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548
次編輯
變更
雅克·德希達
,無編輯摘要
1966年,他參加了約翰霍普金斯大學的學術會議—「批評的語言與人的科學」(The Languages of Criticism and the Sciences of Man)。他在會議中發表的論文—〈人文科學論述中的結構、符號與遊戲〉("Structure, Sign, and Play in the Discourse of the Human Sciences")—可視為對結構主義所作的引申。自此解構主義蓬勃發展。自此解構主義蓬勃發展。他立刻出版了三本書:《言說與現象》(Speech and Phenomena)、《論文字學》(Of Grammatology)和《寫作與差異》(Writing and Difference),他的聲望更高。之後他的著作越來越豐富,領域也多有涉獵,大多以文字、符號為主,及政治爭議性的作品。
1975年他到耶魯大學(Yale University)短期講學,及到美國多所大學授課,促使解構主義在美國成為顯學,影響深遠。1983年起至逝世,他在法國高等社會科學學院 (École des Hautes Études en Sciences Sociales [EHESS])哲學系任教。
2003年德希達被診斷患有胰腺癌,降低了他的言語能力。他於2004年10月9日他在巴黎的一家醫院手術中死亡病逝 。<ref>{{cite web|title=德里達逝世|url=http://bbs.tianya.cn/post-books-51791-1.shtml|title=德里達逝世|website=Tianva|accessdate=2019-09-03}}</ref>。 享年七十四歲,留下極多的重要撰著。
==成就==
德希達最主要的成就是探討「解構」的概念。他認為解構頂多是個方法,如同貝寧騰(Bennington)的解釋:「若要在腦中形成一個『解構』的概念,那經過思考而產生的概念並不是解構,反而『想』的動作才是解構(Deconstruction is not what you think. But what you think might already be Deconstruction)」(qtd. in Collins 95)。因此我們不可能用一個定義來鎖死「解構」。換句話說,書寫在紙上的文字不變,但若讀者的思維模式改變,就會產生不同的閱讀方式,也會有不同的意義。不過解構的重點並非要產生新的意義,而是強調打破舊局的過程;解構並非「保護」,而是「創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