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409
次編輯
變更
三顾茅庐
,创建条目
[[File:三顾茅庐-1.jpg|缩略图|左|三顾茅庐[https://www.51wendang.com/pic/399581991f561c1907f4224e5599e1eb08e4d970/1-810-jpg_6-1080-0-0-1080.jpg 原图链接] [https://www.51wendang.com/doc/399581991f561c1907f4224e5599e1eb08e4d970 来自无忧文档]]]
<p style="text-indent:2em;">'''三顾草庐'''或'''三顾茅庐'''是指[[东汉末年]][[刘备]]三次到[[诸葛亮]]的住处,请他出山辅佐自己的事件。此事件最早见于诸葛亮的《[[出师表]]》,该文提到刘备「三顾臣于草庐之中,谘臣以当世之事,由是感激」。《[[三国演义]]》对此事件进行了扩写<ref>[http://www.guoxue.com/minqingstory/sgyy/sgyy_037.htm 第三十七回 司马徽再荐名士 刘玄德三顾草庐,国学网,2015-06-9 </ref> 。三顾茅庐后来成为形容求贤若渴的[[成语]]。
<p style="text-indent:2em;">顾:拜访;茅庐:草屋。原为汉末刘备去南阳郡邓县隆中(今湖北襄阳隆中)的诸葛亮家去访聘诸葛亮的故事。比喻真心诚意,一再邀请。《[[三国志]].诸葛亮传》记载:玄卒,亮躬耕陇亩,好为梁父吟<ref>[http://yuedu.163.com/book_reader/ccb8119dd87646d49752ed73f0ab672f_4/6b4df8bcf38844f0bd34ecc9e3792e71_4 《三国志·诸葛亮传》,网易云阅读,2018-05-9 </ref> 。汉晋春秋曰:亮家于南阳之邓县,在襄阳城西二十里,号曰隆中。
<p style="text-indent:2em;">公元206年冬至公元207年春,当时屯兵新野(今河南新野)的刘备,带着大将[[关羽]]、[[张飞]],三次到南阳邓县隆中诸葛草庐请诸葛亮出山辅佐的故事。此后传为佳话,渐成典故,载《三国志·蜀志·诸葛亮传·出师表》。现在常用来比喻真心诚意,一再邀请、拜访有专长的贤人。
== 成语解释 ==
<p style="text-indent:2em;">【成语】:三顾茅庐
<p style="text-indent:2em;">【拼音】:sān gù máo lú
<p style="text-indent:2em;">【解释】:顾:拜访;茅庐:草屋。原为汉末刘备去南阳郡邓县隆中聘诸葛亮的故事。比喻真心诚意,一再邀请。
== 成语典故 ==
{{cquote|''' 三国蜀·诸葛亮《出师表》:臣本布衣,躬耕于南阳,苟全性命于乱世,不求闻达于诸侯。先帝不以臣卑鄙,猥自枉屈,三顾臣于草庐之中,咨臣以当世之事,由是感激,遂许先帝以驱驰。后值倾覆,受任于败军之际,奉命于危难之间:尔来二十有一年矣。'''|三国蜀·诸葛亮《前出师表》}}<ref>[http://so.gushiwen.org/view_71156.aspx 前出师表,古诗文网,2015-06-9 </ref>
== 历史背景 ==
[[File:三顾茅庐2.jpg|缩略图|右|三顾茅庐1[http://uploads.xuexila.com/allimg/1705/763-1F5311G554212.jpg 原图链接] [http://www.xuexila.com/gushi/626800.html 来自学习啦网]]]
<p style="text-indent:2em;">汉末,[[黄巾]]事起,天下大乱,[[曹操]]坐据朝廷,[[孙权]]拥兵[[东吴]],汉宗室豫州牧刘备听[[徐庶]]和[[司马徽]]说诸葛亮很有学识,又有才能,就和关羽、张飞带着礼物到南阳郡邓县隆中、去请诸葛亮出山辅佐他。恰巧诸葛亮这天出去了,刘备只得失望地回去。不久,刘备又和关羽、张飞冒着大风雪第二次去请。不料诸葛亮又出外闲游去了。张飞本不愿意再来,见诸葛亮不在家,就催着要回去。刘备只好留下一封信,表达自己对诸葛亮的敬佩和请他出来帮助自己挽救国家危险局面的意思。 过了一段时间,刘备吃了三天素之后,准备再去请诸葛亮。关羽说诸葛亮也许是徒有虚名,未必有真才实学,不用去了。张飞却主张由他一个人去叫,如他不来,就用绳子把他捆来。刘备把张飞责备了一顿,又和他俩第三次请诸葛亮。当他们到诸葛亮家前,已经是中午,诸葛亮正在睡觉。刘备不敢惊动他,一直站到诸葛亮醒来,才彼此坐下谈话。
== 分析质疑 ==
