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671
次編輯
變更
汕头
,新建条目
'''汕头'''(广东省地级市)
==简介==
汕头,[[广东]]省辖市,位于广东省东部,韩江三角洲南端,北接潮州,西邻[[揭阳]],东南濒临[[南海]]。境内韩江、榕江、练江三江入海,大陆海岸线长217.7公里,海岛岸线长167.37公里,有大小岛屿82个。
汕头为亚热带海洋性气候,年平均气温21-22℃,日照时间2000-2500小时,降雨量1300-1800毫米。
汕头是全国主要港口城市、[[中国]]最早开放的经济特区、海西经济区重要组成部分。汕头港于1860年开埠,素有“岭东门户、华南要冲”、“海滨邹鲁、美食之乡”美称,享有[[中国优秀旅游城市]]、[[中国投资环境百佳城市]]、[[中国品牌经济城市]]、[[国家知识产权工作示范城市]]、[[国家电子商务示范城市]]、[[国家信息消费试点城市]]、[[全国双拥模范城]]、[[中国文具生产基地]]。
==基本信息==
中文名称:汕头
面积:2064平方公里
外文名称:Shantou、Swatow、スワトウ
人口:557.92万人(2016年)
别名:鮀城
方言:潮汕话
行政区类别:地级市、经济特区
所属地区:中国华南
著名景点:礐石风景名胜区、澄海塔山风景区、科隆千树园、莲花山温泉度假村
下辖地区:金平区、龙湖区、濠江区、澄海区、潮阳区、潮南区、南澳县
机场:汕头空军机场
政府驻地:汕头市金平区跃进路28号
火车站:汕头火车站,潮阳高铁站
电话区号:(+86)0754
车牌代码:粤D
邮政区码:515000
地理位置:广东省东南部、[[粤东]]中心
行政代码:440500
大学:汕头大学
地区生产总值:2080.54亿元(2016年)
人均生产总值:37382元(2016年)
市花:金凤花
==历史沿革==
汕头市区地处韩江、榕江、练江的出海口,汕头湾把市区分成南北两片。汕头市区古为滨海冲积地。
宋时砂尾(今金砂乡)已形成村落,属潮州揭阳县。南片濠江古为潮阳县建制的招收都,元代光华埠一带已有较大渔村,称厦岭。
明初设蓬州守御千户所,嘉靖年间潮州府置澄海县时随属澄海。因沙脊向海伸延,百姓设栅捕鱼,称沙汕。
清康熙年间潮州府建沙汕头炮台。雍正年间简称汕头。汕头素有“百载商埠”之称,1858年(咸丰八年)4月,已经占领广州的英法联军进逼大沽口,美国驻华公使伙同英、法、俄三国公使联袂到达大沽外,照会清政府,提出侵略要求。美国公使列卫廉与清政府直隶总督谭廷襄开始谈判,讨论了美国所提出的草约。5月19日,因英法联军即将于次日发动进攻,美国应英国的要求,不动声色地中止了正在进行中的谈判。英法联军攻占大沽后,清政府派桂良、花沙纳等人与英、法谈判。虽然清朝官员并不信任美使,但还是一再恳求美使与俄使居中调停。列卫廉以“调停人”的伪善面孔欺骗清政府。6月7日,美使列卫廉恢复了与清朝官员的会谈,并同意就美方所提出的条约草案再度进行谈判。6月18日,美国抢先英、法与清政府签订了《中美天津条约》。 其中增开潮州(后改汕头)、台南为通商口岸 。 1858年恩格斯在《俄国在远东的成功》中指出,汕头是“唯一有一点商业意义的口岸。”(《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二卷第38页,人民出版社1972年版)。
1921年,汕头市政厅成立,与澄海分治,从此一直称为汕头市。
'''汕头(近代)历史沿革'''
1921年3月,设汕头市政局
1921年7月,成立市政厅,与澄海分治。
