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變更

前往: 導覽搜尋

江门

增加 43,067 位元組, 4 年前
新建条目
'''江门'''(广东省地级市)

==简介==
'''江门市'''是[[广东]]省下辖的一个地级市,江门历史上属于[[新会]]县管辖,明朝初时,已成西江流域商业重镇。1925年、1951年曾两次设为省辖市。1983年,设立地级市,实行市管县体制。

江门市位于珠江三角洲西岸城市中心,东邻[[中山]]、[[珠海]],西连[[阳江]],北接[[广州]]、[[佛山]]、[[肇庆]]、[[云浮]],南濒南海海域,毗邻港澳。全市总面积9505平方公里。江门地处亚热带,气候温和,雨量充沛,年均气温22.2-22.9摄氏度,年均降雨量 2055 毫米左右,日照平均1700小时以上,无霜期在360天以上。

全市集雨面积超过100平方公里的河流有26条,主要河流西江、潭江径流量位居广东省前列;海岸线长420公里,大小海岛561个,数量居广东省第二位;全市森林蓄积量1990.5万立方米,森林面积421.50千公顷,森林覆盖率46.25%;人均公园绿地面积17.6平方米。江门是国家环保模范城市,环境质量在珠江三角洲地区位居前列。全市主要河流水质至今仍保持Ⅱ至Ⅲ类标准,城市水域功能区和饮用水源水质达标率100%。大气环境质量优良率71%,城镇生活污水处理率达到85%以上,市区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达到100%。

江门是[[中国]]侨都。祖籍江门的华侨、华人和港澳台同胞近400万人,遍布全球107个国家和地区。华侨爱国爱乡,通过捐助公益、投资兴业等方式帮助家乡发展。截至2015年底,为家乡捐资捐物达72.6亿港元,回乡投资累计达201.2亿美元。

==基本信息==
中文名称:江门市

面积:9505平方公里

外文名称:Jiangmen City

人口:393.93万人(2016年)

别名:五邑

方言:粤语

行政区类别:地级市

气候条件:亚热带季风气候

所属地区:广东省

著名景点:上、下川岛旅游度假区,开平立园,圭峰山

下辖地区:蓬江、江海、新会3个区,台山、开平、鹤山、恩平4个县级市

政府驻地:蓬江区白沙大道西1号

火车站:江门站

电话区号:0750

车牌代码:粤J

邮政区码:529000

地理位置:广东省中南部,珠江三角洲西侧

行政代码:440700

大学:五邑大学

地区生产总值:2418.78亿元(2016年)

人均生产总值:53374元(2016年)

市树:蒲葵

市花:宝巾花

==建制沿革==
江门市区地处西江与西江支流蓬江汇合处。江北蓬莱山与江南烟墩山对峙似门,有如江之门户,故名“江门”。元末明初之间(1363年左右)已形成圩集。江门墟原在蓬莱山西山坡上,旧称“墟顶”。至十七世纪初,江门墟已初具规模。清康熙元年、三年(1662年、1664年),清政府颁布两次“迁界令”,强迫沿海居民内迁50华里,江门划为界外,江门居民被迫徙迁。清康熙八年(1669年),“迁界令”废除,江门居民回归复业。鸦片战争以后,根据清光绪二十八年(1902年)《中英续议通商行船条约》,于清光绪三十年(1904年)将江门辟为对外通商口岸。

1925年8月6日,当时的广东省政府决定将江门埠定为广东省直辖市,当年11月26日,江门市政厅(即后来的市政府)正式成立。1931年撤消江门市建制,改为镇复归新会县辖。先后编为新会县第二区、第十二区。1933年改为镇。设保甲制,有29个保,345个甲。

1949年10月23日江门解放,25日江会区军事管制委员会在江门成立,会址设在江门,代行江会区一切行政职权,后因地点不适中,新会四乡难以照顾,于1950年5月,将原江会军管会迁至新会会城,江门便成立“江门办事处”,代行江门区内行政职权,当时只按区级镇建制,各部门设股,江门自解放日起属粤中专区领导。

1951年1月12日原属新会县管辖的江门镇经中央人民政府政务院以政行齐字第11号文批复同意为省辖市,成立江门市人民政府,下设科分管各部门,同时新会县划出水南、紫莱、白沙、石冲(白石、耙冲、北街市)等四乡与北街村归江门市。1952年底新会县滘头乡划归江门市。1958年江门市属佛山专区。1955年5月6日江门市人民政府改为江门市人民委员会,行委员制,于1956年2月7日佛山地区成立,江门市划为佛山专区领导,直至1958年11月。从1958年11月起江门市转属肇庆专区领导,不久计划将肇庆专区迁到江门,所以曾一度叫江门专区,但后来决定不迁,又复称肇庆专区。

1959年初江门市设江门专区,同年11月新会县所辖新民、丹灶、篁庄、篁边等划归江门市,扩大江门市郊区。1961年底江门市属肇庆专区,1963年6月江门市又属佛山专区。1968年4月12日在文化大革命期间,江门市人民委员会改为江门市革命委员会。

1974年7月1日经上级同意江门市重为省属市,受省和佛山地区双重领导。

1977年江门市区域再次扩大,新会县原辖外海、潮连并入江门市郊区。1979年江门革委会又改为江门市人民政府。

1983年6月,江门市升格为地级市。<ref>[http://www.jiangmen.gov.cn/zjjm/lsdl/201909/t20190910_2006720.html 历史沿革]来源:江门市委宣传部 时间:2019.09.10 </ref>

