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變更

前往: 導覽搜尋

王佩臣

增加 65 位元組, 4 年前
無編輯摘要
'''王佩臣''' (1902年-1964年)
<p style="text-indent:2em;">王佩臣 (铁片大鼓演员),(当时曾称“乐亭大鼓”,但与河北唐山附近的乐亭大鼓不同)。她是铁片大鼓形成发展的关键性人物,是当今通行的铁片大鼓艺术的创始人。<ref>[http://www.yoka.com/dna/star/l-28141.html 王佩臣]. 时尚网 </ref>
== 人物生平 ==
<p style="text-indent:2em;">王佩臣八岁从父习艺,又曾拜记名师父王宪章学唱,先唱平谷调,后改[[铁片大鼓]]。十岁随父到北京卖艺谋生,以车小贵的本名先在东安市场撂地,又到 [[ 隆福寺 ]] [[ 护国寺 ]] 等庙会上演出,又在天桥演出。十三岁开始到通州、天津和河北省一些城市跑码头。第一次到天津时无所建树,1923年,王再度来津,先在北马路的北洋茶社和侯家后的义顺茶园登台。随夫姓王,以王佩臣名字从艺。1926年进入天祥市场新世界茶让,稍后又进入歌舞搂,与 [[ 刘宝全 ]] 、[[金万昌]]、[[张寿臣]]等同台演出。1928年初,由于军阀混战,艺人纷纷离津,王佩臣也随刘宝全一行赴沈阳等地演出。1929年返津,在张园、陶园、劝业场游艺园、中原公司游艺场和天晴茶社、北洋茶社等处演出。30年代初,王佩臣艺术上进入全盛时期。1932年春,在天津大中华报社举办的视众票选活动中,她与[[花四宝]]、[[赵小福]]一起被选为“女鼓三杰”,她不断地改进自己的演唱,艺业更为精进。30年代中期,与刘宝全、金万昌同被观众誉为“鼓界三绝”,虽然始终没有“王派”的称谓,可由于她的演唱得到了公众的喜爱,她的风格从事实上早已经形成了自己的流派,而且影响巨大。1935年与刘宝全、 [[ 白云鹏 ]] [[ 荣剑尘 ]] 、赵小福、 [[ 老倭瓜 ]] 等同任艺曲改良社鼓书股股员。“七七事变”后后,王佩臣休演回乡,1938年重返天津,在天晴演出,但由于嗜好所累,嗓音不如从前,1939年,应北京哈尔飞茶社之约到京演出,努力振作,再度获得北京观众的欢迎,不仅恢复旧日风采,而声誉日隆。1940年,她随白云鹏等回到天津,进入燕乐杂耍园演出,位居倒三场,同时在特殊电台进行广播。
<p style="text-indent:2em;">解放初,参加了红风曲艺社,后并入天津市曲艺团。王佩臣确立了一个重要的艺术流派,使这个曲种的影响迅速扩大。可以说,王佩臣是后来流行的铁片大鼓艺术的创始人。
<p style="text-indent:2em;">她多才多艺,她能唱太平歌词、说相声,反串各种角色。而且经常与[[张寿臣]]等老演员抖包袱,有时拉开台帘还击。据看过王老表演的人讲,曲艺界真正能抓住观众进而和观众没有距离的能与王老媲美的只有林红玉。 为之伴奏的早年是润海清,后来是卢成科,也为她艺术风格的创立起到重要作用,晚年是[[谢瑞东]]。
<p style="text-indent:2em;">王佩臣收有弟子 [[ 靳遏云 ]] ,到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之初,靳还在北京演唱铁片大鼓。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在天津市曲艺团少年训练队授课,受业弟子有 [[ 新韵霞 ]] [[ 姚雪芬 ]] [[ 刘秀玲 ]] 等,第三代传人有 [[ 王桂茹 ]] [[ 王建梅 ]] [[ 王淑玲 ]] [[ 于文英 ]] 等。
<p style="text-indent:2em;">目前,王佩臣创立的铁片大鼓已经成为了一个濒危的小曲种,京津两地的曲艺舞台上从事该曲种演唱的演员已经不足五人。
<p style="text-indent:2em;">这台演出重点推出的青年演员王淑玲师从王佩臣弟子新韵霞和姚雪芬,已是北京鼓曲界台柱之一,她演唱的《王二姐思夫》剧场效果理想,观众掌声不断。
<p style="text-indent:2em;">姚雪芬、刘秀玲、 [[ 安颖 ]] 、王建梅、 [[ 陈美美 ]] [[ 冯艳君 ]] 等老中青演员也参加了演唱。
== 腾讯视频 ==
22,756
次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