1930年,准予设市,隶属广东省政府。
1950年3月15日,成立汕头市人民政府。
1956年,设置汕头专区。汕头专区辖今潮阳区、潮安区、澄海区、饶平、南澳、揭阳、普宁、惠来、丰顺、梅县区、大埔、五华、兴宁、平远、蕉岭等区县。
1965年7月19日,国务院第157次会议决定,由汕头专区揭阳县划出西北部13个公社(镇),陆丰县划出2个公社,成立揭西县。因县地大部为原揭阳县西部境地而得名揭西,县政府驻河婆镇,属汕头专区管辖。
1981年10月16日,经国务院批准,在汕头市郊龙湖划出22.6平方公里土地建立汕头经济特区。
1983年7月,汕头地市合并,汕头市为省直辖市,下辖今揭阳、饶平、澄海区、南澳、潮阳区、普宁、惠来、揭西、海丰、陆丰、潮州市等10县1市及安平等5区。同年12月22日,实行市管县体制,撤销汕头地区,原地区所属海丰、陆丰拆出(注:两县并为地级市汕尾市),余8县1市并入汕头市。
1984年11月,经国务院批准,汕头经济特区的区域面积扩大为52.6平方公里,分龙湖和广澳两片区。
1991年4月,经国务院批准,汕头经济特区的区域扩大到整个汕头市区,面积234平方公里。同年11月,汕头市行政区域调整为汕头、潮州、揭阳三个地级市,揭西县划为揭阳市管辖。
2003年,经国务院批准,汕头行政区划作出重大调整,潮阳、澄海撤市建区,原市区5个区调整合并为3个区,其中河浦、达濠两个区合并为濠江区;升平、金园两区合并为金平区;龙湖区保留,将原属澄海市的外砂镇、新溪镇划归龙湖区;澄海市撤市设区;潮阳市撤市分设潮阳、潮南两个区。调整后,市区面积从原来的310平方公里扩大到1956平方公里,市区人口从原来的120万增加到487.5万。
2011年5月1日,经国务院批准,汕头特区范围扩大至全市。
==行政区划==
汕头市已成立和已获审批的个功能区有3个,辖6个市辖区、1个县,共37个街道、32个镇,591村委会503居委会,全市面积2064.4平方千米。
===功能区===
区名 品级 批准 面积 成立时间
汕头保税区 副厅级 中国国务院 234公顷 1993年1月
汕头高新技术开发区 副厅级 广东省政府 1300公顷 1993年7月
华侨经济文化合作试验区 未知 中国国务院 20平方公里 2014年9月
汕头海湾新区(未) 未知 广东省政府 规划工作中 未正式成立
==地理环境==
===地理位置===
汕头位于东经116°14′至117°19′,北纬23°02′至23°38′之间,韩江三角洲南端,东北接潮州饶平,北邻潮州潮安,西邻揭阳、普宁,西南接揭阳惠来,东南濒临南海。汕头处于“大珠三角”和“泛珠三角”经济圈的重要节点,是厦漳泉三角区(注:即厦门、漳州、泉州沿海经济开放区 )、珠三角和海峡西岸经济带的重要连接点,拥有亚太地缘门户的独特区位优势。市区距香港187海里,距台湾高雄180海里。汕头港临近西太平洋国际黄金航道,距香港、台湾高雄均不足200海里。[3]
===地形地貌===
汕头地貌以三角洲冲积平原为主,占全市面积63.62%,丘陵山地次之,占土地面积30.40%,台地等占总面积5.98%。汕头市地处海滨冲积平原之上,处在粤东的莲花山脉到南海之间,境内地势自西北向东南倾斜,整个地形自西北向东南依次是中低山——丘陵,台地或阶地——冲积平原或海积平原——海岸前沿的砂陇和海蚀崖——岛屿。东北部有莲花山脉,西北是桑浦山,西南有大南山。东南部沿海沿出江口处为冲积平原或海积平原和海蚀地貌以及港湾和岛屿的分布。韩江、榕江、练江的中、下游流经市境,三江出口处成冲积平原,是粤东最大的平原。
