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變更

前往: 導覽搜尋

吴浩青

增加 1,400 位元組, 4 年前
內容擴充
'''吴浩青''' ,1914年4月22日出生 江苏宜兴人,复旦大学化学系教授,享誉海内外 中国著名 杰出物理 化学家、化学教育家 ,也是中国电化学的开拓者之一 <ref>{{cite news|url= http://finance.ifeng.com/a/20140110/11442283_0.shtml|title=吴浩青(1914 2010)|website=凤凰网财经|accessdate =2019-10-01}}</ref> 
==簡介==
1914年4月22日,吴浩青出生于江苏省宜兴县。从小在作为私塾先生的父亲的影响下,吴浩青心间“教书育人”的理想也随之生根发芽。<ref>{{cite news|url= http://finance.ifeng.com/a/20140110/11442283_0.shtml|title=吴浩青(1914 2010)|website=凤凰网财经|accessdate =2019-10-01}}</ref>1935年 ,他 毕业于浙江大学化学系 ,获得理学学士学位 从事 之后,在美国化学学会会志上发表论文《芳香氨基醛及酮的合成》,初次显示出他在化学研究方面的才华。1952年后,吴浩青到复旦 大学化学 系担任化学系副 授,他编写了《电化 动力学》作为教材,随后又建立了国内高校第一个 电化学 基础与应用研究已50余年, 实验室作 化学人才的 培育 基地,以此开始,他在学术和教学上取得成果,也推动 复旦 批优秀人才 学化学系的发展 。  1957年,中国对锑元素的开发和利用工作较弱, 是中 认识到这一课题与 民经济发展直接相关,对元素锑的 电化学 性质研究从此开始。他带领学生从基础 研究 着手,根据锑电极对有机中性分子的吸附特性,最终确定锑的零电荷电势,这一成果被载入国际电化学专著。1980年后,年入古稀 吴浩青又 拓者之一。曾 锂固体电解质、高能电源锂 电池 内阻测量 及其放电机理等问题进行深入研究,他采用X射线衍射分析等研究 方法 做过 ,提出与前人不同的观点。最终,由他首次提出的锂电池嵌入反应机理引起国内外电化学界的强烈关注和 要改进 他也 为“锂 电子 电池之父” 。2010 。吴浩青对国家急需的科研项目始终全力以赴,曾参与上海长宁蓄电池厂的储备电池研究、国家“768”工程中数字地倾斜仪传感器电解液的研制任务,以及70年代末完成的飞行平台用电导液研究,获得1980年的国防科委科技成果奖。 2010 年7月18日上午,吴 浩青 以97岁高龄离开人世,复旦大学化学系师生闻讯,连夜折了2000只千纸鹤,悬挂在校本部化学西楼前,以表悼念之情。
==參考來源==
{{Reflist}}
11,447
次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