==行政区划==
1983年6月,江门市升格为地级市,辖新会、台山、开平、恩平、鹤山等五县;

同年9月增辖阳江、阳春两县,1984年江门市区分设城区与郊区两个县级区。至此江门市共管辖七县两区。(阳江、阳春两县1988年2月10日分出,另设地级阳江市。)

1992年4月30日,撤销台山县,设立台山市。1992年10月10日,撤销新会县,设立新会市。

1993年9月6日,撤销开平县,设立开平市。1993年11月13日,撤销鹤山县,设立鹤山市。

1994年3月4日,撤销恩平县,设立恩平市。至此,江门市所辖各县全部撤县设市。1994年8月10日,城区更名为江海区,郊区更名为蓬江区。

2002年6月22日,撤销新会市设立新会区,将原新会市的棠下、荷塘、杜阮三镇划归蓬江区管辖。

现辖蓬江、江海、新会3个区,下辖台山、开平、鹤山、恩平4个县级市,“五邑”是江门地区的俗称。<ref>[http://www.jiangmen.gov.cn/zjjm/lsdl/201909/t20190910_2006726.html 行政区划]来源:江门市委宣传部 时间:2019.09.10 </ref>

==地理环境==
===位置境域===
大江门户,南海明珠——江门,位于珠江三角洲西岸城市中心,东邻中山、珠海,西连阳江,北接广州、佛山、肇庆、云浮,南濒南海海域,毗邻港澳。全市总面积9505平方公里。

===气候环境===
江门地处亚热带,气候温和,雨量充沛,年均气温22.2-22.9摄氏度,年均降雨量2055毫米左右,日照平均1700小时以上,无霜期在360天以上。<ref>[http://www.jiangmen.gov.cn/zjjm/lsdl/201909/t20190910_2006729.html 资源气候]来源:江门市委宣传部 时间:2019.09.10 </ref>

==自然资源==
===土地资源===
江门土地资源在珠三角得天独厚,已开发的建设用地比例仅占11.24%,是先发地区的1/3乃至1/4。全市还有未利用地666平方公里,占土地总面积7.69%。

在产业平台方面,目前江门已形成“1+6”核心园区,即江门国家高新区、蓬江滨江新城、新会银洲湖新城、鹤山工业城、台山工业城、开平翠山湖科技产业园以及恩平工业园。

===水资源===
江门全市境内水资源丰富,年均河川径流量为119.66亿立方米,占全省河川年均经流量6.65%;水资源总量为120.8亿立方米,占全省水资源总量6.49%。西江干流于境内长76公里,自北向南流经鹤山。西江也是珠江最大的主干支流。

江门主要河流有西江、潭江及其支流和沿海诸小河。西江、潭江、朗底水、莲塘水、蚬岗水、白沙水、镇压海水、新昌水、公益河、新桥水、址山水、江门水道、天沙河、沙坪河、大隆洞河、那扶河等16条河流的集水面积均在100平方公里以上。

江门市境内优质矿泉和温泉分布广泛。已探明的矿泉有9处,已通过勘查评价并开发的有4处,其中开发成规模的有1处。温泉分布于恩平市的那吉镇、良西镇,台山市的三合镇、都斛镇,新会区的崖门镇,开平市的赤水镇。其中,流量最大的是台山市三合镇的台山温泉和新会区崖门镇的古兜温泉,日流量达3000立方米;水温最高的是台山市都斛镇的莘村温泉,水温达73℃。

===生物资源===
全市森林总蓄积量830.2万平方米,森林覆盖率43%,林业用地绿化率87.6%。西北部、南部山地有原始次生林数千公顷,生长野生植物1000多种。其中古兜山有野生植物161科494属924种,有国家重点保护植物紫荆木、白桂木、华南杉、吊皮锥、绣球茜草、海南石梓、粘木、巴戟、火力楠、藤槐等。在恩平市七星坑亚热带次生林区,经专家考察鉴定,植物种类有735种,其中刺木沙椤等12种属国家级和省级珍稀濒危保护植物,有2种植物形状奇特。

境内野生动物有兽类100余种、鸟类500余种、蛇类100多种、昆虫类200多种,其中山猪、小灵猫、山蛤、龟、鹧鸪、鳖、蛇、穿山甲等于西北部山地常见。沿海和近海经济鱼类有800多种,其中经济价值较高的有100多种,年捕捞量1万吨以上的有15种。

==区域人口==
===人口详情===
2015年末常住人口451.95万人,其中城镇人口293.04万人,占常住人口的64.84%;农村人口158.91万人,占常住人口的35.16%。

2015年末公安户籍人口391.41万人,人口密度412人/平方公里(户籍口径)。

===历年数据===
2000年,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数据:江门市总人口3956827人;蓬江区347293人、江海区189024人、台山市948716人、新会市932425人、开平市668692人、鹤山市405779人、恩平市464898人。

2010年,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主要数据:全市常住人口为4448871人,十年共增加498596人,增长12.62%。年平均增长率为1.20%。全市常住人口中,男性人口为2276070人,占51.16%;女性人口为2172801人,占48.84%。总人口性别比(以女性为100,男性对女性的比例)由2000年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的101.12上升为104.75。全市常住人口中,0-14岁人口为631529人,占14.20%;15-64岁人口为3417427人,占76.81%;65岁及以上人口为399915人,占8.99%。同2000年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相比,0-14岁人口的比重下降8.40个百分点,15-64岁人口比重上升7.93个百分点,65岁及以上人口的比重上升0.47个百分点。其中:蓬江区719120人、江海区254365人、新会区849155人、台山市941087人、开平市697385人、鹤山市494935人、恩平市492814人。