汕头依海而立,靠海而兴,市区及所辖各县(区)均临海洋。汕头海岸线曲折,岛屿多。全市海岸线和岛岸线长达289.1公里,纳入汕头市海洋功能区域工作面积约1万平方公里,是陆域面积的5倍之多。全市有大小岛屿40个,最大的海岛是南澳岛,岛西部高峰海拔587米,是汕头的最高峰。南澳岛也是广东省唯一的海岛县,周围有南澎列岛、勒门列岛、凤屿、虎屿等。
===气候特征===
汕头境内大部分属热带,处于赤道低气压带和副热带高气压带之间,在东北信风带的南缘。汕头市地处亚欧大陆的东南端、太平洋西岸,濒临南海。冬季常吹偏北风,夏季常吹偏南风或东南风,具有明显的季风气候特征。北回归线从汕头市区北域通过。全市温和湿润,阳光充足,雨水充沛,无霜期长,春季潮湿,阴雨日多;初夏气温回升,冷暖多变,常有暴雨;盛夏虽高温而少酷暑,常受台风袭击;秋季凉爽干燥,天气晴朗,气温下降明显;冬无严寒,但有短期寒冷。
年日照2000~2500小时,日照最短为3月份。年降雨量1300~1800毫米,多集中在4~9月份。年平均气温18℃~22℃,最低气温在0℃以上;最高气温35℃~38℃,多出现于7月中旬至8月初受太平洋副热带高压控制期间。冬季偶有短时霜冻。
===地理人文===
独特的地理位置,造成汕头4个独特地理人文特点:一是濒临南海,自然条件优越。二是华侨众多,与海外交往密切。独特的人缘、地缘、亲缘优势,使汕头在对外开放方面具有特殊的优越条件和巨大潜力。三是百载商埠,经济外向。汕头于1860年开埠,是近代中国最早对外开放的港口城市之一,商贸历来比较发达。20世纪30年代,汕头港口吞吐量曾居全国第3位,商业之盛居全国第7位,是粤东、闽西南、赣东南的交通枢纽、进出港口和商品集散地。四是人多地少,文化传统独特。汕头是全国人口最稠密、人均耕地面积最少的地区之一,素以精耕细作闻名遐迩。潮州话、潮剧、潮乐、潮州菜和工夫茶等享誉海内外。汕头民众更以刻苦耐劳、勇于开拓、善于经营、诚实信义而著称于世。
==自然资源==
===土地===
汕头
根据第二次全国土地调查数据,汕头市土地总面积2179.95平方公里(326.99万亩),其中城镇村、工矿及交通运输用地85.15万亩,耕地57.02万亩(如包含可作为耕地考核地类34.49万亩,则全市耕地为91.51万亩),园地、林地、草地115.15万亩,水域、水利设施用地及其他土地69.66万亩。在2011年宣布的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简称“六普”) 中,汕头人口密度位居广东全省第三,达到每平方公里2611人,其中金平区人口密度甚至达到每平方公里7457人,远远高于全国平均水平,土地资源极为稀缺。
折叠矿产
截至2009年3月,汕头市所属区域已找到矿产42种,共有矿产地180处。从已有区域地质勘查成果来看,汕头市区域地质的显著特征是中生代侵入岩花岗岩类发育,第四纪海陆交互相及海相沉积发育,与之相关的矿产资源种类颇多,分布较广。与内生成矿作用相关的钨锡多金属矿主要分布在澄海、潮阳等地花岗岩类分布区,与外生成矿作用相关的石英砂、锆英石、钛铁矿等主要分布滨海地带。区内的矿产以钨、稀土、玻璃用砂、建筑用花岗岩、饰面用花岗岩及矿泉水、地下热水等资源相对比较丰富,其勘查开发前景甚好。锡、金、钛铁矿、锆英石、独居石及高岭土、耐火粘土等具有找矿潜力。广泛分布的花岗岩及石英砂、粘土是重要的建筑原料资源。
折叠风力
