,謂崇煥縱敵擁兵。朝士因前通和議,誣其引敵脅和,將為城下之盟。帝頗聞之,不能無惑。”</ref>。此外,清军设[[反间计]],传闻袁崇焕与清军定有密约,并縱放捉获的宦官听闻后遣返回明廷去。其宦官告诉明思宗,加重了明思宗的疑心<ref>《[[明史]]》(卷259):“會我大清設間,謂崇煥密有成約,令所獲宦官知之,陰縱使去。其人奔告於帝,帝信之不疑。”</ref>。
同年十二月,明思宗召袁崇焕、满桂、祖大寿入殿质证,崇煥不能对证,明思宗于是下诏逮捕袁崇焕入[[诏狱|锦衣狱]]<ref>《[[明实录]]·崇祯实录》(卷二):“召袁崇焕、祖大寿、满桂、黑云龙于平台。崇焕方遣副总兵张洪谟等蹑闻召议饷,乃八见。上问以杀毛文龙,今反逗留何也?不能对命,下锦衣狱。”</ref><ref>[[清]]·[[谈迁]]《[[国榷]]》:「召袁崇焕、祖大寿、满桂、黑云龙于平台。崇焕方遣副总兵张弘谟等蹑敌,闻召议饷,入见。上问以杀毛文龙今逗留何也,并不能对。命下锦衣狱。」</ref><ref>[[明]]·[[張岱 (明)|张岱]]《[[石匮书后集]]》(卷11):“满桂创重,伏马上驰出阵;至城下,请入陛见,遂言崇焕于女直主殂,差喇嘛僧往彼议和,杀毛文龙以为信物,今勾引入犯,以城下之盟,了五年灭寇之局,上犹未信。有二内官被掳,囚营中逃归,言亲见崇焕差官往来,语言甚密者;又言城上瞭望,有见敌兵与我兵嬉笑偶语,往来游戏者;又言满桂战不力差人往崇焕营,速其放砲,及放砲,皆无钱粮者。上大怒,即遣中使二人,召崇焕面议军事。崇焕欲无往,而难于辞,乃以军中见疑,请以二中使为质,上即以二中使留质军中,崇焕陛见,满桂见崇焕御前赐坐。拉之下跪。尽发其通敌奸状。并言其接济寇粮。凿凿有据。崇焕见满桂。色变。遂不能辩。免冠请死。上命锦衣卫堂上官拿送镇抚司。”</ref>。在一旁的祖大寿战栗失措,出殿后即刻带兵返回山海关<ref>《[[明实录]]·崇祯实录》(卷二):“辽东兵溃,辽兵素感崇焕恩。满桂与祖大寿又互相疑贰。大寿輙率兵归宁远,远近大骇。”</ref><ref>《[[明史]]》(卷259):“十二月朔再召對,遂縛下詔獄。大壽在旁,戰慄失措,出即擁兵叛歸。”</ref>,直到后来接到崇祯要求袁崇焕写的信才返回<ref>《[[明实录]]·崇祯实录》(卷二):“孙承宗上言:‘辽东兵溃约万五千人,自通州南趋张湾。臣闻之,急以手札慰谕祖大寿。并传檄三军,令游击石柱国力谕诸将校、将校多垂泪’。曰:‘主帅已戮城,上又以火炮歼我,故逃避至此。’臣思大寿危疑之,甚又以身贵不能受制。同列故乘吏卒惊疑,全军尽溃陷。人以自护,非诸将尽叛,也急宜敕关内关外。两道慰谕将领角。”</ref><ref>《[[明史]]》(卷259):“大壽嘗有罪,孫承宗欲殺之,愛其才,密令崇煥救解。大壽以故德崇煥,懼並誅遂叛。帝取崇煥獄中手書,往召大壽,乃歸命。”</ref>。之后,[[满桂]]被拜为武经略,赐[[尚方剑]],指挥来援各部。而当时已经退到良乡的皇太极听闻袁崇焕下狱事后,亲帅大军再次进逼京城。明思宗要求满桂出兵对敌,满桂则以“敌劲援寡,未可轻战”为由,坚持防守。然而在多次催促下,同月十五日满桂还是不得已,领[[黑云龙]]、[[麻登云]]、[[孙祖寿]]诸大将,移营[[永定门]]外二里,十六日被后金军以精骑四面包围,大败,满桂及孙祖寿战死,黑云龙、麻登云被擒。这时距离袁崇焕下狱才半个月<ref>《[[明史]]》(卷259):“崇煥既縛,大壽潰而去。武經略滿桂以趣戰急,與大清兵戰,竟死,去縛崇煥時甫半月。”</ref><ref>《[[崇祯实录]]》:丁卯,设文武经略,以梁廷栋、满桂为之,各赐尚方剑,营西直、安定二门。桂始屯宣武门瓮城内,谓援寡未可战;中使趣使亟战,桂不得已,挥涕而出,以五千人同孙祖寿等战安定门外,俱败没,麻登云、黑云龙被执。申甫以七千人战柳林、大井、芦沟桥,亦败没:都人大惧。</ref>。
[[祖大寿]]被袁崇焕修书召回后,欲以战功救袁崇焕,收复了永平、遵化一带,皇太极退回辽东。然而,崇祯三年(1630年),经过半年多的审判,袁崇焕仍被以“通虜謀叛”、“擅主和議”、“專戮大帥”的罪名遭判[[凌迟]],死於北京[[甘石橋]],并流放其妻妾、子女及兄弟等人两千里,其余不予究问<ref>《[[明实录]]·崇祯实录》(卷三):“癸亥,杀督师兵部尚书袁崇焕,处以殊死。上御暖阁,辅臣成基命等入对。久之,出御平台。文武诸臣俱入谕曰:‘袁崇焕付讫不效,专事欺隐市粟、谋款不战、散遣援兵、潜移喇嘛僧入城,卿等已知之,自当依律正法。今特流其妻子兄弟,余不问。辅臣顿首谢。”</ref><ref>《[[崇禎長編]]》(卷37):“諭以袁崇煥付托不效,專恃欺隱,以市米則資盜,以謀款則斬帥,縱敵長驅,頓兵不戰,援兵四集,盡行遣散,及兵薄城下,又潛攜喇嘛,堅請入城,種種罪惡。命刑部會官磔示,依律家屬十六以上處斬,十五歲以下給功臣家為奴。今止流其妻妾,子女及同產兄弟于二千里外,余俱釋不問。”</ref>。
: {{Cquote|一生事业总成空,半世功名在梦中。死后不愁无将勇,忠魂依旧保辽东。|袁崇焕刑前遗言<ref>该诗录于[[郑彦及]]:《存斋诗注·袁督师临刑口占诗》</ref>}}
崇煥伏刑之慘情,令人毛骨悚然。當時北京百姓都认为袁通敵,恨之入骨,纷纷生吞其肉<ref name="eat">[[張岱]]《石匱書》:“劊子手割一塊肉,百姓付錢,取之生食。頃間肉已沽清。再開膛出五臟,截寸而沽。百姓買得,和燒酒生吞,血流齒頰”</ref><ref>《[[明季北略]]》(卷5):“江阴中书[[夏复甦]],尝与予云:昔在都中,见磔崇焕时,百姓将银一钱,买肉一块,如手指大,啖之。食时必骂一声。须臾,崇焕肉悉卖尽。”</ref>。崇煥死後,佘氏義僕為其收斂骸骨,葬於北京廣渠門內廣東義園,並從此世代為袁守墓。
[[乾隆]]四十九年(1772年),[[清高宗]]下诏为袁崇焕平反<ref>《[[清实录]]·高宗實錄》載:“袁崇煥督師薊遼,雖與我朝為難,但尚能忠於所事,彼時主暗政昏,不能罄其忱悃,以致身罹重辟,深可憫惻。”</ref>。不過,有不少學者認為所謂的真相大白仍有商榷之處<ref>《烈皇小識》、《明季北略》、《國榷》等明人史料皆無反間計之說;反間計之說見於《明史》、《明通鑒》、《東華錄》等。一般認為袁崇煥下獄在辛亥朔前,太監被執縱還在辛亥朔後(《東華錄》說十一月庚戍縱還此二太監,《崇禎長編》說十二月甲子還此二太監),時間點上有矛盾之處。[[金庸]]则在《[[袁崇煥評傳]]》中表示袁崇煥是被囚禁半年後才被處死的,不大可能是因一時激憤誤殺,而認為崇禎殺袁崇煥的根本原因不是中“反間計”,而是兩人之間個性的衝突。</ref>。
== 后世与纪念 ==
{{See also|袁崇焕纪念馆|袁督师庙}}
[[File:Yuan chonghuan-2.jpg|190px|left|thumb|袁崇焕墓与碑]]
按《清史稿》,袁崇焕死后,其遗腹子[[袁文弼]]被编入[[宁古塔]][[汉军正白旗]],改姓“袁佳氏”。其后清末著名的[[富明阿 (吉林将军)|富明阿]]、[[袁寿山|寿山]]等俱是袁崇焕后裔<ref>《[[清史稿]]》(卷204):“富明阿,字治安,袁氏,汉军正白旗人,明兵部尚书崇焕裔孙。崇焕裔死,家流寓汝宁,有子文弼,从军有功,编入宁古塔汉军。五传至富明阿,以马甲从征喀什噶尔,授骁骑校,洊升参领。富明阿幼年名世福,以马甲清制,八旗男丁十六岁以上,通过考试可披甲,分入步甲、马甲。从军,始有旗名富明阿。”</ref>。但按《明史》本传,袁崇焕无子,《清实录》更记载袁崇焕以堂弟袁文炳之子为嗣。<ref>《清实录》乾隆四十八年五月:兹据该抚尚安查奏、袁崇焕无嗣。系伊嫡堂弟文炳之子入继为嗣。</ref>
袁崇焕[[處死]]當晚,一佘姓義士冒死将[[朝廷]]打算“传视九边”的袁[[首级]]偷葬於家中,被稱爲“冒死葬忠魂”,临终前给后世子孙留下了遗训:一不许再回[[广东]]老家,要世世代代为其守墓,二不许做官,三不许不读书。自此,佘家后人秘密守护,直到[[乾隆]]年间,守墓才转为公开。1992年,在原址重建袁崇焕墓。2002年,開始全面整修袁祠向游人開放。从1630年至今,佘家的后代在守墓近四百年。现在袁崇焕纪念馆位于[[北京]][[东城区]]花市斜街广东义园旧址,包括原来的袁崇焕祠墓,袁崇焕手迹《听雨》以及[[康有为]]题写的“[[明袁督师庙记]]”手书等珍贵文物将珍藏于该纪念馆。原墓堂廊柱曾悬有[[康有为]]所书对联。
{{Cquote|自坏长城慨今古,永留毅魄壮山河。}}
[[File:掉哪媽頂硬上.jpg|thumb|2010年7月被下令鏟走的袁崇煥的[[粗話]]。]]
此外,在[[广东]][[东莞]]有[[袁崇焕纪念公园]],位于[[广东省]][[东莞]]市石碣镇水南村。由该镇村民与海外袁氏宗亲捐资1点2亿元人民币,在明代袁氏故居遗址兴建,占地共11万平方米。包括袁故居、袁督师祠、雕像、衣冠冢、三界庙等。
2010年7月,原位于袁崇煥雕像的基座、刻有「[[幹你娘|掉哪媽!]][[粵語髒話|頂硬上!]]」的袁氏[[粗話]]被鑿去,事件引起廣州市輿論和民眾強烈不滿,最终导致[[2010年廣州市民捍衛粵語行動|廣州市民组织捍衛粵語行動]]<ref>[http://life.mingpao.com/cfm/dailynews3b.cfm?File=20100714/nalca/cae1.txt 袁崇煥雕像粗口金句被鑿],《[[明報]]》,2010年7月14日,2010年7月14日参阅</ref><ref>[http://hk.apple.nextmedia.com/template/apple/art_main.php?iss_id=20100714&sec_id=15335&subsec_id=15336&art_id=14237328 打壓廣東話升級 明代名將雕像成犧牲品 袁崇煥熱血名句 遭官方下令鏟走],香港《[[蘋果日報]]》,2010年7月14日</ref>。
== 评价与争议 ==
[[File:Mingshigao.jpg|thumb|left|250px|朱笔批改过的[[万斯同]]《[[明史稿]]》(《[[明史]]》底稿之一)。因政治需要,正史编纂过程中的篡改不可避免。]]
袁崇焕是一位极具争议的历史人物,关于其事迹、评论几百年来一直争论不休,正如[[孟森]]在《明本兵梁廷栋请斩袁崇焕原疏附跋》中提及,明末时期历史记载十分混乱,即使是与其耳目相关的人,其恩怨纠葛也尤其复杂<ref>[[孟森]]《明本兵梁廷栋请斩袁崇焕原疏附跋》:“庶知三百年公论不定,一翻明末人当时之记载,愈坠云雾中。论史者将谓今日之人不应妄断古人之狱,惟有求之故纸,凭耳目所及者之言以为信。岂知明季之事,惟耳目相及之人,恩怨是非尤为纠葛。”</ref>。其中,主要争议的集中点是袁崇焕杀死毛文龙、是否背叛明朝政府等。
袁崇焕在辽东时的同事[[王在晋]]在《三朝辽事实录》中表示,袁崇焕虽然死于国法,但是其在[[宁远之战]]等战绩功劳不应埋没<ref>[[王在晋]]《三朝辽事实录》(卷十五):“柳河败绩,士卒西奔。崇焕狂呼邀截,使各还守信地。关外城堡幸尔得存。至于宁远解围,誓众效死。金启倧一炮打坏虏营一角,虏乃旋退,危城得全。崇焕虽死于法,不可顿没其功也。”</ref>。作为敌对政权的[[清朝]]政府,也对袁崇焕赞赏有加。[[张廷玉]]等在官方史书《[[明史]]》中主张袁崇焕妄杀毛文龙,而崇祯帝误杀袁崇焕。此指使自毁长城,加速了明朝的滅亡<ref>[[清]]·[[张廷玉]]《[[明史]]》(卷257):“崇焕既缚,大寿溃而去。武经略满桂以趣战急,与大清兵战,竟死,去缚崇焕时甫半月。初,崇焕妄杀文龙,至是帝误杀崇焕。自崇焕死,边事益无人,明亡征决矣。”</ref>。而[[乾隆皇帝]]亦表示,袁崇焕虽然与清朝为难,但是忠于职守,只是因为明朝皇帝昏庸,以至于被斩杀,值得怜悯<ref>《[[清实录]]·清高宗实录》:“袁崇焕督师蓟辽,虽与我朝为难,但尚能忠于所事,彼时主暗政昏,不能罄其忱悃,以致身罹重辟,深可悯恻。”</ref>。则对于明末时期大将[[徐石麒]]则认为袁崇焕表面主战而实际主和,并以杀毛文龙示信后金<ref>[[谈迁]]《枣林杂俎》(徐石麒弘光年间反对与满清议和奏疏):“其次则袁崇焕遣喇嘛僧吊老酋,因以款议未成,而崇焕去位。迨先帝初立,意在灭奴,召重焕授兵柄。崇焕阳主战而阴实主款也,甚至杀东江毛文龙以示信。”</ref>。
而在文人学术中,相关的争议则更为突出。明末清初文人[[计六奇]]在《[[明季北略]]》主张袁崇焕以[[尚方寶劍]]诛杀[[毛文龙]],如同宋朝时期[[秦桧]]用十二道金牌矫诏杀[[岳飞]]<ref>《明季北略》(卷五):“崇焕捏十二罪,矫制杀文龙,与秦桧以十二金牌矫诏杀武穆,古今一辙。闻余邑高忠宪当遣使阅岛时,语之曰:若往须图其山川以归,使者至微行四境,尽得其险易而还。忠宪披图叹曰,是扶余国也。使者故高公门下士,然则文龙功高不赏之疑,非独钱龙锡辈而已。”</ref>,但是认为崇祯皇帝杀死袁崇焕为冤<ref>《[[明季北略]]》(卷24):“自辽事者,所用人鲜有胜任者。当时所望成功者,惟熊廷弼、袁崇焕、孙承宗……而崇焕先置于极刑,妻子流数千里,刑浮于罪,冤哉!”</ref>。[[中华民国]]初年,国学大师[[梁启超]]在《袁督师传》则赞赏袁崇焕在历史中的重要作用为“以一身之言动、进退、生死,关系国家之安危、民族之隆替者”<ref>梁启超:《袁崇焕传》,1904年(清光绪三十年),《饮冰室合集》第6册:“吾粤崎岖岭表,数千年来,与中原之关系甚浅薄。若夫以一身之言动、进退、生死,关系国家之安危、民族之隆替者,于古未始有之。有之,则袁督师其人也。”</ref>。[[中华人民共和国]]時期,[[毛泽东]]也主张袁崇焕为“爱国领袖”,并要求北京政府保护其祠庙<ref>《毛泽东书信选集》,[[毛泽东]],1983年,[[人民出版社]],第433-434页,“近日又接先生([[柳亚子]])等四人来信,说明末爱国领袖人物袁崇焕先生祠庙事,已告彭真市长,如无大碍,应予保存。”</ref>。
部分学者认为袁崇焕杀毛文龙为泄私愤<ref>[[谢国桢]]《江浙访书记》:“且崇焕之轨文龙,……纯由私人挟嫌所致。”</ref>。也有说有证据[[毛文龙]]当时要降女真<ref>{{cite web|language=zh-hans |publisher= |title=东江斩帅:袁崇焕斩毛文龙公案辨析 |url=http://www.z9ls.com/cn/show/2406.html |author= |date=2008年12月 |accessdate=2009年6月15日 |deadurl=yes |archiveurl=https://web.archive.org/web/20110718150514/http://www.z9ls.com/cn/show/2406.html |archivedate=2011年7月18日 }},在《满文老档》中皇太极档案第二函《太宗皇帝天聪二年正月至十二月》内,有两册档案的名称都是《天聪二年毛文龙等处来文六件》,裡面是毛文龙和在皮岛的原后金镶黄旗副将王子登二人给皇太极的信,同时档案其它函、册内亦散落有多处毛文龙与后金相关的事蹟记载。</ref>,袁崇焕杀毛文龙的事情“一无错处”<ref>[[阎崇年]]《论袁崇焕》及《袁崇焕“斩帅”辨》,均收于[[阎崇年]]《燕步集》,北京燕山出版社,1989年</ref>。按袁崇焕上疏,毛文龙死前六个月早已无生(除非完全接受袁崇焕控制,而非名義服從),并不是因为毛文龙叛国。<ref>《崇祯长编》1594~1598页乙卯十二月初五:“崇焕之杀毛文龙也,龙锡密语手书,不一而足,即崇焕疏中亦有'辅臣龙锡低徊私商'之句见在可劵也。夫文龙当斩,事关军机,崇焕入朝奏对,何不预请密旨;崇焕出海阅视,何不飞驰蜡封?而身处揆席,恭预密勿之龙锡又何止闻私寓之低徊,不闻文华之商确也?总之欲外示专制,内胁至尊,因以渐成款局。两人阴谋诡计,目中安知有皇上乎!且臣又闻崇焕与罪枢王洽私书言屡欲求款,庙堂之上,主张已有其人,文龙倘能恊心一言,自当无嫌无猜。不知崇焕所欲文龙恊者何心?一者何意耶?崇焕劾提刀之力,龙锡发推辨之谋,应手而办,莫逆于心,宜乎龙锡今日皱眉疾首而不得不作同舟之救也……淂旨:龙锡忠慎,岂有是事,高捷不淂过求。”</ref> 毛文龙被杀后有[[徐尔一]]<ref>《[[明史]]·[[熊廷弼]]传》:“尔一盖亦一伟丈夫也”。</ref> 等人上疏为其鸣冤。三個月後就發生了“[[己巳之變]]”,清軍兵臨北京城下,明廷大臣们多归因于毛文龙死后女真无后顾之忧所致<ref>[[樊树志]]《崇祯传》,[[人民出版社]],1997年,第一版,第二章:“对袁崇焕而言,杀毛文龙可以说是一个大错误,对己对国都没有好处。……毛文龙作为平辽将军的 存在,毫无疑问对后金是一大威慑力量,有着不可忽视的牵制对方军事力量的战略意义,……所以后金将毛文龙视为眼中钉,每欲派兵征讨,又试图招降,都没收到 什么效果。皇太极无法做到的事,袁崇焕帮他做到了,这岂不令亲者痛恨仇者快吗?毛文龙被杀的直接后果,便是几个月之后发生的“己巳之变”。这一事件从反面证明,毛文龙的牵制作用一旦解除,后金兵就便可肆无忌惮地长驱南下,骚扰京畿达数月之久,足以令人深省。”</ref><ref>《[[明史]]》(卷259):“文龙既死,甫逾三月,我大清兵数十万分道入龙井关、大安口。崇焕闻,即督大寿、可刚等入卫。以十一月十日抵蓟州,所历抚甯、永平、迁安、丰润、玉田诸城,皆留兵守。帝闻其至,甚喜,温旨褒勉,发帑金犒将士,令尽统诸道援军。俄闻率教战殁,遵化、三屯营皆破,巡抚王元雅、总兵朱国彦自尽,大请兵越蓟州而西。崇焕惧,急引兵入护京师,营广渠门外。帝立召见,深加慰劳,咨以战守策,赐御馔及貂裘。崇焕以士马疲敝,请入休城中,不许。出与大军鏖战,互有杀伤。”</ref>。
=== 历史评价 ===
*[[努尔哈赤]]:“朕用兵以来,未有抗颜行者。袁崇焕何人,乃能尔耶!”(《清史稿·本纪一》)
*[[杨惟和]]:“十余年奴氛孔炽,士卒畏敌,不畏将帅。袁崇焕一振起之,而将士始用其命,军民始安其生,天下壮之,真今之方叔也 ”(《玉镜新谭卷之四》)
*[[余大成]]:“力捍危疆,而身死门灭,其得罪大略相似。但武穆有子霖、孙珂,能白其冤。而督师竟允绝,圣世谁复为《金陀粹编》者?可叹也!”
*[[王在晋]]:“毛文龙径袭辽阳,旋兵相应,宁锦之围解,文龙与有力焉。此出于崇焕之自陈,剧称其牵制之功,则文龙何可杀耶?文龙杀而虏直犯京城,明知而故悖之,崇焕之祸,其真自取耳!”