<p style="text-indent:2em;">【魏略曰:刘备屯於樊城。是时曹公方定河北,亮知荆州次当受敌,而[[刘表]]性缓,不晓军事。亮乃北行见备,备与亮非旧,又以其年少,以诸生意待之。坐集既毕,众宾皆去,而亮独留,备亦不问其所欲言。备性好结毦,时适有人以髦牛尾与备者,备因手自结之。亮乃进曰:"明将军当复有远志,但结毦而已邪!"备知亮非常人也,乃投毦而答曰:"是何言与!我聊以忘忧耳。"亮遂言曰:"将军度刘镇南孰与曹公邪?"备曰:"不及。"亮又曰:"将军自度何如也?"备曰:"亦不如。"曰:"今皆不及,而将军之众不过数千人,以此待敌,得无非计乎!"备曰:"我亦愁之,当若之何?"亮曰:"今荆州非少人也,而著籍者寡,平居发调,则人心不悦;可语镇南,令国中凡有游户,皆使自实,因录以益众可也。"备从其计,故众遂强。备由此知亮有英略,乃以上客礼之。九州春秋所言亦如之。臣松之以为亮表云"先帝不以臣卑鄙,猥自枉屈,三顾臣於草庐之中,谘臣以当世之事",则非亮先诣备,明矣。虽闻见异辞,各生彼此,然乖背至是,亦良为可怪。】
<p style="text-indent:2em;">关于《[[魏略]]》所载与三顾茅庐不符的文字如上。为[[裴松之]]引用在《三国志》中。裴松之虽然引用,却注明肯定是刘备去见的诸葛亮——“则非亮先诣备,明矣”。裴松之引用这段的本意是博引以充见闻,并非否定三顾茅庐。
<p style="text-indent:2em;">''以下内容大体引自《品三国》([[易中天]]),该书以娱乐性居多,非正经史学研究。之所以引用,与裴松之目的相同,是为了博引多闻。''
===是否真实 ===[[File:三顾茅庐3.jpg|缩略图|右|三顾茅庐2[http://i.jianbihua.cc/uploads/allimg/151230/285-151230101040.jpg 原图链接] [http://www.jianbihua.cc/huihua/55351.html 来自可可简笔画]]]
<p style="text-indent:2em;">三顾茅庐,这个被世代传唱的经典故事,在史书《魏略》和《[[九州春秋]]》里却是另外一个面孔,不是刘备亲自上门邀请,而是诸葛亮的自我推荐。这多少让喜欢诸葛亮的人接受不了。如果《魏略》和《九州春秋》记载的是事实的话,那么在诸葛亮的《出师表》里,“三顾臣于草庐之中”这句话又该如何解释?难道是诸葛亮说了假话?还是《出师表》根本就不是诸葛亮所作呢?那么,历史上到底有没有发生过三顾茅庐的故事呢?
<p style="text-indent:2em;">要解清这个谜呀,这里面其实还有一个问题,就是刘备从袁绍那儿跑出来,然后投奔了刘表,在荆州待了多少年呢?六年,六到七年,为什么六年工夫诸葛亮和刘备都没有见过面?这其实也是本案的一个关键,那么也有不少历史学家试图来解释这个问题,因为觉得这个事情说不过去,于是提出一种说法,说实际上刘备是找过诸葛亮的,第一次去没见着,第二次去又没见着,所以到了建安十二年,也就是他来荆州六年之后,第三次他才见着了。这个说法有点问题,你说刘备这三顾,是不是建安十年一次、建安十一年一次、建安十二年一次,一年去找他一次?好像很难说得通,平均两年找他一次,更很难说通。也有人提出说,那是因为诸葛亮不好找,住得很隐秘,这个也是不通的,他又不是我们武侠小说里写的那种躲避仇家追杀的大侠,隐姓埋名躲在一个旮旯里,你找他不着,他老早就来到了荆州,而且你要知道他是刘表的亲戚啊,他和荆州的官场,和荆州的上流社会,和荆州的士人集团是有往来的,他怎么是一个找不到的人呢?所以这些理由看来是不能成立的。
<p style="text-indent:2em;">对于这个问题也有历史学家试图做出解释,比方说[[尹韵公]]先生就提出两个原因,第一个原因,他认为诸葛亮当时的知名度不够。我们去读《三国志》对诸葛亮的描述是什么呢?“每自比管仲、乐毅,时人莫之许也。”就是说诸葛亮自己自信是很强的,但是当时荆州的士人集团并不是一致认为他是一等一的人才,也有人对他不以为然。那么刘备听到别人对诸葛亮的介绍的时候,刘备会掂量一下,说这个是真呢还是假呢?他会犹豫,这么一犹豫几年就过去了。
<p style="text-indent:2em;">另一方面,在诸葛亮这方面有心理障碍。因为诸葛亮给自己设计的这个目标,是到了这个集团以后他一定要是一人之下、万人之上,他要当首席谋士,要当这个集团的二号人物,而刘备和关羽、张飞的关系过于密切,食则同器,寝则同床,针插不进,水泼不进,你很难挤进去,他也要犹豫。
<p style="text-indent:2em;">那么这两个说法都有道理,但是我觉得还有一个问题非常重要,就是年龄。我们要知道诸葛亮出山的时候是多少岁?26岁,刘备三顾茅庐的时候多少岁?46岁,那么将心比心,让一个46岁的身经百战的天下枭雄把一个26岁的从来没有表现过自己什么特殊能力的年轻人奉若上宾,几乎是不可能的,那么怎么可能要求刘备在他四十岁的时候到一个乡下去请出个二十岁的人来当他的总参谋长呢?所以年龄也是重要的一个原因,如果不是后来曹操那么咄咄逼人,这个事说不定还要拖下去。总而言之,刘备他做了他一生中最重要的决定,就是决定放下皇叔和长辈的架子,下乡去见一个比他小了二十多岁的没有任何头衔和功名的这么一个年轻人,所以三顾茅庐是可信的,登门自荐只能存疑。