汕头南澳岛是广东省第一大岛,由于海峡的喉道效应和迎风地形的突起受到的动力抬升作用,使南澳岛具有十分丰富的风力资源,有“风县”之称,成为全国三大风力发电场之一。其年平均风速8.54米/秒,年有效风速累计时数7215小时和年平均有效风能功率密度678瓦/㎡;尤其是东半岛果老山的平均风速高达10.14米/秒,计得年平均风能功率1153瓦/㎡,其风速之大在全国所有风场中名居首位,其风能之强高于北欧、北美100~500瓦/㎡的均值,风场电力资源实测值达到世界气象组织对全球风能资源划定10个等级的第7等级。荷兰风能专家在该岛考察,誉“南澳风况属世界最佳之列”。
折叠海洋
汕头全市可供开发的港口有103处,仅南澳岛可供开发的深水港就有7处,市区的珠池、马山、苏埃、广澳等4处港址可建1—10万吨级码头泊位69个。有多处港湾和大片浅海滩涂,10米等深线内浅海滩涂面积74.3万亩,可利用面积46.8万亩,200米等深线内渔场面积5.3万平方公里,适宜海水养殖,滨海盛产海盐。近海已知的鱼类有471种、虾蟹类17种、贝类30多种、藻类近20种。
折叠编辑本段人口民族
折叠人口数据
汕头
汕头
2012年末,汕头市总人口532.88万人,其中汕头市区人口525.43万;当年出生人口6.83万人,出生率12.82‰,人口自然增长率7.46‰。[4]
至2013年12月,全市总人口535.6492万人,其中汕头市区人口525.43万人;当年出生人口6.83万人,出生率12.82‰,人口自然增长率7.46‰。(注:以上人口数字来自汕头市政府官网 ,与汕头统计局数据相同 ;汕头宣传部官网2013年7月29日之文章,数据是“总人口544.81万人” )
在2011年公布的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简称“六普”)的主要数据中,汕头人口密度位居广东全省第三,达到每平方公里2611人。全市七个区(县)中,金平区人口密度最高,达到每平方公里7457人,最低的是南澳县,人口密度为每平方公里558人,前者是后者的13倍。“六普”数据如下表:
==简介==
汕头,[[广东]]省辖市,位于广东省东部,韩江三角洲南端,北接潮州,西邻[[揭阳]],东南濒临[[南海]]。境内韩江、榕江、练江三江入海,大陆海岸线长217.7公里,海岛岸线长167.37公里,有大小岛屿82个。
汕头为亚热带海洋性气候,年平均气温21-22℃,日照时间2000-2500小时,降雨量1300-1800毫米。
汕头是全国主要港口城市、[[中国]]最早开放的经济特区、海西经济区重要组成部分。汕头港于1860年开埠,素有“岭东门户、华南要冲”、“海滨邹鲁、美食之乡”美称,享有[[中国优秀旅游城市]]、[[中国投资环境百佳城市]]、[[中国品牌经济城市]]、[[国家知识产权工作示范城市]]、[[国家电子商务示范城市]]、[[国家信息消费试点城市]]、[[全国双拥模范城]]、[[中国文具生产基地]]。
==基本信息==
中文名称:汕头
面积:2064平方公里
外文名称:Shantou、Swatow、スワトウ
人口:557.92万人(2016年)
别名:鮀城
方言:潮汕话
行政区类别:地级市、经济特区
所属地区:中国华南
著名景点:礐石风景名胜区、澄海塔山风景区、科隆千树园、莲花山温泉度假村
下辖地区:金平区、龙湖区、濠江区、澄海区、潮阳区、潮南区、南澳县
机场:汕头空军机场
政府驻地:汕头市金平区跃进路28号
火车站:汕头火车站,潮阳高铁站
电话区号:(+86)0754
车牌代码:粤D
邮政区码:515000
地理位置:广东省东南部、[[粤东]]中心
行政代码:440500
大学:汕头大学
地区生产总值:2080.54亿元(2016年)
人均生产总值:37382元(2016年)
市花:金凤花
==历史沿革==
