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變更

前往: 導覽搜尋

李天祿

增加 364 位元組, 4 年前
無編輯摘要
== 生平 ==
 
[[File:李天禄3.jpg|缩略图|左|[https://baike.baidu.com/pic/%E6%9D%8E%E5%A4%A9%E7%A6%84/1504106/0/71cf3bc79f3df8dc4e44a73acb11728b4710281b?fr=lemma&ct=single#aid=361795&pic=a8014c086e061d950e391edf7bf40ad163d9cadd 原图链接]李天禄:1996年,位於[[三芝區|三芝]]的[[李天祿布袋戲文物館]]開館。]]
 
=== 日治時期 ===
1910年出生於 [[ 台北 ]] 的李天祿,父親為「華陽台」布袋戲劇團團長 [[ 許金木 ]] ,外號夢冬仔。是布袋戲戲班「華陽台」的班主兼頭手。
祖父[[何許土]],因一樁意外,承諾要為親族許家,生一個後嗣傳宗接代,父親[[許金木]]就是這個易姓許的後嗣。許金木後來入贅李家,生下長子李天祿,依台灣人的習俗從母姓。
李天祿8歲即學習該項才藝。1930年[[入贅]]陳家,並隨後於1932年以22歲歲數自立「[[亦宛然]]」劇團。
因為唱工,口白與佈景極為新穎,李天祿在新團成立不到三年的時間,就與老布袋戲劇團「宛若真」、「小西園」相抗衡 。1937  1937 年,[[中日戰爭]]爆發,[[台灣總督府]]下令所有中國傳統戲曲禁演,其中包含布袋戲。囿於現實環境,李天祿不得不暫時封箱從事其他行業 。1941  1941 年,布袋戲開禁,卻必須多有限制。李天祿為生計,也不得不演出,穿「現代服裝」的[[時代布袋戲]]。
=== 國民政府以後 ===
1945年,台灣日治時期結束。國民政府初期對布袋戲並沒有任何限制,加上戰爭過後的恢復經濟,李天祿與其他知名布袋戲劇團相同,成為台灣最主要娛樂。而此時,李天祿以[[京戲]]為底本,再參考[[漳州]][[楊勝]]布袋戲京劇唱腔與身段,創造出「外江戲」。   而因其該戲碼,有著新鮮的京戲鑼鼓,很受當時民眾歡迎。這階段實為李天祿的事業高峰。
==== 電視布袋戲 ====
==== 台北市平等國小[[巧宛然]]掌中劇團 ====
1988年,台北市 [[ 平等國小 ]] 的音樂老師 [[ 紀淑玲 ]] ,參加西田社布袋戲基金會的研習,結識了李天祿。紀淑玲把布袋戲引入平等國小,該校邀請李天祿教導該校全體老師練習布袋戲。   由紀淑玲與施慧珍指導前後場,並請亦宛然李天祿、 [[ 陳錫煌 ]] [[ 李傳燦 ]] 父子擔任前場師傅, [[ 李順發 ]] 等擔任後場師傅,並召募學生團員。李天祿將該校劇團命名為[[巧宛然]],是臺北市第一個兒童掌中劇團{{R|倪雨平}}。
== 傳子 ==
128,921
次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