===民族详情===
据第六次人口普查统计,江门市市现有少数民族45个,少数民族人口90760人,约占全市总人口2%,近五年江门市市少数民族人口占全市总人口比例处于基本稳定水平。少数民族人口分布较分散,以壮族(占少数民族人口的54.7%)、土家族(占少数民族人口的12.1%)和苗族(占少数民族人口的12.1%)人口居多。城市中大部分少数民族流动人口都在企业打工;户籍人口中少数民族多为农村户口。

==历史文化==
===宗教概况===
江门市有[[天主教]]、[[基督教]]、[[佛教]]、[[道教]]4种宗教。全市教徒约1.2万人,其中,天主教1960人,基督教3776人,佛教约5000人,道教约1000多人。宗教人员171人,其中:神甫2人,修女19人,牧师11人,长老人,传道人30人,和尚38人,尼姑40人,乾道22人,坤道9人。共登记开放宗教活动62场所处,其中天主教堂点13处,基督教堂点36处,佛教寺庵7处,道教宫观3处。有跨地区宗教团体1个:天主教江门教区教务民主管理委员会;全市性宗教团体5个:市天主教爱国会、市天主教会、市基督教三自爱国会、市基督教协会、市佛教协会;县级宗教团体15个。江门共有教徒聚居村8条,总教徒数1441人。其中:基督教徒村2条,分别是恩平市的龙门村、竦头村;天主教教徒村6条,分别是台山市的南阳村、渡头村、狮岗村、坦安村,恩平市的黄金宅村,鹤山市城西村。

===名优特产===
====荷塘冲菜====
荷塘种植冲菜已有两百多年的历史,在长时间的种植,已形成了荷塘地域自己的特色的产品。冲菜一年种植一次,在每年10月份种植,次年春节前后收获,经腌制加工而成。冲菜的加工在过去都是采用家庭式的腌制,在改革开放后,家庭式的腌制冲菜已经不能适应现代的发展了,到目前为止,荷塘镇已成立了12家冲菜食品加工企业,2005年种植面积约2910亩,产量达7981.9吨。荷塘冲菜的腌制工艺也不断创新,各式冲菜制品各具特色,成为海外侨胞喜爱的食品和馈赠亲友的礼物。荷塘冲菜头大,叶窄长,纤维少,经腌制后呈金黄色,肉质爽脆无渣,味清香微咸带甜,味鲜独特,是佐膳佳品。

====杜阮大顶凉瓜====
杜阮大顶凉瓜(又名苦瓜)始种于杜阮一带已有上百年的历史,由于杜阮一带多为沙质土壤,十分适宜种植凉瓜,且瓜型也有别于其他地方,当地人称之为大顶瓜或“柿饼蒂”。特点是瓜型肥大,形似木瓜,平顶粒粗,肉厚色绿,味微苦而甘,爽脆无渣,质优型美著称,是其他产地的凉瓜是无可比拟的。所以慕名来吃正宗杜阮凉瓜的人不计其数,凡到杜阮游览的外地人,都以“不吃凉瓜枉此行”为傲,而且声名远播省港澳,每年输往港澳地区上百吨,为此杜阮农业办已将“杜阮凉瓜”这著名品牌申请专利。杜阮凉瓜每年可分春、秋三造种植,去年年种植面积为1025亩,产量达2000吨。

====鹏中皇腊味====
江门市江海区华江食品厂是一家以生猪养殖、屠宰、食品加工、肉品销售等多元化经营的民营企业。2004年被国家商务部确认为国家生猪活体储备基地;2005年被评为省市民营科技科业,江门市重点农业龙头企业;公司通过了IS09001:2000国际质量体系认证,并被国家确认为质量诚信消费者(用户)信得过单位和AAA级质量诚信会员单位,国家绿色食品会员企业。该公司所产生的“鹏中皇”腊味产品主要有腊肠、鸭肝肠、腊肉、腊鸭等系列产品,其中的主要原料是用鹏飞畜牧有限公司自繁自养。“鹏中皇”腊味产品于2002年9月被广东省农业厅鉴定为无公害农产品,并获取了证书。并荣获第三届中国国际农产品交易会“畅销产品”奖。2005年4月鹏中皇产品被评为中国著名品牌,2006年4月被评为中国驰名品牌。“鹏中皇”腊味产品腊香浓郁,口感松爽,绝不添加含有对人体健康有害的参假物质及色素,产品远销港澳地区及省内市场,深受广大客户和消费者的青睐和好评。

====江门鸵皇鸵鸟肉====
江门市畜牧局于1992年11月成立亚洲第一家鸵鸟试验场,从美国首先引进种鸟,经一年多的试验饲养,获得成功。鸵鸟是草食动物,适应很强,几乎在全国各地均可饲养,且抗病力强,容易饲养。鸵鸟是世界上体型最大、寿命较长的禽类(体重达100-150公斤,寿命有70多岁),现在上市的鸵鸟肉是1-1.5岁的嫩鸟;鸵鸟肉是高蛋白、低脂肪、低胆固醇的美味食品,并含有丰富的钙、铁、锌、硒等多种人体必需的微量元素,肉质鲜、滑、补,适合火锅、串烧、铁板烧、肉扒、鲜炒等菜式,一年四季、老少皆宜。鸵鸟皮是目前世界止最名贵的皮革,以轻、柔、耐用和美观而还贵于鳄鱼皮。鸵鸟蛋壳、羽毛、骨骼又是制作工艺品的最好原材料。鸵鸟全身是宝。是目前前景最为广阔,经济价值高,最为诱人的新兴禽畜养殖品种。

