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變更

前往: 導覽搜尋

骆宾王(约640~684)

增加 20 位元組, 4 年前
無編輯摘要
}}
'''骆宾王'''(约627—约684) ,字观光,汉族,婺州义乌(今浙江义乌)人,唐代诗人。高宗永徽中,为道王 [[ 李元庆 ]] 府属,历武功、长安主簿。仪凤三年,入为侍御史,因事下狱,次年遇赦。调露二年,除临海丞,不得志,辞官。 [[ 徐敬业 ]] 起兵讨伐武则天时,骆宾王为其代作《为徐敬业讨武曌檄》。檄文罗列了武后的罪状,写得极感人。当武后读到“一抔之土未干,六尺之孤安在”两句时,极为震动,责问宰相为何不早重用此人。徐敬业兵败后,骆宾王下落不明,或说被乱军所杀,或说遁入了空门。
骆宾王与 [[ 王勃 ]] [[ 杨炯 ]] [[ 卢照邻 ]] 合称“初唐四杰”。他辞采华胆,格律谨严。长篇如《帝京篇》,五七言参差转换,讽时与自伤兼而有之;小诗如《于易水送人》,二十字中,悲凉慷慨,余情不绝。有《骆宾王文集》遗世。唐初诗人,与王勃、杨炯、卢照邻合称“初唐四杰”。又与富嘉谟并称“富骆”。
{| class="wikitable"
|-
19,447
次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