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變更

前往: 導覽搜尋

吳健雄

增加 642 位元組, 4 年前
無編輯摘要
* 18歲那年(1930年),吳健雄考進[[中央大學]][[數學]]系就讀,一年以後轉到自己比較有興趣的物理系。吳健雄在中央大學的同學都說,她在科學方面顯現出過人的才分,閉門苦讀和求學十分認真,對科學的知識涉獵也廣<ref name="Wu-1"></ref><ref name="Wu-2"></ref>。
<br>
 
* 24歲那年(1936年),吳健雄得到她叔父[[吳琢之]]的支助,申請到[[美國]][[密西根大學]]去進修。她在8月24日到達美國[[舊金山]]之後,有一件影響她一生成就的重大決斷行動<ref name="Wu-1"></ref><ref name="Wu-2"></ref> ---
 
*吳健雄在舊金山是為了要拜訪她的一位林姓女同學,本來只準備停留一個禮拜,但是她經由當時一位中國學生會會長的介紹,由早幾個禮拜到達柏克萊,也是唸物理的的[[袁家騮]]領著參觀了柏克萊的物理實驗設備,結果她決定留在美國西岸的這個朝氣蓬勃的科學新天地。
 
*吳健雄心意既定,便由袁家騮陪同著去見了[[加州大學柏克萊分校]]的物理系主任柏基(R.Birge)。柏基雖然是一個十分挑剔、小心眼、對於外國人、特別是對於中國人、女性和任何英文有外國腔的人,都有著很強的偏見,但是他看出吳健雄不凡的物理天分,因此雖然已經開學,柏基還是特別破例接受吳健雄的申請,讓她進入柏克萊物理研究所就讀。
 ** 吳健雄捨不得離開家人 越洋去追求她的夢想;她在搭往美國的船艙後方哭濕了一整條手帕。殊不知,這竟然是與家人的最後一面。更不知,在國外,另一段緣分,已有了開花的徵兆<ref name="Wu-3">[https://kknews.cc/science/grk282m.html 她比林徽因還美,卻被楊振寧搶了諾貝爾獎]</ref>。
* 吳健雄的改變心意留在柏克萊進修,對她後來一生的科學成就有著極其關鍵的影響,可以說是一個極有眼光的抉擇,奠定了她日後在物理科學界的成就<ref name="Wu-1"></ref><ref name="Wu-2"></ref> ---
* 吳健雄由于才貌出眾,她總是穿著中國式的高領旗袍,十分正式。她在柏克萊的物理研究所念書時,受到許多人的愛慕,除了袁家騮之外,追求她的同學,可以確定的至少還有兩位<ref name="Wu-4"></ref> ---
* * 當時的袁家騮,在1937年已轉學去了[[洛杉磯]]地區的[[加州理工學院]],雖然吳健雄和袁家騮兩人還有來往,但是由于時空的距離,有一陣子,他們的情誼是比較疏遠了一些。* * 其中一位追求者便是後來在美國高能物理界享有盛名,創立美國[[費米國家實驗室]]的威爾森(Robert Wilson)。
[[File: Stanley_Frankel_Wu_Chien_Shiung_21.jpg |缩略图|left|300px|[https://slidesplayer.com/slide/14546204/ 圖片來源:史丹利(左)和吳健雄(中)] ]]
** 另外一位追求者是一位名叫史丹利‧法蘭柯(Stanley Frankel)的年輕人。史丹利在研究所中是跟隨[[奧本海默]]一塊工作的理論學家,他有著[[猶太]]血統,是一位相當聰明的年輕科學家;吳健雄曾經和他單獨出游,他也曾經教吳健雄開汽車。這都是戀愛中的年輕人之間,相當尋常的事情。
* 但是另一方面,新婚的甜美依舊,因為她的丈事業上優秀、生活上體貼。那兩年日子確實比較輕鬆悠閒<ref name="Wu-5"></ref>。
* 儘管無研究實驗可做,吳健雄未丟掉看物理文獻和參加學術會議的習慣,始終跟著科學的步伐。第二年 (1943年) ,吳健雄終於拿到[[普林斯頓大學]]該校有史以來第一位女講師的工作。然而,她的聘書姍姍來遲,因為系主任自己也沒有想到,在普林斯頓僱傭一位女教員會是如此艱難<ref name="Wu-5"></ref>。** 其實, 在更早以前,吳健雄自加州柏克萊大學得到博士學位後,又做了兩年博士後研究 (1940-1942年) ,表現十分出色,但依舊無法取得教職,原因就在於,當時美國頂尖的研究大學中沒有學校聘任女性的物理教師<ref name="Wu-2"></ref>。 * 然而,即便在大名鼎鼎的學術重鎮普林斯頓,吳健雄還是有懷才不遇之感,因為她的主要工作是教[[海軍]]軍官,而不是研究實驗物理<ref name="Wu-5"></ref>。
* 1952 吳健雄專門教書的日子隨著戰時與[[原子彈]]有關的研究需要她而結束了。1944年3月,她去了[[哥倫比亞大學]],帶著用這種方式幫助[[中國]]對日戰爭的信念,帶著戰後返回中國的計劃,來到[[杜威]]曾經教過書、胡適曾經念過書的這所名校。誰知,她在哥倫比亞一待就待到退休<ref Name="Wu-2"></ref>。** 因為女性和華裔的身分,吳健雄當時在哥大並沒有享有應有的待遇。** 在哥大8年,1952 年吳健雄終於獲得支持,成為哥大物理系永久聘任資格的副教授。當時她早已是β衰變研究方面的權威,從事世界第一流的研究 ,她的同事都承認,因為女性和華裔的身分,吳健雄當時在哥大並沒有享有應有的待遇 ** 相較加州柏克萊大學,哥大雖然未能將她視同一般男性的科學家給予同等待遇,但聘任女教授已經是走在時代的尖端。
7,455
次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