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變更

前往: 導覽搜尋

馮夢禎

增加 4,425 位元組, 4 年前
無編輯摘要
''' [[File: 冯梦 祯'''({{bd桢2.jpg|1548年缩略图||1605年|catIdx=F馮}}),字'''开之''',號'''具區''',又號'''真實居士''',[http://book.kongfz.com/6013/1034674272/ 原图链接]冯梦桢:[[浙江]][[秀水]](今[[嘉興]])人,[[明朝]]政治人物,[[進士]]出身。图为冯梦桢的书法与印鉴。]]
[[萬曆]]五 '''冯梦祯'''({{bd|1548 (1577 ||1605 |catIdx=F馮}} 登丁丑科進士。选[[庶吉 ,字'''开之''',號'''具區''',又號'''真實居 ]] ''' [[ 编修浙江]]<ref>[[ 钱谦益秀水]] 《初学集》卷五十一《南京国子监祭酒冯公墓志铭》</ref>。(今[[ 萬曆嘉興]] 十一年(1583年 分考人,[[ 会试明朝]] 政治人物 結識[[ 汤显祖進士]]出身<ref> 《快雪堂集》卷四十二《答费学卿》<[https://so.gushiwen.org/authors/ref>,[[萬曆default.aspx?p=2&c=%E6%98%8E%E4%BB%A3 明代作者_2_古诗文网]]十 (约公元一 九六 (1587年)[[京察]]谪官。 前后 湖山禮佛。[[万历]]二十 世)字自诚,号还初道人,里居及生卒 (1592年)重新起用,累官至均不详,明代...还与[[ 南京]][[国子监祭酒袁黄]] 、冯梦桢等人有所交往 [[万历]]二十六年(1598年)被[[彈劾]]罷歸 ► 0篇诗文 完善戚继光(1528年11月12日-...</ref>
[[File:冯梦桢1.jpg|缩略图|左|[http://book.kongfz.com/item_pic.do?shopId=6013&itemId= 1034674272&imgId=26 原图链接]《[[宋史]]》冯梦桢校阅页。]] ==生平简介== [[萬曆]]五年(1577年)登丁丑科進士。选[[庶吉士]],授[[编修]]<ref>[[钱谦益]]《初学集》卷五十一《南京国子监祭酒冯公墓志铭》</ref>。 [[萬曆]]十一年(1583年)分考[[会试]],結識[[汤显祖]]<ref>《快雪堂集》卷四十二《答费学卿》</ref>,[[萬曆]]十五年(1587年)[[京察]]谪官。在湖山禮佛。 [[万历]]二十年(1592年)重新起用,累官至[[南京]][[国子监祭酒]]。[[万历]]二十六年(1598年)被[[彈劾]]罷歸<ref>[https://baijiahao.baidu.com/s?id=1605599917831137957&wfr=spider&for=pc 明朝四大高僧 一个太帅被拐当和尚 一位活到清朝 唯他与后宫有染] 2018年7月11日 - 大家都知道,明朝的开国皇帝[[朱元璋]]是和尚出身,而永乐大帝[[朱棣]],还在当燕王时,正是...种种举动,引起了权贵嫉恨,而当时好友冯梦桢、[[汤显祖]]等好友劝他尽早回去,都被...</ref>。 ==与董其昌交往== 1594年,已入不惑之年的董其昌出任皇长子的讲官,在京都与[[王图]]、[[陶望龄]]、[[袁宗道]]交往,共探禅学。据他的《画禅室随笔·卷四》载:“袁伯修见[[李卓吾]]后自谓大彻。甲午入都,为余复为禅悦之会。时袁氏兄弟,萧玄圃,王衷白,陶周望数相过从,余重举前义,伯修竟犹溟涬余言也。 ”1595年冬,他应冯梦桢之请,跋《[[王维江山雪霁图]]》,认为[[王维]]的笔墨构图有如禅宗可分门庭,“如禅灯五家宗派,使人闻片语单词,可定其为何派儿孙。”(《珊瑚网·名画题跋》)1599年,董其昌离京还乡养病,途经山东,为女画家李道坤的《林下风画》题跋:“彼如北宗卧轮偈,此如南宗慧能偈;或对镜心不起,或对镜心数起,皆菩提增长,求女人相了不得。”(《容台别集·卷四》)由此可见,董其昌在不惑之年后,对禅宗已有了较深层的认识<ref>[http://m.sohu.com/a/218539058_676789 明代最有名的书法家竟是淫棍恶霸!_手机搜狐网] 2018年1月23日 - ”1595年冬,他应冯梦桢之请,跋《王维江山雪霁图》,认为王维的笔墨构图有如禅宗...明朝16帝,除太祖,建文,崇祯外,其余各帝似乎都有习炼房中术的爱好,习...</ref>。 与领悟,从而使他较自觉地把禅理渗透进他的艺术创作与理论评述之中,并为他在日后提出“南北宗说”作了心理上的积淀与思想上的准备。 ==与洪应明交往== [[洪应明]][明](约公元一五九六年前后在世),字自诚,号还初道人,里居及生卒年均不详,明代文学家,约[[明神宗]][[万历]]中前后在世。生平事迹不详。著有《[[仙佛奇踪]]》四卷,《[[四库总目]]》多记老佛二家故事,由此得知他早年热衷于仕途功名,晚年则归隐山林,洗心礼老佛。  注釋 万历三十年(1603)前后曾经居住在南京秦淮河一带,潜心著述。还与袁黄、冯梦桢等人有所交往。 ==与真可交往=={{reflist}}[[真可]](1543-1603),字达观,晚号紫柏。紫柏被视作晚明社会两大“教主”之一(另一个是李贽)。他的出家充满了喜剧戏,用一个字来说就是:帅,因为太帅被拐入了佛门。 [[嘉靖]]三十八年,17岁的紫柏辞别父母,准备仗剑走天涯,到了[[苏州]][[虎丘]]时,天下大雨,因为卓尔不凡的外貌引起了一僧人的注意,借他一把伞以遮风挡雨,正是这一偶遇,触发了紫柏的佛缘,皈依了佛门。 紫柏虽入佛门,但天生一副钢筋铁骨,充满江湖义气,他痛恨当时社会风气,做起了佛教振兴的实干家。教内,他发起兴复寺院15所,主持筹划了规模巨大的《嘉兴藏》刻印,中间艰苦万分,但最终圆满。
教外,他眼见矿税政策祸国殃民,一位太守因抵制矿税被抓,他北上京师,仗义相救。在京期间,感叹政道晦暗,发出了“平生三大负”的呐喊。种种举动,引起了权贵嫉恨,而当时好友冯梦桢、[[汤显祖]]等好友劝他尽早回去,都被拒绝,万历三十一年,当朝权贵借“妖书事件”嫁祸紫柏,将其逮捕。紫柏不愿屈打成招,于同年12月17日死去狱中。
== 参考文献 =={{DEFAULTSORT:Feng馮reflist}}
[[Category: 明朝庶吉士中国古代人物]][[Category:明朝 翰林院編修]][[Category:明朝南京國子監祭酒人物]][[Category: 嘉興 中国古代军政 ]][[Category:馮姓|M]]
128,863
次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