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變更

前往: 導覽搜尋

菇子

增加 5,312 位元組, 3 天前
创建页面,内容为“'''菇子'''释名土菌、地蕈、菇子、地鸡、獐头。 甘、寒、有毒。 烧灰,敷疮疥。<ref>[https://wenwen.sogou.com/z/q1704389948.htm 茶树…”
'''菇子'''释名土菌、地蕈、菇子、地鸡、獐头。

甘、寒、有毒。

烧灰,敷疮疥。<ref>[https://wenwen.sogou.com/z/q1704389948.htm 茶树菇有什么功效??]搜狗问问</ref>
{| class="wikitable" style="float:right; margin: -10px 0px 10px 20px; text-align:left"
|<center><img src=" https://i02piccdn.sogoucdn.com/972e32ef88d7f302 " width="180"></center><small>[]</small>
|}

【释名】杜蕈(《菌谱》)、[[地蕈]](《[[拾遗]]》)、[[菰子]](《食物》)、[[地鸡]](《尔雅》)、獐头。藏器曰∶地生者为菌,木生者为。江东人呼为蕈。《尔雅》云∶中馗,菌也。孙炎注云∶地蕈子也。或云地鸡,亦云獐头。郭璞注云∶地蕈似钉盖,江东名为土菌,可啖。凡菌从地中出者,皆主疮疥,牛粪上黑菌尤佳。若烧灰地上经秋雨,生菌重台者,名仙人帽,大主血病。时珍曰∶中馗神名,又槌名也。此菌钉上若伞,其状如槌及中馗之帽,故以名之。

【气味】甘,寒,有毒。诜曰∶菌子有数般,槐树上者良。野田中者有毒杀人,又多发冷气,令人腹中微微痛,发五脏风,拥经脉,动痔病,令人昏昏多睡,背膊四肢无力。藏器曰∶菌,冬春无毒,夏秋有毒,有蛇、虫从下过也。夜中有光者,欲烂无虫者,煮之不熟者,煮讫照人无影者,上有毛下无纹者,仰卷赤色者,并有毒杀人。中其毒者,地浆及粪汁解之。颖曰∶凡煮菌,投以姜屑、饭粒,若色黑者杀人,否则无毒。时珍曰∶按∶《[[菌谱]]》云∶杜蕈生土中,与山中鹅膏蕈相乱。俗言毒之气所成,食之杀人。甚美有恶,食肉不食马肝,未为不知味也。凡中其毒者,必笑不止。解之以苦茗、白矾,酌新水并咽之,无不立愈。又按∶杨士瀛《直指方》云∶广南人杀毒蛇,覆之以草,以水洒之,数日菌生。采干为末,入酒毒人。遇再饮酒,毒发立死。又陈氏《拾遗》云∶南夷以胡蔓草毒人至死,悬尸于树,汁滴地上,生菌子收之,名菌药,毒人至烈。此皆不可不知,故并记之。马勃亦菌类,见草部。

【主治】烧灰,敷疮疥(藏器)。

【附方】新一。疔肿∶黑牯牛撒粪石上,待生菌子,焙干,草等分为末。以竹筒去两头,紧缚,合住疔上。用水和末一钱,入筒内。少顷沸起,则根拔出。未出,再作二、三次。(《[[医学正传]]》)。

【附录】鬼盖《别录》有名未用曰∶味甘,平,无毒。主小儿寒热痫。丛生垣墙下,赤色,旦生暮死。一名地盖。弘景曰∶一名朝生,即今鬼伞也。藏器曰∶一名鬼屋。生阴湿处,如菌,其盖黑而茎赤。和醋,敷肿毒、恶疮、马脊肿。杜正伦曰∶鬼伞有小毒。夏日得雨,聚生粪堆,见日即消黑。时珍曰∶此亦土菌之类,朝生夕死者。烧灰治疔肿,以针刺破四边,纳灰入内,经宿出根。

我国古籍中有关对毒蘑菇的认识及毒蘑菇中毒的预防和治疗,多属民间传说,其中夹杂了一些封建迷信的记载,而且所提验方,一般缺乏可靠数量的临床试验。宜本着“古为今用”的原则,加以发掘、整理。

[[王祯]]《[[农书]]》有言:“菌之种不一,名也如之……然辩之不精,多能毒人。”陈仁玉《菌谱》中说到杜菌(一种毒菌)容易和鹅膏蕈(即美味的鹅膏伞)相混淆。“鹅膏蕈”,“生高山,状类鹅子。久乃繖开,味殊甘滑,不谢鹅膏。然与杜蕈相乱。毒蕈者,生土中,俗言毒蜇气所成。食之杀人……凡中其毒者必笑”。

〈吴菌谱〉中云:“故山中人劚(音捉)蕈(吴地拾蕈曰劚蕈),必认蕈荡。如某山出何等蕈,某地出何等蕈,皆有旧荡不乱生者……有名色可认者采之,无名者弃之。”

关于误食毒蕈中毒后的治疗方法,我国流传着大量的偏方,可供在今后临床试验研究时参考。陈仁玉《菌谱》对食杜蕈中毒的,提出了“解之宜以苦茗(浓茶),杂白矾,匀新水,并咽之,无不立愈。”《本草纲目》“野菌毒”部分,提出了下述治疗毒菌中毒的偏方:“甘草(煎麻油服)。防风(汁)。忍冬(汁)。蠡实,酱汁,生姜,胡椒,绿豆(汁)。梨叶(汁)。荷叶(煎)。阿魏,地浆,黄土(煮)。鹧鸪,石首鱼枕,童尿,人尿汁。”《吴蕈谱》有一段关于“枫树蕈”的记载:“枫树蕈,食之即令人笑不止。造地浆以治之,掘地做坑,以新汲水投坑中,搅令浊,少待,其澄清取饮,即活,亦解诸毒。”同书还记有:“芝园主人,急救良方,使野菌毒,用甘草,不拘多少,以麻油一盏,煎数沸,冷服,其毒自解”。“苏州天平山白云寺五僧,行山涧,得蕈一丛,甚大,摘而食之,至夜发吐。三人急采鸳鸯草生啖遂愈……此草藤蔓而生,对开黄白花,傍水依山处皆有之,所谓金银花是也”。又记载了一乡人,常以鱼腥草解菌毒。
==参考文献==
{{reflist}}
[[Category:360 生物科學總論]]
735
次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