====新会陈皮====
新会陈皮,特指用新会柑果皮经在新会境内晒制和贮存陈化的干品,是“广陈皮”正品。是新会传统土特名产。历史上曾经有过栽培面积近10万亩,初级产品产量超5000吨的高峰。目前,种植面积近1万亩,初级产品产量约1000吨。新会陈皮开皮方法有正三刀法和对称二刀法。正三刀法:果蒂朝下,从果顶向果蒂纵划三刀,留果蒂部相连,正三瓣剥开。对称二刀法:果蒂朝上,从果肩两边对称反向弧划两刀,留果顶部相连,三瓣剥开。反皮,自然晒干和自然贮存即可。当年制作和存期不足三年的一般称果皮或柑皮,存期3年以上的称陈皮。新会陈皮协会企业标准《新会陈皮》中规定,按采收时期可分为柑青皮、微红皮和大红皮等三种货式。新会陈皮已有七百多年生产历史。新会陈皮药食同源、食养俱佳,入药使用安全。其性味:辛、苦、温。归经:脾、肺经。药性:辛温可理气调中;苦温可燥湿运脾。凡脾胃气滞湿阻及痰湿壅盛之症,本品为要药。作用重点在于理气燥湿。功效:行气健脾、燥湿化痰、降气止呕、舒肝利胆、理中和胃、解结化痈等功效。红皮治高,青皮治低,留白则理脾健胃,去白则消痰止咳,功用神奇。中医的著名的“陈皮半夏汤”和“二陈汤”就是指定用新会陈皮治病的。新会陈皮越陈,其香越清,其味越纯,其效越佳,其品越高,素有“百年陈皮胜黄金”、“千年人参,百年陈皮”的说法。它是清庭贡品、广东十大地产中药材之一、“广东三宝”(陈皮、老姜、禾秆草)之首,堪称侨乡之宝。

====新会葵扇====
新会葵扇闻名国内外,会城有“葵城”的美称。据《新会县志》记载:“考此扇兴于晋时,谢方傅执之,王丞相捉之,其价顿贵。其制雅而出风和好。督抚两院每年采为方物而货于天下。”可见1600多年前,上至朝庭大官,下至黎民百姓,都爱用新会葵扇取风纳凉。早在清代,新会葵扇畅销全国各地,还远销俄、英、美、法、古巴、哥伦比亚,秘鲁、智利等24个国家和地区,清末民初,新会葵扇销售量每年达1.2亿柄。新会产的葵叶大而不裂,心蒂园正,骨格细匀,色泽光洁,体质轻盈,加上制作者的心灵手巧,在扇面绘图描画,工艺不断创新,使新会葵扇特别高雅实用。目前,新会蒲葵面积约5000亩,年产葵扇约2000万柄,销售产值约1500万元。

====新会虫草子实体====
虫草是一种药食同源的传统珍稀补品,是人们保健养生的佳品。虫草子实体是选取天然虫草优良菌种,模拟冬虫夏草的生长环境,采用现代生物技术培育而成,经测定:含有人体必需的多种氨基酸、微量元素和维生素,还富含虫草最有效成份的虫草素、虫草酸、多糖、SOD等,其中虫草素、虫草酸、多糖等含量高于天然虫草。营养成分和功效作用与天然虫草基本相同,在价钱上却是天然虫草的十几分之一。有增强免疫力、双向调节内分泌、补益肺肾、秘精益气有显著的效果,是男女老少,四季皆宜,馈赠亲友的高级礼品。新会及周边已形成较大规模的虫草子实体生产基地,年产虫草子实体约27吨。著名的品牌有“岗州春”、“冬草堂”、“益元”、“回春草”等。

====古井烧鹅====
古井烧鹅是新会的驰名特产,名扬四海。具有皮脆汁美、肉香甘甜的特点,深受食客喜爱。据说,古井烧鹅是用南宋宫廷秘方制作的。七百多年前,新会崖门发生了一场改朝换代的宋元大海战。大战结束后,一位在南宋宫廷负责制作烧鹅的御厨,带着女儿逃难到新会银洲湖西岸的仙洞村。御厨在仙洞村开了一间烧鹅店,凭着宫廷秘制烧鹅的高超手艺把鹅烧制得色香味独特,很快便名扬远近数十里,生意特别好。后来御厨的女儿长大了,嫁到银洲湖东岸的古井,女儿也把父亲秘制烧鹅的手艺带到了古井。古井烧鹅由此而起,并代代相传到今天。古井的烧鹅制作有其独特之处,从选鹅到烧鹅都很讲究。首先要精选三个半月鹅龄的本地壮鹅,这个时期的鹅最合适;其次是必须明火烧烤而成,炭、电炉、微波炉都无法烧烤出正宗品位的烧鹅;所用木柴也有讲究,只能用彻底干的荔枝树、龙眼树、桂皮干枝、柑橘干树枝条等一些耐火少烟少树脂的木柴为燃料;入炉前所有的生鹅要在肚里填充好几十种名贵材料如:汾酒、桂皮、茴香、陈皮等,外涂蜂蜜、麦牙等材料,并且要用气筒充气,用铁杆锁口,因充气后烧鹅的皮与肉分离,才有皮脆肉嫩的效果。

