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變更

前往: 導覽搜尋

金显宅

移除 695 位元組, 4 年前
無編輯摘要
{{multiple issues|{{copyedit|time=2019-09-03T04:53:44+00:00}}{{dead end|time=2019-09-03T04:53:44+00:00}}{{unreferenced|time=2019-09-03T04:53:44+00:00}}}} ''' 金显宅 ''' ,肿瘤外科专家。出生于朝鲜。对乳腺癌、骨纤维肉瘤、嗜伊红细胞增生性淋巴肉芽肿等多有研究。在多种癌瘤根治术术式方面作出贡献。主持统一了乳腺癌的国内分类法,创建了中国肿瘤学会和抗癌协会。培养了大批肿瘤外科人才。
== 基本信息中文名称金显宅 国籍 中国 民族朝鲜 出生地朝鲜汉城  出生日期1904年3月7日 逝世日期1990年9月4日 职业医生 毕业院校沪江大学、北京协和医学院 目录1个人经历2生平概况3学业功绩4培养骨干5擅长手术6学术交流7主要论著折叠编辑本段 个人经历==1904年3月7日,生于 [[ 朝鲜 ]] 汉城。
1916~1919年,在汉城私立培才中学学习。
1919年,来到中国。
1920~1923年,在 [[ 上海 ]] 沪江中学高中学习。
1923~1926年,在上海沪江大学医预科学习。
1930年,加入中国籍。
1931-1933年,任 [[ 北京协和医院 ]] 住院医师。
1934-1937年,任北京协和医院肿瘤科主治医师。
1937-1938年,在 [[ 美国 ]] 纽约曼哈顿区纪念医院进修肿瘤病理。
1938-1939年,在美国芝加哥肿瘤研究所进修肿瘤临床。
1939年10月-1941年12月,任北京协和医学院外科副教授和协和医院肿瘤科主任。
1942年12月-1945年11月,在 [[ 天津 ]] 与人合办恩光医院,负责外科和肿瘤科。
1945年11月-1947年2月,在美国芝加哥比林氏附属医院进修肿瘤外科,兼任芝加哥肿瘤研究所研究员。
1990年9月4日,因败血症逝世于天津。
== 折叠编辑本段 生平概况==金显宅1904年3月7日出生于朝鲜汉城。1916年毕业于汉城私立攻玉小学。父亲是中药国家领导看望金显宅国家领导看望金显宅 店老板。1919年3月,在汉城私立培才中学初中三年级读书时,参加了要求朝鲜独立的罢工、罢课、罢市的爱国运动。为避免日军的残酷镇压,其父将他装在背篓中,偷越鸭绿江桥,进入中国国境,投奔在张家口开办"十全医院"的大哥金显国处。在大哥的关怀下,他加紧学习汉语和英语。
1920年他考入沪江大学附中,1923年高中毕业,因其学业成绩优良,被保送沪江大学医预科。在医预科因成绩优异,常获校方颁发的奖学金。在大学三年级时,参加了朝鲜青年在中国谋求朝鲜独立的组织。1926年以优异的成绩考入北京协和医学院。因为他是沪江大学第一批考入协和的学生,该校授与他100元的奖学金。他在协和读书期间,因学习成绩优异,获得每年100元的奖学金。
1986年座落在河西区体院北的天津市肿瘤医院建成。他为建筑这所新院奔波操劳近十个寒暑。1988年,美国临床肿瘤学会吸取他为正式会员。1989年10月,参加了在天津召开的全国肿瘤医师进修班第二届学术交流会,在会上他被誉为"中国肿瘤医学之父"。1990年9月4日因败血症逝世于天津。
== 学业功绩 ==
金显宅非常热爱自己选择的肿瘤医学专业,刻苦钻研,多有建树。他常说"我热爱它,离不开它"。1934年他首次成功地进行了丙射线所致白细胞减少症的研究。1937年他在世界癌症领域中发现嗜伊细胞增生性淋巴肉芽肿病。1941年在国外医学情报全被封锁的情况下,金显宅的舌癌根治性联合切除术。 1959年他在国内描述了 "腮腺下颌内侧部的肿瘤"。国内临床上推广了乳腺肿瘤及头颈部肿瘤和宫颈癌的临床、病理诊断及手术治疗。1962年在莫斯科召开的第八届国际抗癌学术会议上,他宣读了颇受国内外关注的论文"乳腺癌根治术与扩大根治术的疗效比较"。乳腺癌和颌骨肿瘤有关临床病理和治疗等多次被国外文献引证。从事医学研究和临床医学工作近60年,先后用中、英文发表100多篇论文,出版了《肿瘤学讲义》、《实用肿瘤学》、《乳腺癌的研究》和《医学百科全书肿瘤分卷》等专著。这些专著、论文凝结着他在漫长岁月中进取、拼搏的每一滴心血。