*[[唐甄]]:“当是之时,非无贤才也,袁崇焕以间诛,孙传庭以迫败,卢象升以嫉丧其功。此三人者,皆良将,国之宝也,不得尽其才而枉陷于死,使当日者有一张居正为之相,则间必不行,师出有时,嫉无所施,各尽其才,而明之天下犹可不至于亡。”(《潜书》)
*[[谈迁]]:“初,虏势张甚。人心惶骇欲遁。自崇焕坚拒,气始振。”“藤县(袁崇焕)之于东陲,亦勋劳多矣!初,经略高第议弃宁前锦右。果如其说,则辽西将非国之有也。赖藤县力持,成宁远之功,士气少奋。”
*[[计六奇]]:“自辽事者,所用人鲜有胜任者。当时所望成功者,惟[[熊廷弼]]、袁崇焕、[[孙承宗]]。”
*[[朱舜水]]:“奴虏种类,原自不蕃。先年李宁远以奴隶儿子畜之,玩之掌股,使其长养内地,知我虚实情形;又加以龙虎将军名号,使得控崇别部,狡焉启疆,失于防御,遂灭北关、白羊骨诸种,益致彼猖。又贼臣杨镐、袁崇焕前后卖国,继丧辽阳、广宁,滋蔓难图;然犹二十年蹂躏,三韩、燕云屹然无恙。即曾两入朔易山东,未敢公然盘踞。祗因流寇攻陷京城,惨杀文武。吴三桂愚呆竖子,失于较计,欲报家仇,勾引入寇;逆虏遂令三桂为导,乘机掩袭北京。”(《阳九叙略》)
*[[夏允彝]]:“自有辽事,所用人,鲜能有胜任者。当时所望成功,惟熊廷弼、袁崇焕、孙承宗为庶几;而武臣如刘綎、杜松、满桂、祖大寿、吴三桂,其最着也。”(《幸存录》)
*[[张廷玉]]:“崇焕智虽疏,差有胆略,庄烈帝又以谗间诛之。”(《明史·列传第一百四十七》)
*[[乾隆帝]]:“袁崇焕督师蓟辽,虽与我朝为难,但尚能忠于所事,彼时主暗政昏,不能罄其忱悃,以致身罹重辟,深可悯恻。”(《大清高宗纯皇帝实录》)
*[[汪荣宝]]:“明自用兵以来,督师者如熊廷弼、袁崇焕、孙承宗辈,皆以盖世之才,能称其职;而诸将委身许国,效死不屈者亦前后相望。”(《清史讲义选录》)
*[[韩文举]]:“以叔季衰亡之国,撄犬羊暴起之众,自有历史以来,未有能取胜者,能取胜自督师始。且不徒取胜而已,实足制敌死命而无难,是中经营惨淡,殆非寻常英雄所能胜任。夫知敌所长而避之,侦敌所短而乘之,难矣;然犹非至难也。大败之后,人无固志,胡尘乍起,望风而逃,于此而欲振作士气,俾将卒去其畏敌之心,起其灭敌之望,宁非难中之至难者哉?以此而论督师,殆天人不可及欤!”(《清代通史》第一卷第一篇)
*[[康有为]]:“夫袁督师之雄才大略,忠烈武棱,古今寡比。其遗文虽寥落,而奋扬蹈厉,鹤立虹布,犹想见鲁阳挥戈、崆峒倚剑之神采焉。”“若吾粤袁督师之丧于谗间也,天下震动,鬼神号泣,明社遂屋,余祸烈烈,波荡至今。呜呼,天下才臣名将多矣,谗死亦至伙,而恻恻于人心,震惕于敌国,非止以一身之生死系一姓之存亡,实以一身之生命关中国之全局,则岂惟杜邮、钟室、凉风、金牌之凄感也。……假若间不行而能尽其才,明或不亡。”(《袁督师遗集序》)
*[[梁启超]]:“使督师以前而有督师其人者,则满洲军将不能越辽河一步,使督师以后而能有督师其人者,则满洲军犹不能越榆关一步,故袁督师一日不去,则满洲万不能得志于中国,后金军之处心积虑,以谋督师宜也。而独怪乎明之朝廷自坏长城,为敌复仇,以快群小一日之意见,而与之俱尽,古今冤狱虽多,语其关系之重大,殆未有袁督师若者也。”“若夫以一身之言动、进退、生死,关系国家之安危、民族之隆替者,于古未始有之。有之,则袁督师其人也。”<ref>《袁崇焕传》,1904年(清光绪三十年),《饮冰室合集》第6册:“吾粤崎岖岭表,数千年来,与中原之关系甚浅薄。若夫以一身之言动、进退、生死,关系国家之安危、民族之隆替者,于古未始有之。有之,则袁督师其人也。”</ref>
*[[萧一山]]:“熊廷弼、袁崇焕、孙承宗,皆以盖世之才,治辽事而有余,然或内毁于阉党,外罹于反间,不终其位。”(《清代通史》第一卷第二篇 )
*[[李济深]]:“论明清间事者,佥以为督师不死,满清不能入主中原。”(《重修明督师袁崇焕词墓碑》)
*[[孟森]]:“庶知三百年公论不定,一翻明末人当时之记载,愈坠云雾中。论史者将谓今日之人不应妄断古人之狱,惟有求之故纸,凭耳目所及者之言以为信。岂知明季之事,惟耳目相及之人,恩怨是非尤为纠葛。”(《明本兵梁廷栋请斩袁崇焕原疏附跋》)
*[[金庸]]:“袁崇焕真像是一个古希腊的悲剧英雄,他有巨大的勇气,和敌人作战的勇气,道德上的勇气。他冲天的干劲,执拗的蛮劲,刚烈的狠劲,在当时猥琐萎靡的明末朝廷中,加倍的显得突出。”(《[[袁崇焕评传]]》)
*[[迟浩田]]:“袁崇焕是我们中华民族的一个伟大英雄,我们[[岳飞]]、袁崇焕都是在中华民族历史上有褒有贬,经历坎坷,但是最终一条,人民的眼睛是雪亮的,历史是公正的。”(迟浩田高度评价袁崇焕爱国精神)
== 藝術形象 ==
=== 影視 ===
*1985年电视剧《[[碧血劍 (1985年電視劇)|碧血剑]]》:[[曾江]]
*1987年电视剧《[[袁崇焕 (1987年電視劇)|袁崇焕]]》:[[张孝中]]
*1999年电视剧《[[袁崇焕传]]》:[[莫少聪]]
*2000年电视剧《[[碧血劍 (2000年電視劇)|碧血剑]]》:[[王志华]]
*2002年电视剧《[[孝庄秘史]]》:[[王崗 (演員)|王岗]]
*2003年电视剧《[[江山风雨情]]》:[[张孝中]]
*2005年电视剧《[[明末风云]]》:[[王建国]]
*2009年电影《[[袁崇焕 (电影)|袁崇焕]]》:[[于魁智]]
*2015年电视剧《[[大玉儿传奇]]》:[[黄海冰]]
*2017年电视剧《[[超时空男臣]]》:[[萧正楠]]
== 相关条目 ==
* [[明朝]]
* [[明熹宗]]
* [[明思宗]]
* [[毛文龙]]
* [[滿桂]]
* [[努爾哈赤]]
* [[广宁之战]]
* [[皇太極]]
* [[祖大壽]]
== 注释 ==
{{reflist|2}}
== 参考书籍 ==
{{wikisource-author}}
{{wikisource|明史/卷259}}
{{wikisource|明季北略/卷05}}
;官修史书:
* 《[[明实录]]》之《[[明熹宗实录]]》、《[[崇祯实录]]》、《明熹宗七年都察院实录》
* 《[[清实录]]》之《[[清太祖实录]]》、《[[清高宗实录]]》
* 清·[[张廷玉]]《[[明史]]》
* 议和史料:《太宗与袁崇焕书》、《袁崇焕复书》、《李喇嘛书》、《太宗答袁崇焕书》、《答李喇嘛书》、《太宗又致袁崇焕书》、《明使喇嘛吊丧》、《太宗致书袁崇焕议和》、《太宗致书明执政议和》、《袁崇焕复议和书》、《太宗答袁崇焕议和书》、《续致袁崇焕书一》、《袁崇焕书覆书二封》、《太宗再答袁崇焕书》、《袁崇焕再复书》
;文人观点:
* 明朝:[[朱長祚]]《[[玉鏡新譚]]》、[[黄宗羲]]《[[弘光实录抄]]》、[[王在晋]]《[[三朝辽事实录]]》、[[張岱 (明)|張岱]]《[[石匱書]]》等
* 清朝:[[計六奇]]《[[明季北略]]》、[[汪楫]]《[[崇祯长编]]》、[[谈迁]]《[[国榷]]》、[[谷应泰]]《[[明史纪事本末]]》等
* 民国:[[梁启超]]《袁崇焕传》、[[孟森]]《[[明史講義]]》等
* 共和国:[[金庸]]《[[袁崇焕评传]]》、[[樊树志]]《崇祯传》、[[阎崇年]]《袁崇焕传》等
*松浦章:〈[http://www.nssd.org/articles/article_read.aspx?id=3001218112 袁崇焕与朝鲜使节]〉。
{{萬曆四十七年己未科殿試金榜}}
{{Authority control}}
{{DEFAULTSORT:Yuan袁}}
[[Category:明朝邵武縣知縣]]
[[Category:明朝兵部职方司主事]]
[[Category:明朝山東按察使司僉事]]
[[Category:明朝布政使司參政]]
[[Category:明朝按察使]]
[[Category:明朝遼東巡撫]]
[[Category:明朝兵部尚書]]
[[Category:明朝軍事家]]
[[Category:明朝死于凌迟者]]
[[Category:東莞人]]
[[Category:袁姓|C]]
|名稱=明神宗
|代數=第14
|畫像=[[File:明神宗像.jpg|250px|明神宗]]
|說明=国立故宫博物院藏神宗顯皇帝御容
|在位=1572年7月19日-1620年8月18日<br />(48年30天)
|首都=[[北京]]
|皇宮=[[故宮|紫禁城]]
|年號=[[万历]]
|姓名=朱翊钧
|封爵=
|別名=
|出生年={{birth date|1563|09|04}}<br />[[嘉靖]]四十二年八月十七日
|出生地=
|立儲=[[明光宗|明光宗朱常洛]]
|逝世年={{death date and age|1620|08|18|1563|09|04}}<br/>[[萬歷]]四十八年七月丙申日
|逝世地= [[紫禁城]]弘德殿
|廟號='''[[神宗]]'''
|諡號=範天合道哲肃敦简<br />光文章武安仁止孝<br />'''显皇帝'''
|陵墓=[[明定陵]]
|父親=[[明穆宗|明穆宗朱载坖]]
|母親=[[孝定太后|李贵妃]]
|皇后=[[孝端顯皇后|王皇后]]
|皇貴妃=
|貴妃=
|妃=
|嬪=
|其他位號=
|兄弟=
|姊妹=
|嫡兄弟=
|嫡姊妹=
|庶兄弟=
|庶姊妹=
|同胞兄弟=
|同胞姊妹=
|異母兄弟=
|異母姊妹=
|皇子=
|皇女=
|養女=
|注釋=
}}
{{Infobox Royalty
| predecessor = [[明穆宗]](隆慶帝)
| successor = [[明光宗]](泰昌帝)
| succession = [[皇帝|明朝皇帝]]
| reign = 1572年–1620年
| coronation =
}}
'''明神宗朱翊鈞'''({{bd|1563年|9月4日|1620年|8月18日|catIdx=Z朱}}),或稱'''萬歷帝''',為[[明朝]]第14代[[皇帝]],年号[[万历]],是[[明穆宗]][[朱载垕|朱载坖]]的第三子。[[隆慶]]六年(1572年),穆宗駕崩,九岁的朱翊鈞登基,是为明神宗。在位48年,是明代在位時間最長的皇帝,[[谥号]]為「範天合道哲肃敦简光文章武安仁止孝'''显皇帝'''」。
明神宗在位前十五年,勵精圖治,勤於朝政,更新庶政,繁榮經濟,明朝一度呈現中興景象,史稱[[萬曆中興]],而在位中期亦主持了著名的[[万历三大征]],保護藩屬,巩固了汉家疆土。[[張居正]]死後始親政,因[[國本之爭]]等問題而倦於朝政,自此不上朝,國家運轉幾乎停擺,徵[[礦稅]]亦被評一大病。萬曆年間也走向活潑和開放,出現了資本主義萌芽,例如利瑪竇就覲見過萬曆帝,開始[[西學東漸]],但同時朝廷內東林黨爭開始萌芽、塞外又有[[後金]]鐵騎虎視眈眈,在其晚年佔領東北大部分地區,使明朝退守[[山海關]],終走向滅亡的局面。
== 人物生平 ==
=== 早年经历 ===
明神宗是[[明穆宗]]的第三子。出生时,父亲尚为裕王,母親[[孝定太后|李氏]]为[[王府]][[宮女]]出身。父亲裕王的第一任[[孝懿莊皇后|王妃李氏]]所生二子——[[朱翊鈴 (明靖王)|朱翊鈴]]、[[朱翊釴]]均早夭。他实际上成为裕王的长子。另,[[嫡母]][[孝安皇后|继妃陈氏]]无子。
在其父继位后的[[隆庆 (明朝)|隆慶]]二年(1568年),他被立為皇太子,明穆宗對其很有期望,改名钧,意思是「夫钧者,言圣王制驭天下犹制器者之转钧也」。幼時朱翊钧就十分聰惠,[[明穆宗]]在宮中騎馬時,年幼的朱翊钧就大叫道「父皇為天下之主,獨騎疾騁,萬一馬驚,卻如何是好」穆宗聽後恩喜萬分,就更喜愛朱翊钧了,馬上下馬過來摟朱翊鈞在懷裡褒賞一番。其母李贵妃教子非常嚴格,隔三差五就把兒子叫到面前諄諄教誡一番,每次經筵結束以後,都少不得督促考問他今天所學的內容。朱翊鈞小時候稍有懈怠,李贵妃就將其召至面前長跪。
隆慶六年,父亲明穆宗駕崩,朱翊鈞即位,改元萬曆,堅持按照祖宗舊制,舉日講,御經筵,讀經傳、史書。而他每天读书亦十分用功,朝章典故都读很多遍,即使是隆冬盛暑亦从不间断,以後隨朱翊钧年渐长而学愈进,他自己后来也常常十分得意地说:“朕五岁即能读书。”另外他的書法也十分出色,筆劃遒勁,經常親自賜墨寶給大臣,連張居正仔細端詳作品,也不得不承認皇帝的書法是「揮瀚灑墨,初若並不經意,而鋒穎所落卻是奇秀天成」,但張居正終究認為他應該成為一位聖君而非書法家,便劈頭蓋臉奏訓一頓,自此直到張居正死後朱翊鈞才重新接觸書法。
=== 萬曆中興 ===
{{main|萬曆中興}}
神宗在位之初十年尚處年幼,由母親[[孝定太后|李太后]]代為聽政。即位之初內閣紛爭傾軋,閣臣之間關係惡劣,時[[高拱]]以主幼國危,痛哭時說了偶然說了一句:「十歲太子如何治天下」,引起朱翊鈞極為不滿,最後在張居正與馮保添油加醋下罷免了高拱。太后將一切內務大事交由[[馮保]],而大柄悉以委居正,軍政皆由[[張居正]]主持裁決,独握大权。
在小皇帝朱翊钧以及李太后全力的支持下,張居正大刀阔斧地實行了[[一条鞭法]]等一系列改革措施,清丈田畝,改革赋税,整飭軍備,考察官吏,使社会经济有很大的发展<ref>[[宋应星]],《野议.盐政论》:“万历盛时,(盐商)资本在广凌不啻三千万两,每年子息可生九百万两,只以百万输帑”。</ref><ref>清初的[[顾梦游]]说:“余生曾作太平民,及见神宗全盛治。城内连云百万家,临流争僦笙歌次。”</ref>,人民生活也有所提高,一改前弊。萬曆初年太倉的積粟達1300萬石,可支用十年,國庫的銀兩儲蓄多達四百餘萬,國家繁荣昌盛,扭轉明中業以來的頹勢,是為「[[萬曆中興]]」。後人在論及此段發展情況時,多歸功於張居正的鞠躬盡瘁,而對朱翊鈞的傾心委任卻往往忽視,實際上,隨朱翊鈞年紀長大,他也不再是名義上的擺設,張居正可以勸導、利用他幹什麼,卻不能強迫他幹什麼,他不樂意的事情,張居正也有無可奈何之時。
神宗幼年,太后及張居正都希望其成為儒家所倡導的皇帝典範。萬曆八年,神宗因和太監孫海,容用出遊行為輕浮不檢,太監[[馮保]]告知李太后。<ref>《大明神宗顯皇帝實錄卷之一百六》:“戊寅,先是上夜宴宮中,為近侍孫海,客用所惑,杖二內使幾斃,慈聖皇太后聞之不樂,訓戒甚切。”</ref>。太后大怒,數落道「天下大器豈獨爾可承耶」,並拿出以霍光[[罷黜]]昌邑王之事威脅神宗,[[帝師]][[張居正]]又乘機[[捉刀]],寫下[[罪己詔]],言詞犀利,以警惕皇帝<ref>{{Cite book|title=明實錄卷106萬曆八年11月12日|last=|first=|publisher=|year=|isbn=|location=|pages=}}</ref>。雖然保住[[皇位]],但也因此使神宗認為顏面盡失。一次神宗在讀《論語》時,誤將「色勃如也」之「勃」字讀作「背」音,張居正厲聲糾正:「當作勃字!」聲音太大,嚇得神宗驚惶失措,在朝的大臣無不大驚。沈德符在《萬曆野獲編》中說:「(張居正輔政)宮府一體,百辟從風,相權之重,本朝罕儷,部臣拱手受成,比於威君嚴父,又有加焉。」「江陵(張居正)以天下為己任,客有諛其相業者,輒曰我非相,乃攝也」晚年張居正的權勢之大,威權赫奕,連神宗都有所忌憚,曾經有丘岳由亞卿左遷藩參,曾以黃金製對聯饋張居正「日月並明,萬國仰大明天子;丘山為岳,四方頌太岳相公。」<ref>《明朝小史卷十四萬曆紀○黃金對聯》:“張居正秉鈞時,威權赫奕,群臣極意卑諂。有丘岳由亞卿左遷藩參,嘗以黃金製對聯饋之云:日月並明,萬國仰大明天子;丘山為岳,四方頌太岳相公。”</ref>。張居正居正奉旨歸喪時,地方大員行長跪禮,撫按大吏越界迎送,空前絕後。<ref>《玉台叢語》:“居正奉旨歸喪,所經由藩、縣、守、巡,迓而跪者十之五六。”</ref><ref>《古今笑史○吳饌》:“張江陵相公奔喪歸。所坐步輿,則真定守錢普創以供奉者。前為重軒,後寢室,以便偃息,傍翼兩廡,廡各一童子立而左右侍,為揮箑炷香。凡用卒三十二舁之。始所過州邑郵,牙盤上食,水陸過百品,居正猶以為無下箸處。而真守無錫人,獨能為吳饌。居正甘之,曰「吾行路至此,僅得一飽餐!」此語聞,於是吳中之善為庖者召募殆盡,皆得善價。”</ref>,神宗亦意識到張居正的權力過大,“幾乎震主”,為後期清算張居正埋下伏筆。張居正死後,二十歲的神宗始親政。
而神宗親政後,勵精圖治,虛心納諫,屢蠲賦稅,生活節儉,如僅在萬曆十一年間,蠲免並災傷織造議留就已達銀一百七十六萬一千兩。北京乾旱,朱翊鈞關心民瘓,親自以旱詔中外理冤抑,釋鳳陽輕犯及禁錮年久的犯人。另親自步行至天壇祈雨,出自《明神宗实录》卷之一百六十,皇上齋戒,亲躬步行而不乘車輦出(将近二十里的路程)丝毫没有为难的样子,其举止从容不迫,表现的肃穆得体,百姓能一睹天顏,紛紛舉首加額高呼「聖德爾」,另外又敕六部都察院等曰:「天旱雖由朕不德,亦天下有司貪婪,剝害小民,以致上干天和,今後宜慎選有司。」蠲天下被災田租一年,又減免了供給皇家享用的杭州織造及尚衣監料銀。
而神宗也每天辦理朝政十餘個小時。而且廢[[考成法]]等張居正改革中弊政,詔改《景皇帝實錄》去郕戾王號,安撫流民,減少[[徭役]]、稅負,大大減緩社會矛盾,有勤勉明君之風範,維持了張居正死後的中興。
神宗年輕時仪容庄严稳重,额头广阔、下巴饱满,步伐矫健、神采威严,目光炯炯有神、举手投足之间使人敬畏,而帝王气度更是深不可测,是中外一至認為都有道明君。總括而言,這位少年天子在位的前十五年,勤於朝政,勵精圖治,大有作為,足以稱道,儼然如一代賢君。
<gallery>
File:年輕的萬曆皇帝畫像.jpeg|年輕的萬曆皇帝
File:371abc12c8fcc3ce631248949045d688d53f2055 (1).jpg|郊祀天壇中的神宗皇帝。
File:Wanli-Emperor.jpg|定陵出土明神宗冕服像。
File:King Wan Li.jpg|清人绘神宗像。
</gallery>
=== 萬曆怠政 ===
{{Main|萬曆怠政|礦稅之弊}}
万历帝的老师、第一任内阁首辅兼万历新政的策划与执行人[[张居正]]過世後第二年,万历帝下詔追奪張居正的封號和諡號,並查抄張家。万历十七年起(1588年)<ref>《明史·周弘禴传》:“十七年,帝始倦勤,章奏多留中不下”</ref>,万历帝開始怠慢朝政(一說沉湎於酒色之中,一說是染上[[鴉片]]煙癮<ref>閻崇年:《明亡清兴六十年》万历怠政(4):沉湎酒色 宫藏「十俊」</ref>),万历十七年十二月[[大理寺]]左[[评事]][[雒于仁]]写《酒色财气四箴疏》:“皇上之恙,病在酒色财气也。夫纵酒则溃胃,好色则耗精,贪财则乱神,尚气则损肝”。[[邹漪]]《启祯野乘》卷一《冯恭定传》中也说到明神宗荒于酒色:“因曲蘖而驩饮长夜,娱窈窕而晏眠终日。”《明史鈔略》記載萬曆二十一年皇太后萬壽時,神宗在暖閣召見王錫爵:……上曰:“朕知道了。”錫爵又奏:“今日見了皇上,不知再見何時?”上曰:“朕也要先生每常相見,不料朕體不時動火。”爵對:“動火原是小疾,望皇上清心寡欲,保養聖躬,以遂群臣願見之望。”。後因立[[太子]]的[[國本之爭]]与内阁爭執長達十餘年,最後索性三十年不出宫门、不郊、不廟、不朝。1589年,神宗不再接見朝臣,內閣出现了“人滞于官”和“曹署多空”的现象<ref>《明神宗实录》卷四一九,记万历三十四年大学士沈鲤等上言:“今吏部尚书缺已三年,左都御史亦缺一年,刑、工二部仅以一侍郎兼理,大司马(指兵部尚书)既久在告,而左、右司马(指兵部左、右侍郎)亦未有代匮者,礼部止一侍郎李廷机,今亦在告,户部止有一尚书。盖总计部院堂上官共三十一员,见缺二十四员,其久注门籍者尚不在数内。此犹可为国乎?”</ref>。
万历二十五年,右副都御史[[謝杰 (明朝)|謝杰]]批评神宗荒于政事,亲政后政不如初:「陛下孝亲、尊祖、好学、勤政、敬天、爱民、节用、听言、亲亲、贤贤,皆不克如初矣。」。<ref>《明史》卷二二七《谢杰传》</ref>萬曆三十四年,禮科左給事中孫善繼也極陳時弊說:「惟願皇上修萬曆十五年以前之勵精,複萬曆十五年以前之政體,收萬曆十五年之人心,庶平明之治成,垂拱之理得。」以至於朱翊鈞在位中期以後,方入[[內閣]]的廷臣不知皇帝长相如何,[[于慎行]]、[[赵志皋]]、[[张位]]和[[沈一贯]]等四位国家重臣虽对政事忧心如焚,卻無計可施,僅能以数太阳影子长短来打发值班的时间。
萬曆四十年(1612年),[[南京]]各道[[御史]]上疏:「[[御史臺|臺]][[內閣|省]]空虛,諸務廢墮,上深居二十餘年,未嘗一接見大臣,天下將有陸沉之憂。」<ref name="《明史·神宗本紀》">《明史·神宗本紀》</ref>首輔[[葉向高]]卻說皇帝一日可接見[[朱常洵|福王]]兩次<ref>《明史·葉向高傳》:「不奉天顏久,而福王一日兩見。」</ref>。万历四十五年(1617年)十一月,「部、寺大僚十缺六、七,风宪重地空署数年,[[六科]]止存四人,[[十三道]]止存五人。」<ref>《明神宗实录》卷556</ref>
囚犯們關在監獄裡,有長達二十年之久還沒有審問過一句話的,他們在獄中用磚頭砸自己,輾轉在血泊中呼冤<ref name="《中國人史綱》第三十章 第十七世紀">《中國人史綱》第三十章 第十七世紀</ref>。[[臨江]][[知府]][[錢若賡]]被神宗投入[[詔獄]]達三十七年之久,直至其子[[錢敬忠]]上疏:「臣父三十七年之中……氣血盡衰……膿血淋漓,四肢臃腫,瘡毒滿身,更患腳瘤,步立俱廢。耳既無聞,目既無見,手不能運,足不能行,喉中尚稍有氣,謂之未死,實與死一間耳。」,萬曆帝才以「汝不負父,將來必不負朕。」將其釋放。首輔[[李廷機]]有病,連續上了一百二十次辭呈都得不到消息,最後不辭而去<ref name="《中國人史綱》第三十章 第十七世紀"/>。萬曆四十年(1612年),吏部尚書[[孫丕揚]]“拜疏自去”<ref name="《明史·神宗本紀》"/>。四十一年(1613年),吏部尚書[[趙煥]]也因數請去職還鄉不得,於是稱疾不出,逾月才終於請辭成功。<ref>《明史·趙煥傳》</ref>。[[吴亮嗣]]于万历末年的奏疏中说:「皇上每晚必饮,每饮必醉,每醉必怒。酒醉之后,左右近侍一言稍违,即毙杖下。」<ref>顾景星《白茅堂集》卷38《吴亮嗣传》</ref>
樊樹志的《萬曆傳》考究裏,中允地解釋了明神宗怠政原因,源於健康狀況惡化非子烏虛有,追溯萬曆十四年九月十八日以後,皇帝因病免朝,言「頭昏眼黑,力乏不興」,對祭享太廟活動也只能權讓勛貴代理,并無奈地說道「非朕敢偷逸,恐弗成禮」,後來又遣內使對內閣傳諭「聖體連日動火,時作眩暈」,「聖體偶因動火,服涼藥過多,下注於足,搔破貼藥,朝講暫免。」與定陵发掘後查證神宗左足有疾互相引證。且當萬曆十五年三月初六,聖體初安以後,神宗旋即上朝聽政,隨后又與三輔臣見面,并打招呼說「朕偶有微疾,不得出朝,先生每憂心。」,十六年二月初一又如常參與文華殿經筵,并興致勃勃地與閣臣討論《貞觀政要》,唐太宗與魏徵。萬曆十八年正月初一時,收到雒于仁奏疏的神宗召見首輔申時行入見,當申時行向他提出皇上有病需要静攝,也當一月之間至少數次視朝,神宗并沒有惱怒,只是解釋道「朕病愈,豈不欲出!即如祖宗廟祀大典,也要親行,聖母生身大恩,也要時常定省。只是腰痛腳軟,行立不便。」,次年病情稍好後神宗與閣臣談起病情,也是真情流露地說起自己久病的心情「朕近年以來,因痰火之疾,不時舉發,朝政久缺,心神煩亂」。乃至神宗在位中期王家屏,王鍚爵輔政期間仍是「面目發腫,行步艱難」,以致連嫡母仁聖皇太后陳氏病逝,一向孝順聞名的神宗也因病動彈不得,只能遣人代理,而遭受到朝臣猛烈的評擊責難,有苦難言,此後神宗病情反復,在萬曆三十年病情之差甚至要一度立下遺旨,向沈一貫託孤。可見神宗在位期間的「動履不便」「身體虛弱」以致在位期間怠政,實不是推諉託辭。
萬曆中期後雖然不上朝,但是並沒有出現英宗以來的[[宦官]]之亂,也沒有[[外戚]]干政,也沒有[[嚴嵩]]這樣的奸臣,朝內黨爭也有所控制,萬曆對於[[朝鮮之役|日軍攻打朝鮮]]、[[薩爾滸之戰|女真入侵]]和[[梃擊案]]都有迅速的反應,如萬曆二十四年,乾清坤寧兩宮大火,神宗下罪己詔書,表示雖然忽略一般朝政庶務,但還是關心國家大事,而處理政事的主要方法多是在九重宫阙下通過諭旨的形式向下面傳遞,並透過一定的方式控制朝局。
此外[[礦稅之弊]],即神宗在位期間的賦稅措施,一般被是認為萬曆中年後弊政的一部分,萬曆擺脫張居正的束縛之後,開始通過向各地徵收礦稅銀的方式,增加內庫的內帑,大多數學者認為這是一項弊政,也有許多的反對意見,認為礦稅也有相當的好處,如礦稅入內帑後大多用于国家救灾,餉軍救急等。
=== 萬曆三大征 ===
{{Main|萬曆三大征}}