====红岭种子园石硖龙眼====
石硖龙眼是台山市具地方特色的龙眼主栽品种,尤以台山市红岭种子园为核心基地,栽种面积达1200亩,总产达5.5万公斤,辐射全市种植22000亩。基地为红壤丘陵坡地,有良好的生态环境,气候温暖湿润,阳光充沛,空气质量好;经该园多年栽培研究和技术改良,使石硖龙眼达到年年高产稳产,品质提高,其果品美观质极优,外壳光鲜,核小、肉厚清甜爽脆,剥壳也不见汁液溢出。深受消费者喜爱,多年来市场畅销,价格稳定,供不应求。2002年,其制定的“石硖龙眼生产技术规程”经江门市技术监督局评审确认为地方标准,基地被省农业厅批准为“无公害农产品基地”。

====北陡双肩玉荷苞荔枝====
双肩玉荷苞荔枝是台山市具地方特色的荔枝主栽品种,北陡沙堤村母树种植距今有270多年历史,以北陡镇为核心的生产基地,面积达2000公顷,总产4000多吨。北陡靠近沿海,常年有海雾滋润,阳光充沛,气候温暖湿润,无污染的良好生态环境。果品品味独特,色泽鲜艳,果大核小,肉厚爽脆不流汁,多食不上火,且有润喉、旺血养颜之功效,是人们食用送礼佳品。果实椭圆形,果顶双肩凸起,果中部有双层或环状结构,从蒂部绕果实一圈,形似古代刺绣荷苞,故名双肩玉荷苞。该品种属迟熟品种,无大小年,一般在6月中下旬上市,7月上旬收获完毕。每到成熟季节,各地顾客纷至沓来,产品远销国内外。2002年,北陡镇沙堤村委会双肩玉荷苞荔枝基地被省农业厅批准为“无公害农产品生产基地”,而“北陡双肩玉荷苞生产技术规程”已经江门市质量技术监督局评审确认为江门市地方标准。

====篓黑皮冬瓜====
冬瓜是冲蒌镇土特产之一,栽种历史悠久。品种有黑皮冬瓜和灰皮冬瓜两类,近年来,黑皮冬瓜由于产量高效益好已成为主导栽植品种。它根系发达,植株生势强,产量高一般亩产万斤左右,高产可达2万斤。冲蒌黑皮冬瓜肉厚,品质优,味清甜。老嫩瓜均可食用,除适用焖、炒、炖、做汤,还可晒瓜干、制冰肉凉果、冬蓉果酱,掖芽横枝是酒楼饭店的上等菜;瓜子及晒干瓜皮可入药,瓜皮干拌红豆煲汤可解暑,煲糖水可解皮肤湿疹等,故受广大消费者的欢迎。冲蒌黑皮冬瓜生产在不断总结经验中发展,2002年以冲蒌为中心的《黑皮冬瓜生产技术规程》由江门市质量技术监督局发布实施,同时获广东省农业厅“无公害农产品生产基地”的质量认证,2004年获国家农业部“无公害农产品生产基地”的质量认证,同时注册了“冲蒌”牌商标。由于推广农业标准化、实施无害化生产、打造品牌,生产规模不断扩大,现在冲蒌镇年播种面积极2万亩,辐射带动全市5万亩发展;产品畅销于湖南、湖北、江苏、江西、浙江、安徽、四川、甘肃、山东、河南、河北、新疆、黑龙江、福建、北京、上海、天津、广州、深圳、珠海等省市和地区。

====水口腐乳====
开平广合腐乳有限公司生产的“广合”腐乳始创于1893年,具有百年腐乳制作的传统工艺,生产出风味独特、霉香嫩滑的腐乳,是水口腐乳的经典产品。“广合”腐乳始终坚持精选颗粒饱满、浆汁丰富的上等优质东北大豆。经微生物传统发酵工艺,运用独特配方和现代科学技术发酵而成。“广合”腐乳经160道检验工序,每一块腐乳都见证着品质的优良和严谨。因“广合”腐乳的南方口味已根植于粤人味觉神经,故遍布世界各地的华侨回乡时必定首选“广合”腐乳作为礼赠海外亲友的佳品。

====味事达酱油====
开平味事达调味品有限公司是一家历经50载风云、传承美食文化、铸就一流品牌的高品质酱油酿造专业厂商。“味事达”酱油均选用东北优质黄豆、面粉精酿而成。“味事达”系列酱油产品从选料到出厂都历经130多道工序的严格检测,确保产品更加安全、可靠。味事达公司在1983年开创高档鲜味酱油系列先河,推出味极鲜系列产品,近年更针对市场需求推出PET轻便包装、专供餐饮包装的同系列产品。“味事达”味极鲜系列酱油均采用高盐稀态工艺酿造,氨基酸态氮高达1.2克/100毫升,色泽天然红润、酱香、酯香醇和浓郁,体态澄明,是高品位生活首选调味精品。主流酱油系列——涵盖生抽、老抽、功能酱油三大类,产品酱香、酯香浓郁、色泽红润、滋味协调、鲜甜适口,是居家调味必备产品。2004年底“味事达”酱油更成为第五届中国世界烹饪大赛指定酱油。

