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變更

前往: 導覽搜尋

巴勒斯坦

移除 30 位元組, 4 年前
維護清理
2012年11月29日联合国大会表决巴勒斯坦国升格为「非会员观察国」的提案时,虽然[[美国]]和[[以色列]]强烈反对,仍以138票支持,41票弃权、9票反对的压倒性票数通过了[[联合国大会67/19号决议|67/19号决议]]。截至2015年9月,已经有136个联合国正式会员国(占联合国会员国总数的70.5%)承认巴勒斯坦国为一个[[独立国家]]。
=== 古代 ===
公元前20世纪前后,闪米特族的[[迦南人]]定居在[[黎凡特|勒凡特]]南部(迦南)的沿海平原。前12世纪开始,[[犹太人]]的祖先[[以色列]]众部落迁此并在东部山地定居。大概同一时代,[[非利士人]]作为[[海上民族]]的一支,自[[爱琴海]]一带迁至迦南,并在迦南东南部沿海建立若干城邦,史称[[五城]]([[亚实基伦]]、[[亚实突]]、[[以革伦]]、[[迦特]]和[[迦萨]]。)。一般认为,早期的非利士人可能来自[[克里特岛]](参见《[[阿摩司书]]》第九章第七节)。以色列部落与非利士人一直处于对峙状态(见《[[圣经]]》《[[撒母耳记]]》中的相关叙述)。以色列于前11世纪建立统一王国,以色列王国于公元前935年传说中的[[所罗门]]国王死后分裂为北部的[[以色列王国 (后期)|以色列王国]]和南部的[[犹大王国]],后来[[亚述帝国]][[萨尔贡二世]]于前721年灭北方以色列王国,[[新巴比伦王国|巴比伦帝国]][[尼布甲尼撒二世]]于前586年灭南方犹大王国。此地区后成为[[波斯帝国]]、[[亚历山大帝国|亚历山大]][[马其顿帝国]]、[[塞琉古帝国]]统治。在这些政权的统治下,该地区一般称为[[撒玛利亚]]和[[犹太地]](Judea)。公元前63年,[[罗马共和国]]的[[格奈乌斯·庞培]]率军占领了[[巴勒斯坦]]。至罗马时期,[[巴勒斯坦]]一名才用来指代这一地区。
1516年,[[奥斯曼土耳其帝国]]占领巴勒斯坦,一直到[[第一次世界大战]]末。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后,英国占领了巴勒斯坦。
=== 现代 ===
1917年至1948年间,大量犹太人涌入[[巴勒斯坦]],这使得巴勒斯坦人与以色列人的冲突开始激烈化。1947年2月18日,英国外交大臣[[贝文]]于议会下院表示将巴勒斯坦问题提交联合国。4月2日,英国正式向联合国提出将巴勒斯坦问题列入会议日程的请求。<ref>{{title=殷罡:巴勒斯坦阿拉伯国法律地位的确立、[[共识网]]|work=《阿以冲突:问题与出路》一书第8、9、10章,国际文化出版公司,2002年版、</ref>1947年11月29日,[[联合国大会]]通过[[联合国大会181号决议|181号决议]],在巴勒斯坦分别建立一个犹太国和一个阿拉伯国。当时实际只控制了巴勒斯坦6%的土地和只占巴勒斯坦人口1/3的犹太人得到了巴勒斯坦地区56%的土地(约1.52万平方公里),而已经控制了巴勒斯坦94%的土地和占巴勒斯坦人口2/3的阿拉伯人仅得到43%的土地<ref>、 政治戏法撑军事打击加沙停火重复巴以之争老路]</ref>(约1.15万平方公里),[[犹太人]]接受该决议并宣布在第二年建国,而阿拉伯人拒绝了该决议。1948年5月14日[[以色列]]建立,随后爆发了[[第一次中东战争]],第一次中东战争结束之后,[[阿拉伯人]]控制的土地面积由[[联合国大会181号决议|1947年联合国大会181号决议]]规定的1.15万平方公里下降到1.05万平方公里<ref>、</ref>,1956年与1967年分别爆发了[[第二次中东战争|第二次]]和[[第三次中东战争]]。1967年6月10日以色列宣布正式停火时,巴勒斯坦全境被以色列占领。1973年,以色列遭到埃及和叙利亚入侵,[[第四次中东战争]]爆发,四次[[中东战争]]使得100多万巴勒斯坦人被赶出世代居住的家园,沦为难民<、"A01">、新华网 - 巴勒斯坦概况]</ref>。
=== 国家领导人与政府 ===
巴勒斯坦政府为[[巴勒斯坦民族权力机构]],立法机关为[[巴勒斯坦立法委员会]](国会)。[[巴勒斯坦总统]]为[[马赫姆得·阿巴斯]],[[巴勒斯坦总理|政府总理]]为[[萨拉姆·法耶兹]]。
** [[汉尤尼斯]]
** [[拉法市]]
===人口===
 
==人口==
根据[[巴勒斯坦中央统计局]]的统计,在2009年中期,巴勒斯坦人共有1070万,其中390万(36.6%)居住在巴勒斯坦国国内,120万居住在[[以色列]],500万(46.2%)居住在[[阿拉伯国家]],60万(5.7%)居住在其他国家<ref>[http://www.pcbs.gov.ps/Portals/_PCBS/Downloads/book1661.pdf Palestinians in figures 2009] Palestinian Central Bureau of Statistics May 2010; p. 11</ref>。
根据[[巴勒斯坦中央统计局]]的统计,2009年巴勒斯坦国的平均人口密度为654人/平方公里,其中[[约旦河西岸地区|约旦河西岸]]和[[东耶路撒冷]]的平均人口密度为433人/平方公里,[[加沙地带|加沙地区]]的人口密度为4073人/平方公里<ref name=PCBSfig09>[http://www.pcbs.gov.ps/Portals/_PCBS/Downloads/book1661.pdf Palestine in Figures 2009] [[巴勒斯坦中央统计局]],2010年5月</ref>。
===宗教===
|thumb = right
|caption = 巴勒斯坦宗教(2014)
2007年1月15日,[[巴勒斯坦自治政府]]主席[[马哈茂德·阿巴斯]]在[[拉姆安拉]]会见到访的[[美国国务卿]][[康多莉扎·赖斯]]时表明不会接受现在的临时边界而立国,更提出以1967年六日战争前的疆域作为边界,即完全控制西岸(包括[[耶路撒冷]])及[[加沙地带]]。
== 参见 ==
* [[巴勒斯坦地区]]、[[巴勒斯坦领土]]
* [[巴勒斯坦历史]]、[[巴勒斯坦人]]
* [[以色列]]、[[中东战争]]、[[巴以冲突]]
== 参考文献 ==
{{Reflist}}
== 外部链接 ==
 
== 参见 ==
* [[巴勒斯坦地区]]、[[巴勒斯坦领土]]
* [[巴勒斯坦历史]]、[[巴勒斯坦人]]
* [[以色列]]、[[中东战争]]、[[巴以冲突]]
[[Category:730 亞洲史地總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