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3,189
次編輯
變更
崔琰
,無編輯摘要
'''崔琰'''(?~216年),字季珪,清河郡东武城县(今河北故城县)人。东汉末年名士,司空崔林从兄,丞相 [[ 曹操 ]] 谋士。
相貌俊美,生有一部虬髯,很有威望。初随 [[ 袁绍 ]] ,拜骑都尉。曹操平定河北,以为别驾从事,十分敬畏,迁东曹掾。曹操晋封魏公,以为魏国尚书,迁中尉。
建安二十一年(216年),通信杨训,写道“时乎时乎,会当有变时”,被曹操认为有不逊之意。坐罪下狱,为曹操所赐死。
'''佐命袁氏'''
大将军袁绍听说后征召崔琰。当时袁绍的士兵专横暴虐,挖掘坟墓,崔琰规劝说:“昔日 [[ 荀况 ]] 有过这样的话:‘对士兵平素不进行教训,战斗力就不会强大,即使是商汤、周武王那样的人,也不能凭借他们作战取得胜利。’如今道路上尸骨暴露,百姓未见到您的德政,应该命令各个郡县掩埋尸骸,以显示您的为死者伤痛的爱心,追随周文王的仁慈之举。”袁绍让崔琰作了骑都尉。
后来袁绍在黎阳县带兵,将部队驻扎在延津渡口,崔琰又规劝说:“天子如今在许昌,百姓的愿望支持顺从朝廷的一方,我部不如谨守治境,向天子述职,以便安定这一地区。”袁绍却不听从,于是在官渡大败。等到袁绍死后,他的两个儿子互相争斗,争着想得到崔琰。崔琰说自己有病,坚决推辞,因此获罪,被关进了监狱,依靠阴夔、陈琳营救,才免于一死。
建安十三年(208年),曹操做了丞相,崔琰又做了东西曹掾属征事。起初授予他东曹职务时文告说:“您具有伯夷的风范,史鱼的耿直,贪夫因敬仰您的大名而变得清廉,壮士因崇尚您的名声而更加勉励自己,这是可以作为时代表率的。所以授予东曹之职,你去履行职责吧。”
建安十八年(213年),魏国刚刚建立,任命崔琰为尚书。这时尚未立太子,临菑侯曹植有才华而且有爱心。曹操怀疑犹豫,发出信函命令在外地秘密访探。只有崔琰信不封口答复说:“我知道《春秋》有长子当立的大义,并且五官中郎将曹丕仁孝聪明,应当承继大统。崔琰将用死来坚守这个原则。” [[ 曹植 ]] ,本是崔琰哥哥的女婿,曹操十分赞赏崔琰的大公无私和高风亮节,喟然叹息,调其职为中尉。
崔琰体态雄伟,声音洪亮,眉目疏朗,须长四尺,很有威重的仪态,朝廷中人很是敬仰,而曹操对他也有几分敬畏。崔琰曾经推荐过巨鹿人杨训,说他虽然才能不足,却清廉贞洁,遵守正道,曹操于是以礼征召了杨训。
亦有一说,崔琰的文集被人得到,携带的时候用布包裹。当时与崔琰有过节的人看到这个场景,就到曹操面前诬告崔琰,说他的文章中暗自讽喻朝政,故不得公之于人。曹操闻言大怒,将崔琰关入大狱而后处死。<ref>[https://baike.sogou.com/appeal/snapshot?link=x7G7IaZtq-Grjh_2DnRsx5r86ggqy1Ed6TcFgT8C7g86yr2C_8EyhSLh68U4mg2oh8EyS5aH7p0CWKVq7DU58miFhg5swG&originRef=http%3A%2F%2Fwww.guoxue.com%2Fshibu%2F24shi%2Fsangzz%2Fsgzz_012.htm&lid=67637257&title=%5Bobject%20HTMLHeadingElement%5D 魏书十二 ]国学原典, [引用日期2018-11-07]</ref>
本来,曹操性格忌刻,凡是他所不能容忍的人,如鲁国人 [[ 孔融 ]] 、南阳人 [[ 许攸 ]] 、 [[ 娄圭 ]] ,都因仗着自己是曹操的老朋友,有所不恭被诛杀。其中崔琰最为冤屈,因而历朝皆有文人墨客为之伸冤。
==轶事==
曹操:君有伯夷之风,史鱼之直,贪夫慕名而清,壮士尚称而厉,斯可以率时者已。故授东曹,往践厥职。
陈寿:崔琰高格最优, [[ 鲍勋 ]] 秉正无亏,而皆不免其身,惜哉!大雅贵“既明且哲”,虞书尚“直而能温”,自非兼才,畴克备诸!<ref>[https://baike.sogou.com/appeal/snapshot?link=x7G7IaZtq-Grjh_2DnRsx5r86ggqy1Ed6TcFgT8C7g86yr2C_8EyhSLh68U4mg2oh8EyS5aH7p0CWKVq7DU58miFhg5swG&originRef=http%3A%2F%2Fwww.guoxue.com%2Fshibu%2F24shi%2Fsangzz%2Fsgzz_012.htm&lid=67637257&title=%5Bobject%20HTMLHeadingElement%5D 三国志 魏书十二]国学网 [引用日期2012-11-26]</ref>
《先贤行状》:琰清忠高亮,雅识经远,推方直道,正色於朝。魏氏初载,委授铨衡,总齐清议,十有馀年。文武群才,多所明拔。朝廷归高,天下称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