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變更

前往: 導覽搜尋

梁遇春

增加 2,743 位元組, 5 年前
無編輯摘要
'''梁遇春'''是我国著名的散文家,师从叶公超等名师。其散文风格另辟蹊径,兼有中西方文化特色。在26年人生中撰写多篇著作,被誉为"中国的伊利亚"。
== 人物简介 ==
== 生平经历 ==
梁遇春(1906~1932),福建闽侯人,别署驭聪,
梁遇春
梁遇春
又名秋心,民国散文家,1906年出生于福州城内一个知识分子家庭,1918年秋考入福建省立第一中学(今福州第一中学)。
1922年暑假始,梁遇春先入北京大学预科。
1924年进入北京大学英文系学习,于1928年毕业,因成绩优秀,留系里任助教。后由于政局动荡,北大工作陷入停顿状态,梁即随温源宁教授赴上海暨南大学任教。
1930年又与温源宁同返北大,在北京大学图书馆负责管理北大英文系的图书,兼任助教。
1932年夏因染急性猩红热,猝然去世,年仅27岁。 [1]
梁遇春在大学读书期间,就开始翻译西方文学作品,并兼写散文,署名梁遇春,别署秋心、驭聪、蔼一等。他的译著多达二、三十种,多是英国的,也有俄罗斯、波兰等东欧国家的,其中以(英)《小品文选》、《英国诗歌选》影响较大,成为当时中学生喜好的读物。他的散文则从1926年开始陆续发表在《语丝》、《奔流》、《骆驼草》、《现代文学》及《新月》等刊物上;其中绝大部分后来集成《春醪集》(1930年)和《泪与笑》(1934年)出版。他的散文总数不过五十篇,但独具一格,在现代散文史上自有其不可替代的地位,堪称一家。好友冯至称他足以媲美中国唐代的李贺,英国的济慈,德国的诺瓦利斯。尽管梁遇春不是诗人,他的散文却洋溢着浓浓的诗情,成就虽不能与这几位短命的诗人相比,然而短短六年的丰富著述证明他们的才情与勤奋。
{{Infobox person
| 姓名 =梁遇春
| 图像 =
[[File:梁遇春.jpg|缩略图|梁遇春]]| 图像说明 = [https://timgsa.baidu.com/timg?image&quality=80&size=b9999_10000&sec=1542809898082&di=7520aef35b222b9d17ea3e89a4857dbc&imgtype=0&src=http%3A%2F%2F122.img.pp.sohu.com%2Fimages%2Fblog%2F2008%2F3%2F19%2F10%2F20%2F119631323c1.jpg 原图链接] [https://image.baidu.com/search/detail?ct=503316480&z=0&ipn=d&word=梁遇春&step_word=&hs=0&pn=3&spn=0&di=34944635000&pi=0&rn=1&tn=baiduimagedetail&is=0%2C0&istype=0&ie=utf-8&oe=utf-8&in=&cl=2&lm=-1&st=undefined&cs=3131368284%2C706986295&os=1969901675%2C2574637887&simid=3415142379%2C249418862&adpicid=0&lpn=0&ln=390&fr=&fmq=1542799811825_R&fm=&ic=undefined&s=undefined&se=&sme=&tab=0&width=undefined&height=undefined&face=undefined&ist=&jit=&cg=&bdtype=0&oriquery=&objurl=http%3A%2F%2F122.img.pp.sohu.com%2Fimages%2Fblog%2F2008%2F3%2F19%2F10%2F20%2F119631323c1.jpg&fromurl=ippr_z2C%24qAzdH3FAzdH3Fks52_z%26e3Bftgw_z%26e3Bv54_z%26e3BvgAzdH3FfAzdH3Fks52_9bvkwwuca8aawact_z%26e3Bip4s&gsm=0&rpstart=0&rpnum=0&islist=&querylist= 来自360网]]]
| 出生日期 = {{birth date and age|1906|01|01}} <!-- 逝世用: {{Birth date|1932|01|01}} -->
| 出生地点 =
26,395
次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