[[File:三顾茅庐1.jpg|缩略图|右|三顾茅庐3[http://photocdn.sohu.com/20150504/mp13584253_1430728033601_1_th.jpeg.jpg 原图链接] [http://www.sohu.com/a/13584253_111230 来自sohu.com]]]
===细节 ===
<p style="text-indent:2em;">刘备三顾茅庐,他是去了三次只见了一次呢,还是去了三次见了三次?一般人读《三国志》,从这五个字里读出了信息,“凡三往,乃见”,是觉得去了三次才见到。但是我们读诸葛亮的《出师表》,读[[陈寿]]《上诸葛亮集表》,不是这个意思,“三顾臣于草庐之中”,没有说去三次才见到一次。我们再去读[[杜甫]]的诗,“三顾频繁天下计,两朝开济老臣心”,也没有说去三次只见到一次,而且[[周汝昌]]先生解释“频繁”二字就是多次。因此有可能是去了三次见了三次,不但去了三次见了三次,很可能还不止去了三次,这个“三”是多次的意思,因为在古书里面“三”它可以表示多的意思,一而再,再而三,不是说只有三次嘛。可能去了多次,去了一次就谈一次,按照《出师表》的说法,“咨臣以当世之事”,不停地提问题,谈一谈天下我们应该怎么办怎么办,越谈越拢,越谈越投机,越谈越契合,越谈感情越好,了解越深,刘备拍板,这就是我要找的人,诸葛亮也拍板,这就是我要找的人。那么如果我们能确定这样一些结论,那么《三国演义》的三顾茅庐那就是地地道道的演义了,而且即便是刘备去了三次才见到一次,它也是演义,因为《三国志》里只有五个字:“凡三往,乃见”,但是《三国演义》的“三顾茅庐”写得非常精彩。第一次去,先看见一批农民在一边种地一边唱歌,走过去问,这个歌是谁创作的?孔明先生,然后再一看,说孔明先生住在哪里呢?农民说就住在那个山后面,一看这个山,哎呀,气象非凡。然后兴致冲冲地去了以后,碰上一个不懂事的小孩子在那儿看门,刘备说我来拜见先生,先生早上出去了,那先生到哪儿去了?不知道,行踪不定。那先生什么时候回来呢?不知道,来去不定。碰了钉子,碰了钉子以后只好很惆怅地看了看风景,然后碰见了诸葛亮的好朋友崔州平,当时刘备大喜过望,对面来一位先生,“道貌岸然”,这个“道貌岸然”是褒义词,就像贾宝玉见了林黛玉一样,贾宝玉见了林黛玉第一句话,哎呀,天上掉下来一个神仙似的妹妹,当时刘备看了对面走过来一个神仙似的哥哥,佩服得不得了,一谈还是一个朋友,他就被打动了。
<p style="text-indent:2em;">到了第二回来了以后,先是见到他的两个朋友,一个是石韬石广元,白面长须,第二个朋友孟建孟公威,清奇古貌,坐在酒店里面唱歌,刘备就去谈。谈完以后再到庄上去,见到一个少年抱膝拥炉而歌,于是上去行礼,一问是诸葛亮他弟弟。然后再出来一老头,也是风度翩翩,世外高人的那个感觉,一问是他岳父。这么折腾了两回以后,刘备都已经佩服得五体投地了,说这个诸葛亮他住在这个地方,他把那个农民弄得跟大学生似的,一边劳动,一边唱歌,他的这些朋友,他的弟弟,他的岳父,一个个都不得了的高人,那他还得了吗!三顾茅庐所以到了第三次,刘备再去的时候,首先是择吉斋戒,沐浴更衣,态度就变了,很端正。然后走到卧龙岗的时候,下马步行,再走到草堂跟前,拱立阶下。说先生在午睡,不要打扰,不要打扰,刘备就在这儿等,一等再等。这个时候的刘备他已经不像一个上门招聘的大老板,像一个上门求婚的痴情人,他这个痴情和《[[西厢记]]》里面的张生有得一比。大家都听[[李昌集]]老师讲过《西厢记》,这张生和崔莺莺一见钟情,他想通过红娘去传递一些信息,他见到红娘是怎么说的呢?小生姓张名珙,字君瑞,本贯西洛人也,年方二十三岁,并不曾婚娶,红娘说什么,谁问你那么多了。那么刘备见到了诸葛亮看门的小孩子怎么说的呢,汉左将军宜城亭侯领豫州牧皇叔刘备特来拜见先生,把他所有头衔都说出来,那小孩怎么说呢,我记不住那么多。
<p style="text-indent:2em;">这两个情节真是好有一比,实际上确实是这样,如果说戏剧中的崔莺莺是待字闺中,那么小说中的诸葛亮就是待价南阳草庐,他们都在等,等自己最中意的人。我们知道在那样一个时代,君臣关系是有点像夫妻关系的,讲究什么呢?从一而终,在当时一个道德品德高尚的人,一旦选中了一个君主、一个老板,他会是很自律地要求自己从一而终的,是不能变节的。当然在那个时代变节的人也很多,改换门庭的人也很多,也不能认为就不道德,但是特别严格自律的人他是不变的,诸葛亮在道德上对自己要求是很高的,所也他是不能变的,所以他必须选准。那么这里面就有一个问题,对方一定要有诚意,因为小说中的诸葛亮也好,戏剧中的崔莺莺也好,都是心气很高的人,绝不肯随便地以身相许,他一定要考验对方,他一定要摆足了架子,吊足了胃口,确确实实证明对方是诚心诚意,他才肯答应。
<p style="text-indent:2em;">那么[[罗贯中]]的意见是什么呢?也就是说罗贯中为什么要这样写呢?我猜,两个原因,第一原因是好看,小说一定要好看。我对小说有个定义,有人问我说小说是什么?我的定义是,就是可以躺在床上看的东西,小说不好看就失去了“小说”的本来意义,而罗贯中《三国演义》写的这个三顾茅庐,你不管是真是假,好看,这是没有问题的,确实好看,这是他小说家、文学家他的需要。
