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變更

前往: 導覽搜尋

《辛丑条约》

增加 2,072 位元組, 4 年前
無編輯摘要
===过程===
[[File:Timg (2)asa.jpg|缩略图|400px|[https://image.baidu.com/search/detail?ct=503316480&z=0&ipn=d&word=%E3%80%8A%E8%BE%9B%E4%B8%91%E6%9D%A1%E7%BA%A6%E3%80%8B&step_word=&hs=0&pn=152&spn=0&di=13200&pi=0&rn=1&tn=baiduimagedetail&is=0%2C0&istype=0&ie=utf-8&oe=utf-8&in=&cl=2&lm=-1&st=undefined&cs=4262607277%2C1545937215&os=1344942563%2C4064652661&simid=0%2C0&adpicid=0&lpn=0&ln=495&fr=&fmq=1569554317586_R&fm=&ic=undefined&s=undefined&hd=undefined&latest=undefined&copyright=undefined&se=&sme=&tab=0&width=undefined&height=undefined&face=undefined&ist=&jit=&cg=&bdtype=0&oriquery=&objurl=http%3A%2F%2Fn.sinaimg.cn%2Fsinacn%2Fw336h300%2F20180206%2F819c-fyrhcqz2265082.jpg&fromurl=ippr_z2C%24qAzdH3FAzdH3Fh_z%26e3Bftgw_z%26e3BvgAzdH3Fw6ptvsj_m98dcd9mld_80jn0cvl9aa8aad4tl_z%26e3Bip4s%3Fv6j%3Dptwgyt%26451%3Dorw2j%26s5v%3Db%266%3Da%2615vp%3Da%266u7gv%3Da%26p3%3Dg5gj%26p6%3D9&gsm=&rpstart=0&rpnum=0&islist=&querylist=&force=undefined 原图链接][https://k.sina.cn/article_6412524692_17e375c94001002mi9.html?cre=tianyi&mod=wpage&loc=8&r=0&doct=0&rfunc=0&tj=none&tr=4 图片来源于新浪网]]]]]
光绪二十六年五月(1900年6月)下旬清廷对八国联军宣战后,清军一再溃败。六月上旬,[[慈禧太后]]改任两广总督[[李鸿章]]为直隶总督兼北洋大臣,命其从速来京,全权与各国协商议和。七月十三日(8月7日),八国联军逼近北京,清廷正式任命李鸿章为全权议和大臣,与列强谈判。二十一日,北京沦陷。慈禧太后在逃跑途中命[[荣禄]]、[[徐桐]]、[[崇绮]]留京乞和。八月初三,再派庆亲王奕劻与李鸿章共同协商议和事宜。
慈禧为取得各国宽恕,于闰八月初三发布惩处肇祸诸臣的上谕。[[刘坤一]]、[[张之洞]]、李鸿章等也极力为慈禧开脱,将宣战责任归咎[[载漪]]。清廷及封疆重臣的这些表现,使列强感到慈禧已经驯服,继续支持这个驯服政府对他们大为有利。另外,欧洲各国也担心抛弃慈禧,将导致清朝廷垮台,丧失讹诈中国的机会和可能。这样,在挑选代理人的问题上,欧洲列强态度渐趋一致,最终决定“保全”慈禧,开始与清廷议和。
<ref>[https://k.sina.cn/article_6412524692_17e375c94001002mi9.html?cre=tianyi&mod=wpage&loc=8&r=0&doct=0&rfunc=0&tj=none&tr=4 辛丑条约背后的“罪人”,帮慈禧逃掉罪责,李鸿章为其背锅!],新浪网,2019年02月06日</ref>
===结果===
光绪二十七年七月二十五日,奕劻、李鸿章代表清朝廷在[[北京]]与英、美、法、德、俄、日、意、奥、西、荷、比11国公使在《最后议定书》(即《辛丑条约》)上签字,共12款,19个附件。<ref>[https://baijiahao.baidu.com/s?id=1622235116597918103&wfr=spider&for=pc 中国历史:《辛丑条约》的签订],百度,2019-01-10</ref>
阳历9月7日,因此有“九七国耻”一说。
==签署代表==
 
[[File:Timg (2)a's.jpg|缩略图|400px|《辛丑条约》签署代表]]
[[File:Timg (1)as a.jpg|缩略图|400px|《辛丑条约》大清国签署代表:硕庆亲王爱新觉罗奕劻]]
[[File:Timgas .jpg|缩略图|400px|《辛丑条约》大清国签署代表:肃毅伯李鸿章]]
===清朝代表===
大清国钦命全权大臣总理外务部和硕庆亲王爱新觉罗奕劻;
==主要影响==
[[File:Timg (4)这是.jpg|缩略图|居右|400px|李鸿章 (中)]]
19世纪末帝国主义列强激烈争夺和瓜分中国,造成中国空前严重的民族危机。这种危机感促成了人们的觉醒,救亡图存成了当时最紧迫的要求。1898年资产阶级改良派的维新运动失败了,1900年又爆发了以农民为主体的轰轰烈烈的反帝爱国的义和团运动。义和团运动起自山东,迅速发展到直隶、天津、北京,引起帝国主义列强的恐慌。它们决定亲自出兵镇压义和团,英、美、日、俄、法、德、意、奥八国组织联军侵入中国,8月攻入北京。1901年,清政府被迫签订不平等条约。因为这一年是中国旧历的辛丑年,所以这个条约被称为《辛丑条约》,慈禧太后携带光绪皇帝及亲信大臣仓皇出逃至西安。清王朝被迫向帝国主义求和。
===抗战影响===
1937年7月7日,全面抗战开始。但中国并未停止支付对日赔款,甚至是在淞沪抗战爆发之后,民国政府仍指示相关部门向日本及时足额支付赔款 [8] 。1937年9月7日梅乐和指示关务署:“当一二八淞护战之时,善后借
款按月应拨日本部分,亦均经按期照付。”
无法想像就要离世的李鸿章在写下“必多一次吃亏”这几个字时会是什么心情。李鸿章毕生致力的“外修和好,内图富强”的愿望,到了生命的边缘阶段,算是彻底碎如齑粉了。
1901年11月7日,李鸿章在北京贤良寺魂飞魄散。死之前,已经穿上寿衣卧于病榻上的李鸿章忽然睁大眼睛,嘴唇喃喃颤动,两行清泪缓缓滚出。匆忙赶来的老部下[[周馥]]痛哭道:“老夫子,有何心思放不下,不忍去耶?公所经手未了事,我辈可以办了,请放心去罢!”李鸿章“忽目张口动,欲语泪流”。周馥“以手抹其目,且抹且呼”,其目遂瞑,须臾气绝。终年78岁。<ref>[http://k.sina.com.cn/article_6438264196_17fc01d84001002jz5.html 签《辛丑条约》时,李鸿章为何不写自己的名字,怕被后人唾骂?],新浪网,2018年01月26日</ref> ==相关视频== <center>1、《辛丑条约》清朝欠下9.8亿两,10年后就灭亡了,剩下的怎么赔的 {{#ev:youku|XNDM2ODAxNjQ2MA|640|inline|《辛丑条约》清朝欠下9.8亿两,10年后就灭亡了,剩下的怎么赔的 |frame}} 2、《辛丑条约》 {{#iDisplay:y0744kvztbg|640|370|qq}}
</center>
== 外部連結 ==
*[http://www.sohu.com/a/270542341_99964114  搜狐网 《辛丑条约》全文:百年奇耻大辱 读来字字血泪,句句含悲 ]
==参考资料==
14,616
次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