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變更

前往: 導覽搜尋

张静娴

移除 24 位元組, 5 年前
無編輯摘要
'''牡丹亭'''
 
2000年,上海昆剧团终于要排全本《牡丹亭》了。无奈张静娴已身为长辈,上、中本那些流芳千古的绝唱只能让给小字辈,她演的下本是4个早已绝迹舞台的折子。"以考究的细节表演和缱绻飘逸的唱腔幽幽稳稳地向观众展示丽娘洗尽铅华的素雅之美,这个杜丽娘唱得很有修养。"有人这样赞叹。"修养"二字点出了张静娴几十年苦苦追求的境界。"班昭"将从14岁演到71岁,是对班昭一生的叙述,也是张静娴对自己艺术生涯的一次总结。
张静娴32.jpg|缩略图|[http://i1.hexunimg.cn/2013-03-25/152446984.jpg 张静娴][http://news.hexun.com/2013-03-25/152446972.html 来自和讯网]
</gallery>
==特色''' ==
张静娴是一位艺术上有追求的演员,虽已过知天命之年,并久享盛誉,但她仍渴望超越,更渴望古老的昆剧艺术能与时俱进。为此她苦苦探索,历经五年,克服常人难以想象的种种困难,亲自参与了新编历史昆剧《班昭》的整个创作过程,并投入全部的艺术积累与创作激情。她塑造的班昭形象,风采卓然,清朗厚重。班昭从14岁到71岁,年龄跨度长达五十多年,张静娴熟练地运用[[花旦]]、[[闺门旦]]、[[正旦]]、[[老旦]]等各行当的表演手段,其声腔、念白、形体的表演也随之变化,充分显示出一个优秀演员卓然不凡的艺术造诣。尤为专家和观众称道的,张静娴塑造的班昭是戏曲舞台上难得一见的,别具一种深厚的文化意蕴。《班昭》的成功是张静娴文化追求上的一次完美张扬,也是她综合能力上的一次极大超越。
在成绩和荣誉面前,张静娴想得更多的是如何将剧目进一步修改、提高,如何为推广昆曲寻觅更多的机会。因此,她又不辞劳苦地和大家一起,积极策划将《班昭》以灵活新颖的形式,进大学校园去演出。这个被称之为校园版的《班昭》,融讲评、表演、交流为一体。在张静娴的诚意邀请下,全国政协常委[[邓伟志]],民进上海市委副主委、上海市作家协会副主席[[赵丽宏]],民进上海市委委员、上海戏剧学院著名戏曲评论家[[谢柏梁]]等著名学者和作家热情参与,担当讲评人,和艺术家们共同完成这别具一格的演出。校园版《班昭》在上海松江大学城、上师大、华师大、上大、复旦、交大、二医大等高校巡回演出,剧中所倡导的对事业的操守和为人处事的忠贞,通过艺术家们丝丝入扣的演绎,深深地打动着莘莘学子,讲评者深入浅出的导看,激起了大学生们的强烈共鸣,台上台下相互感染,气氛动人。
== ''' 个人轶事''' ==
张静娴同志对民进有着深厚的感情。她常常说,民进是个温馨的大家庭。我在思想上、艺术上的每一个进步都离不开她的教育和帮助。她积极参加民进组织的各项活动,热心会务工作,有求必应,乐于奉献。作为民进上海市委文广集团委员会主任委员,每次出席党组织召开的党外人士通气会后,都把有关精神向会员们传达。她十分重视党派的思想建设和组织发展工作,认为要做好党派工作,首先要加强学习,注重自身建设,从基层工作做起。为此,她想方设法活跃各基层支部的组织生活。1999年张静娴被评为民进上海市委会为两个文明建设服务先进个人,2002年又被评为民进全国先进个人,她所在的民进上海昆剧团支部被评为民进上海市委会为两个文明建设服务先进集体.
随着昆剧的普及推广,越来越多的海外侨胞、港台同胞及大学生爱上了昆剧,为了弘扬民族文化,张静娴多次应邀赴[[美国]]、台湾、香港讲学授艺,并现身说法热情讴歌改革开发二十年来祖国取得的巨大变化。她经常应邀到校园为大学生义务讲授昆剧艺术,使大学生们了解祖国的民族文化,为昆剧寻觅知音,拓展演出市场而不遗余力。
== ''' 活动年表''' ==
*1990年,农历庚午年:第七届中国戏剧梅花奖揭晓
[[Category:张姓]]
[[Category: 崑曲 演員]]
[[Category:中国戏剧梅花奖]]
23,743
次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