<p style="text-indent:2em;">第二个原因,与罗贯中本人可能有关系。罗贯中是元末明初人,参加过[[张士诚]]的农民起义,当过张士诚的幕僚,史书上说罗贯中这个人有志图王,什么意思呢?就是他也是一个想出来辅佐一个人成就帝王之业的,只不过在后来的斗争中是[[朱元璋]]胜利了,他没有能够实现自己的理想,和诸葛亮一样是出师未捷,不过他身没死就是了,罗贯中没死,但是这种失落感、寂寞感是一样的,所以他在塑造诸葛亮这个人物形象的时候,难免寄托自己的一些想法。何况诸葛亮这个人确实是中国古代读书人的一个榜样,中国古代读书人差不多都是有诸葛亮情结的,就是自觉不自觉地就把自个比做诸葛亮了。
{{#evu:https://v.qq.com/x/page/t0645inya9p.html?start=53}}
=== 背后心理 ===
<p style="text-indent:2em;">但是我们有一个问题,就是中国古代作为文化人精神偶像的很多啊,[[文天祥]]他也是精神偶像,[[岳飞]]也是精神偶像,还有很多这样的人,为什么惟独诸葛亮在中国读书人、文化人、知识分子,在人民群众当中他那个地位那么崇高呢?很重要的一个原因就是三顾茅庐,就是其他的不管岳飞、文天祥也好都不是皇上三请四请请出来的,就诸葛亮一个人请了三回。而中国古代的读书人他有一个矛盾心理,就是一方面他很想出来做事情,所谓学成文武艺,贷与帝王家,他这一肚子满腹的经纶,一肚子的学问,一身的本事,他有一个地方使啊,他要使用出来,他只有找一个好老板,因为他自己做不了老板;但是另一个方面他又清高,他的心理又很脆弱,他受不得打击,受不了冷遇,不愿意自己腆着脸找上门去让人家踢出来,最好是所有的老板所有的皇帝都是恭恭敬敬上门去请他出来,而这样的例子只有这一个。那么罗贯中作为这样的一个读书人,这样一个文化人,他摆出这个事情他能不大做文章吗?他肯定要大写特写,这个我猜测可能就是《三国演义》这个“三顾茅庐”它背后的这样一种心理。
<p style="text-indent:2em;">那么不管怎么说,“三顾茅庐”是中国历史上一件非常有意义的事情,其实在我看来,是刘备先找诸葛亮,还是诸葛亮先找刘备,是见了三次谈了三次,还是去了三次谈了一次,都不是很重要,重要的是他们谈了什么。如果说他们真的是谈了三次,我们就无法知道它的全部内容,我们只知道一个结论性的意见,那就是在“草庐对”里面诸葛亮的政治天才表现得淋漓尽致,“草庐对”也成为中国古代一篇有名的对策。
=== 疑点 ===
<p style="text-indent:2em;">《汉魏六朝百三名家·诸葛丞相集》中《前出师表》内记载,“先帝不以臣卑鄙,三顾臣于草庐之中”,这便是三顾茅庐的来历。而南北朝时期著名史学家裴松之在批注《三国志》时却引用了一段史料,说当时的诸葛亮是去樊城自荐于刘备。那么究竟是刘备三顾茅庐请诸葛亮出山?还是诸葛亮去樊城自荐于刘备呢?三顾茅庐在历史上真有其事吗?
<p style="text-indent:2em;">后来裴松之在对这段史料进行评价时说,“非亮先诣备,明矣”
<p style="text-indent:2em;">一心求贤的刘备亲自前往南阳卧龙岗请诸葛亮出山,但是在隆中之中刘备却并未见到诸葛亮,他便留下一封书信说明来意,以图来日再见。然而当刘备第二次来的时候仍然没有见到诸葛亮。诸葛亮是一个从小就有远大抱负的人,对于刘皇叔的到来他应该明白这是一个难得的机会。可是为什么第二次他又不在呢?是巧合还是另有打算?
<p style="text-indent:2em;">当刘备第三次来到隆中的时候,诸葛亮的确是在家中,然而事情在小说家罗贯中的笔下又有了戏剧性的变化。
<p style="text-indent:2em;">那么在罗贯中的笔下,三顾茅庐的故事是不是被夸大了?它究竟符不符合当时的实际呢?
<p style="text-indent:2em;">罗贯中笔下三顾茅庐的故事,也是诸葛亮从一个历史人物到文学形象的一次较大的转变。也正是从这个时候呼风唤雨、神机妙算的诸葛亮的形象从此深入民心。
=== 答疑解惑 ===
<p style="text-indent:2em;">三顾茅庐的故事说明了什么?
<p style="text-indent:2em;">知音!
<p style="text-indent:2em;">所谓知音,就是有共同语言,认识想法!相互了解,行为规范,
<p style="text-indent:2em;">三顾茅庐,前两次为什么诸葛亮不在家中,在罗贯中的笔下没有描述!
<p style="text-indent:2em;">三顾茅庐,为什么就能够见到诸葛亮?这就耐人寻味!
<p style="text-indent:2em;">诸葛亮道家学派,懂天文,晓地理,出门看黄历,在家等贵客!这是基本常识!
<p style="text-indent:2em;">刘备通算卦,选定的黄道吉日,自然合乎情理!与之相逢!
<p style="text-indent:2em;">这点,对于熟读《三国》的会有异议吗?