====马冈鹅====
马冈鹅原产于广东省开平市马冈镇。1925年,由马冈区翠山乡农民梁奕德引入高明三洲公鹅与阳江母鹅杂交,用杂交后代选择培育而成。马冈鹅具有乌头、乌喙、乌背、乌脚的特征,俗称“四乌”,公鹅体型大而紧凑,头大,颈粗,胸宽,背阔,体躯高长;母鹅体躯如瓦筒形,毛紧皮薄,羽色灰黑色。马冈鹅生长快,肉质好,生活力强,育雏成活率达96%以上,适应广东地区高温多湿气候,耐粗放饲养,很受当地群众欢迎。作为马冈鹅原产的开平市马冈镇,位于广东西南部丘陵地带,气候温和,年平均温度20~22℃,雨量充沛,平均年降雨量2000毫米,水源丰富,鱼塘、山塘面积3500多亩,有许多适于牧鹅的河湾和草地,农作物以水稻、番薯、木薯、花生及蔬菜为主,有丰富的农副产品,具有是发展养鹅的优越自然条件,马冈镇养鹅历史悠久,群众过年过节、婚庆嫁娶、生日喜庆都有宰鹅食鹅的习惯。

====牛江濑粉====
恩平牛江镇出品的纯米制品—濑粉,历史悠久,是濑粉行业的始祖,远近驰名,口碑极好。中秋佳节,恩平县牛江镇周边地区均以濑粉为主食,是该镇的传统特产。牛江濑粉食用方便,一经透煮,即可烹调食用,配与上等汤料,口味更佳,柔滑适中,清脆可口,食无厌,饱不滞,消化易,食后返寻,齿颊留香。牛江濑粉,吃来易,做来难。从选料到制作,工序颇为复杂。它选料上乘,只用牛江镇生产的纯正籼米和粳米合理配伍,绝无其它配料和添加剂,从过去的手工操作到现在的机械化,精细磨粉,焖焗发酵,冷却漂洗,自然风干等独特工艺流程制作而成。是纯正的天然绿色食品。牛江濑粉,现已驰名国内外,并经本地华侨的推介和海外乡亲的一致认同,对外销往港澳和漂洋到中南美地区,产品供不应求,享受美誉。

====东成红江橙====
近年来,化州、廉江一带推出一种新品种——红江橙,红江橙呈鹅卵形,表皮光滑,红光焕发,皮薄,果肉呈金红色,肉质细嫩,酸甜适度,果汁丰盈,清香可口,品质超群,成为橙中之佼佼者,被国务院指定为国宴佳果,当地人称之为“果皇”。自实施农业结构调整以来,东成镇对红江橙种植推广相当重视,多次组织该镇农业主管领导和有关种植户到廉江、化州等地参观取经,在本身已有的柑、桔、橙种植经验的基础上,引进潮洲、廉江等地红江橙进行试种,取得良好的效益。从98年开始,东成镇开始少量引进红江橙进行试种,到目前已发展红江橙累计种植面积4000多亩,发展红江橙种植专业户300户。近年来,东成红江橙卖相佳、价格好,农户种植红江橙的积极性高涨,并开始探索红江橙的改良技术,邀请专家授课,逐渐形成东成红江橙品牌。2004年,东成果苗场产的红江橙等产品获得国家无公害农产品认证。

==民俗文化==
国学大师雷铎对江门文化的归纳:“侨、楼、泉、风”。

雷铎说,“侨”是江门最大的优势,无论是从人数上,还是从历史上,江门的华侨文化在广东地区都是独一无二的。这个文化特色需要江门大力弘扬,其意义值得认真挖掘和推广。

楼,顾名思义,是指江门的碉楼文化。雷铎说,在很多年前就曾呼吁过,要保护江门的碉楼,现在看到江门的碉楼正在申报世界文化遗产,他感到由衷的高兴。认为保护碉楼的意义,除了在建筑领域,更重要的还是在精神层面上。每一座碉楼都见证着在南中国曾经发生过的往事。雷铎建议,应加强对碉楼文化历史内涵的研究。

泉,是指温泉。雷铎说,江门地下温泉资源丰富,被称为“温泉之乡”。温泉除了其物质的意义以外,其象征意义更加值得挖掘,“温泉之下是地震带,热流不停地涌动;五邑地区也出现了很多富于激情、勇于创新的人物,历史上,陈白沙、梁启超就是最典型的代表人物之一。通过对这些人物的研究,可以唤起五邑人像地泉一样的能量与创新热情。”

风,是指风气。雷铎说,历史上的五邑是个十分富庶的地方,曾出产过品类繁多、质地优良的土特产,有“小澳门、小广州”之称,历史上也曾出现过很多优秀的人物。改革开放以后,广东领全国改革风气之先,五邑也不甘落后。雷铎认为,江门要特别重视教育,掀起浓烈的“向学”之风,这是建设先进文化、振兴本土文化的根本。

在人文思想方面,江门人的思想很受明代哲学家陈白沙的思想影响:“自得”、“自然”、“主静”。

白沙之学无论哲学的心学和文学的诗学都本自然而求自得,求独创性。而这种自然自得的素质,必须通过至静无欲始能培养。无欲则静,至静始乃体验天理。

由于江门人受陈白沙心学思想的影响,江门人比较低调、顺其自然、不会刻意追求,心境也比较平和。

至于饮食文化,江门人爱吃,什么饮食文化都能得到融合,什么地方的饮食文化也能找到。而江门的食市也兴旺,到达了三步一餐厅,五步一饭馆的地步。而家居饮食则以岭南饮食习惯为主。

