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變更

前往: 導覽搜尋

叶军

增加 2,861 位元組, 4 年前
無編輯摘要
{{Infobox person | 姓名 = '''[[叶军]]'''| 外文名 = | 圖片 =[[File:叶军.jpg|缩略图|居中|[http://www.hsc.org.cn/_upload/article/images/5c/24/4df624fe4596a53695a7e671143f/8b7f62ca-23a8-41f6-a866-eff348710ed0.jpg 原图链接][http://www.hsu.edu.cn/1f/0c/c17a73484/page.htm 来自黄山学院]]]| 出生日期 ={{birth date |1967|11|1}}| 出生地點 = 上海 | 逝世日期 = | 国籍 = 美国 | 民族 = 汉族| 别名 = | 職業 = 教学科研工作者 | 教育程度 = 科罗拉多大学 | 信仰 = | 知名原因 = 2011年当选为美国国家科学院院士<br> 2017年当选中国科学院外籍院士 | 知名作品 = }} '''[[叶军]]''' 男,美国国籍,物理学家 。1967  1967 年11月出生于上海 ,1989  1989 年毕业于上海交通大学 ,1997  1997 年获美国科罗拉多大学博士学位。现任美国国家标准局高级研究员,科罗拉多大学教授 ,2011  2011 年当选美国科学院院士 。2017  2017 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外籍院士。 ==主要成就=====科研成就===叶军主要从事超冷原子-分子、精密测量、多体量子物理、激光技术等领域研究。主要成就如下 :1 1.基于在超冷原子、相位稳定激光等领域的突破,发展了世界上最精确的原子钟,做出了许多世界首创的研究工作。   首次提出中性原子态-不敏感光阱的方法,使原子的内部和外部自由度精确分离,为实现高精度原子光钟奠定基础。首次精密测量了光晶格中锶原子的光学频率,并建立锶原子光钟系统,在稳定性、可重复性和精确性三个关键参数均达到世界最高指标。   发展了最稳定的激光并获得了最窄的激光光谱线宽,激光稳定性达到0.01Hz水平。开拓了进行光学频率远程比较和原子钟信号分发的光相位相干长程光纤网络研究。   精确测量费米原子系统中的光钟频移;发现当多体系统的粒子数增加时,测量精度和准确性也同时提高;研究了多体量子自旋系统,自旋对称性及其对多体系统的影响;并将光钟精密测量用于物质的拓扑态性质研究 。2 2. 实现极性分子量子气体,开拓了超冷化学和量子化学基本问题的研究。与Deborah Jin合作,他制备出世界上首个极性分子的量子气体,为超冷化学、关联量子物质和物理常数的测量奠定了重要基础,开拓了超冷化学新领域;在强相互作用偶极量子气体的控制工作方面,他创造性地使用三维的光学晶格来将极性分子一个接一个地限制在独立的格点中,首次观察到了固定在深的三维光学晶格中的极性分子长程偶极相互作用 。3 3. 发展了光学频率梳及其在光谱学中的应用,拓展了在远紫外和中红外光谱区域的频率梳及其应用。他在约翰?霍尔获得2005年度诺贝尔物理学奖的实验中做出了重要贡献。并首次提出并发展了“直接频率梳谱”。这些进展使人类呼吸样本、危险痕量分子、化学反应动力学和环境气体监测的超灵敏探测得以实现。
叶军为中国物理学科的学术交流、人才培养和学科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如2004年以来他坚持参加激光科学研讨会,并自2010年起与张杰成为该研讨会共同主席,努力提升中国激光科学的研究水平。他为我国培养了一批年轻学者,其中包括多名青年千人。他还对上海交通大学、华东师范大学、山西大学、中科院武汉数学物理研究所等的物理学科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
==荣誉表彰==
{|class="wikitable" width=100%
 
|- style="background:#006699; color:#fff" align=center
 
| 时间 || 荣誉/表彰|| 授予单位
|-
|rowspan="1"|2017年||中国科学院外籍院士||中国科学院
|-
|rowspan="1"|2011年||美国国家科学院院士||美国国家科学院
|-
|rowspan="2"|2007年||卡尔·蔡司研究奖||--------------
|-
|拉比奖||美国物理学会
|-
|rowspan="4"|2006年||威廉·梅格斯奖||美国光学学会
|-
|Stratton奖||美国国家标准和技术局
|-
|析弗里德里希·威廉·贝塞尔研究奖||--------------
|-
|美国光学学会会士||美国光学学会
|-
|rowspan="2"|2005年||美国物理学会会士||美国物理学会
|-
|阿瑟·弗莱明奖||美国联邦政府
|-
|rowspan="1"|2004年||美国国家标准和技术局院士|| 美国国家标准和技术局
|-
|2003年||美国总统科学和工业学早期职业奖 ||-------------
|-
|2002年||美国《技术评论杂志》100位顶尖年轻创新者||-------------
|-
|2001年||美国商业部金奖(团队)||美国商业部
|-
|1999年||阿道夫·伦奖|| 美国光学学会
|-
|}
 
==社会任职==
2006年,叶军任华东师范大学、上海交通大学客座教授。 <ref>【喜报】顾敏、叶军两位校友分别当选中国工程院、中国科学院外籍院士 .上海交通大学</ref>
 
==人物评价==
非常优秀的世界级物理学家,是天体物理领域最前沿的领军人物。 <ref>上海交大毕业生叶军当选美国科学院院士 .教育部中国大学生在线[</ref> (美国科学院院士、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教授沈元壤评)
叶军今年只有40岁,但已被国际同行公认为光学领域伟大的人物之一。 <ref>华人物理学家叶军:做出世界上最准的钟 .中国科学院国家授时中心</ref>(卡尔·蔡司研究奖的新闻公告评)
 
叶军为中国物理学科的学术交流、人才培养和学科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 <ref>叶军(Jun Ye) .中国科学院</ref> (中国科学院评)
 
==文献来源==
{{reflist}}
[[Category:kexuejia]]
[[Category:物理学家]]
29,097
次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