<p style="text-indent:2em;">当然需铭记的是,《三国演义》毕竟只是小说,虚构的成分很多。尤其当时社会动乱,百姓渴望仁义的君主,刘备恰好符合了他们心中理想君主的模样。罗贯中就是坚持拥刘反曹的一个典型代表,他用丑化[[周瑜]]、[[司马懿]]等一系列智者的方式、用上事例转移(即将他人的功劳转嫁到要赞美的人身上,如赤壁之战、空城计、斩华雄)的方式,对蜀汉的人物进行一系列美化。
<p style="text-indent:2em;">'''但对中华民族博大精深之优秀文化来讲,是需要三顾茅庐的,肯定这个事迹有着很多现实的进步积极意义。在教育界中是不朽的经典,在老百姓里是不老的传说。从更深远广大,更高境界来说,三顾茅庐是永远不可能被否定的,不管历史之有无,故事本身是会永放光芒--永垂不朽。'''
{{#evu:https://www.tuxiaobei.com/play/get-url?id=2840}}
== 参考资料==
{{Reflist}}
<p style="text-indent:2em;">'''三顾草庐'''或'''三顾茅庐'''是指[[东汉末年]][[刘备]]三次到[[诸葛亮]]的住处,请他出山辅佐自己的事件。此事件最早见于诸葛亮的《[[出师表]]》,该文提到刘备「三顾臣于草庐之中,谘臣以当世之事,由是感激」。《[[三国演义]]》对此事件进行了扩写<ref>[http://www.guoxue.com/minqingstory/sgyy/sgyy_037.htm 第三十七回 司马徽再荐名士 刘玄德三顾草庐,国学网,2015-06-9 </ref> 。三顾茅庐后来成为形容求贤若渴的[[成语]]。
<p style="text-indent:2em;">顾:拜访;茅庐:草屋。原为汉末刘备去南阳郡邓县隆中(今湖北襄阳隆中)的诸葛亮家去访聘诸葛亮的故事。比喻真心诚意,一再邀请。《[[三国志]].诸葛亮传》记载:玄卒,亮躬耕陇亩,好为梁父吟<ref>[http://yuedu.163.com/book_reader/ccb8119dd87646d49752ed73f0ab672f_4/6b4df8bcf38844f0bd34ecc9e3792e71_4 《三国志·诸葛亮传》,网易云阅读,2018-05-9 </ref> 。汉晋春秋曰:亮家于南阳之邓县,在襄阳城西二十里,号曰隆中。
<p style="text-indent:2em;">公元206年冬至公元207年春,当时屯兵新野(今河南新野)的刘备,带着大将[[关羽]]、[[张飞]],三次到南阳邓县隆中诸葛草庐请诸葛亮出山辅佐的故事。此后传为佳话,渐成典故,载《三国志·蜀志·诸葛亮传·出师表》。现在常用来比喻真心诚意,一再邀请、拜访有专长的贤人。
== 成语解释 ==
<p style="text-indent:2em;">【成语】:三顾茅庐
<p style="text-indent:2em;">【拼音】:sān gù máo lú
<p style="text-indent:2em;">【解释】:顾:拜访;茅庐:草屋。原为汉末刘备去南阳郡邓县隆中聘诸葛亮的故事。比喻真心诚意,一再邀请。
== 成语典故 ==
{{cquote|''' 三国蜀·诸葛亮《出师表》:臣本布衣,躬耕于南阳,苟全性命于乱世,不求闻达于诸侯。先帝不以臣卑鄙,猥自枉屈,三顾臣于草庐之中,咨臣以当世之事,由是感激,遂许先帝以驱驰。后值倾覆,受任于败军之际,奉命于危难之间:尔来二十有一年矣。'''|三国蜀·诸葛亮《前出师表》}}<ref>[http://so.gushiwen.org/view_71156.aspx 前出师表,古诗文网,2015-06-9 </ref>
== 历史背景 ==
[[File:三顾茅庐2.jpg|缩略图|右|三顾茅庐1[http://uploads.xuexila.com/allimg/1705/763-1F5311G554212.jpg 原图链接] [http://www.xuexila.com/gushi/626800.html 来自学习啦网]]]
<p style="text-indent:2em;">汉末,[[黄巾]]事起,天下大乱,[[曹操]]坐据朝廷,[[孙权]]拥兵[[东吴]],汉宗室豫州牧刘备听[[徐庶]]和[[司马徽]]说诸葛亮很有学识,又有才能,就和关羽、张飞带着礼物到南阳郡邓县隆中、去请诸葛亮出山辅佐他。恰巧诸葛亮这天出去了,刘备只得失望地回去。不久,刘备又和关羽、张飞冒着大风雪第二次去请。不料诸葛亮又出外闲游去了。张飞本不愿意再来,见诸葛亮不在家,就催着要回去。刘备只好留下一封信,表达自己对诸葛亮的敬佩和请他出来帮助自己挽救国家危险局面的意思。 过了一段时间,刘备吃了三天素之后,准备再去请诸葛亮。关羽说诸葛亮也许是徒有虚名,未必有真才实学,不用去了。张飞却主张由他一个人去叫,如他不来,就用绳子把他捆来。刘备把张飞责备了一顿,又和他俩第三次请诸葛亮。当他们到诸葛亮家前,已经是中午,诸葛亮正在睡觉。刘备不敢惊动他,一直站到诸葛亮醒来,才彼此坐下谈话。
== 分析质疑 ==
<p style="text-indent:2em;">【魏略曰:刘备屯於樊城。是时曹公方定河北,亮知荆州次当受敌,而[[刘表]]性缓,不晓军事。亮乃北行见备,备与亮非旧,又以其年少,以诸生意待之。坐集既毕,众宾皆去,而亮独留,备亦不问其所欲言。备性好结毦,时适有人以髦牛尾与备者,备因手自结之。亮乃进曰:"明将军当复有远志,但结毦而已邪!"备知亮非常人也,乃投毦而答曰:"是何言与!我聊以忘忧耳。"亮遂言曰:"将军度刘镇南孰与曹公邪?"备曰:"不及。"亮又曰:"将军自度何如也?"备曰:"亦不如。"曰:"今皆不及,而将军之众不过数千人,以此待敌,得无非计乎!"备曰:"我亦愁之,当若之何?"亮曰:"今荆州非少人也,而著籍者寡,平居发调,则人心不悦;可语镇南,令国中凡有游户,皆使自实,因录以益众可也。"备从其计,故众遂强。备由此知亮有英略,乃以上客礼之。九州春秋所言亦如之。臣松之以为亮表云"先帝不以臣卑鄙,猥自枉屈,三顾臣於草庐之中,谘臣以当世之事",则非亮先诣备,明矣。虽闻见异辞,各生彼此,然乖背至是,亦良为可怪。】
<p style="text-indent:2em;">关于《[[魏略]]》所载与三顾茅庐不符的文字如上。为[[裴松之]]引用在《三国志》中。裴松之虽然引用,却注明肯定是刘备去见的诸葛亮——“则非亮先诣备,明矣”。裴松之引用这段的本意是博引以充见闻,并非否定三顾茅庐。
<p style="text-indent:2em;">''以下内容大体引自《品三国》([[易中天]]),该书以娱乐性居多,非正经史学研究。之所以引用,与裴松之目的相同,是为了博引多闻。''
===是否真实 ===[[File:三顾茅庐3.jpg|缩略图|右|三顾茅庐2[http://i.jianbihua.cc/uploads/allimg/151230/285-151230101040.jpg 原图链接] [http://www.jianbihua.cc/huihua/55351.html 来自可可简笔画]]]
<p style="text-indent:2em;">三顾茅庐,这个被世代传唱的经典故事,在史书《魏略》和《[[九州春秋]]》里却是另外一个面孔,不是刘备亲自上门邀请,而是诸葛亮的自我推荐。这多少让喜欢诸葛亮的人接受不了。如果《魏略》和《九州春秋》记载的是事实的话,那么在诸葛亮的《出师表》里,“三顾臣于草庐之中”这句话又该如何解释?难道是诸葛亮说了假话?还是《出师表》根本就不是诸葛亮所作呢?那么,历史上到底有没有发生过三顾茅庐的故事呢?