==折叠市树市花==
===市花===
宝巾花,俗称簕杜鹃,原产巴西,先传入欧洲,后经美国夏威夷和日本传入我国,1982年选定为江门市花。勒杜鹃,又名宝巾、叫子花、三角梅,是紫茉莉科宝巾属的藤本小灌木,茎有刺,与一般山杜鹃不是同科植物,四季常绿。其特点是管理粗放,适应性强,耐旱耐瘦土,易繁殖,修剪可造型。该花品种多,花苞有多种颜色,是观赏的主要部分。尤其是重瓣品种,花期长、色彩艳丽,有些品种一年多次开花。,温暖地区可长年开花,花位于大而红的包叶之中,花朵较小,黄色或黄绿色,三朵聚生,包叶是它的主要观赏部分。

===市树===
蒲葵,在江门市和新会种植历史悠久,能反映江门和五邑地区的历史文化风貌,展现侨乡地方特色。蒲葵(Livistonachinensis),又名扇叶葵,是棕榈科蒲葵属的常绿高大的乔木树种。原产中国南部,在广东、广西、福建、台湾等省区均有栽培。蒲葵四季常青,树冠伞形,叶大如扇,是热带、亚热带地区重要的绿化树种。此外,蒲葵还具有药用及工艺价值。2009年7月,经过市民投票和专家评选,蒲葵被评为江门市市树。

==风景名胜==
===开平立园===
立园,位于开平塘口镇北义乡,坐西向东,占地面积约为11013.99平方米。它是塘口镇旅美华侨谢维立先生于二十世纪20年代回来兴建的,历时十年,民国25年(1936年)初步建成的。

立园既有中国园林的韵味,又吸收欧美建筑的西洋情调,将其巧妙地糅合在一起,在中国华侨私人建造的园林中堪称一流,也是中国目前发现较为完整的中西结合的名园。

立园的布局,大体可分为三部分:别墅区、大花园区、小花园区。三个区用人工河或围墙分隔,又巧妙地用桥亭或通天回廊将三个区连成一体,使人感到园中有园,景中有景,亭台楼榭,布局幽雅,独具匠心,令人有巧夺天工之感。

===古兜温泉综合度假区===
新会古兜温泉的温泉谷内有30多个露天温泉池,温泉资源很丰富,品种也很多。并且它还是广东省唯一一家同时拥有两种不同类型的温泉:海洋温泉(咸温泉)及氡温泉(淡温泉)。

温泉谷中间有一条约150米长的人工鹅卵石河道,它不仅为景区增添了点韵味,更和中央水区的大舞台及各大小泡池相连,将谷内的建筑群落分成了三大区域。北边是欧式风格的“罗马殿”,东边则是日本民间风格的“东瀛阁”,南边是参照中国唐代的华清宫风格建造的“唐宫”。罗马殿内,可以边品咖啡边欣赏中央舞台的表演;雅致的日式温泉区内,环境极好,小桥流水,泡温泉讲究的就是环境,这里可以得到很好的放松。而唐宫又是另外一种风格,以皇家花园为背景,用鹅卵石筑成圆池。唐宫外,另有9个露天泡池,以木栅围栏营造出古朴的意趣。最有特色的是“八卦池”,涡流奔腾不息。同样引人注目的还有唐宫对面一尊约两米的杨贵妃出浴像,雕像边,建有烫石板,下边有温泉水流过,可以享受热石板浴的感觉。

===圭峰山风景名胜区===
圭峰山国家森林公园是江门市新会区原劳动大学建立起来的,1997年经原林业部批准建立的国家级森林公园,是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广东省著名风景名胜区,经营面积3550公顷。圭峰山濒临南海,毗邻港澳,它坐拥青山翠岭,旅游资源丰厚奇趣,集自然景观、人文景观于一体,融高山湖泊森林于一身,旅游环境得天独厚。

圭峰山山势雄伟,秀峰挺拔,因形似圭璧而得名,方圆55.1平方公里,峰峦叠起,错落起伏,相对高度在300--400米之间,主峰云峰,海拔545米,在江门近郊傲视群峰。近年,圭峰山国家森林公园致力开发森林生态旅游,开辟多条生态旅游线路,在圭峰山玉台坑,空气负离子的含量每立方厘米达4万多个,空气清新,是人们愉悦身心,休闲健身的好地方。

圭峰山国家森林公园旅游配套设施完善,现有圭峰山景区、玉台寺景区、玉湖景区、体育运动公园休闲等风格各异的景区,圭峰叠翠、玉台古刹、枫林秋色、玉湖观鱼、玉湖夜色、镇山宝塔、-总理视察新会纪念馆、葵树博览园等自然、人文景观美不胜收,是人们休闲健身、娱乐观光的好地方,一直以来,国家很多领导人视察过圭峰山,在2002年以来,公园还接待了李鹏、-、-、-等党和国家领导人。

“圭峰新会秀,绿化呈奇观”这是原国家代主席-同志视察圭峰山建设时有感而发的绝句题诗,道出了圭峰山青水秀的风采与魅力。

===金山温泉===
金山温泉度假村位于广东恩平市那吉镇河畔,距广州约200公里,占地53公里。金山温泉度假村以天然温泉取胜,据专家考证,金山温泉无论水质、水温或者出水量均居国内温泉前列,泉涌区自然水温常年达摄氏80度以上,露天泉涌300多处,日流量2000多立方米,含48种矿物元素,当今世界上惟独秘鲁有一处温泉超过它,所以金山温泉又有“天下第二泉”之美称。