神宗在軍事上任用幹練將校,先後發兵平定了[[播州]]([[遵义]])[[杨应龙]]之亂的[[播州之役]]、平[[宁夏]][[哱拜]]之乱的[[寧夏之役]]、抵抗[[日本]][[丰臣秀吉]]發兵侵略[[朝鮮王朝|朝鮮]]以及[[奴兒干都司]]的[[萬曆朝鮮戰爭|朝鮮之役]],维护了明朝的內部统一及[[朝貢體系|宗主國]]的權威。此三場戰爭合稱[[萬曆三大征]]。后世有说明軍雖均獲勝,但軍費消耗甚鉅,如僅朝鮮一役消耗國庫便高達银八百八十三万五千两,米数十万斛<ref>《燃藜室记叙》十七卷:“徵发浙陕湖川贵云缅南北兵通二十二万一千五百余人,往来诸将及任事人三百七十余员,粮银五百八十三万二千余两,交易米豆银三百万两,
实用本色米数十万斛,诸将赏银三千两,山东粮二十万斛。</ref>,對晚明的[[財政]]造成重大負擔。但实际上明代晚期仅对后金的战事,耗费就高达六千万两之巨<ref>《边镇粮饷》的統計數字</ref>,远超三大征,且三大征都是不得不打之戰,如朝鮮一國勢拱神京,地牽關海,薊、遼之外藩,東江之咽噎,一或失守,重險撤焉,如若不打甚至打败了,明朝都有亡国之危。而三大征实际军费则由内帑和太仓库银足额拨发,三大征结束后,内帑和太仓库仍有存银,而面對萨尔浒之战的大败,朱翊钧用熊廷弼守辽东,屯兵筑城,才稍稍将东北局势扭转。<ref>{{cite book|author=马伯庸 |coauthors=汗青 |title=帝国最后的荣耀:大明1592•抗日援朝 |year=2012 |publisher=山西人民出版社 |location=太原 |isbn=9787203071693 }}</ref>。
而被明神宗再造其國的大恩,[[李氏朝鮮]]極為感謝。即使經[[壬辰倭亂]]使朝鮮國力銳減,還是於[[萨尔浒之战]]派遣兵馬助戰,年年來貢,谨守藩邦职责。而在[[崇禎帝]]時曾為明朝事宜而與[[後金]]相戰兩次,分別是[[丁卯胡亂]]與[[丙子胡亂]],最後不敵被逼成為[[後金]]的藩屬國,力屈而服,停止使用明朝年號。但實際上官方與民間依然極為思念明朝,甚至在明朝滅亡後([[崇禎]]十七年,1644年)二百多年依然使用「崇禎」年號,极为恭奉明朝,世代依舊視[[明朝]]為父母之國,君上之國,而非[[清朝]]。在清朝中期統治下,他們仍舊會對久已滅亡的明朝如此论述:“嗚呼!皇明吾上國也。上國之於屬邦,其賜賚之物,雖微如絲毫,若隕自天,榮動一域,慶流萬世。……蓋吾明室之恩不可忘也。昔倭人覆我疆域,我神宗皇帝提天下之師東援之,竭帑銀以供師旅,復我三都,還我八路。……恩在肌髓,萬世永賴,皆吾上國之恩也。”<ref>[[朴趾源]]《[[熱河日記]]·[[:ko:s:열하일기/행재잡록|行在雜錄]]》(1780年)</ref>可見明神宗發動朝鮮之役,在維持明朝在東亞的威望以及影響力擔當了重要的角色。
=== 西学东渐 ===
{{main|西学东渐}}
神宗在位期间,西方[[传教士]]纷纷来华,其中以[[利玛窦]]为代表。利玛窦还在万历二十八年(1601年)觐见了神宗,向神宗进呈《[[万国图志]]》、[[自鸣钟]]、大西洋琴等西方方物,获得了神宗的信任。<ref>{{cite web|author1=祝勇|title=利玛窦:岩中花树|url=http://history.people.com.cn/GB/205396/15146704.html|website=人民网|accessdate=2017-04-28}}</ref>
利玛窦还与进士出身的翰林[[徐光启]]交情最好。除利玛窦来华外,来中国的传教士还有意大利的[[熊三拔]]、[[艾儒略]],日耳曼人[[汤若望]]等人<ref>{{cite web|title=西方传教士来到中国|url=http://military.china.com/zh_cn/history2/06/11027560/20050526/12346910.html|website=中华网|accessdate=2017-04-28}}</ref>。
西方传教士来到中国,把西方数学、天文、地理等科学技术知识还有西方文化传到中国,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当时中国社会经济文化的发展,而中国[[士大夫]]阶层中的少数先进分子,同时起了一种唤醒的作用<ref>{{cite web|title=西方传教士来到中国|url=http://military.china.com/zh_cn/history2/06/11027560/20050526/12346910.html|website=中华网|accessdate=2017-04-28}}</ref>。
<gallery>
File:CEM-19-Asiae-nova-description-1610-Jodocus-Hondius-2538.jpg|荷兰地理学家[[约道库斯·洪第乌斯]]编制的万历三十八年(1610年)明朝版图。
File:CMOC Treasures of Ancient China exhibit - calligraphy brush with dragon design.jpg|上刻「大明萬曆年製」的御用毛筆
</gallery>
=== 國本之爭 ===
{{main|國本之爭 }}
萬曆九年,神宗在向太后請安時臨幸一名宮女,生下了長子[[朱常洛]](後來的明光宗泰昌皇帝)。因為朱常洛是宮女所生,神宗不喜歡他,且有意立愛妃鄭氏所生的[[朱常洵]]為太子。萬曆十四年群臣上奏請神宗即立常洛為太子,萬曆以常洛尚年幼體虛未定,拖延不決。
萬曆二十一年,明神宗變本加厲,下手詔要將皇長子朱常洛、三子朱常洵和皇五子朱常浩一同封為[[藩王]],以後再選擇其中適合人選為太子。朝臣聽聞一片譁然,紛紛上奏神宗。如雪片般飛來的痛批奏摺,使神宗倍感壓力,迫於眾議只好不得已收回前命。直到萬曆二十九年,朱常洛已年滿二十歲,立儲一事已不可拖延,神宗才立其為皇太子。
而長久以來的[[國本之爭]]引發出了兩次[[妖書案]],這些案件即是朝廷大臣內鬨的縮影,可說是[[東林黨爭]]。
=== 女真崛起 ===
此时东北[[女真]]族興起,成为日後[[中原]]帝國的隐患。万历四十六年(1618年)四月十三日,女真[[酋長]][[努爾哈赤]]自稱“覆育列國英明汗”,凑“[[七大恨]]”,以掀起叛乱,并僭称国号为[[後金]]。四十六年四月,女真兵克[[抚顺]],朝野震惊<ref>《明实录·神宗显皇帝实录》卷568:“总督汪可受奏臣初五日奉旨即欲出关但抚顺初陷……上曰蓟镇援兵既集尔便随宜调发以资战守出关调度还酌量缓急以为迟速若贼势已逼毋得逗遛观望致误军机”</ref>。為了應付女真,把努爾哈赤「务期歼灭,以奠封疆」,自萬曆四十六年九月起,先後三次下令加派全國田賦,時稱[[遼餉]],明末三饷之始。万历四十七年(1619年),[[遼東]][[經略]][[楊鎬]]調兵遣將,四路進攻後金,在[[薩爾滸之戰]]大敗,死四萬餘人,[[開原]]和[[鐵嶺]]淪陷,首都[[燕京]]震動。
戰爭中,明神宗多有佈置方略,但一直吝惜內庫帑銀,不願撥內帑充餉,直至朝臣再三請求而後才勉強發了帑銀十萬,但其中多黑如漆或脆如土,致使師老餉匱。待四路殞將覆師後,神宗才又警愦觉聋,發了近四十萬兩內帑銀解赴辽東,并任用[[熊廷弼]]守[[辽东]],並給予其大力支持,屯兵筑城,才稍稍将東北局勢扭轉。虽然明神宗多年未正式上朝,但大到朝鲜之役,小到顺天府祈雨,均由皇帝在内宫作出,并发各部门直接执行。
=== 明神宗與光宗駕崩 ===
[[薩爾滸之戰]]後,[[遼東]]失陷,神宗鬱鬱寡歡,焦勞國事。隔年萬曆四十八年(1620年)四月,皇后[[王喜姐]]病逝,神宗心力交瘁,過了三個月(七月)明神宗駕崩於弘德殿<ref>《明神宗顯皇帝實錄卷之五百九十六》:“上疾大漸召英國公張惟賢大學士方從哲吏部尚書周嘉謨戶部尚書李汝華兵部尚書董嘉善署刑部事摠督倉場尚書張問達署工部事協理戎政尚書黃克纘禮部右侍郎孫如游等入見於弘德殿”</ref>,享年58歲。臨終前遺詔指出大臣應勉以用心辦事,以及廢礦稅,起用建言而得罪的官員等。
{{main|红丸案|移宫案}}
万历四十八(1620年)年七月二十一日,明神宗驾崩。太子朱常洛立即发[[内帑]](皇帝私房钱)百万犒赏边关将士。停止所有[[礦稅之弊|矿税]],召回以言得罪的诸臣。不久,再发内帑百万犒边。八月[[即位]],改元[[泰昌]],是为明光宗。九月,在位不足三十天的明光宗便在[[红丸案]]之中暴毙。<ref>《明史·本紀第二十一》:四十八年七月,神宗崩。丁酉,太子遵遗诏发帑金百万犒边。尽罢天下矿税,起建言得罪诸臣。己亥,再发帑金百万充边赏。八月丙午朔,即皇帝位。大赦天下,以明年为泰昌元年。蠲直省被灾租赋。己酉,吏部侍郎史继偕、南京礼部侍郎沈飗为礼部尚书兼东阁大学士,预机务。辽东大旱。庚申,兰州黄河清,凡三日。甲子,礼部侍郎何宗彦、刘一燝、韩爌为礼部尚书兼东阁大学士,预机务。乙丑,南京礼部尚书朱国祚为礼部尚书兼东阁大学士,预机务。召叶向高。遣使恤刑。丙寅,帝不豫。戊辰,召对英国公张惟贤、大学士方从哲等十有三人于乾清宫,命皇长子出见。甲戌,大渐,复召从哲等受顾命。是日,鸿胪寺官李可灼进红丸。九月乙亥朔,崩于乾清宫,在位一月,年三十有九。熹宗即位,从廷臣议,改万历四十八年八月后为泰昌元年。冬十月,上尊谥,庙号光宗,葬庆陵。<br>赞曰:……光宗潜德久彰,海内属望,而嗣服一月,天不假年,措施未展,三案构争,党祸益炽,可哀也夫!</ref>。
因光宗即位不到一個月即告駕崩,孫子熹宗即位後葬神宗於[[定陵]]。[[明光宗]]即位後,內閣先是為萬曆帝擬謚上[[廟號]]顯宗恭皇帝,但後來認為諡號的「恭」是[[晉恭帝]],[[隋恭帝]]兩位末代皇帝的諡號,先帝聖謨不可殫述,而帝堯運乃神之德,於是後改成為其上[[廟號]]神宗,諡號顯皇帝。
臨終遺言:
{{cquote|朕嗣祖宗大統,歷今四十八年久,因國事焦勞,以致脾疾,遽不能起,有負先皇付託。惟皇太子青宮有年,實賴卿與司禮監協心輔佐,遵守祖制,保固皇圖,卿功在社稷,萬世不泯。 }}
明神宗遺詔:
{{cquote|朕以沖齡纘承大統,君臨海內四十八載,于茲享國最長,夫復何憾?念朕嗣服之初,兢兢化理,期無负先帝付託。比緣多病,靜挕有年,郊廟弗躬,朝講希禦,封章多滯,寮采半空,加以礦稅煩興,徵調四出,民生日蹙,邊釁漸開,夙夜思維,不勝追悔,方圖改轍嘉與,天下維新。而遘疾彌留,殆不可起,蓋愆補過,允賴後人。皇太子聰明仁孝。睿德夙成,宜嗣皇帝位。尙其修身勤政。親賢納諫。以永洪圖。皇長孫宜及時冊立進學。瑞王,惠王,桂王。各擇善地。令早就藩封。大小臣工務協恭和衷,輔理嗣君,保乂王室。是皆朕惓惓之至意也。內閣輔臣亟爲簡任,卿貳大僚盡行推補。兩次考選幷散館,科道官俱令授職。建言廢棄及礦稅詿誤諸臣,酌量起用。一切榷稅倂新增織造、燒造等項,悉皆停止。各衙門見監人犯,俱送法司査審,可釋放者釋放。東師缺餉,宜多發內帑以助急需。陣亡將士,速加恤錄。喪禮遵舊制,以日易月,二十七日釋服。毋禁民間音樂、嫁娶。宗室親王,藩屛爲重,勿得輒離本國。各處總督、鎭邊、三司官地方攸緊,不許㹡去職守,聞喪之日,止於本處哭臨三日,進香差官代行,衛所、府、州、縣幷土官,幷免進香。詔告天下,咸使聞知。}}
=== 身後之事 ===
1955年10月4日,[[郭沫若]]、[[沈雁冰]]、[[吴晗]]、[[邓拓]]、[[范文澜]]、[[张苏]]等人联名提交《关于发掘[[明长陵]]的请示报告》给[[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国务院]]秘书长[[习仲勋]]。报告转给主管文化工作的国务院副总理[[陈毅]],并呈报国务院总理[[周恩来]]。[[中华人民共和国文化部|文化部]]文物局局长[[郑振铎]]、[[中国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副所长[[夏鼐]]得知后认为条件不成熟,强烈反对贸然发掘,高层形成一场争论。周恩来向[[毛泽东]]作了汇报,毛泽东点头后,周恩来批下“原则同意”四字。长陵发掘委员会委员夏鼐负责发掘的技术指导,便让其学生赵其昌(后任[[首都博物馆]]馆长)做前期调研。赵其昌带探工在长陵未找到发掘线索。在向夏鼐、吴晗等人汇报后,经商讨决定先试掘[[明献陵|献陵]],积累经验再发掘长陵。后来吴晗和夏鼐认为试掘献陵对长陵的发掘参考价值不大,吴晗提议试掘[[明永陵|永陵]],遭夏鼐强烈反对,认为这与发掘长陵无异;试掘[[明思陵|思陵]],吴晗认为太小,是妃子墓改建。此后吴晗和夏鼐才想到定陵。杨仕、岳南合著的《定陵地下玄宫洞开记》认为,吴晗和夏鼐想到定陵的原因有二,“第一,定陵是十三陵中营建年代较晚的一个,地面建筑保存得比较完整,将来修复起来也容易些。第二,万历是明朝统治时间最长的一个,做了48年皇帝,可能史料会多一些。”<ref name=zjrx/> 定陵的開挖始末,《風雪定陵》一書有詳細的介紹。
1956年5月开始试掘,历时一年试掘成功,1957年打开玄宫。其玄宫由前室、中室、后室、左配室、右配室组成,石条起券,前室前面有隧道券,总面积1195平方米,出土文物3000多件。1959年9月30日,就定陵原址建为“定陵博物馆”,[[郭沫若]]题写馆名。1959年10月1日正式对外开放。<ref name=dingling/><ref>[http://www.people.com.cn/GB/paper39/1033/148714.html 地下宫殿———北京定陵博物馆,人民网,2000-07-18]</ref>由于技术水平落后,出土的大批文物无法保存,发掘出土的丝织品变硬腐化。郑振铎、夏鼐为此上书国务院,请求立即停止再批准发掘帝王陵墓的申请,国务院总理周恩来同意了他们的意见。不主动发掘帝王陵墓自此成为中国考古界的定规。<ref>[http://news.qq.com/a/20100830/000533_2.htm 考古之痛:明定陵发掘的凄惨教训,腾讯,2010-08-30]</ref>
1966年[[文化大革命]]爆发后,定陵遭到嚴重破壞,保存在定陵文物仓库中的萬曆帝、-{后}-的屍骨被[[紅衛兵]]以「打倒地主階級的頭子萬曆」的口號被揪出。1966年8月24日,萬曆帝、-{后}-的三具尸骨以及一箱帝后画像、资料照片等被抬到定陵博物馆重门前的广场上接受批斗并焚毁。<ref name=zjrx>[http://edu.zjrxz.com/html/20150125/238870.shtml 万历皇帝陵寝发掘实录:三百年后被掘的报应之谜,浙江热线,2015-01-25]</ref>
== 陵寝墓地 ==
{{main|明定陵}}
{{擴充|time=2016-08-28}}
万历帝的定陵1958年被发掘,万历帝尸骨復原,“生前体形上部为驼背”、左腳略右腳短。[[文革]]時期的1966年8月24日,遗骨被[[紅衛兵]]付之一炬。因此,萬曆皇帝之所以三十年不上朝的原因,有一說是認為自己身形不正,感到自卑,所以不敢見人。
== 任用官吏 ==
=== 內閣首輔 ===
{{col-begin}}
{{col-4}}
* [[張居正]]
* [[呂調陽 (明朝)|呂調陽]]
* [[張四維]]
* [[馬自強]]
* [[申時行]]
* [[潘晟]]
{{col-4}}
* [[余有丁]]
* [[許國 (人物)|許國]]
* [[王錫爵]]
* [[王家屏]]
* [[趙志皋]]
{{col-4}}
* [[張位]]
* [[陳於陛]]
* [[沈一貫]]
* [[沈鯉]]
* [[朱賡]]
{{col-4}}
* [[于慎行]]
* [[李廷機]]
* [[葉向高]]
* [[方從哲]]
* [[吳道南]]
{{col-end}}
=== 名將 ===
* [[戚繼光]]
* [[李成梁]]
* [[李如松]]
* [[麻貴]]
* [[熊廷弼]]
* [[王崇古]]
* [[譚綸]]
* [[沈有容]]
* [[杜松]]
* [[劉綎]]
* [[董一元]]
* [[柴國柱]]
* [[張臣]]
* [[蕭如薰]]
=== 太監 ===
* [[馮保]]:萬曆初年[[司禮監]]掌印兼[[秉筆太監]],與張居正合作剷除高拱,助其成為首輔,其人善琴能書,但個性貪婪,后被抄家貶除。
* [[張鯨 (明)|張鯨]]:掌[[東廠]]。助萬曆罷除馮保後任[[秉筆太監]]。性剛果,萬曆帝倚任非常,但後漸招權受賕,最終得罪寵衰,減死充軍。
* [[張誠]]:司禮監掌印太監,以能幹有勞績,調度有方而著稱。
* [[陳矩]]:[[司禮監]][[秉筆太監]]。[[提督]]東廠,為人平恕識大體,清廉正直,體恤官民。
* [[陳增]]:礦稅太監。增肆惡山東者十年。
* [[陳奉]]:[[御馬監]][[奉御]]。每托巡歷,鞭笞官吏,剽劫行旅。
* [[高淮]]:[[尚膳監]][[監丞]]。掠奪民財甚劇。辽东矿监,其党横行,激起民变。
* [[梁永]]:御馬監監丞。掠奪民財甚劇。
* [[田義]]:司禮監太監,周慎簡重,練達老成,性儉樸寡言,休休有量,有大臣度。
* [[崔文升]]:鄭貴妃宮中內侍。
== 人物評價 ==
=== 官方評價 ===
*明朝官修的編年體史書《[[明神宗顯皇帝實錄]]》總評萬曆皇帝一生說:“蓋上仁孝聖神,逈絕千古,享國愈久,聖德彌隆,無挽近綜核之煩,而自臻治古幾康之理。海內沐浴玄化幾五十年,國祚靈長,永永無極,所培毓遠矣。先是因秉軸者懲操切之過,不無稍劑以寬大,而上明習政事,乾綱獨攬,予奪進退,莫可測識。晚頗厭言官章奏,概置不報,然每遇大事,未嘗不折衷群議,歸之聖裁。中外振聳,四封宴如,雖以憂勤之主極意治平而不得者,上獨以深居靜攝得之,周之成康,漢之文景,未足況也。至慈護先考,終始無間,尤非草野所得窺,而為堯為舜之旨,更諄諄以期。 ……廟號曰神,殆真如神雲。”
=== 正面 ===
* [[黄汝良]]:“仓箱红朽无忧岁,南北敉宁不用兵。北塞称臣四十年,封疆无数获生全。”
* [[姚希孟]](1579—1636):“缅怀祖德岂难跻,八柄河魁手自持。凤诏未闻传墨敕,貂珰只许贡朱提。兵符细柳将军令,国计元和宰相稽。蝉鬓秀才垂紫袖,批红不改旧标题。”
* [[丁耀亢]](1600—1669):“憶昔村民千百家,門前榆柳蔭桑麻。鳴雞犬吠滿深巷,男舂婦汲聲歡嘩。神宗在位多豐歲,鬥粟文錢物不貴。門少催科人晝眠,四十八載人如醉。”<ref>《古井臼歌》</ref>
* [[钱谦益]](1582—1664):“国家修明昌大之运,自世庙以迄神庙,比及百年,可谓极盛矣。”“万历中,正国家日中豫泰之候。”“当盛明日中,君臣大有为之日。”“呜呼,我神宗显皇帝,丕承谟烈,久道化成,制科取士,人物滋茂。”
* [[王时敏]](1592—1680):“神宗之世,海内乂安,生民不见兵火。”
* [[谈迁]](1593—1657):“今吏民嗷嗷,追念宽政,讴吟思慕,虽改代讵一日忘之哉?”
* [[夏允彝]](1596—1645):“神庙冲龄践祚,睿质夙成……士大夫以气节相矜,虽无姚、宋之辅,亦无愧开元之盛时也。”“神庙睿圣非常,虽御朝日希,而柄不旁落,止以鄙夷群臣之故,置庶务于不理。士大夫益纵横于下,而国事大坏。”
* [[陈洪绶]](1599—1652):“枫溪梅雨山楼醉,竹坞香茶佛屋眠。得福不知今日想,神宗皇帝太平年。”
* [[吴伟业]](1609—1671):“余尝惟国家当神宗皇帝时,天下平治。”“以余所闻,神宗皇帝时,士大夫以读书讲学相高。”“余生也晚,犹见神宗皇帝之世,江南土安俗阜,风习最为近古。”
* [[顾炎武]](1613—1682):“昔在神宗之世,一人无为,四海少事。”
* [[彭孙贻]](1615—1673):“眼见万历年,朝野穆清昊。”“风光漫思江南乐,父老还思万历年。”
* [[方孝标]](1617—?):“此时神庙正垂衣,四海烽清禾黍肥。”
* [[吴嘉纪]](1618—1684):“酒人一见皆垂泪,乃是先朝万历钱。”
* [[徐枋]](1622—1694):“神宗朝正当国家全盛。”
* [[李邺嗣]](1622—1680):“神宗全盛日,海内一愁无。尚及闻遗老,今犹哭鼎湖。”
* [[汪琬]](1624—1691):“琬尝追溯神宗之世,国家方承平无事。”“神宗德泽犹在人心。”
* [[曾灿]](1625—1688):“神宗乙巳年,中原边辅无烽烟。圣人御极贤者出,粟米流脂贯朽钱。”
* [[陈维嵩]](1625—1682):“先朝神宗御宇五十余载,六服休畅,被润泽而大丰美。”
* [[呂留良]](1629—1683):「生逢神廟間,貌古性亦淳。海宇忘兵革,冠佩何彬彬。當時不知好,今憶真天神。三十後少年,語之笑且嗔。」<ref>呂留良,〈靜夫尊人曰從老人留飲今年正九十〉</ref>
* [[魏世效]](1659—?):“万历之四十六年,天下熙暤。当斯时也,物安其性,民安其业,濡染涵育,莫不知立身爱君之道。而敦庞之风,谦下之节,亦惟此时人能有之。”
*朝鮮貢使[[李睟光]](1563年—1628年):“巍功赫業五帝六,冠帶車書四海一。商周禮樂漢文物,鼓舞堯天歌舜日。”“聖主天地千年德,嗚呼!聖主天地千年德。”
*朝鮮使臣對萬曆皇帝執政前期的勤政是極為稱道的:“因聞皇上講學之勤,三六九日,則無不視朝,其餘日則雖寒暑之極,不輟經筵。四書則方講孟子,綱目至於唐紀,日出坐殿,則講官立講。講迄,各陳時務。又書額字,書敬畏二字以賜閣老,又以責難陳善四字,賜經筵官,以正己率屬四字,賜六部尚書,虛心好問,而 聖學日進於高明。下懷盡達,而庶政無不修,至午乃罷,仍賜宴於講臣,寵禮優渥雲。嗚呼!聖年才至十二,而君德已著如此。若於後日長進不已,則四海萬姓之得受其福者。”
* 成书于清初的小说《[[樵史通俗演义]]》开篇说:“传至万历,不要说别的好处,只说柴米油盐鸡鹅鱼肉诸般食用之类,哪一件不贱?假如数口之家,每日大鱼大肉,所费不过二三钱,这是极算丰富的了。还有那小户人家,肩挑步担的,每日赚得二三十文,就可过得一日了。到晚还要吃些酒,醉醺醺说笑话,唱吴歌,听说书,冬天烘火夏乘凉,百般玩耍。那时节大家小户好不快活,南北两京十三省皆然。皇帝不常常坐朝,大小官员都上本激聒,也不震怒。人都说神宗皇帝,真是个尧舜了。一时贤想如张居正,去位后有申时行、王锡爵,一班儿肯做事又不生事,有权柄又不弄权柄的,坐镇太平。至今父老说到那时节,好不感叹思慕。”
* 《[[乱离见闻录]]》作者陈舜回憶说:“予生萬曆四十六年戊午八月廿六日卯時,父母俱廿三歲,時丁昇平,四方樂利,又家海角,魚米之鄉。鬥米錢未二十,斤魚錢一二,檳榔十顆錢二文,著十束錢一文,斤肉,只鴨錢六七文,鬥鹽錢三文,百般平易。窮者幸托安生,差徭省,賦役輕,石米歲輸千錢。每年兩熟,耕者鼓腹,士好詞章,工賈九流熙熙自適,何樂如之。”
* 成书于天启四年的小说《[[警世通言]]》,第三十二章說:“自永樂爺九傳至於萬曆爺,此乃我朝第十一代的天子了。這位天子,聰明神武,德福兼全,十歲登基,在位四十八年,削平了三處寇亂。那三處?日本關白平秀吉,西夏承恩,播州楊應龍。平秀吉侵犯朝鮮,承恩、楊應龍是土官謀叛,先後削平。遠夷莫不畏服,爭來朝貢。真個是:一人有慶民安樂,四海無虞國太平。”
* 成书于萬曆四十七年的《[[萬曆野獲編]]》,編輯小引說:“今上御極已垂五十年。德符幸生堯舜之世,雖果處菰蘆,然詠歌太平,無非聖朝佳話。間有稍關時事者,其涇渭自明,藿食者但能粗憶梗概而已。”
*[[清世祖]](1643-1661):“當明之初,取民有制,休養生息。萬曆年間,海內殷富,家給人足。天啟,崇禎之世,因兵增餉,加派繁興,貪吏綠以為奸,民不堪命,國祚隨之,良足深鑒。”
*崔瑞德《剑桥中国明代史》:万历皇帝聪明而敏锐;他自称早慧似乎是有根据的。他博览群书;甚至在他最后的日子里,在他已深居宫廷几十年,并已完全和他的官吏们疏远了时,按照他时代的标准,他仍然博闻广识。
=== 负面 ===
* 《[[明史]]·神宗本紀》:“贊曰:神宗沖齡踐阼,江陵秉政,綜核名實,國勢幾於富強。繼乃因循牽制,晏處深宮,綱紀廢弛,君臣否隔。於是小人好權趨利者馳騖追逐,與名節之士為仇讎,門戶紛然角立。馴至悊、愍,邪黨滋蔓。在廷正類無深識遠慮以折其機牙,而不勝忿激,交相攻訐。以致人主蓄疑,賢奸雜用,潰敗決裂,不可振救。故論者謂明之亡,實亡於神宗,豈不諒歟。”
* [[趙翼]]《[[廿二史劄記]]·萬曆中礦稅之害》:“論者謂明之亡,不亡於[[崇禎]]而亡於萬曆。”
* [[清高宗]]在《明[[長陵]]神功聖德碑》則道:“明之亡非亡於流寇,而亡於神宗之荒唐,及[[天啟]]時閹宦之專橫,大臣志在祿位金錢,百官專務鑽營阿諛。及[[明思宗|思宗]]即位,逆閹雖誅,而天下之勢,已如河決不可復塞,魚爛不可復收矣。而又苛察太甚,人懷自免之心。小民疾苦而無告,故相聚為盜,[[李自成|闖賊]]乘之,而明社遂屋。嗚呼!有天下者,可不知所戒懼哉?”
