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變更

前往: 導覽搜尋

本草拾遗

增加 2,304 位元組, 4 年前
增加条目及内容、上传图片
''' 本草拾遗 ''' (医药图书)[[file:本草拾遗.jpg|thumb|本草拾遗[http://p7.qhmsg.com/dr/270_500_/t019f7552234e73244e.jpg?size=500x500 原图链接]]]'''《本草拾遗》''',简称《拾遗》,又名《陈藏器本草》<ref>[https://www.cndzys.com/zyys/zywh/zygj/65833.html 中医古籍: 《本草拾遗》 ]作者:养生专家时间:2013-02-04 00:00:00来源: 大众养生网 </ref>。 是[[唐代]]四明人[[陈藏器]]撰写的药物学名著。陈藏器生活于盛唐,开元(713—741)中曾任[[陕西]]京兆府三原县尉,但他素好医道,专心攻研药学,尤喜读《本草》之书。
==基本信息==
《本草拾遗》共10卷,分为3部分。兼顾药学理论和实际应用,具有很高的学术价值。序例1卷,相当于药物总论。
拾遗6卷,共载《[[新修本草]]》未收之药692种(一说712种)。每药详述药名、产地、性状、采制、性味、毒性、药效、主治、禁忌等。解纷3卷,主要是解决旧本草著作药物记载之纷乱,考证品种,订正讹误,辨析形态、性味相似易于混淆者,现知论药269种。<ref>[https://www.cndzys.com/zyys/zywh/zygj/65833.html 中医古籍:《本草拾遗》]作者:养生专家时间:2013-02-04 00:00:00来源: 大众养生网 </ref>
==药物学史贡献==
*湿可去枯(即用滋润之品,以治干咳无痰,口干舌燥,或肠燥便秘等津枯之证):白石英、紫石英之属。
陈藏器创立的这项药物分类方法是按药物的性能分类的,和现代分类方法颇为相似。“十剂”也是我国早期按药物性能功用分类方剂的方法,我国方剂学从《内经》的“七方”发展到唐代的“十剂”,陈藏器在理论上作出了重要的贡献,从而为后世方剂学按功能分类奠定了基石。<ref>[https://www.cndzys.com/zyys/zywh/zygj/65833.html 中医古籍:《本草拾遗》]作者:养生专家时间:2013-02-04 00:00:00来源: 大众养生网 </ref>
===纠正旧说之讹误===
本书编著成功,进一步充实了本草的内容,对医药学的发展,有一定的贡献。所以李时珍对其极为推崇,评价它说:“其所著述,博极群书,精核物类,订绳谬误,搜罗幽隐,自本草以来,一人而已。”
 
==茶叶品牌==
注册于2008年的茶叶/饮料品牌。本草拾遗始于1756年-1916年盛于全国的第一大茶商桂记,桂记茶行曾是我国最大的出口茶行,曾负责采办1775年的东印度公司的哥德堡号所装茶叶,后哥德堡号沉船后于1986年打捞上来,当年桂记所采办的徽州茶叶在几个世纪以后香味犹存,至今存在广州博物馆。
 
几个世纪以后,桂氏的后人依然制茶,和祖先一样,同样将中国的好茶叶销往国外,2009年,年度祁门红茶出口总量达1.2万吨,它们依然拥有最好的品质,依然让西方人惊叹,它们依然有统一的名称:"中国茶",直到注册了这个商标"本草拾遗"。
 
如今,桂氏茶行的后人已将跨越了几个世纪的茶叶世家传承下来,并凝成了一个实体,本草拾遗。自然本草,拾精粹,遗古风。
 
 
本草拾遗代表着现代茶生活的新概念,揉合了东方人对自然食疗、茶文化的传统智慧,以传统医学理论、茶文化与现代科技结合的茶文化品牌。天地万物之存在都是因为找到对的生命之道,所以本草拾遗的养生之道也因此而来,讲求原滋原味的原料全部来自原产地,经过有机培植,确保产品绿色健康。品牌LOGO象征着生命树,在保健养生的同时也好好的养"心"。慢慢的去净化心灵,让生命达到圆满圆融,这就是本草拾遗的精神。<ref>[http://www.sohu.com/a/232305498_99942083 在《本草拾遗》书中说:“诸药为各病之药,茶为万病之药。]搜狐 2018-05-21 09:45</ref>
==参考资料==
10,671
次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