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變更

前往: 導覽搜尋

歐陽修

移除 197 位元組, 4 年前
無編輯摘要
[[File:歐陽修.jpg |thumb|300px|歐陽修 <br> [http://book.people.com.cn/BIG5/n/2013/0529/c69360-21655521.html 原圖鏈接]人民網]]
'''歐陽修'''({{bd|1007年||1072年}}),字 永叔 ,號 醉翁 六一居士 ,吉州吉水(今屬江西)人因吉州原屬廬陵郡,以“廬陵歐陽修 自居。諡號文忠 世稱歐陽文忠公。[[ 北宋]][[宋仁宗|仁宗]]時期人物。曾繼[[包拯]]接任[[開封]]府尹。 文學家、史學家 與[[韓愈]]、[[柳宗元]]、[[王安石]]、[[蘇洵]]、[[蘇軾]]、[[蘇轍]]、[[曾鞏]]合稱“唐宋八大家”。後人又將其與韓愈、柳宗元和蘇軾合稱“千古文章四大家”。 北宋文學家、史學家 <ref> {{cite web | url =https://fanti.dugushici.com/ancient_authors/561 | title =歐陽修 | publisher =獨古詩詞網 | accessdate =2019-05-11}}</ref>  天聖進士。官館閣校勘,因直言論事貶知夷陵。慶曆中任諫官,支持[[范仲淹]],要求在政治上有所改良,被誣貶知[[滁州]]。官至[[翰林]][[學士]] 、樞密副使、參知政事。[[王安石]]推行新法時,對青苗法有所批評。諡文忠。主張文章應“明道”、致用,對宋初以來靡麗、險怪的文風表示不滿,並積極培養後進,是北宋古文運動的領袖。散文說理暢達,抒情委婉。詩風與其散文近似,語言流暢自然。其詞婉麗,承襲南唐餘風。代表作有灑脫玲瓏的《[[醉翁亭記]]》。曾與[[宋祁]]合修《[[新唐書]] 》,並獨撰《[[新五代史]]》。又喜收集金石文字,編為《集古錄》,對宋代金石學頗有影響。有《[[歐陽文忠集]]》
==生平==
===苦讀出身===
歐陽修生於北宋景德四年六月二十一日(西元1007年)綿州人(今四川綿陽),四歲時,父親[[歐陽觀]]去世,與寡母到湖北隨州投奔叔父[[歐陽曄]]<ref name="洛陽花下客">{{cite web | language = zh-hans | publisher = 人民網 | title = 歐陽修:"富養"的全能型文壇大師 曾是洛陽花下客 | url = http://book.people.com.cn/BIG5/n/2013/0529/c69360-21655521.html | date = 2013-05-29 | accessdate = 2018-12-20}}</ref>。自小苦學,雖然生活極為困窘,鄭氏都絲毫不肯放鬆對兒子的教育。家中沒有錢買筆墨紙張之類的學習用品,鄭氏就用荻杆將字寫在地上,教歐陽修認字、寫字(“「畫荻教子」”的典故)。母親鄭氏還教歐陽修多讀古人的文章,並學著作詩。等到歐陽修稍大,家中沒有什麼書好讀了,就向鄉鄰裡的讀書人家,借書來讀,有時還將書抄錄下來。歐陽修自小天資聰明,讀書時一遍過去,往往就能夠背誦。母親的啟蒙再加上歐陽修自己的努力,他幼年所做的詩賦文章,下筆就已像成年人一樣的老成練達了。十歲時,歐陽修從李家得唐《昌黎先生文集》六卷,甚愛其文,手不釋卷,這爲日後北宋詩文革新運動播下了種子。到二十歲時,歐陽修就已經很有文名 <ref name="家教珍事">{{cite web | language = zh-hans | publisher = 正見網 | title = 家教珍事:歐陽修母,苦心教子 | url = http://big5.zhengjian.org/node/152917|author=齊整升 | date = 2016-05-21 | accessdate = 2018-12-20}}</ref>
===仕途浮沉===
天聖進士。官館閣校勘,因直言論事貶知夷陵。慶曆中任諫官,支持[[范仲淹]],要求在政治上有所改良,被誣貶知[[滁州]]。官至[[翰林]][[學士]] 、樞密副使、參知政事。[[王安石]]推行新法時,對青苗法有所批評。諡文忠。主張文章應“明道”、致用,對宋初以來靡麗、險怪的文風表示不滿,並積極培養後進,是北宋古文運動的領袖。散文說理暢達,抒情委婉。詩風與其散文近似,語言流暢自然。其詞婉麗,承襲南唐餘風。代表作有灑脫玲瓏的《[[醉翁亭記]]》。曾與[[宋祁]]合修《[[新唐書]] 》,並獨撰《[[新五代史]]》。又喜收集金石文字,編為《集古錄》,對宋代金石學頗有影響。有《[[歐陽文忠集]]》。
 
 
 
 
1029年,歐陽修在[[國子學]]的廣文館試、國學解試中均獲第一名,成為[[監元]]和[[解元]],又在來年的禮部省試中再獲第一,成為[[省元]],也算是“連中三元”。殿試考得進士後,在洛陽[[錢惟演]]下任職,受錢惟演禮遇,成日遊山玩水,這段在洛陽的奢華生活,奠定了歐陽修一生的文學基礎,也成為了歐陽修生命中美好的回憶。后來他被貶官的時候,還寫道:“曾是洛陽花下客,野芳雖晚不須嗟。”
12,135
次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