* [[黃仁宇]]在《[[萬曆十五年]]》一書將萬曆皇帝的荒怠,聯繫到萬曆皇帝與[[文官]]群體在“立儲之爭”觀念上的對抗。怠政則是萬曆皇帝對文官集團的報復。黃仁宇說:「他(即萬曆皇帝)身上的巨大變化發生在什麼時候,沒有人可以做出確切的答復。但是追溯皇位[[繼承]]問題的發生,以及一連串使皇帝感到大為不快的問題的出現,那麼1587年[[丁亥]],即萬曆十五年,可以作為一條界線。這一年表面上並無重大的動蕩,但是對本朝的歷史卻有它特別重要之處。」在《萬曆十五年》文末總結,「1587年,是為萬曆15年,歲次丁亥,表面上似乎是四海昇平,無事可記,實際上我們的大明帝國卻已經走到了它發展的盡頭。在這個時候,皇帝的勵精圖治或者晏安耽樂,[[首輔]]的[[獨裁]]或者調和,高級將領的富於創造或者習於苟安,文官的廉潔奉公或者貪污舞弊,[[思想家]]的極端進步或者絕對[[保守]],最後的結果,都是無分善惡,統統不能在事實上取得有意義的發展。因此我們的故事只好在這裡作[[悲劇]]性的結束。萬曆丁亥年的年鑑,是為歷史上一部失敗的總記錄」。
=== 其他 ===
* 在黄仁宇等的著作中也表达出中国明代中后期,皇帝只是一个牌位,而事实上万历的个人行为对基层的国家的习惯轨迹并无大的影响。
== 軼事 ==
=== 賢臣為寶,珠玉何益 ===
萬曆元年十月八日,是日講的日子,朱翊鈞在文華殿聽張居正進講《帝鑑圖說》。當張居正講到宋仁宗不喜珠飾,值得效法時,朱翊鈞立即表示同感:“賢臣才是寶,珠玉又有何益!”,張居正接著說:“聖明的君主貴五穀而賤珠玉,五穀可以養人,而金玉飢不可食,寒不可衣,《書經》稱不作無益害有益,不貴異物賤用物,道理也就在這裡。”。 “是啊!宮裡的人喜歡裝飾,我在年賜時每每節省,宮人們都有意見,我說國庫的積蓄又有多少呢?”朱翊鈞又回答說。張居正便誇獎道“皇上能這樣說,真是社稷生靈的福氣啊!”,當時朱翊鈞才不過十歲。<ref>《萬曆皇帝大傳》:從善如流,整刷朝綱…(2)</ref>
=== 少年老成 ===
萬曆二年,朝鮮使臣許篈,趙憲前來朝貢。許篈在其前往中國記錄見聞的《朝天記》對年幼的萬曆天子的形象進行了描寫,記載其「聲甚清朗」「天威甚邇,龍顏壯大,語聲鏗然,(我)不勝歡欣之極」<ref>《朝天記》許篈:頁二七五</ref>同行的另一位使臣趙憲則更生動地記錄地在《朝天日記》道「上(萬曆皇帝)年僅十二歲,而注視別人時十分老成,端坐在龍椅上也不曾搖動,並不會叫太監內臣傳達他的旨意,反而是親自對臣工下聖諭,而聲音玉質淵秀,金聲清暢。(我)一聽到年幼天子的聲音,就感動起來,對以後天下太平萬歲的希望,也更加愈切了。」<ref>《朝天日記》趙憲:頁二二三</ref>,而趙憲甚至把年幼的萬曆天子與其父[[明穆宗]]作比較,卻指出其父上朝時精神不集中、時常東張西望,而且聲音微弱,需要宦官再去大聲宣旨,儀態形像不佳。
=== 喜好讀書 ===
自從張居正去世以後,萬曆終於能擺脫出翰林學士的羈絆;而自從他成為父親以來,李太后也不再乾預他的生活。但是,皇帝自幼聰惠,在這個時候確實已經成年了,他已經不再有興趣和小宦官去打鬧,而是變成了一個喜歡讀書的人。他命令大學士把本朝諸祖宗的“實錄”抄出副本供他閱讀,又命令宦官在北京城內收買新出版的各種書籍,包括詩歌、論議、醫藥、劇本、小說等各個方面<ref>{{cite web|author1=黄仁宇)|title=万历大婚|url=http://www.china.com.cn/aboutchina/zhuanti/lddw/2007-11/20/content_9256606.htm|website=中国网|accessdate=2017-04-28}}</ref>。
=== 罷治水田 ===
萬曆十四年三月,一次君臣召對中,因京師陰霾蔽空,皇帝決定減免一些稅賦,並認為或許最近開水田太過擾民,而致上天警示,應當停止,閣臣申時行委婉地說道:「京東地方,田地荒蕪,廢棄可惜,相應開墾。」皇帝復說道:「南方地下,北方地高。南地濕潤,北地鹼燥。且如去歲天旱,井泉都乾竭了。這水田怎能做得?」於是申時行頓時認為聖裁允當,拜首執行。
=== 御史拿人 ===
明朝遺民李長祥在“天問閣集”的“劉宮人傳”中也對萬曆皇帝有過高度評價,甚至認為萬曆皇帝比起東漢光武帝,唐太宗來,品德更在其上。
明末流離出宮的一個老宮女劉氏曾在萬曆年間任職。他與李長祥講述當年的事情「一天內官(太監)持朱筆寫的傳票給萬曆皇帝看,皇帝看完不說話,太監說:「連皇帝身邊侍的左右內官都容不下,還敢來拿。」皇帝沉默了一回,便回答說:「朱票拿人是巡城御史的職責,怎麼能奪他權柄,阻礙他執法,況且你們一定是幹了些什麼壞事。這事朕不管,人就隨他拿去吧。」這時候皇帝還不知道當時發生了什麼事。
後來李長祥覽神宗遺事,原來是當年有一人告內官於御史,御史不知道他已經進宮了,即出朱票拿人。手持朱票去拿人的也不是有經驗的人,直接走到午門去索問。一眾內官馬上就大怒並把票奪走,走到皇帝面前奏上此事,皇帝說的話就跟老宮女劉氏一模一樣,居然兩事能互相對證。
李長祥也不禁大加讚許:「嗚呼聖人哉,聖人哉......考當日所為,亦飾語耳,若神宗乃真有其實,雖唐虞三代之令主,何以加此。其能使海內家給人足,道不拾遺,夜不閉戶者四十八年,有以哉!」<ref>《天问阁集》:“余常覽神宗遺事,有人訟一內官於中城御史,御史不知其為已入皇城之內官也。即為之出朱票。持朱票之役又素非煉事者。即以向午門索問。諸內官憤奪奏之御前,上諭云云如劉氏言。......,嗚呼聖人哉,聖人哉。東漢建武十九年,湖陽公主蒼頭殺人.......蒼頭,公主人,與皇帝之人異,況在御前者乎漢帝今猶稱之,神宗與之相較,豈不勝之絕遠唐太宗謂:“上畏天,畏祖宗,下畏言官“。考當日所為,亦飾語耳,若神宗乃真有其實,雖唐虞三代之令主,何以加此。其能使海內家給人足,道不拾遺,夜不閉戶者四十八年,有以哉!”</ref>
=== 怠政之谜 ===
明神宗屍骨被發掘後,發現其駝背後左右腳短,但學者認為神宗生前並不適用。一說神宗生前從未走出過紫禁城,也不符史實,《明神宗實錄》均載,祭先皇陵、祭天、祈雨、祭孔、祭先農等重大儀式均由皇帝主持,且亦有參與騎馬、步行,均不見有載其殘頹之說,屍體上發現的殘缺應該是年老時造成的,而非先天疾病,且三十年不上朝的神宗,其實都有在內廷批奏摺、發令等,並非完全不事朝政。
===中英交流===
英国女王[[伊丽莎白一世]]在万历二十四年(1596年)给当时中国在位的神宗皇帝写了一封亲笔信,希望英中两国开展贸易往来以及在其他领域交流的愿望。同时还派使者约翰·纽伯莱出使明朝,将这封亲笔信递交给神宗。然而使者在途中遇难,但是这封亲笔信却没有丢失,伊丽莎白一世无奈与此,称为她的终身遗憾。现在这封亲笔信被英国国家博物馆收藏<ref>{{cite web|author1=张达明)|title=英国伊丽莎白一世写给万历皇帝的亲笔信
|url=http://history.sina.com.cn/bk/sjs/2015-01-26/1033115895.shtml|website=新浪网|accessdate=2017-04-28}}</ref>。
伊丽莎白一世写给明朝万历皇帝的亲笔信内容如下:
{{cquote|呈上此信之吾国忠实臣民约翰·纽伯莱,得吾人之允许而前往贵国各地旅行。彼之能作此难事,在于完全相信陛下之宽宏与仁慈,认为在经历若干危险后,必能获得陛下之宽大接待,何况此行于贵国无任何损害,且有利于贵国人民。彼既于此无任何怀疑,乃更乐于准备此一于吾人有益之旅行。吾人认为:我西方诸国君王从相互贸易中所获得之利益,陛下及所有臣属陛下之人均可获得。此利益在于输出吾人富有之物及输入吾人所需之物。吾人以为:我等天生为相互需要者,吾人必需互相帮助,吾人希望陛下能同意此点,而我臣民亦不能不作此类之尝试。如陛下能促成此事,且给予安全通行之权,并给予吾人在于贵国臣民贸易中所极需之其他特权,则陛下实行至尊贵仁慈国君之能事,而吾人将永不能忘陛下之功业。吾人极愿吾人之请求为陛下之洪恩所允许,而当陛下之仁慈及于吾人及吾邻居时,吾人将力图报答陛下也。愿上天保佑陛下。耶稣诞生后1583年,我王在位第25年,授于格林威治宫。}}
== 家庭成员 ==
{{Ahnentafel top}}<center>
{{ahnentafel-compact5
|boxstyle_1=background-color: #ff8000;
|boxstyle_2=background-color: #ff6700;
|boxstyle_3=background-color: #ff4e00;
|boxstyle_4=background-color: #ff3500;
|boxstyle_5=background-color: #ff1c00;
|1='''神宗显皇帝朱翊钧'''
|2='''父:'''穆宗莊皇帝[[朱载垕]]
|3='''母:'''(追尊)[[孝定太后|孝定皇后]]李氏
|4='''祖父:'''世宗肃皇帝[[朱厚熜]]
|5='''祖母:'''(追尊)[[孝恪皇后]]杜氏
|6='''外祖父:'''武清伯[[李伟 (明朝)|李伟]]
|7='''外祖母:'''武清伯夫人王氏
|8='''曾祖父:'''(追尊)睿宗献皇帝[[朱祐杬]]
|9='''曾祖母:'''(追尊)[[慈孝献皇后]]蒋氏
|10='''外曾祖父:'''(追封)庆都伯[[杜林 (明朝)|杜林]]
|11='''外曾祖母:'''(追封)庆都伯夫人
|12='''外曾祖父''':(追赠)武清侯李玉
|13=
|14=
|15=
|16='''高祖父:'''宪宗纯皇帝[[朱见深]]
|17='''高祖母:'''(追尊)[[孝惠皇后 (明朝)|孝惠皇后]]邵氏
|18='''外高祖父:'''(追封)玉田伯[[蔣斅]]
|19='''外高祖母:'''玉田伯夫人
|20=
|21=
|22=
|23=
|24='''外高祖父''':(追赠)武清侯李纲
|25=
|26=
|27=
|28=
|29=
|30=
|31=
}}</center>
{{ahnentafel bottom}}
=== 妻妾 ===
# [[王皇后 (明神宗)|孝端显皇后]]王氏,皇后,谥曰孝端贞恪莊惠仁明媲天毓圣显皇后,合葬定陵,主祔庙。
# [[王贵妃 (明神宗)|温肃皇贵妃]]王氏,[[明光宗|光宗]]朱常洛生母,初封恭妃,后进皇贵妃,崩,谥温肃端靖纯懿皇贵妃,葬[[天寿山]]。明熹宗谥曰孝靖温懿敬让贞慈参天胤圣皇太后,迁葬定陵,祀奉慈殿。
# [[郑贵妃|恭恪皇贵妃]]郑氏,九嬪之一。封贵妃,后进皇贵妃。薨,谥恭恪惠荣和靖皇贵妃,葬[[银泉山]]。明安宗谥曰孝寧溫穆莊惠慈懿憲天裕聖太皇太后。
# [[周端妃 (明神宗)|端妃]]周氏,九嬪之一。
# [[王榮妃 (明神宗)|端靖榮妃]]王氏<ref name="b" />,九嬪之一。
# [[李德嬪 (明神宗)|德嬪]]李氏,九嬪之一。崇祯二年薨。
# [[李榮嬪 (明神宗)|榮嬪]]李氏<ref name="a" />,九嬪之一。天启六年薨。
# [[魏慎嫔|慎嫔]]魏氏,九嬪之一。死于万历三十四年。
# [[邵敬嫔|敬嫔]]邵氏,九嬪之一。万历三十四年薨。
# [[张顺嫔 (明神宗)|顺嫔]]张氏,九嬪之一。万历十六年(1588年)十二月,礼部题顺嫔张氏薨逝。
# [[梁和嬪|和嬪]]梁氏,九嬪之一。崇祯十六年薨。
# [[刘昭妃 (明神宗)|宣懿昭妃]]刘氏<ref name="b">《[[國榷]]》</ref>,思宗尊为太妃。
# [[楊宜妃 (明神宗)|宜妃]]楊氏<ref name="b" />
# [[李贵妃 (明神宗)|恭順皇貴妃]]李氏,初封敬妃。薨,谥恭順荣莊端靜皇贵妃<ref name="a">《[[明書]]》</ref>。明昭宗谥曰孝敬恭順榮莊瑞靖敬天光聖太皇太后。
# [[李順妃 (明神宗)|清惠順妃]]李氏<ref name="b" />:(?-1623年),万历三十二年(1604年)八月册封'''順妃'''。生有皇幼子[[朱常溥]]和皇幼女[[天台公主]]朱轩媺(皆早夭,次序不详)。<ref>《酌中志》“神庙顺妃李娘娘生皇八子及皇十女。”</ref>天启三年薨逝,谥号清惠,袝葬银钱山[[李贵妃 (明神宗)|恭顺荣-{zh-hans:莊; zh-hant:莊;}-端靖皇贵妃]]旁。
# [[許德妃 (明神宗)|莊靖德妃]]許氏<ref name="a" />
# [[常順妃 (明神宗)|溫靜順妃]]常氏<ref name="a" />
# [[王僖妃 (明神宗)|僖妃]]王氏<ref name="b" />
# [[耿悼嬪 (明神宗)|伟嬪]]耿氏。万历十七年六月悼嫔耿氏薨。
# [[胡侍御 (明神宗)|侍御胡氏]],未获正式册封
=== 兄弟 ===
# 宪怀太子[[朱翊釴]]
# 靖悼王[[朱翊铃]]
# 潞简王[[朱翊镠]]
=== 子女 ===
==== 子 ====
# [[明光宗|光宗朱常洛]](1582 - 1620),母[[孝靖太后]]王氏,继皇帝位一月后死去。
# 邠哀王[[朱常溆]](1585年),甫生即死<ref>《明史》言其母失考,《酌中志》写母为郑贵妃</ref>。
# 福忠王[[朱常洵]](1586 - 1641),母[[鄭貴妃 (明神宗)|恭恪皇贵妃]]郑氏,被[[李自成]]所杀。追尊明恭宗。
# 沅怀王[[朱常治]](1587 - 1588),母[[鄭貴妃 (明神宗)|恭恪皇贵妃]]郑氏,生一歲殤。
# 瑞王[[朱常浩]](1590 - 1644),母端妃周氏,被[[张献忠]]所杀。
# 惠王[[朱常润]](1594 - 1647),母敬妃李氏,南明时被清廷所杀。
# 桂端王[[朱常瀛]](1597 - 1645),母敬妃李氏。追尊明礼宗。
# 永思王[[朱常溥]](1604 - 1606),母[[李順妃 (明神宗)|顺妃李氏]],两岁殤。
==== 女 ====
# [[榮昌公主]]朱軒媖<ref name="c">《國榷》卷首之一 元潢</ref>(1582 - 1647),母孝端顯皇后,万历二十四年下嫁[[杨春元]]。四十四年,春元卒。久之,主薨。
# [[雲和公主]]朱軒姝<ref name="c"/>(1584 - 1590),母皇貴妃鄭氏,七岁早薨,追册。
# [[静樂公主 (明神宗)|静樂公主]]朱軒媯<ref name="c"/>(1584 - 1585),母荣妃王氏,薨于万历十三年闰九月戊午。
# [[雲夢公主]]朱軒嫄<ref name="c"/>(1584 - 1587),母孝靖太后,明光宗同母妹。四岁早薨,追册。
# [[仙居公主]]朱軒姞<ref name="c"/>(1584 - 1585),母德嫔李氏,万历十二年七月二十日生,同年十二月三十日薨逝。
# [[靈丘公主]]朱軒姚<ref name="c"/>(1588 - 1589),母皇貴妃鄭氏,于万历十六年八月甲午生,万历十七年五月庚申薨。
# [[壽寧公主]]朱軒媁<ref name="c"/>(1592 - 1634),母皇貴妃鄭氏,二十七年下嫁[[冉兴让]]。
# [[泰順公主]]朱軒姬<ref name="c"/>(? - 1593),母德嫔李氏,夭折,追册。
# [[香山公主]]朱軒嬁<ref name="c"/>(1598 - 1599),母德嫔李氏,在万历二十七年正月庚戌赐名,六月庚寅即薨。
# [[天台公主]]朱軒媺<ref name="c"/>(1605 - 1606),母顺妃李氏,夭折,追册。
== 影視作品 ==
{| class="wikitable" style="width:70%;"
|- style="background:cornflowerblue; color:white; text-align:center;"
|'''影視作品'''|| '''飾演萬曆的演員'''
|-
| style="text-align:center;"| 1986年中国大陆电视连续剧《[[海瑞传奇]]》|| style="text-align:center;"| [[王安乐]]饰演明神宗
|-
| style="text-align:center;"| 1986年中国大陆电视连续剧《[[努尔哈赤]]》||
|-
| style="text-align:center;"| 2004年香港无线电视翡翠台古装武侠剧集《[[血荐轩辕]]》|| style="text-align:center;"| [[林泳东]]饰演明神宗
|-
| style="text-align:center;"| 2004年韩国电视剧《[[不灭的李舜臣]]》|| style="text-align:center;"| {{tsl|ko|장태성|张太成}}饰演明神宗
|-
| style="text-align:center;"| 2006年中国大陆电视连续剧《[[大明王朝1566|大明王朝1566嘉靖与海瑞]]》|| style="text-align:center;"| [[穆泓屹]] 饰演明神宗
|-
| style="text-align:center;"| 2006年中国大陆电视连续剧《[[了凡的故事]]》|| style="text-align:center;"| [[严堒]]饰演明神宗
|-
| style="text-align:center;"| 2006年中国大陆电视连续剧《[[皇上二大爷]]》|| style="text-align:center;"| [[周野芒]]饰演明神宗
|-
| style="text-align:center;"| 2007年中国大陆电视剧《[[明宫谜案]]》|| style="text-align:center;"| [[张晨光]]饰演明神宗
|-
| style="text-align:center;"| 2008年中国大陆电视剧《[[大话江湖]]》|| style="text-align:center;"| [[海波]]饰演明神宗
|-
| style="text-align:center;"| 2000年中国大陆电视连续剧《[[侠女闯天关]]》|| style="text-align:center;"| [[王志华]]饰演明神宗
|-
| style="text-align:center;"| 2010年中国大陆电视剧《[[万历首辅张居正]]》|| style="text-align:center;"| [[梅年佳]]饰演明神宗
|-
| style="text-align:center;"| 2010年中国大陆电视剧《[[大明嫔妃]]》|| style="text-align:center;"| [[赵家林]]饰演明神宗
|-
| style="text-align:center;"| 2012年中国大陆电视剧《[[热血忠魂之独行侍卫]]》|| style="text-align:center;"| [[陈思成]]饰演明神宗
|-
| style="text-align:center;"| 2002年中国大陆电视剧《[[英雄]]》|| style="text-align:center;"| [[孙少博]]饰演明神宗
|}
== 参考文献 ==
{{Reflist|2}}
== 参考书目 ==
* 官方,《明實錄—神宗實錄》《國榷》《明史紀事本末》
* [[沈德符]],《[[萬曆野獲編]]》
* 樊樹志,《萬曆傳》
* [[趙翼]],《二十二史劄記·萬曆中礦稅之害》
* [[黃仁宇]],《[[萬曆十五年]]》
*朱鴻林:〈[https://www.polyu.edu.hk/cc/images/Article/prof_chu_articles/65.pdf 明神宗經筵進講書考]〉。
== 外部链接 ==
[http://news.ifeng.com/history/special/paohongyanchongnian1/ 被歪曲的明朝,被丑化的万历]凤凰网
{{-}}
{{start box}}
{{s-hou|[[明朝|大明朱氏皇朝]]|1563年|9月4日|1620年|8月18日}}
{{s-reg}}
{{s-before|父亲[[明穆宗]]朱载坖|rows=2}}
{{s-title|[[中国皇帝]]}}
{{s-after|长子[[明光宗]]朱常洛|rows=2}}
{{s-title|[[明朝君主列表|明朝皇帝]]|1572年-1620年}}
{{end box}}
{{明朝君主}}
{{明朝皇陵}}
{{Authority control}}
{{DEFAULTSORT:Zhū Yìjūn}}
[[Category:明朝皇帝]]
[[Category:明穆宗皇子|3]]
[[Category:明神宗| ]]
[[Category:墓穴遭搗毀者| ]]
[[Category:入祀历代帝王庙景德崇圣殿|明]]
##袁崇焕
{{Good article}}
{{明清人物信息框
| 姓名 = 袁崇焕
| 原名 =
| 圖片名稱 = 袁崇煥(Yuanchonghuan).jpg
| 圖片大小 = 200px
| 圖片說明 = 清乾隆年间绘袁崇焕像,此图为虚构描绘,与历史上“袁崇焕短小精悍,形如小猱,而性极躁暴”相差甚远
| 最高職務 = 钦命出镇行边督师蓟辽天津登莱等处军务、兵部尚书兼都察院右副都御史
| 國家 = 大明
| 爵位 =
| 籍貫 = [[廣東等處承宣布政使司]][[廣州府]][[東莞縣]](一说[[广西省]][[梧州府]][[藤县]]<ref>{{cite book|title=广州研究, Issues 1-8|url=http://books.google.com/books?id=hJ45AAAAIAAJ|year=1983|publisher=广州市社会科学研究所|pages=66–67}}</ref>)
| 族裔 = 漢族
| 旗籍 =
| 字號 = 字元素,号自如
| 諡號 =
| 出生日期 = 萬曆十二年四月二十八日戌時<ref>《東莞縣志》卷六十一《袁崇煥傳》中引《袁督師行狀》</ref><br />即 {{birth_date|1584|6|6}}
| 出生地點 = [[廣東等處承宣布政使司|廣東布政司]][[廣州府]][[東莞縣]][[石碣鎮]]水南鄉<ref>楊寶霖:香港《明報月刊》1985 年第 1 期〈袁崇煥雜考〉;及香港中文大學《中國文化研究所學報》1986 年第 17 卷〈袁崇煥籍貫考實〉</ref>
| 逝世日期 = 崇禎三年八月十六日<br />即 {{death_date_and_age|1630|9|22|1584|6|6}}
| 逝世地點 = [[北京]][[西四|甘石橋]]
| 墓葬 = 北京[[廣渠門]]內[[袁崇焕纪念馆|袁崇煥墓]]
| 配偶 =
| 親屬 =
| 出身 =
* 万历四十七年己未科同进士出身
| 經歷 =
* [[福建]][[邵武县]][[知县]](?-天啟二年)
* [[兵部]]职方司[[主事]](天啟二年-?)
* [[山東]][[按察司]][[僉事]](天啟二年-?)
* [[山海關]]監軍(天啟二年-?)
* [[宁远]]城宁前道(天啟二年-天啟六年)
* 兵備副使(天啟四年)
* 兵備右[[參政]](天啟四年-天啟五年)
* 辽东[[按察使]](天啟五年-天啟六年)
* 右僉[[都御史]]兼[[辽东巡抚]]、[[兵部侍郎|兵部右侍郎]]<br />(天啟六年-天啟七年)
* 右都御史(天啟七年-?)
