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變更

前往: 導覽搜尋

王炼

增加 9 位元組, 4 年前
生平事迹
在学习之余,他对话剧的兴趣仍不减当年,曾演出过《沉渊》、 《大马戏团》等剧。1947年,在内战的炮声中他大学毕业,在济南的一所中学里任高中语文教员。而这时,反饥饿、反内战的爱国民主浪潮席卷全国,冲击着国民党的反动统治。王炼深受它的影响,在课堂上大胆地向学生宣传,并于翌年8月毅然奔赴山东[[潍坊]]解放区,参加华东大学文工团,投身革命。
文工团南下后改为华东人民革命大学文工团, [[ 上海 ]] 解放后又先后改为华东人民艺术剧院、华东话剧团,最后并入上海人民艺术剧院。这期间,王炼任导演,兼管部分行政工作,参加 《[[白毛女]]》、《[[不拿枪的敌人]]》及一些小型[[秧歌剧]]的排演。他还深入[[安徽]]农村搞土改,在上海工厂参加民主改革。<ref>[http://book.kongfz.com/14735/547831486/ 演员与电影剧作家 王炼签名印章本 B9_(苏)马契列夫_孔夫子旧书网 2016年8月22日]</ref>
===奠定基础===
1953年加入了 [[ 中国共产党 ]] 。解放战争的烽火,建国初期复杂的斗争,使他经受了锻炼,思想感情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为他以后的创作提供了重要的条件。长期以来,王炼向往着话剧创作,早在文工团时,为了配合任务,他写过一些独幕剧,参加民主改革时也进行过一些创作酝酿。直到1958年他才和[[陈恭敏]]一起合作写了一个反映工人生活的话剧《[[黄浦江的黎明]]》,同年,又根据治疗[[邱财康]]大面积烧伤的动人事迹创作了《共产主义凯歌》。这两个剧本的上演,奠定了他成为专业编剧的基础。 
==个人作品==
===制作电影作品===
98,480
次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