<p style="text-indent:2em;">要解清这个谜呀,这里面其实还有一个问题,就是刘备从袁绍那儿跑出来,然后投奔了刘表,在荆州待了多少年呢?六年,六到七年,为什么六年工夫诸葛亮和刘备都没有见过面?这其实也是本案的一个关键,那么也有不少历史学家试图来解释这个问题,因为觉得这个事情说不过去,于是提出一种说法,说实际上刘备是找过诸葛亮的,第一次去没见着,第二次去又没见着,所以到了建安十二年,也就是他来荆州六年之后,第三次他才见着了。这个说法有点问题,你说刘备这三顾,是不是建安十年一次、建安十一年一次、建安十二年一次,一年去找他一次?好像很难说得通,平均两年找他一次,更很难说通。也有人提出说,那是因为诸葛亮不好找,住得很隐秘,这个也是不通的,他又不是我们武侠小说里写的那种躲避仇家追杀的大侠,隐姓埋名躲在一个旮旯里,你找他不着,他老早就来到了荆州,而且你要知道他是刘表的亲戚啊,他和荆州的官场,和荆州的上流社会,和荆州的士人集团是有往来的,他怎么是一个找不到的人呢?所以这些理由看来是不能成立的。
<p style="text-indent:2em;">对于这个问题也有历史学家试图做出解释,比方说[[尹韵公]]先生就提出两个原因,第一个原因,他认为诸葛亮当时的知名度不够。我们去读《三国志》对诸葛亮的描述是什么呢?“每自比管仲、乐毅,时人莫之许也。”就是说诸葛亮自己自信是很强的,但是当时荆州的士人集团并不是一致认为他是一等一的人才,也有人对他不以为然。那么刘备听到别人对诸葛亮的介绍的时候,刘备会掂量一下,说这个是真呢还是假呢?他会犹豫,这么一犹豫几年就过去了。
<p style="text-indent:2em;">另一方面,在诸葛亮这方面有心理障碍。因为诸葛亮给自己设计的这个目标,是到了这个集团以后他一定要是一人之下、万人之上,他要当首席谋士,要当这个集团的二号人物,而刘备和关羽、张飞的关系过于密切,食则同器,寝则同床,针插不进,水泼不进,你很难挤进去,他也要犹豫。
<p style="text-indent:2em;">那么这两个说法都有道理,但是我觉得还有一个问题非常重要,就是年龄。我们要知道诸葛亮出山的时候是多少岁?26岁,刘备三顾茅庐的时候多少岁?46岁,那么将心比心,让一个46岁的身经百战的天下枭雄把一个26岁的从来没有表现过自己什么特殊能力的年轻人奉若上宾,几乎是不可能的,那么怎么可能要求刘备在他四十岁的时候到一个乡下去请出个二十岁的人来当他的总参谋长呢?所以年龄也是重要的一个原因,如果不是后来曹操那么咄咄逼人,这个事说不定还要拖下去。总而言之,刘备他做了他一生中最重要的决定,就是决定放下皇叔和长辈的架子,下乡去见一个比他小了二十多岁的没有任何头衔和功名的这么一个年轻人,所以三顾茅庐是可信的,登门自荐只能存疑。
[[File:三顾茅庐1.jpg|缩略图|右|三顾茅庐3[http://photocdn.sohu.com/20150504/mp13584253_1430728033601_1_th.jpeg.jpg 原图链接] [http://www.sohu.com/a/13584253_111230 来自sohu.com]]]
===细节 ===
<p style="text-indent:2em;">刘备三顾茅庐,他是去了三次只见了一次呢,还是去了三次见了三次?一般人读《三国志》,从这五个字里读出了信息,“凡三往,乃见”,是觉得去了三次才见到。但是我们读诸葛亮的《出师表》,读[[陈寿]]《上诸葛亮集表》,不是这个意思,“三顾臣于草庐之中”,没有说去三次才见到一次。我们再去读[[杜甫]]的诗,“三顾频繁天下计,两朝开济老臣心”,也没有说去三次只见到一次,而且[[周汝昌]]先生解释“频繁”二字就是多次。因此有可能是去了三次见了三次,不但去了三次见了三次,很可能还不止去了三次,这个“三”是多次的意思,因为在古书里面“三”它可以表示多的意思,一而再,再而三,不是说只有三次嘛。可能去了多次,去了一次就谈一次,按照《出师表》的说法,“咨臣以当世之事”,不停地提问题,谈一谈天下我们应该怎么办怎么办,越谈越拢,越谈越投机,越谈越契合,越谈感情越好,了解越深,刘备拍板,这就是我要找的人,诸葛亮也拍板,这就是我要找的人。那么如果我们能确定这样一些结论,那么《三国演义》的三顾茅庐那就是地地道道的演义了,而且即便是刘备去了三次才见到一次,它也是演义,因为《三国志》里只有五个字:“凡三往,乃见”,但是《三国演义》的“三顾茅庐”写得非常精彩。第一次去,先看见一批农民在一边种地一边唱歌,走过去问,这个歌是谁创作的?孔明先生,然后再一看,说孔明先生住在哪里呢?农民说就住在那个山后面,一看这个山,哎呀,气象非凡。然后兴致冲冲地去了以后,碰上一个不懂事的小孩子在那儿看门,刘备说我来拜见先生,先生早上出去了,那先生到哪儿去了?不知道,行踪不定。那先生什么时候回来呢?不知道,来去不定。碰了钉子,碰了钉子以后只好很惆怅地看了看风景,然后碰见了诸葛亮的好朋友崔州平,当时刘备大喜过望,对面来一位先生,“道貌岸然”,这个“道貌岸然”是褒义词,就像贾宝玉见了林黛玉一样,贾宝玉见了林黛玉第一句话,哎呀,天上掉下来一个神仙似的妹妹,当时刘备看了对面走过来一个神仙似的哥哥,佩服得不得了,一谈还是一个朋友,他就被打动了。