* [[兵部尚書]]、薊遼督師、右副都御史<br />(崇祯元年-?)
| 著作 =
}}
'''袁崇焕'''({{bd|1584年|6月6日|1630年|9月22日|catIdx=Y袁}}),字'''元素''',号'''自如''',一说字'''自如''',[[明朝]][[廣東等處承宣布政使司|廣東]][[東莞縣]](今屬中國[[廣東省]][[東莞市]])人<ref name="as" />,明朝末年政治人物,抗清名将。
袁崇焕于[[萬曆]]四十七年(1619年)中[[進士]]。授職[[兵部]],守衛[[山海關]]及[[遼東]];曾指揮[[宁远之战]]、[[宁锦之战]],大力构筑「[[关宁锦防线]]」,多次和[[後金]]部隊在该防线交战。後因誅殺[[毛文龍]]、在[[己巳之變]]護衛不力以及擅自與[[後金]]議和等罪,被明廷判以[[凌遲]]。清[[乾隆]]年間,清政府為袁崇煥平反,但史學界對其事仍有爭議。現存[[袁崇焕纪念馆]]等紀念場所。
== 早年生涯 ==
袁崇焕幼年为人慷慨<ref>袁崇煥籍貫主要有廣東東莞、廣西藤縣及廣西平南三說。《明史》和《東莞縣志》的記載是廣東東莞、《明季北略》的記載是廣西藤縣、《平南縣志》的記載是廣西平南。</ref>,富于胆略,好與人谈论军事。遇到退伍士卒,每每請教边疆军事情况,并有志于边疆事务<ref name="as">《[[明史]]》(卷259):“袁崇煥,字元素,東莞人。萬曆四十七年進士。授邵武知縣。為人慷慨負膽略,好談兵。遇老校退卒,輒與論塞上事,曉其厄塞情形,以邊才自許。”</ref>。他还喜欢远游,上京应试時,常順便游历,足跡幾遍天下<ref>袁崇焕《募修罗浮诸名胜疏》:“余生平有山水之癖,即一丘一壑,俱低徊不忍去。故十四公车,强半在外,足迹几遍宇内。”《下第》诗有云:“遇主人宁易,逢时我独难。八千怜客路,三十尚儒冠。”</ref>。途中,他常與友人徹夜長談,內容亦多涉及軍事<ref>袁崇煥到[[浙江]][[嵊县]]游览时,与友[[秦六郎]]中宵长谈,有《话别秦六郎》诗:“海鳄波鲸夜不啾,故人谈剑剡溪头。言深夜半犹疑昼,酒冷凉生始觉秋。水国芙蓉低睡月,江湄杨柳软维舟。自怜作赋非王粲,戛玉鸣金有少游。”</ref>。
[[万历]]四十七年(1619年),袁崇焕中式三甲第四十名[[进士]],任[[福建]][[邵武]][[知县]]。[[天启 (明熹宗)|天启]]二年(1622年)到京述職時,因[[御史]][[侯恂]]舉薦其有軍事才能<ref>《[[明实录]]·明熹宗悊皇帝实录》(卷十八):“甲子御史侯恂言:镇武大营已溃,广宁存亡已在呼吸。广宁不守,则山海震撼;山海不固,则京师动摇。亟当趋救广宁无孤忠义望援之心,而保山海以卫门户。实京师以护,根本不可一刻缓者。兵部仍当悬示榜文明,谕军民无得轻信讹言。纷纷惊窜风、鹤惊惶之日,正宜处以镇定。辇毂之下多奸细丛杂,缉防之令倍宜申饬,而戡祸定乱必藉。谋臣猛将如锦衣卫都督[[张懋忠]]志在吞胡,宜授登坛之任。见在朝觐邵武县知县袁崇焕英风伟略,不妨破格留用。”</ref>,升任[[兵部]]职方司[[主事]]<ref>《[[明实录]]·明熹宗悊皇帝实录》(卷十九):“升杭州府知府[[孙昌裔]]为本省按察司副使,管屯田水利。邵武县知县袁崇焕为兵部职方司主事。”</ref><ref>《[[明史]]》(卷259):“天啟二年正月,朝覲在都,御史[[侯恂]]請破格用之,遂擢兵部職方主事。”</ref>。當時,[[後金]]兵勢正盛,[[王化贞]]大军在[[广宁]]覆没,朝廷惊惶失措;對於是否能夠鎮守住[[山海關]],朝臣議論紛紛。袁崇煥卻在此時單騎出關考察局勢,兵部、家人都不知其蹤影。不久,他返回北京,上書報告关上局勢,并稱:“只要給我兵馬糧草,我一人足以守住山海關。”<ref>《[[明史]]》(卷259):“無何,廣甯師潰,廷議扼山海關,崇煥即單騎出閱關內外。部中失袁主事,訝之,家人亦莫知所往。已,還朝,具言關上形勢,曰:「予我軍馬錢谷,我一人足守此。」”</ref> 其膽識得到朝臣交口稱讚<ref>《[[明实录]]·明熹宗悊皇帝实录》(卷十九):“兵科都给事中蔡思充鋶言:山海一关止有残兵五万,皆敝衣垢面。一带城垣仍低薄塌圯,罗城内器械填塞,莫为查验。而溃兵逃民团聚如斗之城,互煽互惊,立见兽散之势。枢臣张鹤鸣一手支撑,无可推诿;而道臣[[邢慎言]]、[[张应吾]]、[[韩初命]],又不免有烦言访。得原任辽东兵备[[阎鸣泰]]、新升兵部主事袁崇焕,皆饶有才略,宜敕令分任[[榆关]];而总兵[[孙显祖]]、[[王国梁]]就残兵中挑选孰为冲锋,孰为守垛参游总哨从中推择,日日训练,庶可救万分之一乎。上从其言,命阎鸣泰以原官起用,同袁崇焕等协力赞助。”</ref>,他也因此升任[[兵备佥事]],負責助守山海关<ref>《[[明实录]]·明熹宗悊皇帝实录》(卷十九):“起升原任山东布政使司右参议阎鸣泰为山海监军副使;升兵部主事袁崇焕为山东按察司佥事山海监军。”</ref><ref>《[[明实录]]·明熹宗悊皇帝实录》(卷二十):“(壬寅)命铸辽东监军分理关内关外各关防给监军道阎鸣泰、袁崇焕。”</ref>,且獲朝廷批准,招募兵卒<ref>袁崇焕《天启二年擢佥事监军奏方略疏》:“他日战之不力,即斩臣于行军之前,以为轻事者戒。”“如听臣之言,行臣之忠,臣必效力以舒人神之愤。不但巩固山海,即已失之封疆,行将复之。谋定而战,臣有微长也。”</ref><ref>《[[明实录]]·明熹宗悊皇帝实录》(卷二十):“命户部发银二千两,著山海关监军佥事袁崇焕募兵。”“发帑金二十万两付袁崇焕等调募。”</ref><ref>《[[明史]]》(卷259):“廷臣益稱其才,遂超擢僉事,監關外軍,發帑金二十萬,俾招募。”</ref>。
袁崇煥到達山海关後,成為辽东[[经略]][[王在晋]]下属。當時,關外已被[[漠南蒙古|蒙古]][[喀喇沁|哈剌慎]]諸部控制,袁崇煥最初僅在關內駐守,很快即因任事干练得到王在晋倚重,奉其命移駐中前所,隨即又得令前往[[前屯卫]],安置遼東难民。袁崇煥連夜出发,四更時分即進入前屯城內,将士无不佩服<ref>《[[明史]]》(卷259):“時關外地悉為哈剌慎諸部所據,崇煥乃駐守關內。未幾,諸部受款,經略王在晉令崇煥移駐中前所,監參將[[周守廉]]、遊擊[[左輔軍]],經理前屯衛事。尋令赴前屯安置遼人之失業者,崇煥即夜行荊棘虎豹中,以四鼓入城,將士莫不壯其膽。”</ref>。事成后,王在晋上奏題名袁崇煥为宁前兵备佥事<ref>《[[明实录]]·明熹宗悊皇帝实录》(卷二十四):“辽东经略王在晋题补监军道兵备副使袁崇焕。”</ref>,負責[[宁远]]、[[前屯卫]]二城防衛,形成保護山海關外圍工事。宁远在最前线,前屯卫稍后。然而在防事安排中,兩人產生分歧。王主張在山海關外八里處的[[八里铺]]筑城守御,袁则認為该外围阵地太窄,并非良策,在爭辯無果之後,袁越級奏請[[首輔]][[葉向高]]<ref>《[[明史]]》(卷259):“在晉深倚重之,題為寧前兵備僉事,然崇煥薄在晉無遠略,不盡遵其令。及在晉議築重城八里鋪,崇煥以為非策,爭不得,奏記首輔葉向高。”</ref>。经[[左光斗]]提议,大学士[[孙承宗]]以阁臣掌兵部事,巡视辽东。
当时后金攻破[[广宁]]后,又强令[[锦州]]、[[义州]]等处民众东迁。其中义州一部占领[[十三山]],并多次击败后金部队进攻。后金久攻不下,筑长围困。十三山领袖[[杨三]]、[[毕麻子]]派人突围并向明军求援。袁崇焕请命:“派五千人镇守宁远,以壮十三山气势,并派遣其他部队参与营救。宁远距离十三山有二百里,进可占领锦州,退可坚守宁远,何必对十万人置之度外呢?”孫承宗向總督[[王象乾|王象-{乾}-]]请教,王象-{乾}-认为关上军方无士气,请派遣关内三千人前往,孫承宗认为可行<ref>《[[明实录]]·明熹宗悊皇帝实录》(卷二十四):“承宗又奏请:安插辽民言自有辽事来,无一人一事不为辽人患苦,及流徙入关,希图仰沾皇泽;而有司相待如敌,远逐之为快,居人相视为怪,偶遭之如讎即。皇上先发帑十万,遣官安插然田,非见在合下,即屯而人聚,求食急未能应。故纷然而南者,又纷然而北,而经略之三万尚未见,作何处分金少人多终难措手。又有十三山之辽人,既与奴为讎,又惧西虏,分散其家口,以众三万奔山。当事者不独苦无计,以迎且苦其归,而无计以待有听其自为生死耳。臣以为,宜急议安插,其在关外者严饬道,将明择其人细简,其胆勇尽用为兵,置之中前、前屯、宁远,如袁崇焕议:简万人出驻,而择其有家口者屯牧;其入关者,敕所在抚臣严行道府。据所聚辽人量州县大小,分发安插;而生员即寄其学官,亦寄其卫军,仍属其卫官民,则寄之民册,皆自为籍以提调于所附之州县,而官俸生粮及科试皆不与本州县相参,则朝廷有浩荡之恩,可按籍而给有司为补助之惠可比类。”</ref>,于是告诉王在晋。王在晋则不同意营救,致使十三山民兵只有六千人脱逃<ref>《[[明史]]》(卷259):“十三山難民十余萬,久困不能出。大學士孫承宗行邊,崇煥請:「將五千人駐寧遠,以壯十三山勢,別遣驍將救之。寧遠去山二百里,便則進據錦州,否則退守寧遠,奈何委十萬人置度外?」承宗謀于總督王象-{乾}-。象-{乾}-以關上軍方喪氣,議發插部護關者三千人往,承宗以為然,告在晉。在晉竟不能救,眾遂沒,脫歸者僅六千人而已。”</ref>。
孙承宗经过考察,认为王在晋在八里铺建重城的意见不可取,于是召集将吏商议。[[阎鸣泰]]主张在[[觉华岛]],袁崇焕主张在宁远,王在晋和[[张应吾]]、[[邢慎言]]则坚持己见;最后,孙承宗采用了袁崇焕的意见<ref>《[[明史]]》(卷259):“及承宗駁重城議,集將吏謀所守。閻鳴泰主覺華,崇煥主寧遠,在晉及張應吾、邢慎言持不可,承宗竟主崇煥議。”</ref>。不久,孙承宗回京后上书[[明熹宗]],请免王在晋的辽东经略职位,自任督师,镇守山海关,且更加倚重袁崇焕。袁对内安抚军民,对外整饬边防战备,成绩显著<ref>《[[明史]]》(卷259):“已,承宗鎮關門,益倚崇煥,崇煥內拊軍民,外飭邊備,勞績大著。”</ref>;且严厉执法,军纪大有改观<ref>《[[明史]]》(卷259):“崇煥嘗核虛伍,立斬一校。承宗怒曰:「監軍可專殺耶?」崇煥頓首謝,其果于用法類此。”</ref>。
== 領兵遼東 ==
=== 宁远之战 ===
{{Quote box
|width=30%
|align=right
|quote=战守逶迤不自由,偏因胜地重深愁。<br />荣华我已知庄梦,忠愤人将谓杞忧。<br />边衅久开终是定,室戈方操几时休?<br />片云孤月应肠断,桩树凋零又一秋。
|source=袁崇焕《偕诸将游海岛》,写于1624年
|}}
[[天启 (明熹宗)|天启]]三年九月,孙承宗决意坚守宁远(今[[辽宁]][[兴城]]),当时僉事[[萬有孚]]、[[劉詔]]虽力劝而不听,并命令袁崇焕与满桂镇守宁远,袁崇焕开始领兵辽东。在宁远时,袁崇焕率领[[祖大寿]]、[[高見]]、[[賀謙]]等进行城墙修筑工程,次年工程结束,宁远城遂成山海关外重镇。当时城内士兵士气高昂,商旅昌盛<ref>《[[明史]]》(卷259):“三年九月,承宗決守寧遠。僉事萬有孚、劉詔力阻,不聽,命滿桂偕崇煥往。初,承宗令祖大壽築寧遠城,大壽度中朝不能遠守,築僅十一,且疏薄不中程。崇煥乃定規制:高三丈二尺,雉高六尺,址廣三丈,上二丈四尺。大壽與參將高見、賀謙分督之,明年迄工,遂為關外重鎮。桂,良將,而崇煥勤職,誓與城存亡;又善撫,將士樂為盡力。由是商旅輻輳,流移駢集,遠近望為樂士。”</ref>。此时,袁崇焕父丧,其守丧的请求却被朝廷拒绝,而命其在职守制<ref>《[[明史]]》(卷259):“遭父憂,奪情視事。”</ref>。
天启四年(1624年),袁崇焕与[[马世龙]]、[[王世钦]]等率领一万二千名部队东巡[[广宁]](今[[北镇市]]),其位于[[锦州]]以北,相距后金重镇[[沈阳]]不远。其大军经[[大凌河]]的出口十三山,从海道还宁远<ref>《[[明实录]]·明熹宗悊皇帝实录》(卷四十七):“辛酉,谕督师大学士孙承宗留镇关上可急还山海。两朝从信录大学士孙承宗上言:‘臣于九月初八日遣镇臣马世龙、王世钦、道臣袁崇焕率水陆马步兵丁一万二千人,东巡至广宁,抵北镇祠历十三山,抵石屯以陆营屯贼东二十里。遂入舟师,历三岔河、二家沟。以都司杨朝文探:盖州其镇道泊高坆登桅远望,约有贼骑三千据庙正纵舟欲前而去。’”</ref>。其胆识得到孙承宗赞赏<ref>《[[明实录]]·明熹宗悊皇帝实录》(卷二十五):“丙子兵部尚书大学士孙承宗巡历山海……袁崇焕英发有担当,臣取其志,尚欲炼其气。”</ref>,袁崇焕亦因功升为兵备副使<ref>《[[明实录]]·明熹宗悊皇帝实录》(卷二十五):“升福建右布政魏时应,为光禄寺卿管少卿事。南户部郎中汪先岸,为南京光禄寺少卿。山东佥事袁崇焕,为副使备兵永平。”</ref>,再升右参政<ref>《[[明史]]》(卷259):“四年九月,偕大將馬世龍、王世欽率水陸馬步軍萬二千,東巡廣寧,謁北鎮祠,曆十三山,抵右屯,遂由水道泛三岔河而還。尋以五防敘勞,進兵備副使,再進右參政。”</ref>。次年夏,孙承宗根据袁崇焕的策划,派遣诸将分屯锦州、[[凌海市|松山]]、[[杏山]]、[[右屯]]、[[大凌河]]、[[小凌河]]各要塞,又向北推进了二百里,几乎完全收复了辽河以西的旧地<ref>《[[明史]]》(卷259):“崇煥之東巡也,請即複錦州、右屯諸城,承宗以為時未可,乃止。至五年夏,承宗與崇煥計,遣將分據錦州、松山、杏山、右屯及大、小淩河,繕城郭居之。自是寧遠且為內地,開疆複二百里。”</ref>。而此时后金大汗努尔哈赤亦将京城南移至辽宁[[沈阳]],双方摆出进攻姿态,剑拔弩张,局势一触即发。
[[File:Ningyuan battle.jpg|thumb|left|250px|《[[清实录]]》中的[[宁远之战]]插图。]]
当时明朝朝廷内部[[魏忠贤]]等[[阉党]]大肆屠杀[[东林党]]人,其中[[杨涟]]、[[左光斗]]、[[魏大中]]、[[袁化中]]等大臣被诛杀,而在辽东边防立功的[[熊廷弼]]亦遭牽連<ref>《[[明史]]》(卷259):“魏忠賢大恨,誓速斬廷弼。及楊漣等下獄,誣以受廷弼賄,甚其罪。已,邏者獲市人蔣應暘,謂與廷弼子出入禁獄,陰謀叵測。忠賢愈欲速殺廷弼,其黨門克新、郭興治、石三畏、卓邁等遂希指趣之。會馮銓亦憾廷弼,與顧秉謙等侍講筵,出市刊《遼東傳》譖於帝曰:「此廷弼所作,希脫罪耳。」帝怒,遂以五年八月棄市,傳首九邊。”</ref>。[[孙承宗]]亦被阉党人[[高第 (明朝)|高第]]取代辽东经略职位。高第继任后,立即要求袁崇焕将辽东部队全部撤入山海关(一说撤入部队不包括宁远<ref>據《三朝遼事實錄》記載,高第在其出鎮遼東後,因發現「錦右」一帶難以防守,要求在入冬前將「錦右」一帶的軍民和物資「歸併寧遠」。撤退命令不包括寧遠,而袁崇煥沒有遵行命令將物資搬入寧遠。见:《[[三朝遼事實錄]]》卷十六:經略高第奏:「……由此以東如錦州城大而朽壞,松山、杏山、右屯城小而低薄,皆前鋒遊哨之地。夏秋無事防護屯種,入冬遇大敵則歸併寧遠以便保守。」;《三朝遼事實錄》卷十五頁十一:寧前兵備袁崇煥揭:「……兵法有進無退,錦、右一帶既安設兵將、藏卸糧料、部署廳官,安有不守而撤之?萬萬無是理,脫一動移示敵以弱,非但東奴即西虜亦輕中國,前柳河之失,皆緣若輩貪功自為送死,乃因此而撤城堡動居民,錦、右動搖,寧前震驚,關門失障,非本道之所任者矣。必如閣部言之又讓,至於無可讓而止。」;《三朝遼事實錄》卷十五:寧前兵備袁崇煥揭:「據錦右糧屯通判金啟倧呈照,錦、右、大淩河三城皆前鋒要衝,倘收兵退守,既安之百姓,復罹播遷,已復之封疆反歸夷虜,榆關內外更堪幾次退守耶。呈詳到道,據此為照。」;《明熹宗七年都察院實錄》:袁崇煥題:「……傾巢入犯,視蕞爾之寧遠如杌上肉,至兵過錦右一帶。彼不知臣之先行撤入,而謂我先逃,故一往而無復顧忌,直抵寧遠城下。」</ref>),袁崇焕与督屯通判[[金啟倧]]认为城池已收复,无理放弃撤退,于是极力反对,并抗命拒绝在宁远、前屯卫的部队撤退<ref>《[[明史]]》(卷259):“十月,承宗罷,高第來代,謂關外必不可守,令盡撤錦、右諸城守具,移其將士於關內。督屯通判金啟倧上書崇煥曰:「錦、右、大淩三城皆前鋒要地。倘收兵退,既安之民庶複播遷,已得之封疆再淪沒,關內外堪幾次退守耶!」崇煥亦力爭不可,言:「兵法有進無退。三城已複,安可輕撤?錦、右動搖,則寧、前震驚,關門亦失保障。今但擇良將守之,必無他慮。」第意堅,且欲並撤寧、前二城。崇煥曰:「我寧前道也,官此當死此,我必不去。」”</ref>,高第下令放弃粮食十余万石,撤退途中死伤甚多,军民纷纷气愤难当<ref>《[[明史]]》(卷259):“第無以難,乃撤錦州、右屯、大、小淩河及松山、杏山、塔山守具,盡驅屯兵入關,委棄米粟十余萬,而死亡載途,哭聲震野,民怨而軍益不振。”</ref>,许多物資在撤退過程中既沒有撤離,也沒有銷毀,最終盡為後金所得<ref>《清太祖實錄》:「大兵將至右屯衛,守城參將周守廉率軍民已遁。帝令八官領步兵四萬,將海岸糧俱運貯右屯衛……」</ref>,明軍物資損失慘重<ref>《明熹宗實錄》卷七十:薊遼總督王之臣奏:「……糧料八萬二千餘及營房民舍俱被焚……與河東堡、筆架山、龍宮寺、右屯之糧無不焚燬,其失非小。」</ref>。之後,锦州、右屯、大小凌河、松山、杏山等部队被撤去。袁崇焕请求回家守父丧,未被批准。同年十二月晋升[[按察使]]<ref>《[[明实录]]·明熹宗悊皇帝实录》(卷六十六):“升河南布政使司右布政刘观光,为山东左布政使。山东布政使司右参政、宁前道袁崇焕,为本省按察使,仍管宁前道。”</ref>,依然守卫辽东<ref>《[[明史]]》(卷259):“崇煥遂乞終制,不許。十二月進按察使,視事如故。”</ref>。
天启六年(1626年)正月,[[努尔哈赤]]率领后金部队渡过辽河,二十三日抵达宁远城下<ref>《[[明史]]》(卷259):“我大清知經略易與,六年正月舉大軍西渡遼河,二十三日抵寧遠。”</ref>(一说正月初十抵达宁远,未予马上攻城<ref>《[[明季北略]]》(卷2):“袁崇焕号自如,广西梧州府藤县人,万历己未进士。天启六年丙寅,巡抚辽东,守宁远。正月初四日,忽报大兵入边。初十外即至宁远,以星夜倍道疾驰。士马疲罢,恐袁兵出战,皆坐马佛寺。崇焕与总兵满桂、赵率教、左辅等,俱闭城不出。”</ref>)。当时,明朝朝廷得到急报,[[兵部尚書]][[王永光]]等廷臣讨论战时,各个束手无策。辽宁經略高第、山海关总兵[[楊麒]]则擁兵山海关,不去援救。《明史》記載当时朝野上下皆认定宁远肯定守不住<ref>《[[明史]]》(卷259):“初,中朝聞警,兵部尚書王永光大集廷臣議戰守,無善策。經略第、總兵麒並擁兵關上,不救,中外謂寧遠必不守。”</ref>。而宁远城中,袁崇焕则与大将满桂、副将[[左辅]]、[[朱梅]],参将祖大寿、[[何可纲]]等将士誓死守卫城池。他甚至写血书告示传阅,并向士卒下拜,全军上下士气高昂,决意死战<ref>《[[明史]]》(卷259):“崇煥聞,即偕大將桂,副將左輔、硃梅,參將大壽,守備何可剛等集將士誓死守。崇煥更刺血為書,激以忠義,為之下拜,將士鹹請效死。”</ref>。袁崇焕还下令[[前屯]]守将[[赵率教]]、山海关守将杨麒,凡有宁远城的逃兵回去,一概斩杀<ref>《[[明史]]》(卷259):“乃盡焚城外民居,攜守具入城,清野以待。令同知程維楧詰奸,通判啟倧具守卒食,辟道上行人。檄前屯守將趙率教、山海守將楊麒,將士逃至者悉斬,人心始定。”</ref>。二十四日,后金部队开始进攻[[宁远]]城,其先锋围城部队为两万铁甲骑军,其用铁裹车撞击城墙,并用铁锹挖掘墙脚,城墙被挖成凹龛;明军则采用阶石碾压城外后金部队。袁崇焕还使用[[紅衣大炮]],重创城外后金兵<ref>《[[明季北略]]》(卷2):“须臾围城,骑可二万,将铁裹车撞城,声轰然。久之,城为之撼且碎矣。又用状如云梯而高过于城者击撞,上以板遮蔽,兵藏于下,掘城垣墉将堕,以长阶沿石撞下,兵多死,及攻既久,城基俱成凹龛,兵匿深处,挖掘城上,以石掷之,又不能及,城将破,合城大惧。”</ref>。次日,后金军因當時天氣過於寒冷,寧遠的城墻雖然被挖了不少洞,但卻始終沒有坍塌<ref>也就是所謂「城凍不墮」,這個情況在皇太極跟袁崇煥「議和」的往來書信中曾兩次提到:《滿文老檔》:「爾一面遣使議和,一面急修城垣。前寧遠城凍,掘之未墮,自以為得計,遂詐稱議和,乘機築城耳。不顧太平,而顧兵戈,乃不易也。縱能加固數城,而其所有城池及田禾,能盡堅固乎?」;《滿文老檔》:我父汗曰:「……然明乘修葺寧遠,不肯罷兵,遂往徵寧遠。時因城墻凍,掘之未墮,是以班師。」</ref>,再攻未能攻下城池。后金军之後撤退<ref>《[[明史]]》(卷259):“明日,大軍進攻,載楯穴城,矢石不能退。崇煥令閩卒羅立,發西洋巨砲,傷城外軍。明日,再攻,複被卻,圍遂解,而啟倧亦以然砲死。”</ref>,改道离城五里的龙宫寺扎营,改为攻击[[觉华岛]],覺華島上的軍民被屠戮一空,傷亡萬餘,島上糧食、房屋、船隻的損失也非常大<ref>《[[明史]]》(卷259):“我大清初解圍,分兵數萬略覺華島,殺參將金冠等及軍民數萬。”</ref>。[[宁远之战]]为后金军的首败,努尔哈赤亦因此耿耿于怀<ref>《[[清实录]]·清太祖实录》:“上自二十五岁走后以来,征讨诸处,战无不捷,攻无不克,惟宁远一城不下,不怿而归。”</ref><ref>《[[明史]]》(卷259):“我大清舉兵,所向無不摧破,諸將罔敢議戰守。議戰守,自崇煥始。”</ref>宁远解围后,明熹宗採納兵部尚書王永光的建議<ref>《明熹宗實錄》卷七十:尚書王永光議奏,恢邊勝筭以寧遠為第一功,而滅奴要會以敘寧遠為第一務,文武將吏從此立為腳,富貴功名從此發軔。皇上深嘉清野堅壁之偉伐酬報於前,而姑免失糧棄島之深求策勵於後。</ref>,不追究覺華島慘敗一事,將此一役稱為「大捷」<ref>《[[明实录]]·明熹宗悊皇帝实录》(卷六八):“乙亥兵部尚书王永光言:辽左发难,各城望风奔溃。八年来贼始一挫,乃知中国有人矣。盖缘道臣袁崇焕平日之恩威,有以慑之维之也。不然,何宁远独无夺门之叛民,内应之奸细乎?本官智勇兼全,宜优其职级,一切关外事权,悉以为之。而该道员缺,则听崇焕自择以代。”</ref>,以激勵士氣。明熹宗嘉奖广宁军功劳<ref>《[[明实录]]·明熹宗悊皇帝实录》(卷六十七):“谕:吏户兵三部,朕览塘报,贼攻宁远甚急,当被城中道将诸臣协心,设法炮打火攻贼营少退,危而得安;且运焚寺中粮米,不为贼虏之资;遍凿近岸坚冰,潜消过河之患。袁崇焕血书誓众将士协心运筹,师中调度有法;满桂等捍御孤城,矢心奋勇。虽未尽歼逆虏,然已首挫凶铎,似此忠劳朕心嘉悦。今特赐奖谕,仍著该部从优升叙,照旧供职户兵二部发银,十万两为犒赏之资用鼓战气。其经督镇道诸臣,还要大家倍加细心料理,相机接应,以为宁远声援,以固山海保障务。在万全期奏肤功,切不可以小胜自满,仍锐意灭贼全复疆土庶仰雪。”</ref>。袁崇焕随即升任右僉都御史<ref>《[[明实录]]·明熹宗悊皇帝实录》(卷六八):“加宁前参政袁崇焕为都察院右佥都御史,专理军务照旧,驻劄宁远等处地方。”</ref>,而满桂等大将也纷纷升职<ref>《[[明史]]》(卷259):“及崇煥以書聞,舉朝大喜,立擢崇煥右僉都御史,璽書獎勵,桂等進秩有差。”</ref>。而高第、楊麒因不援宁远和觉华岛而免职,以[[王之臣]]、[[趙率教]]取代<ref>《[[明史]]》(卷259):“坐失援,第、麒並褫官去,而以王之臣代第,趙率教代麒。”</ref>。
