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變更

前往: 導覽搜尋

李遠哲

增加 6 位元組, 5 年前
參與教育改革
行政院教育改革審議委員會(教改會)是行政院特設部會,所遴選的教改會成員均為無給職。教改會的初衷,是想藉助李遠哲的聲望,來凝聚社會各界對教育改革議題的共識。當任務期滿,教改會必須提出一份[[教育改革諮議報告書]]給行政院,供行政院做為施政的參考<ref>[http://www.sinica.edu.tw/info/edu-reform/farea2/ 教育改革諮議報告書]</ref>1996年12月達成任務後的教改會便自動解散。
然而,[[台灣教育改革|教育改革]]的立意,因當時的氛圍 日後不同政治利益的角逐之下,被不斷的曲解與扭曲。 造成了李遠哲博士很多的困擾。例如北高兩市所施行的免試升高中的[[自願就學方案]]遠早於教改會的成立,但是輿論卻誤以為自學方案 出自於 教改會的評議<ref>[http://www.sinica.edu.tw/as/ytlee/lee-edu.pdf 關於教育改革的一些省思(李遠哲)]
</ref>
2002年,李遠哲擔任行政院首席科技顧問,認為高等教育成效不理想,於是提議增設高教審議委員會,隨後並擔任委員會召集人<ref>[http://www.epochtimes.com/b5/6/1/25/n1202890.htm 李遠哲:切割教學卓越50億 補助技職大學]</ref>,將教改重心從中小學轉至高等教育。2005年,李遠哲主持會議,公布五年五百億獲獎學校<ref>[http://www.pac.nctu.edu.tw/Report/report_more.php?id=6613 5年500億 李遠哲下午公布分配結果] {{webarchive|url=https://web.archive.org/web/20131203003636/http://www.pac.nctu.edu.tw/Report/report_more.php?id=6613 |date=2013-12-03 }}</ref>。
2012年5月,李登輝在《[[財訊]]》週刊專訪中稱,台灣的失業率高,追根究柢 是因 指向 教改失敗造成。他認為台灣教育並未認真培養人才,職業教育即是一例 <ref>[http://www.nownews.com/2012/05/23/301-2817029.htm 李登輝:教改失敗,李遠哲要負責!]</ref>目前大學林立,卻欠缺職業學校,不過,台灣過去的中小企業老闆大多是 出身 黑手 出身 ,每 個人 會去拼 是埋首苦幹 觀現在 ,黑手或粗重工作, 現在沒 往往乏 要做了 問津 。李登輝認為造成這個現象的,是李遠哲,因為他引介錯誤的教育方法。「李遠哲引介的美國式教育漏洞百出,他應該要負全責。德國的技職體系教育相當成功。」他認為台灣教育未培養人才,從現在大學林立,職業學校數量與所擁有資源卻相當稀少<ref>[http://www.sinica.edu.tw/as/person/ytlee/920801.html 敬答「國師變轎夫」(爽報92年7月25日社論)]</ref>。
== 社會關懷 ==
34,628
次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