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208
次編輯
變更
李振声
,创建页面,内容为“遗传学家 男,1931年2月生,山东淄博人。1951年毕业于山东农学院。1991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院士)。现为中国科学…”
遗传学家 男,1931年2月生,山东淄博人。1951年毕业于山东农学院。1991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院士)。现为中国科学院遗传与发育生物学研究所研究员。曾任中国科学院副院长。
育成小偃麦8倍体、异附加系、异代换系和异位系等杂种新类型,将偃麦草的耐旱、耐干热风、抗多种小麦病害的优良基因转移到小麦中,育成了小偃麦新品种四、五、六号,小偃六号到1988年累计推广面积5400万亩,增产小麦32亿斤;建立了小麦染色体工程育种新体系,利用偃麦草蓝色胚乳基因作为遗传标记性状,首次创制蓝粒单体小麦系统,解决了单体小麦利用过程中长期存在的“单价染色体漂移”和“染色体数目鉴定工作量过大”两个难题育成自花结实的缺体小麦,并利用其缺体小麦开创了快速选育小麦异代换系的新方法-缺体回交法,为小麦染色体工程育种奠定了基础。1990年当选为第三世界科学院(TWAS)院士。2006年获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
育成小偃麦8倍体、异附加系、异代换系和异位系等杂种新类型,将偃麦草的耐旱、耐干热风、抗多种小麦病害的优良基因转移到小麦中,育成了小偃麦新品种四、五、六号,小偃六号到1988年累计推广面积5400万亩,增产小麦32亿斤;建立了小麦染色体工程育种新体系,利用偃麦草蓝色胚乳基因作为遗传标记性状,首次创制蓝粒单体小麦系统,解决了单体小麦利用过程中长期存在的“单价染色体漂移”和“染色体数目鉴定工作量过大”两个难题育成自花结实的缺体小麦,并利用其缺体小麦开创了快速选育小麦异代换系的新方法-缺体回交法,为小麦染色体工程育种奠定了基础。1990年当选为第三世界科学院(TWAS)院士。2006年获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