=== 关宁锦防线 ===
[[File:明末清兴.jpg|thumb|right|300px|明末东北边疆战略态势图]]
[[天启 (明熹宗)|天启]]六年(1626年)三月,袁崇焕因功升至辽东[[巡抚]],负责辽东及山海关等地<ref>《[[明实录]]·明熹宗悊皇帝实录》(卷六十九):“命袁崇焕以右佥都御史,巡抚辽东山海等处。”</ref>,并开始经营[[关宁锦防线]]。袁起初辞赏,后明熹宗坚持原意<ref>袁崇焕《天启六年六月初十日谢升荫疏》:“且武人奔竞,少竖立便欲厚迁,稍不合辄思激去,要挟朝廷,开衅同类,今边疆始终不得一人之用,臣最疾之。臣今日不自处于恬,何以消诸将之竞?况臣原无富贵之心,又皇上所鉴也。”朝廷批答:“奉圣旨:袁崇焕存城功高,加恩示酬,原不为过;乃三疏控辞,愈征克让。还着遵旨祇承。该部知道。”</ref>。然而,[[魏忠贤]]见其地位上升,于是增加提防,并派遣其亲信太监[[刘应坤]]、[[纪用]]到宁远监军<ref>《[[明实录]]·明熹宗悊皇帝实录》(卷八十):“敕监臣纪用等移巡关外,与袁崇焕料理边事,从崇焕之请也。”</ref>。袁崇焕上疏反对,但不被采纳<ref>《[[明史]]》(卷259):“三月,複設遼東巡撫,以崇煥為之。魏忠賢遣其党劉應坤、紀用等出鎮。崇煥抗疏諫,不納。”</ref>。后朝廷为安抚袁崇焕,提升其为[[兵部侍郎|兵部右侍郎]],并赏银币,子孙世袭锦衣千户<ref>《[[明实录]]·明熹宗悊皇帝实录》(卷七十):“袁崇焕加兵部右侍郎兼都察院右佥都御史,照旧巡抚。荫一子,与做锦衣卫正千户,世袭。赏银四十两,纻丝三表里,给与应得诰命。”</ref><ref>《[[明史]]》(卷259):“敘功,加兵部右侍郎,賚銀幣,世廕錦衣千戶。”</ref>。在此时,[[满桂]]因为宁远之战中[[赵率教]]未能亲自援救而互相指责,袁崇焕与满桂之间产生激烈冲突,袁上奏请求遣其镇守其他城镇,于是满桂被召还北京<ref>《[[明史]]》(卷259):“是役也,怒其不亲救,相责望。帝闻之,下敕戒勉。而崇焕复与桂不和,言其意气骄矜,谩骂僚属,恐坏封疆大计,乞移之别镇,以关外事权归率教。举朝皆知桂可用,虑同城或偾事,遂召还。”</ref>。而当时经略[[王之臣]]极力反对,并请求朝廷命其镇守山海关<ref>《[[明史]]》(卷259):“督师王之臣力言桂不可去,而召命已下。又请用之关门。崇焕皆不纳。”</ref>。朝廷为了缓和各方矛盾,命令王之臣专守关内,而关外士兵将领皆由袁崇焕派遣<ref>《[[明史]]》(卷259):“崇煥既解圍,志漸驕,與桂不協,請移之他鎮,乃召桂還。崇煥以之臣奏留桂,又與不協。中朝慮僨事,命之臣專督關內,以關外屬崇煥畫關守。”</ref>。之后袁崇焕自悔,请求朝廷依照王之臣建言。满桂遂被调遣镇守山海关,并持[[尚方宝剑]]、统领关内外部分军队<ref>《[[明史]]》(卷259):“(袁崇焕)自悔,请仍用之臣言,帝可之,命桂挂印移镇关门,兼统关外四路及燕河、建昌诸军,赐尚方剑以重事权。”</ref>。
基于对廷臣诽谤的担心,袁崇焕上了一道奏章,提出守辽的基本战略。其主张:一、用辽人守辽土;二、[[屯田]],以辽土给养军队,可以减少海运;三、以守为主,等待机会再出击。他担心立功之后,清兵必定会使反间计,散播谣言,而本国必定有人妒忌毁谤。此奏折得到[[明熹宗]]的嘉许<ref>《[[明史]]》(卷259):“崇煥虞廷臣忌己,上言:「陛下以關內外分責二臣,用遼人守遼土,且守且戰,且築且屯。屯種所入,可漸減海運。大要堅壁清野以為體,乘間擊瑕以為用;戰雖不足,守則有餘;守既有余,戰無不足。顧勇猛圖敵,敵必仇;奮迅立功,眾必忌。任勞則必召怨,蒙罪始可有功;怨不深則勞不著,罪不大則功不成。謗書盈篋,毀言日至,從古已然,惟聖明與廷臣始終之。」帝優旨褒答。”</ref>。同年冬天,袁崇焕率领赵率教以及两名特务太监刘应坤、纪用,兴办防御工事及屯田,逐渐收复高第此前放弃的土地<ref>《[[明史]]》(卷259):“其冬,崇煥偕應坤、用、率教巡曆錦州、大、小淩河,議大興屯田,漸複第所棄舊土。”</ref>。事后,袁崇焕上奏赞许这两名太监的功劳,魏忠贤、刘应坤、纪用三人都得到了封赏<ref>《[[明史]]》(卷259):“忠賢與應坤等並因是廕錦衣,崇煥進所廕為指揮僉事。”</ref>。袁崇焕还上奏进言:明朝部队不善于野战,只能凭借固守和大炮防御的策略。并要求增加四万部队去修筑松山城等防御设施。后都得到明熹宗的批准<ref>《[[明史]]》(卷259):“崇煥遂言:「遼左之壞,雖人心不固,亦緣失有形之險,無以固人心。兵不利野戰,只有憑堅城、用大砲一策。今山海四城既新,當更修松山諸城,班軍四萬人,缺一不可。」帝報從之。”</ref>。
=== 后金和议 ===
因为宁远之战后,明朝急于修建防御工事;而后金则急需军需补给,巩固统治。天启六年八月,后金首领[[努尔哈赤]]病逝,袁崇焕派遣使者去悼念,以窥视其虚实<ref>《[[明史]]》(卷259):“先是,八月中,我太祖高皇帝晏駕,崇煥遣使吊,且以覘虛實。”</ref>。后金政权的继任者[[皇太极]]派遣使者到袁崇焕处,双方欲议和<ref>《[[明史]]》(卷259):“我太宗文皇帝遣使報之,崇煥欲議和,以書附使者還報。”</ref>,皇太极甚至自降身份称臣<ref>[[金庸]]《[[袁崇焕评传]]》:“皇太极来信的开头是(根据原信):“汗致书袁老先生大人”。(后来乾隆时修订《太宗实录》觉得语气太卑,才改为《皇帝致书袁巡抚》,但当时皇太极未称帝,决不可能有“皇帝”的称呼。)袁崇焕书信的开头是:“辽东提督部院,致书于汗帐下:再辱书教,知汗渐欲恭顺天朝,息兵戈以休养部落,即此一念好生,天自鉴之,将来所以佑汗而昌大之者,尚无量也。””</ref>。议和同时,后金部队趁机进攻[[朝鲜]]。天启七年一月,皇太极在遣使答复的同时,渡过[[鸭绿江]]<ref>《[[明史]]》(卷259):“我大清兵將討朝鮮,欲因此阻其兵,得一意南下。七年正月,再遣使答之,遂大興兵渡鴨綠江南討。”</ref>。当时明朝朝廷议论议和之事,王之臣以[[宋朝]]与[[金朝]]的议和历史附议而弹劾袁崇焕。朝廷召还王之臣回京,并取消辽东经略职位不再设,而山海关内外部队皆由袁崇焕调遣<ref>《[[明史]]》(卷259):“朝議以崇煥、之臣不相能,召之臣還,罷經略不設,以關內外盡屬崇煥,與鎮守中官應坤、用並便宜從事。”</ref>。之后袁崇焕趁后金部队主攻朝鲜时,派兵修建[[錦州]]、[[中左]]、[[大淩]]的防御工事。皇太极因此抗议其缺乏和平诚意,并提议划定疆界<ref>《[[明史]]》(卷259):“崇煥銳意恢復,乃乘大軍之出,遣將繕錦州、中左、大淩三城,而再使使持書議和。”</ref>。当时朝鲜受困、驻守朝鲜的[[毛文龙]]告急,于是明朝朝廷命令袁崇焕发兵救援,其用海军援助毛文龙,又派遣[[左輔]]、[[趙率教]]、[[朱梅]]等九名将领率领精兵九千进攻[[三岔河]],形成牵制局势。不过当时朝鲜已经被后金部队占领,于是诸将返回辽东<ref>《[[明史]]》(卷259):“會朝鮮及毛文龍同告急,朝命崇煥發兵援,崇煥以水師援文龍,又遣左輔、趙率教、朱梅等九將將精卒九千先後逼三岔河,為牽制之勢,而朝鮮已為大清所服,諸將乃還。”</ref>。
袁崇焕议和之初,明朝朝廷并不所知。当时奏报时,明熹宗起初赞许其方,后改变看法认为并非良策,于是频繁下旨禁止<ref>《[[明史]]》(卷259):“崇煥初議和,中朝不知。及奏報,優旨許之,後以為非計,頻旨戒諭。”</ref>。袁崇焕则因为要修筑防御工事而坚持己见。当时朝鲜与毛文龙部队被后金进攻,朝廷中言官认为是因议和所招致的<ref>《[[明史]]》(卷259):“崇煥欲藉是修故疆,持愈力。而朝鮮及文龍被兵,言官因謂和議所致。”</ref>。同年四月,袁崇焕上书道:“关外四城有四十里地,有屯兵六万,商民数十万,现在地少人多。必须修筑錦州、中左、大淩三城,才能转移商民、大量屯田。如果城墙在修筑前敌兵入侵,届时势必撤退,那么此前的努力都失败了。现在趁后金进攻朝鲜,于是用缓兵计为上。当敌方得知消息后,城防已成,于是关外四百里地则可固若金汤了。”之后明熹宗得报后嘉奖<ref>《[[明史]]》(卷259):“四月,崇煥上言:「關外四城雖延袤二百里,北負山,南阻海,廣四十里爾。今屯兵六萬,商民數十萬,地隘人稠,安所得食?錦州、中左、大淩三城,修築必不可已。業移商民,廣開屯種。倘城不完而敵至,勢必撤還,是棄垂成功也。故乘敵有事江東,姑以和之說緩之。敵知,則三城已完,戰守又在關門四百里外,金湯益固矣。」帝優旨報聞。”</ref>。虽然朝廷议论纷纷,不过袁崇焕的[[山海关]]-[[宁远]]-[[锦州]]([[關寧錦防线]])防线基本构建完成。
=== 宁锦之战 ===
{{Main|宁锦之战}}
[[File:Wei Yuan Gate 2010-09.JPG|thumb|right|220px|明代宁远卫北门威远门,上部城楼为重建]]
天启七年(1627年)五月,朝廷命令[[尤世祿]]代替赵率教守卫锦州,尤世祿尚未抵达时,[[皇太极]]亲率正黄旗、镶黄旗、正白旗、镶白旗精兵,进攻辽西,攻陷明朝大凌河、小凌河两个要塞,随即进攻宁远的外围要塞[[锦州]]。五月十一日,后金部队抵达锦州,并四面围城<ref>《[[明史]]》(卷259):“時率教駐錦州,護版築,朝命尤世祿來代,又以輔為前鋒總兵官,駐大淩河。世祿未至,輔未入大淩,五月十一日大清兵直抵錦州,四面合圍。”</ref>。[[赵率教]]率部环城而守,并以缓兵计派遣使者求和,使者三次返回并未成功,而皇太极攻城愈急<ref>《[[明史]]》(卷259):“率教偕中官用嬰城守,而遣使議和,欲緩師以待救,使三返不決,圍益急。”</ref>。袁崇焕于是派遣[[祖大寿]]和尤世禄带了四千精兵,绕到清军后路去包抄,又派水师去攻东路作为牵制,并请求关内部队救援<ref>《[[明史]]》(卷137):“崇煥以寧遠兵不可動,選精騎四千,令世祿、大壽將,繞出大軍後決戰;別遣水師東出,相牽制;且請發薊鎮、宣、大兵,東護關門。”</ref>。当时明朝朝廷命山海关的[[满桂]]移师前屯,而驻守三屯的[[孫祖壽]]移师山海关,[[宣府]]的[[黑雲龍]]移师[[一片石]],薊遼總督[[閻鳴泰]]移师山海关;又派遣昌平、天津、保定兵馳援上關;并命[[山西]]、[[河南]]、[[山東]]的部队进行备战<ref>《[[明史]]》(卷259):“朝廷已命山海滿桂移前屯,三屯孫祖壽移山海,宣府黑雲龍移一片石,薊遼總督閻鳴泰移關城;又發昌平、天津、保定兵馳赴上關;檄山西、河南、山東守臣整兵聽調。”</ref>。
锦州城内,赵率教与前锋总兵[[左辅]]、副总兵[[朱梅]]等率兵奋勇死战,和后金部队从五月十一打到二十八日,之后皇太极久攻不下,转而去分兵攻宁远<ref>《[[明史]]》(卷259):“世祿等將行,大清已於二十八日分兵趨寧遠。”</ref>。当时袁崇焕与中官[[應坤]]、副使[[畢自肅]]督军并在城上进行炮击;而驰援的满桂、尤世禄、[[祖大寿]]等在城外大战,后双方死伤惨重,满桂身负数箭<ref>《[[明史]]》(卷271):“桂与总兵尤世禄赴之,大战相当。遂入宁远城,与崇焕为守御计。俄大清兵进薄城下,桂率副将尤世威等出城迎,颇有杀伤,桂亦身被重创。”</ref>。后金部队见无法攻下宁远,于是改为进攻锦州<ref>《[[明史]]》(卷259):“崇煥與中官應坤、副使畢自肅督將士登陴守,列營濠內,用砲距擊;而桂、世祿、大壽大戰城外,士多死,桂身被數矢,大軍亦旋引去,益兵攻錦州。”</ref>。六月初四,皇太极增兵猛攻锦州,锦州城中使用大炮、火炮、火弹和矢石等武器,清兵受创极重。于是次日皇太极退兵,并拆毁大凌河、小凌河两个要塞<ref>《[[明史]]》(卷259):“以溽暑不能克,士卒多損傷,六月五日亦引還,因毀大、小淩河二城。”</ref>,史称“[[宁锦之战]]”,为明朝与后金交战的第二次大胜,而满桂、赵率教功劳最大<ref>《[[明史]]》(卷259):“時稱甯、錦大捷,桂、率教功為多。”</ref>。
{{Quote box
|width=25%
|align=right
|quote=慷慨同仇日,间关百战时。<br />功高明主眷,心苦后人知。<br />麋鹿还山便,麒麟绘阁宜。<br />去留都莫讶,秋草正离离。
|source=袁崇焕《南还别陈翼所总戎》
|}}
虽然袁崇焕带兵辽东大战后金,明朝内部阉党[[魏忠贤]]则控制朝廷,朝廷內部阿諛奉承<ref>[[明]]·[[朱長祚]]《[[玉鏡新譚]]》(卷六):“丁卯春三月,魏忠賢年六十,上賜彩段四表裏,宮花二枝,金玉、羊酒甚厚。各藩府遣幣差官致賀。天下督撫、總鎮競投密獻、異寶、諛詞。廷臣自三公、九卿、八座、蘭省、柏台、戚畹、勳衛稱觴者,衣紫拖金,填街塞戶。金卮玉斝,鐫姓雕名,錦屏繡障,稱功頌德。珍奇充棟,筐篚盈庭,懸帨於層門,五彩炫目以迷離;奏樂於高堂,八音振耳而喧闐。貂璫蟒玉百人,侍立座旁,緋袍文武千官,羅拜堂下。”</ref>,当时各地巡撫官員纷纷为其修建生祠<ref>[[明]]·[[朱長祚]]《[[玉鏡新譚]]》(卷七):“竊觀一刑餘之人,而天下貢諛獻媚、忍心昧理之徒,翕然附和而尊崇之,稱其功如周、召,頌其德如禹、湯,以至遍地立祠,設像而祝厘焉。嗚呼,當此歲祲民匱之日,一祠之費,奚啻數萬金哉!飛甍連雲,巍然獨峙於勝境;金碧耀日,儼如無上之王宮。各題其額,則曰:崇德茂勳,普惠報功;兩翼其坊,則曰:三朝捧日,一柱擎天。嗟嗟從事,何其謬歟?怙威脅眾,傷財勞民,竭人間之脂,起海內之怨,可勝道哉!若蒙麵屈膝者,競叨不次之擢;如強項掉臂者,即加不測之禍。是以人心惶惑,而希旨成風,清平世界,自此大壞,甚可危也。中立而不倚者,有幾人焉?矧夫逆璫之意,豈在祝厘?亦以闞海內人心之向背耳,且將以威劫之。又於祠側樹營房,置兵士,差中官出鎮監守,皆分置腹心於重地。”</ref>。天启七年四月,袁崇焕上奏折,称颂[[魏忠贤]]的功德,并要求在宁远、前屯两地为魏忠贤修建生祠<ref>《[[明史]]》(卷259):“中外方爭頌忠賢,崇煥不得已,亦請建祠,終不為所喜。”</ref><ref>《明熹宗都察院实录》(1553页):“辽东巡抚袁崇焕疏为元勋功翼覆载事,奉圣旨:这本说厂臣心专筹虏,力援危疆,设险设备,屹立金汤,其懋功朕所鉴悉,合谋建祠,舆论允协,着如议行,其祠名曰元功,该部知道。”</ref><ref>《明熹宗实录》4022页:“蓟辽提督阎鸣泰、巡抚袁崇焕疏颂魏忠贤功德,请于宁前建祠。”</ref><ref>[[金庸]]《[[袁崇焕评传]]》(卷十一):“各省督抚都为魏忠贤建生祠,袁崇焕如果不附和,立刻就会罢官,守御国土的大志无法得伸,因此当时也只得在蓟辽为魏忠贤建生祠。”“天启年间,魏忠贤权势熏天,各省督抚都为魏忠贤建生祠、塑像而向他跪拜。当时袁崇焕在宁远也建了魏忠贤的生祠。时势所然,人人难免。”</ref>。尽管如此,宁锦之战后,当时朝廷论功行赏,受赏者数百人,廷臣纷纷赞许此战功劳为魏忠贤调度有方<ref>[[明]]·[[朱長祚]]《[[玉鏡新譚]]》(卷三):“甲子正月廿三日,大營韃子俱到寧遠,紮營一日。翌朝寅時,賊攻我西南城角,督撫袁崇煥用火炮打死無數。賊複攻南,推板車遮蓋,用斧鑿城數處,被崇煥捆柴澆油,並攙火藥,用鐵繩係下,燒過二更時候,方才打退。又選健丁五十名,從城上係下,用綿花、火藥等物,將韃賊戰車盡行燒毀,自相蹂躪,屍橫遍野。賊退五日,複提兵數萬來,蜂擁以戰。我兵用火炮埋於地中,又將火銃矢石相發,山搖地動,約打死奴賊數千,中傷數千。賊敗回營,大放悲號,隨於焚化酋長屍骸。天墮大星如鬥,其落地如天崩之狀。眾賊恐驚,拾其骨,裹束馬上,夜至五鼓,撤兵東行。其奴酋老罕,因敗衄身被重創,陳亡二子,兵士死傷無算,以致憂憤,背疽而死。虜中大亂,諸子以聽鬮立為主。遂刑牛馬祭天,諸子羅拜,李、佟兩駙馬協力讚襄,鬮得第四子,即立為酋長,以主國事。於是置金匣盛老罕遺骨,葬於沈陽城下,卷旗息鼓而去。自奴酋發難,我朝用兵十餘年,未有此大捷也,皆崇煥之力,而逆璫魏忠賢歸功於內,摭為己有,嗾言官擠之去,而盈廷頌其功焉。”</ref>,其中魏忠贤的义子亦因此封侯,然而袁崇焕只升一级<ref>《[[明史]]》(卷271):“及敘功,文武增秩賜廕者數百人,忠賢子亦封伯,而崇煥止增一秩。”</ref>。当时[[兵部尚书]][[霍維華]]认为不公,上疏请求让荫,魏忠贤亦拒绝其请求<ref>《明熹宗都察院实录》(第1478页):“俱应叙录,以达忠勤。袁崇焕宁前钜义,著有成劳,升荫示酬,原系彝典,不准辞。”</ref><ref>《[[明史]]》(卷271):“尚書霍維華不平,疏乞讓廕,忠賢亦不許。”</ref><ref>[[清]]·[[谷应泰]]《[[明史纪事本末]]》(卷七十一):“袁崇焕不为魏忠贤所喜,边功不叙恩荫。维华请以己荫让之,上下旨切责。 ”</ref>。相反,魏忠贤派使其党羽以袁不救锦州为由,弹劾袁崇焕<ref>[[明]]·[[朱長祚]]《[[玉鏡新譚]]》(卷七):“河南道御史某題授將狡謀當懲事,奉聖旨:「覽奉。近日寧、錦危急,實賴廠臣調度有方,以致奇功。說得是。袁崇煥暮氣難鼓,物議滋重,準引疾求去。」”</ref><ref>《明熹宗都察院实录》(第1478页):“辽东巡抚袁崇焕疏称:厂臣魏忠贤功在社稷,海内之共见共闻,无容职赘其身任辽事,誓恢复,枭灭逆虏,任用刘应干、陶文、纪用等,而关内外御敌之伏甲军器马匹悬帘等项,俱以家资置办,日逐解来,又助军需。臣方一意巡缉,严警诸营将吏,不敢贪懦营私,不敢馈遗隐串,改虚为实,化贾为真,易怯为勇,以有今日。浞古内臣谁有出其右者!通之世赏宜也。镇臣刘应坤等以第侧贵臣而枕戈衽甲,士典素与同甘若耽备粮刍不烦近费,且犯露蒙霜,出入于贼巢虏穴,吞胡壮胆,指日誓天,真国家之干盾爪牙,荫赏世及宜也。奉圣旨:据奏厂臣魏忠贤身任边事,誓恢,捐资佐军,以致诸营将吏廉勇自饬,允稔元功,镇臣刘应坤等出入贼巢,为国干盾,亦朕所素鉴者。”</ref>。袁崇焕不得已请求辞职告老还乡<ref>《[[明史]]》(卷259):“忠賢因使其黨論崇煥不救錦州為暮氣,崇煥遂乞休。”</ref>,同年七月获准<ref>[[明]]·[[朱長祚]]《[[玉鏡新譚]]》(卷三):“河南道御史某題授將狡謀當懲事,奉聖旨:「覽奉。近日寧、錦危急,實賴廠臣調度有方,以致奇功。說得是。袁崇煥暮氣難鼓,物議滋重,準引疾求去。」”</ref>,而王之臣代為督師兼遼東巡撫<ref>《[[明史]]》(卷259):“七月,遂允其歸,而以王之臣代為督師兼遼東巡撫,駐甯遠。”</ref>,满桂镇守宁远<ref>《[[明史]]》(卷271):“及崇焕休去,之臣再督师,盛推桂才,请仍镇宁远。”</ref>。
=== 再次复出 ===
[[File:Yuan chonghuan-1.jpg|thumb|left|180px|袁崇焕手迹「听雨」]]
[[明熹宗|熹宗]]去世,[[明思宗|思宗]]即位,建立东林党内阁,魏忠賢被誅,朝臣紛請召袁崇煥還朝。[[崇禎]]元年(1628年)任命袁崇煥為[[兵部尚書]]兼右副都御史,[[督師]]薊、遼,兼督登、萊、[[天津]]軍務<ref>《[[明实录]]·崇祯实录》(卷一):“罢蓟辽督师王之臣。命袁崇焕为兵部尚书,兼右副都御史,督师蓟辽、登莱、天津,移驻关门。”</ref>。七月,[[明思宗|思宗]]召見袁崇煥。期间,袁崇煥慷慨陳詞,計劃以五年復遼,並疏陳方略。袁崇焕表示其在边关立功,唯恐朝廷人士妒功中伤。[[明思宗|思宗]]请袁无须疑虑,其自有主持<ref>《[[明实录]]·崇祯实录》(卷一):“癸酉,召廷臣及督师尚书袁崇焕于平台。上慰劳甚,至问边关何日可定?崇焕应曰:‘臣期五年为陛下肃清边陲’。慷慨请兵械转饷。且曰:‘边臣效命,动忧掣肘;吏部用人,兵部指挥,户部措饷,言路持论,皆与边臣尽相呼,应始可成功’。上曰:‘然’。”</ref>。大学士劉鴻訓上书请思宗收回王之臣、满桂的尚方宝剑<ref>《[[明史]]》(卷259):“崇煥又言:「以臣之力,制全遼有餘,調眾口不足。一出國門,便成萬里,忌能妒功,夫豈無人。即不以權力掣臣肘,亦能以意見亂臣謀。」帝起立傾聽,諭之曰:「卿無疑慮,朕自有主持。」大學士劉鴻訓等請收還之臣、桂尚方劍,以賜崇煥,假之便宜。”</ref>。崇祯皇帝即賜崇煥[[尚方寶劍]],在復遼前提下,可以方便行事<ref>《[[明季北略]]》(卷4):“崇焕应曰臣请五年为陛下肃清边陲。上曰:五年灭敌,朕不吝封侯之赏。时四辅臣钱龙锡等侍立。俱奏曰:崇焕肝胆、意气、识见、方略,种种可嘉,真奇男子也。上悦。赐茶果瓜饼而退,焕出,朝臣问五年之期,当有定算否?焕曰:上期望甚迫,故以五年慰圣心。识者曰:主上英明,后且按期责效,崇焕不旋踵矣。时期议忧毛文龙难驭,大学士钱龙锡,过崇焕语及之,遂定计出,癸未赐崇焕尚方剑。”</ref><ref>《[[明史]]》(卷259):“帝悉從之,賜崇煥酒饌而出。崇煥以前此熊廷弼、孫承宗皆為人排構,不得竟其志,上言:‘恢復之計,不外臣昔年以遼人守遼土,以遼土養遼人,守為正著,戰為奇著,和為旁著之說。法在漸不在驟,在實不在虛,此臣與諸邊臣所能為。至用人之人,與為人用之人,皆至尊司其鑰。何以任而勿貳,信而勿疑?蓋馭邊臣與廷臣異,軍中可驚可疑者殊多,但當論成敗之大局,不必摘一言一行之微瑕。事任既重,為怨實多,諸有利於封疆者,皆不利於此身者也。況圖敵之急,敵亦從而間之,是以為邊臣甚難。陛下愛臣知臣,臣何必過疑懼,但中有所危,不敢不告’。”</ref>。此外,[[皇帝]]再加奖勉,赐他蟒袍、玉带与银币。袁崇焕领了[[银币]],但以未立功勋,不敢受蟒袍玉带之赐,上疏辞谢<ref>《[[明史]]》(卷259):“帝優詔答之,賜蟒玉、銀幣,疏辭蟒玉不受。”</ref>。