金山温泉最引人入胜之处在于每天将2800多立方米、高达摄氏85度的温泉水从室内引出到室外,开辟了22个大小不一的泳池,总面积达到8000平方米,共建有22个大小不一的温泉泳池和28个日式温泉池。日式温泉池按温度分为高温池、常温池、冷水池;按功能分为理疗池、娱乐池、通用池。在1号池中,水温达70-80摄氏度。

===锦江温泉===
锦江温泉在中国第一个温泉之乡、中国第一个国家地热地质公园恩平市,镶嵌着一颗璀璨的温泉明珠,她令到旅游行家们都赞赏有加,让中国地矿热权威部门和专家都惊叹推崇的“温泉仙境”,江门新八景之一的大型温泉度假区——锦江温泉。

锦江温泉拥有悠久的发展史,根据《恩平县志》记载,早在380多年前,大约明朝时代,在锦江温泉一带已经有丰富的自溢温泉,造福于当地村民。在改革开放的今日使锦江温泉终于得到合理的开发和利用。

锦江温泉水质资源异常丰富,日涌水量超6200立方米,远景开发量近10000立方米,水温接近70度,水质清澈,晶莹爽滑。富含几十种对人体健康有益的微量元素,硅酸、氟、氡均达到国家命名标准,全国罕有,被专家誉为“三料”温泉,她极高的医疗保健价值而深受游客欢迎。锦江温泉是集住宿、饮食、娱乐、保健、商务、会务、休闲和大型露天温泉融为一体的中国温泉文化经典之度假胜地。

===开平碉楼===
开平市内,碉楼星罗棋布,城镇农村,举目皆是,多者一村十几座,少者一村二三座。从水口到百合,又从塘口到蚬冈、赤水,纵横数十公里连绵不断,蔚为大观。这一座座碉楼,是开平政治、经济和文化发展的见证,它不仅反映了侨乡人民艰苦奋斗、保家卫国的一段历史,同时也是活生生的近代建筑博物馆,一条别具特色的艺术长廊。可以说,开平作为华侨之乡、建筑之乡和艺术之乡,她的特色在碉楼上都得到了鲜明的体现。对碉楼资源进行保护和挖掘,对于研究华侨史和建筑艺术,对于开发旅游资源和开展集体主义、爱国主义、社会主义教育,都具有十分积极的意义。

碉楼中西合璧,融会了各种建筑风格的精髓。开平境内最多的时候共有3000多座碉楼,目前尚存1800多座,分布在开平15个镇、办事处。这些碉楼是上世纪开平华侨与村民主动把外国建筑文化与当地建筑文化相结合的结晶。其数量之多,建筑之精美,风格之多样,堪称世界最大的“碉楼博物馆”。

建材上,有早期的泥墙楼(用灰沙、糖、盐、蚬壳、蚝壳等混合逐层锤打夯成),中期的青砖楼(用一般的青砖加厚建成),到最后的钢筋水泥楼(用钢筋混凝土按现代建筑用料建成)。

类型上,约分三大类:一是更楼或灯楼,这种楼一般建在村头或村尾,有些建在小山丘上,供民团及更夫使用,里面有探照灯及报警器,一旦发现匪贼立即报警,让村民准备。

二是众楼,由十多户或几户人家合资兴建,这种碉楼有3~6层,每层设有2~4间房,如有匪贼或洪涝,各户人家可住进众楼,以避灾难。

三是居楼,由华侨独资兴建,用于长久居住。开平碉楼中西合璧,碉楼的造型千姿百态。

最大特点是按照自己的意愿选取不同的外国建筑式样综合一起,自成一体,既有古希腊、罗马的风格,又有哥特、伊斯兰、巴洛克和洛可可风格的建筑要素,很难将开平碉楼具体归入国外某一个时期的某种建筑风格之中。这些不同风格流派不同宗教的建筑元素在开平碉楼中和谐共处,表现出特有的艺术魅力。

它在建筑结构上则充分体现了防卫功能,其共同特点就是门窗窄小,钢窗、铁门,墙身厚,顶层四面都有枪眼,楼顶还有瞭望台、探照灯、警报器等,在历史上对保护村民生命财产安全有极大贡献。

==著名人物==
[[梁启超]] 南粤先贤、近代政治活动家、启蒙思想家、资产阶级宣传家、教育家、史学家和文学家

[[梁思成]] 梁启超长子,中国科学院院士,建筑学家、建筑教育家

[[陈献章]] 明朝岭南著名的理学家、诗人

[[陈少白]] 近代民主革命者

[[冯如]] 中国的第一位飞机设计师

[[李长]] 香港著名实业家,江门市荣誉市民

[[余显利]] 美籍华人政治家

[[李文茂]] 太平天国时期广东天地会起义主要领袖人物之一

[[司徒美堂]] 著名旅美侨领,中国致公党创始人

[[伍蠡甫]] 中国近代著名翻译家

[[梁思礼]] 梁启超五子,中科院院士、著名火箭控制系统专家

[[陈智超]] 近代历史学家

[[宋森]] 爱国民主人士、华侨教育家

[[陈垣]] 近代历史学家、宗教史学家、教育家

[[梁思永]] 梁启超次子,近代田野考古学的奠基人之一

[[唐明照]] 外交家,中国首任联合国副秘书长

[[黄耀祥]] 中国工程院院士、水稻遗传育种及其应用基础理论研究专家

[[张其光]] 清朝名将

[[陈宜禧]] 五邑华侨“实业救国”的杰出代表

[[黄公辅]] 明朝官员、南明新会抗清义军领袖

==参考文献==
{{Reflist}}
10,671
次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