== 折叠编辑本段学业功绩金显宅非常热爱自己选择的肿瘤医学专业,刻苦钻研,多有建树。他常说金显宅金显宅"我热爱它,离不开它"。1934年他首次成功地进行了丙射线所致白细胞减少症的研究。1937年他在世界癌症领域中发现嗜伊细胞增生性淋巴肉芽肿病。1941年在国外医学情报全被封锁的情况下,金显宅的舌癌根治性联合切除术。 1959年他在国内描述了 "腮腺下颌内侧部的肿瘤"。国内临床上推广了乳腺肿瘤及头颈部肿瘤和宫颈癌的临床、病理诊断及手术治疗。1962年在莫斯科召开的第八届国际抗癌学术会议上,他宣读了颇受国内外关注的论文"乳腺癌根治术与扩大根治术的疗效比较"。乳腺癌和颌骨肿瘤有关临床病理和治疗等多次被国外文献引证。从事医学研究和临床医学工作近60年,先后用中、英文发表100多篇论文,出版了《肿瘤学讲义》、《实用肿瘤学》、《乳腺癌的研究》和《医学百科全书肿瘤分卷》等专著。这些专著、论文凝结着他在漫长岁月中进取、拼搏的每一滴心血。 折叠编辑本段 培养骨干==
培养人才
培养全国的肿瘤医师也是他一生中的重要工作之一。自从1954年12月至1955年11月开办第一届全国肿瘤医师进修班,至1966年"文化大革命"为止,共举办了9期。他任进修班主任,安排进修学员的课程和生活。进修课程中要求学员能初步掌握肿瘤病理和肿瘤临床的全部知识,尤其要求能正确运用治疗的手段,包括手术治疗和放射治疗。许多学员后来成为肿瘤科骨干,有的人还参与创建肿瘤科或肿瘤研究所。自60年代开始,进修班又增加了化学药物治疗的内容。每期进修班的主要课程都由他亲自授课。
== 折叠编辑本段 擅长手术==
肿瘤手术
他精通解剖学,对于各部位的淋巴引流了如指掌,故动手术时总是在解剖层金显宅金显宅 面上进行,使层面清晰,组织结构清楚,止血准确,因而出血少,操作有条不紊;再加上艺高人胆大,心又细,故手术进度快而不显忙乱,肿瘤观点强,手术操作符合要求。所有外科专家看过他的手术,无不赞叹而钦佩,认为是一次艺术享受。他能博取众家之长为己用,擅长各种典型的癌瘤根治术。如乳腺癌根治术、颌面口腔癌与颈部联合清除术、胸腹联合胃贲门癌根治术、结直肠癌根治术、子宫颈癌根治术、甲状腺癌颈淋巴结清除术、盆腔内容清除术(又分前盆、后盆和全盆三种)、腹股沟淋巴结清除术、胸肩离断术、半盆切除术等等。耳鼻喉科肿瘤的手术,如上颌窦癌根治术、全喉切除术等,也是由他在天津市开展的。
撰写成文
乳腺癌手术
1954年1月开始,他在天津市人民医院开展了根治性乳房切除合并内乳淋巴结培养人才培养人才 链整块一次切除术治疗乳腺癌。1957年他在《中华外科杂志》发表其最初25例的经验,指出单纯内乳淋巴结转移率为8%,内乳与腋淋巴结均有转移者占36%。1962年在《中华医学杂志》发表文章,报道他们收集全国乳腺癌2525例的治疗结果,其中内乳扩大根治术458例,单纯内乳转移占4.1%,内乳与腋淋巴结皆转移者占25.1%。内乳扩大根治术的疗效稍优于典型乳癌根治术。1963年他在《天津医药杂志肿瘤学附刊》上发表了《胸骨旁乳癌扩大根治术的适应症》一文,指出肿瘤位于乳腺中部或内侧,以及腋淋巴结临床认为有转移者是最好的适应证。
盆腔内容清除术
1956年他开展了盆腔内容清除术(分前盆术、后盆术和全盆术三种)用以治疗晚期盆腔脏器癌(包括子宫颈癌、阴道外阴癌、直肠癌、膀胱癌和盆腔肉瘤等)不宜放射治疗或典型根治术已不能解决问题者。在严格选择适应证的基础上,与妇科医师和泌尿科医师通力合作完成手术,共治疗22例。于1959年在《天津医药杂志》发表了《盆腔脏器癌扩大根治术的初步经验》一文。此种手术难度大,手术死亡率高(13.6%),术后复发和转移率也高(36.4%),真正治愈者较少,故此种术式的价值仍有争论。
== 折叠编辑本段 学术交流==他多次参加国际性学术会议。1937年8月在芝加哥参加第4届国际放射学学术会培养人才培养人才 议。1962年在莫斯科参加第8届国际抗癌学术会议,并宣读论文,讨论了乳腺癌根治术与扩大根治术的疗效比较。1979年9月在纽约参加美国全国第3届乳腺癌学术会议。1984年春在天津他主持召开中国第1届国际乳腺癌学术会议。
1979年他第3次赴美时,与美国老友相逢,他为天津市人民医院派出一位医师出国考察争取到国外资助。回国后立即乘火车赶到太原,参加全国乳腺癌学术会议,在会上介绍了美国乳腺癌会议的概况。
在参加美国乳腺癌学术会议期间,他邀请美国肿瘤专家柯特乐博士和放射物理学专家威廉斯博士来津讲学。威廉斯回美后个人资助天津肿瘤医院两位学者赴美进修。此后,金显宅为人民医院的发展,多方邀请各国学者来津讲学;同时为派出更多人员出国进修,多方打通渠道。
== 折叠编辑本段 主要论著==
1 Kimm HT,Van Allen CM.Hemophilia:prevention and treatmentwith ovarian extract.JAMA,1932,99:991.
19,447
次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