汕头市区地处韩江、榕江、练江的出海口,汕头湾把市区分成南北两片。汕头市区古为滨海冲积地。
宋时砂尾(今金砂乡)已形成村落,属潮州揭阳县。南片濠江古为潮阳县建制的招收都,元代光华埠一带已有较大渔村,称厦岭。
明初设蓬州守御千户所,嘉靖年间潮州府置澄海县时随属澄海。因沙脊向海伸延,百姓设栅捕鱼,称沙汕。
清康熙年间潮州府建沙汕头炮台。雍正年间简称汕头。汕头素有“百载商埠”之称,1858年(咸丰八年)4月,已经占领广州的英法联军进逼大沽口,美国驻华公使伙同英、法、俄三国公使联袂到达大沽外,照会清政府,提出侵略要求。美国公使列卫廉与清政府直隶总督谭廷襄开始谈判,讨论了美国所提出的草约。5月19日,因英法联军即将于次日发动进攻,美国应英国的要求,不动声色地中止了正在进行中的谈判。英法联军攻占大沽后,清政府派桂良、花沙纳等人与英、法谈判。虽然清朝官员并不信任美使,但还是一再恳求美使与俄使居中调停。列卫廉以“调停人”的伪善面孔欺骗清政府。6月7日,美使列卫廉恢复了与清朝官员的会谈,并同意就美方所提出的条约草案再度进行谈判。6月18日,美国抢先英、法与清政府签订了《中美天津条约》。 其中增开潮州(后改汕头)、台南为通商口岸 。 1858年恩格斯在《俄国在远东的成功》中指出,汕头是“唯一有一点商业意义的口岸。”(《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二卷第38页,人民出版社1972年版)。
1921年,汕头市政厅成立,与澄海分治,从此一直称为汕头市。
'''汕头(近代)历史沿革'''
1921年3月,设汕头市政局
1921年7月,成立市政厅,与澄海分治。
1930年,准予设市,隶属广东省政府。
1950年3月15日,成立汕头市人民政府。
1956年,设置汕头专区。汕头专区辖今潮阳区、潮安区、澄海区、饶平、南澳、揭阳、普宁、惠来、丰顺、梅县区、大埔、五华、兴宁、平远、蕉岭等区县。
1965年7月19日,国务院第157次会议决定,由汕头专区揭阳县划出西北部13个公社(镇),陆丰县划出2个公社,成立揭西县。因县地大部为原揭阳县西部境地而得名揭西,县政府驻河婆镇,属汕头专区管辖。
1981年10月16日,经国务院批准,在汕头市郊龙湖划出22.6平方公里土地建立汕头经济特区。
1983年7月,汕头地市合并,汕头市为省直辖市,下辖今揭阳、饶平、澄海区、南澳、潮阳区、普宁、惠来、揭西、海丰、陆丰、潮州市等10县1市及安平等5区。同年12月22日,实行市管县体制,撤销汕头地区,原地区所属海丰、陆丰拆出(注:两县并为地级市汕尾市),余8县1市并入汕头市。
1984年11月,经国务院批准,汕头经济特区的区域面积扩大为52.6平方公里,分龙湖和广澳两片区。
1991年4月,经国务院批准,汕头经济特区的区域扩大到整个汕头市区,面积234平方公里。同年11月,汕头市行政区域调整为汕头、潮州、揭阳三个地级市,揭西县划为揭阳市管辖。
2003年,经国务院批准,汕头行政区划作出重大调整,潮阳、澄海撤市建区,原市区5个区调整合并为3个区,其中河浦、达濠两个区合并为濠江区;升平、金园两区合并为金平区;龙湖区保留,将原属澄海市的外砂镇、新溪镇划归龙湖区;澄海市撤市设区;潮阳市撤市分设潮阳、潮南两个区。调整后,市区面积从原来的310平方公里扩大到1956平方公里,市区人口从原来的120万增加到487.5万。
2011年5月1日,经国务院批准,汕头特区范围扩大至全市。
==行政区划==
汕头市已成立和已获审批的个功能区有3个,辖6个市辖区、1个县,共37个街道、32个镇,591村委会503居委会,全市面积2064.4平方千米。
===功能区===
