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變更

前往: 導覽搜尋

安東·帕夫洛維奇·契訶夫

大小無變化, 4 年前
剧本与小说的双丰收
1898年,他加盟[[莫斯科]]艺术剧院,结识了[[马克西姆·高尔基|高尔基]],并与之建立了深厚的友谊。他们两人经常在一块研究[[戏剧]]和[[小说]]的发展情况,并研究如何为 俄国 的 戏剧 发展开辟新的道路。他开始与[[康斯坦丁·斯坦尼斯拉夫斯基]]、[[丹钦科]]等人进行了创造性的合作,对舞台艺术做出了重大改革。他也帮助[[斯坦尼斯拉夫斯基]]形成了自己的戏剧理论。这一年,他完成并发表了 中篇小说 [[《姚内奇》]]({{lang|ru|«Ионыч»}}),对“人变庸人”的过程作了深刻的艺术展现。然后,他创作和发表了“短篇三部曲”:《醋栗》、《[[装在套子里的人]]》({{lang|ru|«Человек в футляре»}})、《有关爱琴的故事》。这三部小说对社会上的庸俗现象和僵化的思想进行了嘲笑和批判。这些作品体现了契诃夫小说的特色:不追求情节的吸引人,注重人物性格的塑造,让人物的不同性格形成冲突与矛盾,进而反映社会现实。这使得他的短篇小说可以给予读者以思考和长期的深刻印象。在具体描写上,他认为:'''“越是严密,越是紧凑,就越富有表现力,就越鲜明。”'''[[列夫·托尔斯泰]]因此非常推崇契诃夫,说:'''“他就像印象派画家,看似无意义的一笔,却出现了无法取代的艺术效果。”'''[[马克西姆·高尔基|高尔基]]也曾说:'''“俄罗斯的短篇小说是契诃夫同[[普希金]]、[[屠格涅夫]]一道创立的,他们都是‘不可企及’的。”'''
<div style="float:right; margin:-10px 10px 0 20px; text-align:left">{| class="wikitable"|<img src="https://upload.wikimedia.org/wikipedia/commons/thumb/6/66/Island_of_Sakhalin_by_Chekhov.jpg/800px-Island_of_Sakhalin_by_Chekhov.jpg" width="300" height="150"><br><small>《庫頁島旅行記》書影</small><br><small>[https://www.jianshu.com/p/d08ecd4243b3 <small>圖片來源維基百科]</small> |}</div>
1898年,[[喜剧]]《海鸥》在[[莫斯科]]艺术剧院上演,获得空前成功。后来,高翔着的海鸥形象成了莫斯科艺术剧院的院徽。这一年,他与[[苏沃林]]前往[[西欧]]旅行。他支持[[左拉]]在在[[德雷福斯事件]]里的正义行动,并因此疏远同意见相反的苏沃林的关系。回国后,他因[[肺结核]]病情恶化而移居[[雅尔塔]],并居住在[[白色乡间别墅]]里,在雅尔塔,他常与[[列夫·托尔斯泰]]、[[马克西姆·高尔基|高尔基]]、[[伊凡·亚历克塞维奇·蒲宁]](1933年[[诺贝尔文学奖]]得主)和[[亚历山大·伊凡诺维奇·库普林|库普林]]等人互相交流。他曾经想与高尔基一同来 中国 ,但因健康原因而只得作罢。[[雅尔塔]]成了他的小说《[[带狗的女人]]》(1899)的背景。
1900年,他创作并发表了四幕正剧《三姐妹》({{lang|ru|«Три сестры»}}),以及[[短篇小说]]《在圣诞节节期》、《在峡谷里》。这一年,他当选为俄国皇家科学院名誉院士。
<div style="float:right; margin:-10px 10px 0 20px; text-align:left">{| class="wikitable"|<img src="https://upload.wikimedia.org/wikipedia/commons/thumb/6/66/Island_of_Sakhalin_by_Chekhov.jpg/800px-Island_of_Sakhalin_by_Chekhov.jpg" width="300" height="150"><br><small>《庫頁島旅行記》書影</small><br><small>[https://www.jianshu.com/p/d08ecd4243b3 <small>圖片來源維基百科]</small> |}</div>
== 短暂的婚姻 ==
1901年,他在[[雅尔塔]]与在《海鸥》中扮演女主人公的'''奥尔加·列昂纳多芙娜·克尼碧尔'''('''{{lang|ru|Ольга Леонардовна Книппер}}''',1868年9月21日-1959年5月22日)结婚。奥尔加·列昂纳多芙娜·克尼碧尔也因此而改名为'''奥尔加·列昂纳多芙娜·克尼碧尔-契诃娃'''('''{{lang|ru|Ольга Леонардовна Книппер-Чехова}}''')。婚后,契诃夫的健康每況愈下,直至3年后他逝世。这段婚姻很短暂,因契诃夫的早逝,而只持续了4年,但契诃夫的妻子在他死后终生未嫁。他结婚的这一年,即1901年,他的正剧《三姐妹》在[[莫斯科]]艺术剧院上演。
9,270
次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