袁崇焕还未到任,已发生[[宁远兵变]]。起因是[[公家]]欠饷四月,[[四川]]与[[湖广]]軍人于是先行哗变。士兵把巡抚[[毕自肃]]、总兵官[[朱梅]]等缚在谯楼上。兵备副使[[郭廣]]于是把官衙库房中所有的二万两[[银錢]]拿出发饷,并向宁远商民借五万两,哗变始解。毕自肃引罪自杀<ref>《[[明史]]》(卷259):“是月,川、湖兵戍寧遠者,以缺餉四月大噪,余十三營起應之,縛系巡撫畢自肅、總兵官硃梅、通判張世榮、推官蘇涵淳於譙樓上。自肅傷重,兵備副使郭廣初至,躬翼自肅,括撫賞及朋椿二萬金以散,不厭,貸商民足五萬,乃解。自肅疏引罪,走中左所,自經死。”</ref>。同年八月,袁崇焕到达辽东,逮捕[[張正朝]]、[[張思順]]等十五人并斩首于集市,此外,斩杀中軍[[吳國琦]]、惩罚參將[[彭簪古]],并罢免都司[[左良玉]]等四人,兵变始定<ref>《[[明史]]》(卷259):“崇煥以八月初抵關,聞變馳與廣密謀,宥首惡張正朝、張思順,令捕十五人戮之市;斬知謀中軍吳國琦,責參將彭簪古,黜都司左良玉等四人。發正朝、思順前鋒立功,世榮、涵淳以貪虐致變,亦斥之。獨都司程大樂一營不從變,特為獎勵。一方乃靖。”</ref><ref>《[[明实录]]·崇祯实录》(卷一):“自肃草奏引罪走中左所。八月丙申,自经。袁崇焕至宥首恶杨正朝、张思顺,诱捕其党斩十六人。治本帅罪有差。”</ref>。
哗变改变辽东部队的驻守布局:[[祖大寿]]仍镇守锦州;[[何可剛]]升任都督僉事,代替解任后的朱梅,宁远、锦州合镇;赵率教则转移至山海关;而袁崇焕亲自镇守宁远。因为毕自肃已死,袁崇焕上奏请撤消辽东巡抚职位,并罢免登萊巡撫[[孫國楨]]、取消该巡抚职位,崇祯皇帝均批准<ref>《[[明史]]》(卷259):“關外大將四五人,事多掣肘。後定設二人,以梅鎮寧遠,大壽仍駐錦州。至是,梅將解任,崇煥請合寧、錦為一鎮,大壽仍駐錦州,加中軍副將何可剛都督僉事,代梅駐寧遠,而移薊鎮率教於關門,關內外止設二大將。因極稱三人之才,謂:「臣自期五年,專藉此三人,當與臣相終始。屆期不效,臣手戮三人,而身歸死于司敗。」帝可之,崇煥遂留鎮寧遠。自肅既死,崇煥請停巡撫,及登萊巡撫孫國楨免,崇煥又請罷不設。帝亦報可。”</ref>。此外,袁崇焕又撫慰[[哈剌慎]]三十六家,稳定边疆安定<ref>《[[明史]]》(卷259):“哈剌慎三十六家向受撫賞,後為插漢所迫,且歲饑,有叛志。崇煥召至於邊,親撫慰,皆聽命。”</ref>。崇祯二年,明思宗加封其为[[太子太保]]<ref>《[[明实录]]·崇祯实录》(卷二):“冬十月戊午,进袁崇焕太子太保”。</ref>,并赏赐蟒衣、銀幣<ref>《[[明史]]》(卷259):“二年閏四月,敘春秋兩防功,加太子太保,賜蟒衣、銀幣,廕錦衣千戶。”</ref>。
=== 誅殺毛文龍 ===
[[崇禎]]二年(1629年)袁崇煥與[[內閣]]輔臣[[錢龍錫]]談到平遼事宜时,提及其欲诛杀[[毛文龙]]<ref>《[[明实录]]·崇祯实录》(卷一):“时朝仪忧毛文龙难驭。大学士钱龙锡遇崇焕,语及之。遂定计出。”</ref><ref>《[[明史]]》(卷259):“崇煥始受事,即欲誅毛文龍。”“方崇煥在朝,嘗與大學士錢龍錫語,言及毛文龍可用则用之,不可用去之不难。”</ref><ref>《[[明史]]》(卷259):“文龍者,仁和人。以都司援朝鮮,逗留遼東,遼東失,自海道遁回,乘虛襲殺大清鎮江守將,報巡撫王化貞,而不及經略熊廷弼,兩人隙始開。用事者方主化貞,遂授文龍總兵,累加至左都督,掛將軍印,賜尚方劍,設軍鎮皮島如內地。皮島亦謂之東江,在登、萊大海中,綿亙八十里,不生草木,遠南岸,近北岸,北岸海面八十里即抵大清界,其東北海則朝鮮也。島上兵本河東民,自天啟元年河東失,民多逃島中。文龍籠絡其民為兵,分佈哨船,聯接登州,以為掎角計。中朝是之,島事由此起。”</ref>。天启四年至七年中,毛文龙多次袭击清军,都遭失败,此后在[[皮岛]]驻扎<ref>《[[明史]]》(卷259):“四年五月,文龍遣將沿鴨綠江越長白山,侵大清國東偏,為守將擊敗,眾盡殲。八月,遣兵從義州城西渡江,入島中屯田,大清守將覺,潛師襲擊,斬五百餘級,島中糧悉被焚。五年六月,遣兵襲耀州之官屯寨,敗歸。六年五月,遣兵襲鞍山驛,喪其卒千餘。越數日又遣兵襲撤爾河,攻城南,為大清守將所卻。七年正月,大清兵征朝鮮,並規剿文龍。三月,大清兵克義州,分兵夜搗文龍於鐵山。文龍敗,遁歸島中。時大清惡文龍躡後,故致討朝鮮,以其助文龍為兵端。”</ref>。由于毛文龙部僅占用明朝少量兵餉,卻總是給與後金大量傷亡,反觀東林黨支持的關寧軍,一年花用20餘倍於東江鎮,不僅無法主動出擊,連後金攻擊所謂關寧錦防線中的任一城池時,其他城池只能閉門自守,完全失去作用。因此東林黨人工科給事中[[潘士聞]]、尚寶卿[[董茂忠]]上书弹劾请撤毛文龙。兵部商议时,袁崇焕提议派遣官员至皮岛管理兵餉核查[[銀錢]]帐用,而遭到毛文龙抵制,因此招致袁崇焕不悦<ref>《[[明史]]》(卷259):“工科給事中潘士聞劾文龍糜餉殺降,尚寶卿董茂忠請撤文龍,治兵關、寧。兵部議不可,而崇煥心弗善也,嘗疏請遣部臣理餉。文龍惡文臣監製,抗疏駁之,崇煥不悅。及文龍來謁,接以賓禮,文龍又不讓,崇煥謀益決。”</ref>。
崇禎二年一月,袁崇煥要求東江鎮的糧食必須由他來發送,並斷絕東江鎮的補給,並禁止商船賣糧食給東江鎮,餓死東江鎮10餘萬人,並在同時賣糧食給投降後金的蒙古朵顏束不的部,讓後金得到大量糧食並進攻缺乏糧食的東江鎮。逼迫毛文龍與他談判。
同年六月初一,袁崇焕与毛文龙在[[旅顺]]附近的岛山会见,并商议军事。经过连续三日的谈判,毛文龙始终不接受袁崇焕主张的“皮岛设文官监军;粮饷由宁远转发;改编部队”等建议,谈判失败。之后袁崇焕劝其归乡,而毛文龙则称自己了解辽东局势,并能解决满洲、顺势攻占朝鲜<ref>《[[明史]]》(卷259):“至是,遂以閱兵為名,泛海抵雙島,文龍來會。崇煥與相燕飲,每至夜分,文龍不覺也。崇煥議更營制,設監司,文龍怫然。崇煥以歸鄉動之,文龍曰:「向有此意,但惟我知東事,東事畢,朝鮮衰弱,可襲而有也。」崇煥益不悅。”</ref>。此后,袁传副将[[汪翥]]上船密议,通宵部署诛杀毛文龙。初五,袁崇焕邀毛文龙一起检阅将士比赛射箭,但袁提出几件事来责问毛文龙,毛文龙抗辩。袁崇焕命人除下其衣冠并捆绑,毛文龙仍称自己无罪有功。袁于是宣布毛的“十二大罪狀”,祭出[[尚方宝剑]]、斩杀同样有尚方宝剑的毛文龙<ref>《[[明史]]》(卷259):崇焕因诘文龙违令数事,文龙抗辩。崇焕厉色叱之,命去冠带絷缚,文龙犹倔强。崇焕曰:“尔有十二斩罪,知之乎?祖制,大将在外,必命文臣监。尔专制一方,军马钱粮不受核,一当斩。人臣之罪莫大欺君,尔奏报尽欺罔,杀降人难民冒功,二当斩。人臣无将,将则必诛。尔奏有牧马登州取南京如反掌语,大逆不道,三当斩。每岁饷银数十万,不以给兵,月止散米三斗有半,侵盗军粮,四当斩。擅开马市于皮岛,私通外番,五当斩。部将数千人悉冒己姓,副将以下滥给札付千,走卒、舆夫尽金绯,六当斩。自宁远还,剽掠商船,自为盗贼,七当斩。强取民间子女,不知纪极,部下效尤,人不安室,八当斩。驱难民远窃人参,不从则饿死,岛上白骨如莽,九当斩。辇金京师,拜[[魏忠贤]]为父,塑冕旒像于岛中,十当斩。铁山之败,丧军无算,掩败为功,十一当斩。开镇八年,不能复寸土,观望养敌,十二当斩。”</ref>。毛文龙有部下为其求情,称毛没功劳也有苦劳,被袁崇焕斥退。
袁虽然诛杀了毛文龙,但虑其部属有变,于是谕示只诛杀毛文龙一人,其余免罪,并命原皮岛副总兵[[陈继盛 (明朝)|陈继盛]]继任。此外,并增加兵饷至十八万两白银。此后的奏折中,袁崇焕上疏陈述毛文龙因拒绝设文官监军、粮饷由宁远转发、瞒报兵力、杀良冒功等罪恶,而决议诛杀毛<ref>[[清]]·[[张廷玉]]《[[明史]]》(卷二五九):崇焕上言:“文龙一匹夫,不法至此,以海外易为乱也。其众合老稚四万七千,妄称十万,且民多,兵不能二万,妄设将领千。今不宜更置帅,即以继盛摄之,于计便。”</ref>。明思宗以兵减饷增而生疑,不过仍然接受袁崇焕的提议<ref>《[[明史]]》(卷259):“崇煥雖誅文龍,慮其部下為變,增餉銀至十八萬。崇煥言:「東江一鎮,牽制所必資。今定兩協,馬軍十營,步軍五,歲餉銀四十二萬,米十三萬六千。」帝頗以兵減餉增為疑,以崇煥故,特如其請。”</ref><ref>《[[崇祯长编]]》(附录·四):“臣自到任,即收拾关宁兵马,未暇及此,每章奏必及之,收其心翼其改也。至关宁之营制定而此事可为矣。于是乎设文臣以监之,其不以道臣而以饷臣者,令其将若兵有所利而无所疑也。又严海禁以窘之,文龙禁绝外人,以张继善横绝旅顺不许一人入其军。臣改贡道于宁远者,欲借此为间,皆所以图文龙矣。赖皇上天纵神武,一一许臣,自去年十二月臣安排已定,文龙有死无生矣。为文龙者,束身归命于朝廷,一听臣之节制,其能为今是非,则有生无死。”</ref>。此后,袁崇焕整顿全部辽东及登萊、天津部队,共有士兵十五万三千余人、马匹八万一千余等<ref>《[[明史]]》(卷259):“崇煥在遼,與率教、大壽、可剛定兵制,漸及登萊、天津,及定東江兵制,合四鎮兵十五萬三千有奇,馬八萬一千有奇,歲費度支四百八十余萬,減舊一百二十余萬。帝嘉獎之。”</ref>。
== 己巳之變 ==
{{main|己巳之變}}
[[崇祯]]二年(1629年),蒙古与女真发生严重饥荒<ref>《[[清史稿]]·太宗本纪》:「是岁,大饥,斗米值银八两,银贱物贵,盗贼繁兴。」</ref>,蒙古诸部请求袁崇焕开粜互市,后崇祯严令只准按口换粮<ref>兵部行《督帅袁崇焕题》稿:“奉圣旨:西夷通虏,讥防紧要。奏内各夷市买于东,明是接应,何以制奴?着该督抚严行禁止!其招来属夷,其有饥困,查明部落多少,计口量许换米,不得卖与布帛米粮及夹带禁品。路将等官,倍加侦察,如有疏违,以通夷罪论处!”</ref><ref>[[谈迁]]《[[国榷]]》:「朵颜三卫及建虏大饥,三卫夷半入于建虏。束不的求督帅袁崇焕开粜于前屯之高台堡,互市貂参。边臣俱不可,独崇焕许之。盖束不的为建虏窖米,谋犯蓟西,虽有谍报,崇焕不为信。」</ref>。同年六月,[[翰林院]]编修[[陈仁锡]]出使辽东,认为这是偷袭女真的最佳时机<ref>[[谈迁]]《[[國榷]]》(卷90):「至南台堡,闻朵颜束不的为贼汉卖妇女,为建州积谷。宁远武进士王怀达、陈国威入谒仁锡,曰:『束不的居关外,阳仇贼汉,其实妮之,为满州娴也。部落不满万,驻宁远关外者六七千,此地间市止二千人。卒不及备。可乘夜掩而杀之。』」</ref>,同时,[[王怀达]]、[[陈国威]]二人又预料到了指出了皇太极的军事行动<ref>[[谈迁]]《[[國榷]]》(卷90):「翰林院編修陳仁錫使遼東,未出都,報建洲兵十五萬攻寧遠,及抵關不見一騎,問之,曰往朝鮮矣。抵南台堡,知朵顔束不的爲插漢買婦女,爲建州積穀。甯遠武進士王振遠陳國威入謁仁錫。曰:束不的居關外,陽仇插漢,其實昵之,又建州姻也。駐寧遠關外者六七千人,此地開市止二千人,卒不及備,乘夜掩而殺之,傅介子所以斬樓蘭也。建州哨在束不的部內計四百餘人,不將弓矢,插漢遠在漠外,馳援不及,斬頭寢內,敵氛可息。失此機會,四月間四汗先至,秋冬諸王子盡入,必舍遼而攻薊、宣矣。」</ref>,但袁崇焕虽然没能采取行动,仍上奏称及后金会绕道蒙古进攻明朝<ref>崇祯二年五月十六日到吏部事兵部呈于兵科抄出之《钦命出镇行边督师蓟辽等处兵部尚书臣袁崇焕谨题为乞汰冗官以纾国用等事》、“惟蓟门陵京肩背,而兵力不加。万一夷为向导,通奴入犯,祸有不可知者。”</ref><ref>《崇祯实录》卷二:“九月己丑,袁崇焕以清兵欲西,先请驻宁远增戍关门,至是遣参将谢尚政等往备。顺天巡抚都御史王元雅曰:此虗警耳。遣其众归,师果不出。”</ref><ref>《[[石匮书后集]]》:崇焕随奏:『臣守宁远,寇被臣创,决不敢侵犯臣界。只有遵化一路守戍单弱,宜於彼处设一团练总兵』。遂以王威为请。兵部以王威新奉部劾,不肯即予,留难移时。”</ref><ref>《白冤疏》:盖崇焕自任复辽,殚精拮据;甫及期年,锦宁一带,壁垒改观。正拟器械马匹,稍有头绪,决计渡河,惟虑蓟门单弱,请宿重兵。已特疏言之,再疏催之。</ref>。
同年十月二十七日,[[皇太极]]联合[[喀喇沁]],繞境蒙古朵颜部地盘破长城[[喜峰口]]而入。十月二十八日,袁崇焕在[[宁远]]得警,马上令[[山海关]][[总兵]]入援[[遵化]],[[锦州]][[总兵]][[祖大寿]]入关后继。十一月初四,[[赵率教]]战死于[[三屯营]]<ref>《[[明实录]]·崇祯实录》(卷二):“都督山海关总兵赵率教入援,清兵于遵化逆战,率教败没。”</ref>,袁崇焕率兵至山海关。十一月初五,袁崇焕率军进入蓟镇。十一月初六,袁崇焕到达永平,得报遵化已于十一月初三被攻陷,巡抚[[王元雅]]被杀。袁崇焕在[[榛子镇]]接到崇祯圣旨,获得调度指挥各镇援兵之权<ref>《[[明史]]》(卷259):“文龍既死,甫逾三月,我大清兵數十萬分道入龍井關、大安口。崇煥聞,即督大壽、可剛等入衛。以十一月十日抵薊州,所曆撫甯、永平、遷安、豐潤、玉田諸城,皆留兵守。帝聞其至,甚喜,溫旨褒勉,發帑金犒將士,令盡統諸道援軍。俄聞率教戰歿,遵化、三屯營皆破,巡撫王元雅、總兵硃國彥自盡……”</ref>。
十一月初九,袁崇焕到达[[顺天府]][[蓟州]]。十一月初十,袁崇焕进入[[蓟州]],以关宁兵布防[[蓟州]]西部各地,<ref>《[[明实录]]·崇祯实录》(卷二):“袁崇焕入蓟州,以故总兵朱梅副总兵徐敷奏等守山海关,参将杨春守永平,游击满库守迁安,都司刘振华守建昌,参将周宗武守豊润,游击蔡裕守玉田,昌平总兵尤世威仍还镇,护诸陵宣府总兵侯世禄守三河,保定总兵曹鸣雷、辽东总兵祖大寿驻蓟州,保定总督刘策兵亦至令还守密云。”</ref>。而当时[[孙承宗]]指出应该守蓟州三河一线,否则皇太极越蓟州三河则可直扑[[北京]]。十一月十四,袁崇焕获报,后金军已经蓟州穿越而过,袁崇焕被动急追<ref>《[[明史]]》(卷259)“……大清兵越薊州而西。”</ref>。十一月十六夜,袁崇焕赶在后金部队前到达北京[[左安门]]<ref>《[[明实录]]·崇祯实录》(卷二):“丁酉,孙承宗入朝;袁崇焕抵左安门,时戒严报,不即入漏下,始驰奏簿城下。都人竞谓崇焕召。”</ref>,在广渠门外驻营<ref>《[[明实录]]·崇祯实录》(卷二):“丙午,袁崇焕求外城屯兵,如满桂例。并请辅臣出援。不许。”</ref>。明思宗迅速召见袁崇焕,并深加慰勞并谈论战事。袁以士兵疲劳为由请求入城休整,但未得到批准<ref>《[[明史]]》(卷259):“崇煥懼,急引兵入護京師,營廣渠門外。帝立召見,深加慰勞,咨以戰守策,賜禦饌及貂裘。崇煥以士馬疲敝,請入休城中,不許。”</ref>。十一月二十日,袁崇焕、[[祖大寿]]领关宁兵九千人和[[莽古尔泰]]、[[阿巴泰]]、[[阿济格]]、[[多尔衮]]、[[多铎]]、[[豪格]]带领的后金左翼大军、护军及蒙古兵大战于广渠门<ref>《[[崇祯实录]]》(卷二):“袁崇焕令都司戴承恩择地广渠门,祖大寿阵于南、王承胤等阵西北、崇焕阵于西待战。午刻,有骑兵突东南,力战稍却;承胤竟徙阵南避。游击刘应国、罗景荣、千总窦浚等帅兵追虏于运河,虏酋精骑多冰陷,所伤千计;京兵亦伤失数百人,夜收兵。上赐酒食劳军。”</ref><ref>《[[清史稿]]》(卷217):“时袁崇焕、祖大寿以兵二万屯广渠门外,阿巴泰偕莽古尔泰等率师攻之。闻敌伏兵于右,诸贝勒相约入隘必趋右,若出中路,与避敌同。豪格趋右,败伏兵,转战至城壕。阿巴泰出中路,亦破敌,与豪格师会。”</ref>,双方互有死伤<ref>《[[明史]]》(卷259):“出與大軍鏖戰,互有殺傷。”</ref>,后金军伤亡数百后退去<ref>《[[明实录]]·崇祯实录》(卷二):“丁未,清兵攻南城。戊申,袁崇焕遣卿导任守忠以五百人,持攻潜攻清兵于南海子。清兵稍退。”</ref>。
== 下獄磔殺与影响 ==
当时后金所入隘口乃蓟州太守[[刘策]]所辖,而袁崇焕一得到消息立刻千里赴救,自谓有功无罪。然而都人突然遭到兵灾,谣言纷起,说崇焕纵敌拥兵。而大臣也因为从前和议的事情,称其引敌胁和,将为城下之盟<ref>《明本兵梁廷栋请斩袁崇焕疏》:“则逆奴之谋既诎,辽人之心亦安。”</ref><ref>《[[明史]]》(卷259):“時所入隘口乃薊遼總理劉策所轄,而崇煥甫聞變即千里赴救,自謂有功無罪。然都人驟遭兵,怨謗紛起,謂崇煥縱敵擁兵。朝士因前通和議,誣其引敵脅和,將為城下之盟。帝頗聞之,不能無惑。”</ref>。此外,清军设[[反间计]],传闻袁崇焕与清军定有密约,并縱放捉获的宦官听闻后遣返回明廷去。其宦官告诉明思宗,加重了明思宗的疑心<ref>《[[明史]]》(卷259):“會我大清設間,謂崇煥密有成約,令所獲宦官知之,陰縱使去。其人奔告於帝,帝信之不疑。”</ref>。
同年十二月,明思宗召袁崇焕、满桂、祖大寿入殿质证,崇煥不能对证,明思宗于是下诏逮捕袁崇焕入[[诏狱|锦衣狱]]<ref>《[[明实录]]·崇祯实录》(卷二):“召袁崇焕、祖大寿、满桂、黑云龙于平台。崇焕方遣副总兵张洪谟等蹑闻召议饷,乃八见。上问以杀毛文龙,今反逗留何也?不能对命,下锦衣狱。”</ref><ref>[[清]]·[[谈迁]]《[[国榷]]》:「召袁崇焕、祖大寿、满桂、黑云龙于平台。崇焕方遣副总兵张弘谟等蹑敌,闻召议饷,入见。上问以杀毛文龙今逗留何也,并不能对。命下锦衣狱。」</ref><ref>[[明]]·[[張岱 (明)|张岱]]《[[石匮书后集]]》(卷11):“满桂创重,伏马上驰出阵;至城下,请入陛见,遂言崇焕于女直主殂,差喇嘛僧往彼议和,杀毛文龙以为信物,今勾引入犯,以城下之盟,了五年灭寇之局,上犹未信。有二内官被掳,囚营中逃归,言亲见崇焕差官往来,语言甚密者;又言城上瞭望,有见敌兵与我兵嬉笑偶语,往来游戏者;又言满桂战不力差人往崇焕营,速其放砲,及放砲,皆无钱粮者。上大怒,即遣中使二人,召崇焕面议军事。崇焕欲无往,而难于辞,乃以军中见疑,请以二中使为质,上即以二中使留质军中,崇焕陛见,满桂见崇焕御前赐坐。拉之下跪。尽发其通敌奸状。并言其接济寇粮。凿凿有据。崇焕见满桂。色变。遂不能辩。免冠请死。上命锦衣卫堂上官拿送镇抚司。”</ref>。在一旁的祖大寿战栗失措,出殿后即刻带兵返回山海关<ref>《[[明实录]]·崇祯实录》(卷二):“辽东兵溃,辽兵素感崇焕恩。满桂与祖大寿又互相疑贰。大寿輙率兵归宁远,远近大骇。”</ref><ref>《[[明史]]》(卷259):“十二月朔再召對,遂縛下詔獄。大壽在旁,戰慄失措,出即擁兵叛歸。”</ref>,直到后来接到崇祯要求袁崇焕写的信才返回<ref>《[[明实录]]·崇祯实录》(卷二):“孙承宗上言:‘辽东兵溃约万五千人,自通州南趋张湾。臣闻之,急以手札慰谕祖大寿。并传檄三军,令游击石柱国力谕诸将校、将校多垂泪’。曰:‘主帅已戮城,上又以火炮歼我,故逃避至此。’臣思大寿危疑之,甚又以身贵不能受制。同列故乘吏卒惊疑,全军尽溃陷。人以自护,非诸将尽叛,也急宜敕关内关外。两道慰谕将领角。”</ref><ref>《[[明史]]》(卷259):“大壽嘗有罪,孫承宗欲殺之,愛其才,密令崇煥救解。大壽以故德崇煥,懼並誅遂叛。帝取崇煥獄中手書,往召大壽,乃歸命。”</ref>。之后,[[满桂]]被拜为武经略,赐[[尚方剑]],指挥来援各部。而当时已经退到良乡的皇太极听闻袁崇焕下狱事后,亲帅大军再次进逼京城。明思宗要求满桂出兵对敌,满桂则以“敌劲援寡,未可轻战”为由,坚持防守。然而在多次催促下,同月十五日满桂还是不得已,领[[黑云龙]]、[[麻登云]]、[[孙祖寿]]诸大将,移营[[永定门]]外二里,十六日被后金军以精骑四面包围,大败,满桂及孙祖寿战死,黑云龙、麻登云被擒。这时距离袁崇焕下狱才半个月<ref>《[[明史]]》(卷259):“崇煥既縛,大壽潰而去。武經略滿桂以趣戰急,與大清兵戰,竟死,去縛崇煥時甫半月。”</ref><ref>《[[崇祯实录]]》:丁卯,设文武经略,以梁廷栋、满桂为之,各赐尚方剑,营西直、安定二门。桂始屯宣武门瓮城内,谓援寡未可战;中使趣使亟战,桂不得已,挥涕而出,以五千人同孙祖寿等战安定门外,俱败没,麻登云、黑云龙被执。申甫以七千人战柳林、大井、芦沟桥,亦败没:都人大惧。</ref>。
[[祖大寿]]被袁崇焕修书召回后,欲以战功救袁崇焕,收复了永平、遵化一带,皇太极退回辽东。然而,崇祯三年(1630年),经过半年多的审判,袁崇焕仍被以“通虜謀叛”、“擅主和議”、“專戮大帥”的罪名遭判[[凌迟]],死於北京[[甘石橋]],并流放其妻妾、子女及兄弟等人两千里,其余不予究问<ref>《[[明实录]]·崇祯实录》(卷三):“癸亥,杀督师兵部尚书袁崇焕,处以殊死。上御暖阁,辅臣成基命等入对。久之,出御平台。文武诸臣俱入谕曰:‘袁崇焕付讫不效,专事欺隐市粟、谋款不战、散遣援兵、潜移喇嘛僧入城,卿等已知之,自当依律正法。今特流其妻子兄弟,余不问。辅臣顿首谢。”</ref><ref>《[[崇禎長編]]》(卷37):“諭以袁崇煥付托不效,專恃欺隱,以市米則資盜,以謀款則斬帥,縱敵長驅,頓兵不戰,援兵四集,盡行遣散,及兵薄城下,又潛攜喇嘛,堅請入城,種種罪惡。命刑部會官磔示,依律家屬十六以上處斬,十五歲以下給功臣家為奴。今止流其妻妾,子女及同產兄弟于二千里外,余俱釋不問。”</ref>。