<p style="text-indent:2em;">到了第二回来了以后,先是见到他的两个朋友,一个是石韬石广元,白面长须,第二个朋友孟建孟公威,清奇古貌,坐在酒店里面唱歌,刘备就去谈。谈完以后再到庄上去,见到一个少年抱膝拥炉而歌,于是上去行礼,一问是诸葛亮他弟弟。然后再出来一老头,也是风度翩翩,世外高人的那个感觉,一问是他岳父。这么折腾了两回以后,刘备都已经佩服得五体投地了,说这个诸葛亮他住在这个地方,他把那个农民弄得跟大学生似的,一边劳动,一边唱歌,他的这些朋友,他的弟弟,他的岳父,一个个都不得了的高人,那他还得了吗!三顾茅庐所以到了第三次,刘备再去的时候,首先是择吉斋戒,沐浴更衣,态度就变了,很端正。然后走到卧龙岗的时候,下马步行,再走到草堂跟前,拱立阶下。说先生在午睡,不要打扰,不要打扰,刘备就在这儿等,一等再等。这个时候的刘备他已经不像一个上门招聘的大老板,像一个上门求婚的痴情人,他这个痴情和《[[西厢记]]》里面的张生有得一比。大家都听[[李昌集]]老师讲过《西厢记》,这张生和崔莺莺一见钟情,他想通过红娘去传递一些信息,他见到红娘是怎么说的呢?小生姓张名珙,字君瑞,本贯西洛人也,年方二十三岁,并不曾婚娶,红娘说什么,谁问你那么多了。那么刘备见到了诸葛亮看门的小孩子怎么说的呢,汉左将军宜城亭侯领豫州牧皇叔刘备特来拜见先生,把他所有头衔都说出来,那小孩怎么说呢,我记不住那么多。
<p style="text-indent:2em;">这两个情节真是好有一比,实际上确实是这样,如果说戏剧中的崔莺莺是待字闺中,那么小说中的诸葛亮就是待价南阳草庐,他们都在等,等自己最中意的人。我们知道在那样一个时代,君臣关系是有点像夫妻关系的,讲究什么呢?从一而终,在当时一个道德品德高尚的人,一旦选中了一个君主、一个老板,他会是很自律地要求自己从一而终的,是不能变节的。当然在那个时代变节的人也很多,改换门庭的人也很多,也不能认为就不道德,但是特别严格自律的人他是不变的,诸葛亮在道德上对自己要求是很高的,所也他是不能变的,所以他必须选准。那么这里面就有一个问题,对方一定要有诚意,因为小说中的诸葛亮也好,戏剧中的崔莺莺也好,都是心气很高的人,绝不肯随便地以身相许,他一定要考验对方,他一定要摆足了架子,吊足了胃口,确确实实证明对方是诚心诚意,他才肯答应。
<p style="text-indent:2em;">那么[[罗贯中]]的意见是什么呢?也就是说罗贯中为什么要这样写呢?我猜,两个原因,第一原因是好看,小说一定要好看。我对小说有个定义,有人问我说小说是什么?我的定义是,就是可以躺在床上看的东西,小说不好看就失去了“小说”的本来意义,而罗贯中《三国演义》写的这个三顾茅庐,你不管是真是假,好看,这是没有问题的,确实好看,这是他小说家、文学家他的需要。
<p style="text-indent:2em;">第二个原因,与罗贯中本人可能有关系。罗贯中是元末明初人,参加过[[张士诚]]的农民起义,当过张士诚的幕僚,史书上说罗贯中这个人有志图王,什么意思呢?就是他也是一个想出来辅佐一个人成就帝王之业的,只不过在后来的斗争中是[[朱元璋]]胜利了,他没有能够实现自己的理想,和诸葛亮一样是出师未捷,不过他身没死就是了,罗贯中没死,但是这种失落感、寂寞感是一样的,所以他在塑造诸葛亮这个人物形象的时候,难免寄托自己的一些想法。何况诸葛亮这个人确实是中国古代读书人的一个榜样,中国古代读书人差不多都是有诸葛亮情结的,就是自觉不自觉地就把自个比做诸葛亮了。
{{#evu:https://v.qq.com/x/page/t0645inya9p.html?start=53}}
=== 背后心理 ===
<p style="text-indent:2em;">但是我们有一个问题,就是中国古代作为文化人精神偶像的很多啊,[[文天祥]]他也是精神偶像,[[岳飞]]也是精神偶像,还有很多这样的人,为什么惟独诸葛亮在中国读书人、文化人、知识分子,在人民群众当中他那个地位那么崇高呢?很重要的一个原因就是三顾茅庐,就是其他的不管岳飞、文天祥也好都不是皇上三请四请请出来的,就诸葛亮一个人请了三回。而中国古代的读书人他有一个矛盾心理,就是一方面他很想出来做事情,所谓学成文武艺,贷与帝王家,他这一肚子满腹的经纶,一肚子的学问,一身的本事,他有一个地方使啊,他要使用出来,他只有找一个好老板,因为他自己做不了老板;但是另一个方面他又清高,他的心理又很脆弱,他受不得打击,受不了冷遇,不愿意自己腆着脸找上门去让人家踢出来,最好是所有的老板所有的皇帝都是恭恭敬敬上门去请他出来,而这样的例子只有这一个。那么罗贯中作为这样的一个读书人,这样一个文化人,他摆出这个事情他能不大做文章吗?他肯定要大写特写,这个我猜测可能就是《三国演义》这个“三顾茅庐”它背后的这样一种心理。