区名 品级 批准 面积 成立时间
汕头保税区 副厅级 中国国务院 234公顷 1993年1月
汕头高新技术开发区 副厅级 广东省政府 1300公顷 1993年7月
华侨经济文化合作试验区 未知 中国国务院 20平方公里 2014年9月
汕头海湾新区(未) 未知 广东省政府 规划工作中 未正式成立
==地理环境==
===地理位置===
汕头位于东经116°14′至117°19′,北纬23°02′至23°38′之间,韩江三角洲南端,东北接潮州饶平,北邻潮州潮安,西邻揭阳、普宁,西南接揭阳惠来,东南濒临南海。汕头处于“大珠三角”和“泛珠三角”经济圈的重要节点,是厦漳泉三角区(注:即厦门、漳州、泉州沿海经济开放区 )、珠三角和海峡西岸经济带的重要连接点,拥有亚太地缘门户的独特区位优势。市区距香港187海里,距台湾高雄180海里。汕头港临近西太平洋国际黄金航道,距香港、台湾高雄均不足200海里。[3]
===地形地貌===
汕头地貌以三角洲冲积平原为主,占全市面积63.62%,丘陵山地次之,占土地面积30.40%,台地等占总面积5.98%。汕头市地处海滨冲积平原之上,处在粤东的莲花山脉到南海之间,境内地势自西北向东南倾斜,整个地形自西北向东南依次是中低山——丘陵,台地或阶地——冲积平原或海积平原——海岸前沿的砂陇和海蚀崖——岛屿。东北部有莲花山脉,西北是桑浦山,西南有大南山。东南部沿海沿出江口处为冲积平原或海积平原和海蚀地貌以及港湾和岛屿的分布。韩江、榕江、练江的中、下游流经市境,三江出口处成冲积平原,是粤东最大的平原。
汕头依海而立,靠海而兴,市区及所辖各县(区)均临海洋。汕头海岸线曲折,岛屿多。全市海岸线和岛岸线长达289.1公里,纳入汕头市海洋功能区域工作面积约1万平方公里,是陆域面积的5倍之多。全市有大小岛屿40个,最大的海岛是南澳岛,岛西部高峰海拔587米,是汕头的最高峰。南澳岛也是广东省唯一的海岛县,周围有南澎列岛、勒门列岛、凤屿、虎屿等。
===气候特征===
汕头境内大部分属热带,处于赤道低气压带和副热带高气压带之间,在东北信风带的南缘。汕头市地处亚欧大陆的东南端、太平洋西岸,濒临南海。冬季常吹偏北风,夏季常吹偏南风或东南风,具有明显的季风气候特征。北回归线从汕头市区北域通过。全市温和湿润,阳光充足,雨水充沛,无霜期长,春季潮湿,阴雨日多;初夏气温回升,冷暖多变,常有暴雨;盛夏虽高温而少酷暑,常受台风袭击;秋季凉爽干燥,天气晴朗,气温下降明显;冬无严寒,但有短期寒冷。
年日照2000~2500小时,日照最短为3月份。年降雨量1300~1800毫米,多集中在4~9月份。年平均气温18℃~22℃,最低气温在0℃以上;最高气温35℃~38℃,多出现于7月中旬至8月初受太平洋副热带高压控制期间。冬季偶有短时霜冻。
===地理人文===
独特的地理位置,造成汕头4个独特地理人文特点:一是濒临南海,自然条件优越。二是华侨众多,与海外交往密切。独特的人缘、地缘、亲缘优势,使汕头在对外开放方面具有特殊的优越条件和巨大潜力。三是百载商埠,经济外向。汕头于1860年开埠,是近代中国最早对外开放的港口城市之一,商贸历来比较发达。20世纪30年代,汕头港口吞吐量曾居全国第3位,商业之盛居全国第7位,是粤东、闽西南、赣东南的交通枢纽、进出港口和商品集散地。四是人多地少,文化传统独特。汕头是全国人口最稠密、人均耕地面积最少的地区之一,素以精耕细作闻名遐迩。潮州话、潮剧、潮乐、潮州菜和工夫茶等享誉海内外。汕头民众更以刻苦耐劳、勇于开拓、善于经营、诚实信义而著称于世。
==自然资源==
===土地===
汕头
