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變更

前往: 導覽搜尋

法蘭西學院

增加 3,285 位元組, 4 年前
法兰西学院(L’Institut de France)成立于1795年10月25日,是法国独具一格、世界闻名、群英荟萃、举足轻重的学术机构。 法兰西学院下设五个学术院:法兰西学术院,成立于1635年;法兰西铭文与
== '''学院设置''' ==
法兰西学术院(L’Académie française)

法兰西铭文与美文学院(L’Académie des inscriptions et belles-lettres),即法兰西文学院

法兰西科学院(L’Académie des sciences)

法兰西美术院(L’Académie des beaux-arts)

法兰西人文学院(L’Académie des sciences morales et politiques),即法兰西人文院

法兰西学院院长(chancelier)为伽伯里埃勒· 德· 伯豪格利(Gabriel de Broglie),他于1997年被选为法兰西人文院院士,2001年被选为法兰西学术院院士,2005年11月29日被选为法兰西学院院长。
== '''主要职能''' ==
法兰西学院---知识界的议会---的职责是:1)根据多学科的原则,完善艺术与科学;2)作为受委托者管理数以千计的捐献和遗赠,并以此能力来完成第一项任务。

== '''别具一格''' ==

“法兰西学院是法国独具一格的机构。其它一些国家也具有在组成人员的名气及其研究成果的重要性上能跟我们一争高低的学术院。但法国是唯一具有将人类精神创造力拧成一股绳式学院的国家,在这座学院里,诗人、哲学家、历史学家、批评家、数学家、物理学家、天文学家、自然学家、经济学家、法学家、雕塑家、画家、音乐家能够互称同僚。”
埃赫奈斯特·勒南(Ernest Renan, 写于1867年)

== '''其它活动'''==

法兰西学院还包括一个教学行动科,并具有一个出版科。
法兰西文学院(Académie française),法国学术界地位崇高的殿堂。

== '''历史渊源''' ==

前身是路易十三的宰相黎世留于1634年所建立的学术院。1635年国王下令改为法兰西学术院,成为独立机构。除在法国大革命期间停办了一段时间外,一直延续到现在。如今是象征着法国荣誉的学术机构。原位于卢浮宫,后迁入塞纳河对岸位于巴黎中央的孔蒂王宫(Palais de Conti)。
法兰西学会成立于1795年。
1661年根据红衣主教马扎然的遗嘱,用他的全部财产建立一所学院,安置30年战争和法国.西班牙战争后重新效忠法国王室的60位不同信仰的名人,当时取名为“四区学院”(阿尔图瓦、阿尔萨斯、加泰兰、皮涅罗和鲁西永,法国边缘信仰不同教派的地区)。1688年学院建成,在卢浮宫对面。1805年根据拿破仑一世的命令,将法兰西学会迁移到四区学院中。

== '''学院成员''' ==

法兰西学院中的法兰西学术院,设院士40人,开始绝大部分是文学作家,后来陆续入选为院士的也有少数哲学家、史学家、经济学家,以及知名的政治家、外交家,甚至军事家等。院士是终身制职位。只有在某成员去世留下空缺时,才通过全体成员投票选举新成员。被选为院士则意味着从此进入法国文化历史的殿堂,成"不朽者"。名字刻在学院墙壁上,令后代永志不忘。
创办者意在挑选出每一时代文学与思想界的顶峰人物,让他们共济一堂,以弘扬法兰西语言与文化。候选人可由自己申请或由社会推荐。为编纂辞典每周四下午3:30-4:30学院都举行一次讨论会。
22,313
次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