<p style="text-indent:2em;">那么不管怎么说,“三顾茅庐”是中国历史上一件非常有意义的事情,其实在我看来,是刘备先找诸葛亮,还是诸葛亮先找刘备,是见了三次谈了三次,还是去了三次谈了一次,都不是很重要,重要的是他们谈了什么。如果说他们真的是谈了三次,我们就无法知道它的全部内容,我们只知道一个结论性的意见,那就是在“草庐对”里面诸葛亮的政治天才表现得淋漓尽致,“草庐对”也成为中国古代一篇有名的对策。
=== 疑点 ===
<p style="text-indent:2em;">《汉魏六朝百三名家·诸葛丞相集》中《前出师表》内记载,“先帝不以臣卑鄙,三顾臣于草庐之中”,这便是三顾茅庐的来历。而南北朝时期著名史学家裴松之在批注《三国志》时却引用了一段史料,说当时的诸葛亮是去樊城自荐于刘备。那么究竟是刘备三顾茅庐请诸葛亮出山?还是诸葛亮去樊城自荐于刘备呢?三顾茅庐在历史上真有其事吗?
<p style="text-indent:2em;">后来裴松之在对这段史料进行评价时说,“非亮先诣备,明矣”
<p style="text-indent:2em;">一心求贤的刘备亲自前往南阳卧龙岗请诸葛亮出山,但是在隆中之中刘备却并未见到诸葛亮,他便留下一封书信说明来意,以图来日再见。然而当刘备第二次来的时候仍然没有见到诸葛亮。诸葛亮是一个从小就有远大抱负的人,对于刘皇叔的到来他应该明白这是一个难得的机会。可是为什么第二次他又不在呢?是巧合还是另有打算?
<p style="text-indent:2em;">当刘备第三次来到隆中的时候,诸葛亮的确是在家中,然而事情在小说家罗贯中的笔下又有了戏剧性的变化。
<p style="text-indent:2em;">那么在罗贯中的笔下,三顾茅庐的故事是不是被夸大了?它究竟符不符合当时的实际呢?
<p style="text-indent:2em;">罗贯中笔下三顾茅庐的故事,也是诸葛亮从一个历史人物到文学形象的一次较大的转变。也正是从这个时候呼风唤雨、神机妙算的诸葛亮的形象从此深入民心。
=== 答疑解惑 ===
<p style="text-indent:2em;">三顾茅庐的故事说明了什么?
<p style="text-indent:2em;">知音!
<p style="text-indent:2em;">所谓知音,就是有共同语言,认识想法!相互了解,行为规范,
<p style="text-indent:2em;">三顾茅庐,前两次为什么诸葛亮不在家中,在罗贯中的笔下没有描述!
<p style="text-indent:2em;">三顾茅庐,为什么就能够见到诸葛亮?这就耐人寻味!
<p style="text-indent:2em;">诸葛亮道家学派,懂天文,晓地理,出门看黄历,在家等贵客!这是基本常识!
<p style="text-indent:2em;">刘备通算卦,选定的黄道吉日,自然合乎情理!与之相逢!
<p style="text-indent:2em;">这点,对于熟读《三国》的会有异议吗?
<p style="text-indent:2em;">当然需铭记的是,《三国演义》毕竟只是小说,虚构的成分很多。尤其当时社会动乱,百姓渴望仁义的君主,刘备恰好符合了他们心中理想君主的模样。罗贯中就是坚持拥刘反曹的一个典型代表,他用丑化[[周瑜]]、[[司马懿]]等一系列智者的方式、用上事例转移(即将他人的功劳转嫁到要赞美的人身上,如赤壁之战、空城计、斩华雄)的方式,对蜀汉的人物进行一系列美化。
<p style="text-indent:2em;">'''但对中华民族博大精深之优秀文化来讲,是需要三顾茅庐的,肯定这个事迹有着很多现实的进步积极意义。在教育界中是不朽的经典,在老百姓里是不老的传说。从更深远广大,更高境界来说,三顾茅庐是永远不可能被否定的,不管历史之有无,故事本身是会永放光芒--永垂不朽。'''
{{#evu:https://www.tuxiaobei.com/play/get-url?id=2840}}
== 参考资料==
{{Reflis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