根据第二次全国土地调查数据,汕头市土地总面积2179.95平方公里(326.99万亩),其中城镇村、工矿及交通运输用地85.15万亩,耕地57.02万亩(如包含可作为耕地考核地类34.49万亩,则全市耕地为91.51万亩),园地、林地、草地115.15万亩,水域、水利设施用地及其他土地69.66万亩。在2011年宣布的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简称“六普”) 中,汕头人口密度位居广东全省第三,达到每平方公里2611人,其中金平区人口密度甚至达到每平方公里7457人,远远高于全国平均水平,土地资源极为稀缺。
折叠矿产
截至2009年3月,汕头市所属区域已找到矿产42种,共有矿产地180处。从已有区域地质勘查成果来看,汕头市区域地质的显著特征是中生代侵入岩花岗岩类发育,第四纪海陆交互相及海相沉积发育,与之相关的矿产资源种类颇多,分布较广。与内生成矿作用相关的钨锡多金属矿主要分布在澄海、潮阳等地花岗岩类分布区,与外生成矿作用相关的石英砂、锆英石、钛铁矿等主要分布滨海地带。区内的矿产以钨、稀土、玻璃用砂、建筑用花岗岩、饰面用花岗岩及矿泉水、地下热水等资源相对比较丰富,其勘查开发前景甚好。锡、金、钛铁矿、锆英石、独居石及高岭土、耐火粘土等具有找矿潜力。广泛分布的花岗岩及石英砂、粘土是重要的建筑原料资源。
折叠风力
汕头南澳岛是广东省第一大岛,由于海峡的喉道效应和迎风地形的突起受到的动力抬升作用,使南澳岛具有十分丰富的风力资源,有“风县”之称,成为全国三大风力发电场之一。其年平均风速8.54米/秒,年有效风速累计时数7215小时和年平均有效风能功率密度678瓦/㎡;尤其是东半岛果老山的平均风速高达10.14米/秒,计得年平均风能功率1153瓦/㎡,其风速之大在全国所有风场中名居首位,其风能之强高于北欧、北美100~500瓦/㎡的均值,风场电力资源实测值达到世界气象组织对全球风能资源划定10个等级的第7等级。荷兰风能专家在该岛考察,誉“南澳风况属世界最佳之列”。
折叠海洋
汕头全市可供开发的港口有103处,仅南澳岛可供开发的深水港就有7处,市区的珠池、马山、苏埃、广澳等4处港址可建1—10万吨级码头泊位69个。有多处港湾和大片浅海滩涂,10米等深线内浅海滩涂面积74.3万亩,可利用面积46.8万亩,200米等深线内渔场面积5.3万平方公里,适宜海水养殖,滨海盛产海盐。近海已知的鱼类有471种、虾蟹类17种、贝类30多种、藻类近20种。
折叠编辑本段人口民族
折叠人口数据
汕头
汕头
2012年末,汕头市总人口532.88万人,其中汕头市区人口525.43万;当年出生人口6.83万人,出生率12.82‰,人口自然增长率7.46‰。[4]
至2013年12月,全市总人口535.6492万人,其中汕头市区人口525.43万人;当年出生人口6.83万人,出生率12.82‰,人口自然增长率7.46‰。(注:以上人口数字来自汕头市政府官网 ,与汕头统计局数据相同 ;汕头宣传部官网2013年7月29日之文章,数据是“总人口544.81万人” )
在2011年公布的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简称“六普”)的主要数据中,汕头人口密度位居广东全省第三,达到每平方公里2611人。全市七个区(县)中,金平区人口密度最高,达到每平方公里7457人,最低的是南澳县,人口密度为每平方公里558人,前者是后者的13倍。“六普”数据如下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