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變更

前往: 導覽搜尋

連雅堂

增加 410 位元組, 4 年前
無編輯摘要
| 寬度 =
}}
'''連橫'''([[台羅]]:[[:nan:Liân Hêng|Liân Hîng]];{{bd|1878年|2月17日|1936年|6月28日}}),[[表字]]'''天縱'''、字'''雅堂''',又作'''雅棠''',號'''武公''',《民國連雅堂先生横年譜》:「[[孫中山]],我連橫便叫做武公。文一武,各在南北。[[台灣省|台灣]][[台南市|台南]]人,[[祖籍]][[福建省]][[漳州府]][[龍溪縣]](今[[漳州]][[龍海]]),[[台灣日治時期]]的[[詩人]]、[[台語]][[語言學家|學家]]、[[台灣歷史]]學家 。1920  [[File:连雅堂2.jpg|缩略图|左|[http://mbook.kongfz.com/10942/71910449/ 原图链接]连雅堂:[[台灣省|台灣]][[台南市|台南]]人,[[祖籍]][[福建省]][[漳州府]][[龍溪縣]](今[[漳州]][[龍海]]),[[台灣日治時期]]的[[詩人]]、[[台語]][[語言學家|學家]]、[[台灣歷史]]學家。]] 1920 年,著作《[[臺灣通史]]》完成並出版,是[[台灣人]]第一部冠以「臺灣通史」名稱的版本。另著有《[[臺灣語典]]》、《[[臺灣詩乘]]》、《劍花室詩集》等。
1930年,發表〈[[新阿片政策謳歌論|鴉片有益論]]〉,大力誇揚[[臺灣總督府]]重新開放的[[鴉片]]政策,使他受盡[[林獻堂]]等臺灣[[仕紳]]的鄙夷,被迫移居[[中國大陸]]。
==參考文獻==
{{reflist}}
 
[[Category:人文社科藝術人物]][[Category:历史学家]]
128,807
次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