: {{Cquote|一生事业总成空,半世功名在梦中。死后不愁无将勇,忠魂依旧保辽东。|袁崇焕刑前遗言<ref>该诗录于[[郑彦及]]:《存斋诗注·袁督师临刑口占诗》</ref>}}
崇煥伏刑之慘情,令人毛骨悚然。當時北京百姓都认为袁通敵,恨之入骨,纷纷生吞其肉<ref name="eat">[[張岱]]《石匱書》:“劊子手割一塊肉,百姓付錢,取之生食。頃間肉已沽清。再開膛出五臟,截寸而沽。百姓買得,和燒酒生吞,血流齒頰”</ref><ref>《[[明季北略]]》(卷5):“江阴中书[[夏复甦]],尝与予云:昔在都中,见磔崇焕时,百姓将银一钱,买肉一块,如手指大,啖之。食时必骂一声。须臾,崇焕肉悉卖尽。”</ref>。崇煥死後,佘氏義僕為其收斂骸骨,葬於北京廣渠門內廣東義園,並從此世代為袁守墓。
[[乾隆]]四十九年(1772年),[[清高宗]]下诏为袁崇焕平反<ref>《[[清实录]]·高宗實錄》載:“袁崇煥督師薊遼,雖與我朝為難,但尚能忠於所事,彼時主暗政昏,不能罄其忱悃,以致身罹重辟,深可憫惻。”</ref>。不過,有不少學者認為所謂的真相大白仍有商榷之處<ref>《烈皇小識》、《明季北略》、《國榷》等明人史料皆無反間計之說;反間計之說見於《明史》、《明通鑒》、《東華錄》等。一般認為袁崇煥下獄在辛亥朔前,太監被執縱還在辛亥朔後(《東華錄》說十一月庚戍縱還此二太監,《崇禎長編》說十二月甲子還此二太監),時間點上有矛盾之處。[[金庸]]则在《[[袁崇煥評傳]]》中表示袁崇煥是被囚禁半年後才被處死的,不大可能是因一時激憤誤殺,而認為崇禎殺袁崇煥的根本原因不是中“反間計”,而是兩人之間個性的衝突。</ref>。
== 后世与纪念 ==
{{See also|袁崇焕纪念馆|袁督师庙}}
[[File:Yuan chonghuan-2.jpg|190px|left|thumb|袁崇焕墓与碑]]
按《清史稿》,袁崇焕死后,其遗腹子[[袁文弼]]被编入[[宁古塔]][[汉军正白旗]],改姓“袁佳氏”。其后清末著名的[[富明阿 (吉林将军)|富明阿]]、[[袁寿山|寿山]]等俱是袁崇焕后裔<ref>《[[清史稿]]》(卷204):“富明阿,字治安,袁氏,汉军正白旗人,明兵部尚书崇焕裔孙。崇焕裔死,家流寓汝宁,有子文弼,从军有功,编入宁古塔汉军。五传至富明阿,以马甲从征喀什噶尔,授骁骑校,洊升参领。富明阿幼年名世福,以马甲清制,八旗男丁十六岁以上,通过考试可披甲,分入步甲、马甲。从军,始有旗名富明阿。”</ref>。但按《明史》本传,袁崇焕无子,《清实录》更记载袁崇焕以堂弟袁文炳之子为嗣。<ref>《清实录》乾隆四十八年五月:兹据该抚尚安查奏、袁崇焕无嗣。系伊嫡堂弟文炳之子入继为嗣。</ref>
袁崇焕[[處死]]當晚,一佘姓義士冒死将[[朝廷]]打算“传视九边”的袁[[首级]]偷葬於家中,被稱爲“冒死葬忠魂”,临终前给后世子孙留下了遗训:一不许再回[[广东]]老家,要世世代代为其守墓,二不许做官,三不许不读书。自此,佘家后人秘密守护,直到[[乾隆]]年间,守墓才转为公开。1992年,在原址重建袁崇焕墓。2002年,開始全面整修袁祠向游人開放。从1630年至今,佘家的后代在守墓近四百年。现在袁崇焕纪念馆位于[[北京]][[东城区]]花市斜街广东义园旧址,包括原来的袁崇焕祠墓,袁崇焕手迹《听雨》以及[[康有为]]题写的“[[明袁督师庙记]]”手书等珍贵文物将珍藏于该纪念馆。原墓堂廊柱曾悬有[[康有为]]所书对联。
{{Cquote|自坏长城慨今古,永留毅魄壮山河。}}
[[File:掉哪媽頂硬上.jpg|thumb|2010年7月被下令鏟走的袁崇煥的[[粗話]]。]]
此外,在[[广东]][[东莞]]有[[袁崇焕纪念公园]],位于[[广东省]][[东莞]]市石碣镇水南村。由该镇村民与海外袁氏宗亲捐资1点2亿元人民币,在明代袁氏故居遗址兴建,占地共11万平方米。包括袁故居、袁督师祠、雕像、衣冠冢、三界庙等。
2010年7月,原位于袁崇煥雕像的基座、刻有「[[幹你娘|掉哪媽!]][[粵語髒話|頂硬上!]]」的袁氏[[粗話]]被鑿去,事件引起廣州市輿論和民眾強烈不滿,最终导致[[2010年廣州市民捍衛粵語行動|廣州市民组织捍衛粵語行動]]<ref>[http://life.mingpao.com/cfm/dailynews3b.cfm?File=20100714/nalca/cae1.txt 袁崇煥雕像粗口金句被鑿],《[[明報]]》,2010年7月14日,2010年7月14日参阅</ref><ref>[http://hk.apple.nextmedia.com/template/apple/art_main.php?iss_id=20100714&sec_id=15335&subsec_id=15336&art_id=14237328 打壓廣東話升級 明代名將雕像成犧牲品 袁崇煥熱血名句 遭官方下令鏟走],香港《[[蘋果日報]]》,2010年7月14日</ref>。
== 评价与争议 ==
[[File:Mingshigao.jpg|thumb|left|250px|朱笔批改过的[[万斯同]]《[[明史稿]]》(《[[明史]]》底稿之一)。因政治需要,正史编纂过程中的篡改不可避免。]]
袁崇焕是一位极具争议的历史人物,关于其事迹、评论几百年来一直争论不休,正如[[孟森]]在《明本兵梁廷栋请斩袁崇焕原疏附跋》中提及,明末时期历史记载十分混乱,即使是与其耳目相关的人,其恩怨纠葛也尤其复杂<ref>[[孟森]]《明本兵梁廷栋请斩袁崇焕原疏附跋》:“庶知三百年公论不定,一翻明末人当时之记载,愈坠云雾中。论史者将谓今日之人不应妄断古人之狱,惟有求之故纸,凭耳目所及者之言以为信。岂知明季之事,惟耳目相及之人,恩怨是非尤为纠葛。”</ref>。其中,主要争议的集中点是袁崇焕杀死毛文龙、是否背叛明朝政府等。
袁崇焕在辽东时的同事[[王在晋]]在《三朝辽事实录》中表示,袁崇焕虽然死于国法,但是其在[[宁远之战]]等战绩功劳不应埋没<ref>[[王在晋]]《三朝辽事实录》(卷十五):“柳河败绩,士卒西奔。崇焕狂呼邀截,使各还守信地。关外城堡幸尔得存。至于宁远解围,誓众效死。金启倧一炮打坏虏营一角,虏乃旋退,危城得全。崇焕虽死于法,不可顿没其功也。”</ref>。作为敌对政权的[[清朝]]政府,也对袁崇焕赞赏有加。[[张廷玉]]等在官方史书《[[明史]]》中主张袁崇焕妄杀毛文龙,而崇祯帝误杀袁崇焕。此指使自毁长城,加速了明朝的滅亡<ref>[[清]]·[[张廷玉]]《[[明史]]》(卷257):“崇焕既缚,大寿溃而去。武经略满桂以趣战急,与大清兵战,竟死,去缚崇焕时甫半月。初,崇焕妄杀文龙,至是帝误杀崇焕。自崇焕死,边事益无人,明亡征决矣。”</ref>。而[[乾隆皇帝]]亦表示,袁崇焕虽然与清朝为难,但是忠于职守,只是因为明朝皇帝昏庸,以至于被斩杀,值得怜悯<ref>《[[清实录]]·清高宗实录》:“袁崇焕督师蓟辽,虽与我朝为难,但尚能忠于所事,彼时主暗政昏,不能罄其忱悃,以致身罹重辟,深可悯恻。”</ref>。则对于明末时期大将[[徐石麒]]则认为袁崇焕表面主战而实际主和,并以杀毛文龙示信后金<ref>[[谈迁]]《枣林杂俎》(徐石麒弘光年间反对与满清议和奏疏):“其次则袁崇焕遣喇嘛僧吊老酋,因以款议未成,而崇焕去位。迨先帝初立,意在灭奴,召重焕授兵柄。崇焕阳主战而阴实主款也,甚至杀东江毛文龙以示信。”</ref>。
而在文人学术中,相关的争议则更为突出。明末清初文人[[计六奇]]在《[[明季北略]]》主张袁崇焕以[[尚方寶劍]]诛杀[[毛文龙]],如同宋朝时期[[秦桧]]用十二道金牌矫诏杀[[岳飞]]<ref>《明季北略》(卷五):“崇焕捏十二罪,矫制杀文龙,与秦桧以十二金牌矫诏杀武穆,古今一辙。闻余邑高忠宪当遣使阅岛时,语之曰:若往须图其山川以归,使者至微行四境,尽得其险易而还。忠宪披图叹曰,是扶余国也。使者故高公门下士,然则文龙功高不赏之疑,非独钱龙锡辈而已。”</ref>,但是认为崇祯皇帝杀死袁崇焕为冤<ref>《[[明季北略]]》(卷24):“自辽事者,所用人鲜有胜任者。当时所望成功者,惟熊廷弼、袁崇焕、孙承宗……而崇焕先置于极刑,妻子流数千里,刑浮于罪,冤哉!”</ref>。[[中华民国]]初年,国学大师[[梁启超]]在《袁督师传》则赞赏袁崇焕在历史中的重要作用为“以一身之言动、进退、生死,关系国家之安危、民族之隆替者”<ref>梁启超:《袁崇焕传》,1904年(清光绪三十年),《饮冰室合集》第6册:“吾粤崎岖岭表,数千年来,与中原之关系甚浅薄。若夫以一身之言动、进退、生死,关系国家之安危、民族之隆替者,于古未始有之。有之,则袁督师其人也。”</ref>。[[中华人民共和国]]時期,[[毛泽东]]也主张袁崇焕为“爱国领袖”,并要求北京政府保护其祠庙<ref>《毛泽东书信选集》,[[毛泽东]],1983年,[[人民出版社]],第433-434页,“近日又接先生([[柳亚子]])等四人来信,说明末爱国领袖人物袁崇焕先生祠庙事,已告彭真市长,如无大碍,应予保存。”</ref>。
部分学者认为袁崇焕杀毛文龙为泄私愤<ref>[[谢国桢]]《江浙访书记》:“且崇焕之轨文龙,……纯由私人挟嫌所致。”</ref>。也有说有证据[[毛文龙]]当时要降女真<ref>{{cite web|language=zh-hans |publisher= |title=东江斩帅:袁崇焕斩毛文龙公案辨析 |url=http://www.z9ls.com/cn/show/2406.html |author= |date=2008年12月 |accessdate=2009年6月15日 |deadurl=yes |archiveurl=https://web.archive.org/web/20110718150514/http://www.z9ls.com/cn/show/2406.html |archivedate=2011年7月18日 }},在《满文老档》中皇太极档案第二函《太宗皇帝天聪二年正月至十二月》内,有两册档案的名称都是《天聪二年毛文龙等处来文六件》,裡面是毛文龙和在皮岛的原后金镶黄旗副将王子登二人给皇太极的信,同时档案其它函、册内亦散落有多处毛文龙与后金相关的事蹟记载。</ref>,袁崇焕杀毛文龙的事情“一无错处”<ref>[[阎崇年]]《论袁崇焕》及《袁崇焕“斩帅”辨》,均收于[[阎崇年]]《燕步集》,北京燕山出版社,1989年</ref>。按袁崇焕上疏,毛文龙死前六个月早已无生(除非完全接受袁崇焕控制,而非名義服從),并不是因为毛文龙叛国。<ref>《崇祯长编》1594~1598页乙卯十二月初五:“崇焕之杀毛文龙也,龙锡密语手书,不一而足,即崇焕疏中亦有'辅臣龙锡低徊私商'之句见在可劵也。夫文龙当斩,事关军机,崇焕入朝奏对,何不预请密旨;崇焕出海阅视,何不飞驰蜡封?而身处揆席,恭预密勿之龙锡又何止闻私寓之低徊,不闻文华之商确也?总之欲外示专制,内胁至尊,因以渐成款局。两人阴谋诡计,目中安知有皇上乎!且臣又闻崇焕与罪枢王洽私书言屡欲求款,庙堂之上,主张已有其人,文龙倘能恊心一言,自当无嫌无猜。不知崇焕所欲文龙恊者何心?一者何意耶?崇焕劾提刀之力,龙锡发推辨之谋,应手而办,莫逆于心,宜乎龙锡今日皱眉疾首而不得不作同舟之救也……淂旨:龙锡忠慎,岂有是事,高捷不淂过求。”</ref> 毛文龙被杀后有[[徐尔一]]<ref>《[[明史]]·[[熊廷弼]]传》:“尔一盖亦一伟丈夫也”。</ref> 等人上疏为其鸣冤。三個月後就發生了“[[己巳之變]]”,清軍兵臨北京城下,明廷大臣们多归因于毛文龙死后女真无后顾之忧所致<ref>[[樊树志]]《崇祯传》,[[人民出版社]],1997年,第一版,第二章:“对袁崇焕而言,杀毛文龙可以说是一个大错误,对己对国都没有好处。……毛文龙作为平辽将军的 存在,毫无疑问对后金是一大威慑力量,有着不可忽视的牵制对方军事力量的战略意义,……所以后金将毛文龙视为眼中钉,每欲派兵征讨,又试图招降,都没收到 什么效果。皇太极无法做到的事,袁崇焕帮他做到了,这岂不令亲者痛恨仇者快吗?毛文龙被杀的直接后果,便是几个月之后发生的“己巳之变”。这一事件从反面证明,毛文龙的牵制作用一旦解除,后金兵就便可肆无忌惮地长驱南下,骚扰京畿达数月之久,足以令人深省。”</ref><ref>《[[明史]]》(卷259):“文龙既死,甫逾三月,我大清兵数十万分道入龙井关、大安口。崇焕闻,即督大寿、可刚等入卫。以十一月十日抵蓟州,所历抚甯、永平、迁安、丰润、玉田诸城,皆留兵守。帝闻其至,甚喜,温旨褒勉,发帑金犒将士,令尽统诸道援军。俄闻率教战殁,遵化、三屯营皆破,巡抚王元雅、总兵朱国彦自尽,大请兵越蓟州而西。崇焕惧,急引兵入护京师,营广渠门外。帝立召见,深加慰劳,咨以战守策,赐御馔及貂裘。崇焕以士马疲敝,请入休城中,不许。出与大军鏖战,互有杀伤。”</ref>。
=== 历史评价 ===
*[[努尔哈赤]]:“朕用兵以来,未有抗颜行者。袁崇焕何人,乃能尔耶!”(《清史稿·本纪一》)
*[[杨惟和]]:“十余年奴氛孔炽,士卒畏敌,不畏将帅。袁崇焕一振起之,而将士始用其命,军民始安其生,天下壮之,真今之方叔也 ”(《玉镜新谭卷之四》)
*[[余大成]]:“力捍危疆,而身死门灭,其得罪大略相似。但武穆有子霖、孙珂,能白其冤。而督师竟允绝,圣世谁复为《金陀粹编》者?可叹也!”
*[[王在晋]]:“毛文龙径袭辽阳,旋兵相应,宁锦之围解,文龙与有力焉。此出于崇焕之自陈,剧称其牵制之功,则文龙何可杀耶?文龙杀而虏直犯京城,明知而故悖之,崇焕之祸,其真自取耳!”
*[[唐甄]]:“当是之时,非无贤才也,袁崇焕以间诛,孙传庭以迫败,卢象升以嫉丧其功。此三人者,皆良将,国之宝也,不得尽其才而枉陷于死,使当日者有一张居正为之相,则间必不行,师出有时,嫉无所施,各尽其才,而明之天下犹可不至于亡。”(《潜书》)
*[[谈迁]]:“初,虏势张甚。人心惶骇欲遁。自崇焕坚拒,气始振。”“藤县(袁崇焕)之于东陲,亦勋劳多矣!初,经略高第议弃宁前锦右。果如其说,则辽西将非国之有也。赖藤县力持,成宁远之功,士气少奋。”
*[[计六奇]]:“自辽事者,所用人鲜有胜任者。当时所望成功者,惟[[熊廷弼]]、袁崇焕、[[孙承宗]]。”
*[[朱舜水]]:“奴虏种类,原自不蕃。先年李宁远以奴隶儿子畜之,玩之掌股,使其长养内地,知我虚实情形;又加以龙虎将军名号,使得控崇别部,狡焉启疆,失于防御,遂灭北关、白羊骨诸种,益致彼猖。又贼臣杨镐、袁崇焕前后卖国,继丧辽阳、广宁,滋蔓难图;然犹二十年蹂躏,三韩、燕云屹然无恙。即曾两入朔易山东,未敢公然盘踞。祗因流寇攻陷京城,惨杀文武。吴三桂愚呆竖子,失于较计,欲报家仇,勾引入寇;逆虏遂令三桂为导,乘机掩袭北京。”(《阳九叙略》)
*[[夏允彝]]:“自有辽事,所用人,鲜能有胜任者。当时所望成功,惟熊廷弼、袁崇焕、孙承宗为庶几;而武臣如刘綎、杜松、满桂、祖大寿、吴三桂,其最着也。”(《幸存录》)
*[[张廷玉]]:“崇焕智虽疏,差有胆略,庄烈帝又以谗间诛之。”(《明史·列传第一百四十七》)
*[[乾隆帝]]:“袁崇焕督师蓟辽,虽与我朝为难,但尚能忠于所事,彼时主暗政昏,不能罄其忱悃,以致身罹重辟,深可悯恻。”(《大清高宗纯皇帝实录》)
*[[汪荣宝]]:“明自用兵以来,督师者如熊廷弼、袁崇焕、孙承宗辈,皆以盖世之才,能称其职;而诸将委身许国,效死不屈者亦前后相望。”(《清史讲义选录》)
*[[韩文举]]:“以叔季衰亡之国,撄犬羊暴起之众,自有历史以来,未有能取胜者,能取胜自督师始。且不徒取胜而已,实足制敌死命而无难,是中经营惨淡,殆非寻常英雄所能胜任。夫知敌所长而避之,侦敌所短而乘之,难矣;然犹非至难也。大败之后,人无固志,胡尘乍起,望风而逃,于此而欲振作士气,俾将卒去其畏敌之心,起其灭敌之望,宁非难中之至难者哉?以此而论督师,殆天人不可及欤!”(《清代通史》第一卷第一篇)
*[[康有为]]:“夫袁督师之雄才大略,忠烈武棱,古今寡比。其遗文虽寥落,而奋扬蹈厉,鹤立虹布,犹想见鲁阳挥戈、崆峒倚剑之神采焉。”“若吾粤袁督师之丧于谗间也,天下震动,鬼神号泣,明社遂屋,余祸烈烈,波荡至今。呜呼,天下才臣名将多矣,谗死亦至伙,而恻恻于人心,震惕于敌国,非止以一身之生死系一姓之存亡,实以一身之生命关中国之全局,则岂惟杜邮、钟室、凉风、金牌之凄感也。……假若间不行而能尽其才,明或不亡。”(《袁督师遗集序》)
*[[梁启超]]:“使督师以前而有督师其人者,则满洲军将不能越辽河一步,使督师以后而能有督师其人者,则满洲军犹不能越榆关一步,故袁督师一日不去,则满洲万不能得志于中国,后金军之处心积虑,以谋督师宜也。而独怪乎明之朝廷自坏长城,为敌复仇,以快群小一日之意见,而与之俱尽,古今冤狱虽多,语其关系之重大,殆未有袁督师若者也。”“若夫以一身之言动、进退、生死,关系国家之安危、民族之隆替者,于古未始有之。有之,则袁督师其人也。”<ref>《袁崇焕传》,1904年(清光绪三十年),《饮冰室合集》第6册:“吾粤崎岖岭表,数千年来,与中原之关系甚浅薄。若夫以一身之言动、进退、生死,关系国家之安危、民族之隆替者,于古未始有之。有之,则袁督师其人也。”</ref>
*[[萧一山]]:“熊廷弼、袁崇焕、孙承宗,皆以盖世之才,治辽事而有余,然或内毁于阉党,外罹于反间,不终其位。”(《清代通史》第一卷第二篇 )
*[[李济深]]:“论明清间事者,佥以为督师不死,满清不能入主中原。”(《重修明督师袁崇焕词墓碑》)
*[[孟森]]:“庶知三百年公论不定,一翻明末人当时之记载,愈坠云雾中。论史者将谓今日之人不应妄断古人之狱,惟有求之故纸,凭耳目所及者之言以为信。岂知明季之事,惟耳目相及之人,恩怨是非尤为纠葛。”(《明本兵梁廷栋请斩袁崇焕原疏附跋》)
*[[金庸]]:“袁崇焕真像是一个古希腊的悲剧英雄,他有巨大的勇气,和敌人作战的勇气,道德上的勇气。他冲天的干劲,执拗的蛮劲,刚烈的狠劲,在当时猥琐萎靡的明末朝廷中,加倍的显得突出。”(《[[袁崇焕评传]]》)
*[[迟浩田]]:“袁崇焕是我们中华民族的一个伟大英雄,我们[[岳飞]]、袁崇焕都是在中华民族历史上有褒有贬,经历坎坷,但是最终一条,人民的眼睛是雪亮的,历史是公正的。”(迟浩田高度评价袁崇焕爱国精神)
== 藝術形象 ==
=== 影視 ===
*1985年电视剧《[[碧血劍 (1985年電視劇)|碧血剑]]》:[[曾江]]
*1987年电视剧《[[袁崇焕 (1987年電視劇)|袁崇焕]]》:[[张孝中]]
*1999年电视剧《[[袁崇焕传]]》:[[莫少聪]]
*2000年电视剧《[[碧血劍 (2000年電視劇)|碧血剑]]》:[[王志华]]
*2002年电视剧《[[孝庄秘史]]》:[[王崗 (演員)|王岗]]
*2003年电视剧《[[江山风雨情]]》:[[张孝中]]
*2005年电视剧《[[明末风云]]》:[[王建国]]
*2009年电影《[[袁崇焕 (电影)|袁崇焕]]》:[[于魁智]]
*2015年电视剧《[[大玉儿传奇]]》:[[黄海冰]]
*2017年电视剧《[[超时空男臣]]》:[[萧正楠]]
== 相关条目 ==
* [[明朝]]
* [[明熹宗]]
* [[明思宗]]
* [[毛文龙]]
* [[滿桂]]
* [[努爾哈赤]]
* [[广宁之战]]
* [[皇太極]]
* [[祖大壽]]
== 注释 ==
{{reflist|2}}
== 参考书籍 ==
{{wikisource-author}}
{{wikisource|明史/卷259}}
{{wikisource|明季北略/卷05}}
;官修史书:
* 《[[明实录]]》之《[[明熹宗实录]]》、《[[崇祯实录]]》、《明熹宗七年都察院实录》
* 《[[清实录]]》之《[[清太祖实录]]》、《[[清高宗实录]]》
* 清·[[张廷玉]]《[[明史]]》
* 议和史料:《太宗与袁崇焕书》、《袁崇焕复书》、《李喇嘛书》、《太宗答袁崇焕书》、《答李喇嘛书》、《太宗又致袁崇焕书》、《明使喇嘛吊丧》、《太宗致书袁崇焕议和》、《太宗致书明执政议和》、《袁崇焕复议和书》、《太宗答袁崇焕议和书》、《续致袁崇焕书一》、《袁崇焕书覆书二封》、《太宗再答袁崇焕书》、《袁崇焕再复书》
;文人观点:
* 明朝:[[朱長祚]]《[[玉鏡新譚]]》、[[黄宗羲]]《[[弘光实录抄]]》、[[王在晋]]《[[三朝辽事实录]]》、[[張岱 (明)|張岱]]《[[石匱書]]》等
* 清朝:[[計六奇]]《[[明季北略]]》、[[汪楫]]《[[崇祯长编]]》、[[谈迁]]《[[国榷]]》、[[谷应泰]]《[[明史纪事本末]]》等
* 民国:[[梁启超]]《袁崇焕传》、[[孟森]]《[[明史講義]]》等
* 共和国:[[金庸]]《[[袁崇焕评传]]》、[[樊树志]]《崇祯传》、[[阎崇年]]《袁崇焕传》等
*松浦章:〈[http://www.nssd.org/articles/article_read.aspx?id=3001218112 袁崇焕与朝鲜使节]〉。
{{萬曆四十七年己未科殿試金榜}}
{{Authority control}}
{{DEFAULTSORT:Yuan袁}}
[[Category:明朝邵武縣知縣]]
[[Category:明朝兵部职方司主事]]
[[Category:明朝山東按察使司僉事]]
[[Category:明朝布政使司參政]]
[[Category:明朝按察使]]
[[Category:明朝遼東巡撫]]
[[Category:明朝兵部尚書]]
[[Category:明朝軍事家]]
[[Category:明朝死于凌迟者]]
[[Category:東莞人]]
[[Category:袁姓|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