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變更

前往: 導覽搜尋

潘衍桐

增加 2,441 位元組, 5 年前
無編輯摘要
清同治七年(1868年)成進士,選翰林院庶吉士,散館後授翰林院編修。同治十二年(1873年)簡放陝西副考官。光緒元年(1875年)充國史館纂修。
四年(1878年),母喪歸籍,主講於廣州越華書院。光緒七年(1881年)入京,八年(1882年)充貴州鄉試主考官。十年(1884年),補國子監司業,曾上書開藝學,練鄉兵。十二年(1886年),浙江鄉試主考官。由中允升太子洗馬,充日講起注官、文淵閣校理。光緒十四年(1888年),以庶子任浙江提督學政,補翰林院侍講學士、侍讀學士。光緒二十三年(1897年)在廣州參與創辦《嶺學報》,任主編。兩年後卒。
著有《靈隱書藏紀事》、《朱子論語集注訓詁考》、《爾雅正郭》、《緝雅堂詩話》。<ref>[http://ren.bytravel.cn/history/3/panyantong.html  廣東 > 佛山 > 禪城區人物>潘衍桐]</ref>
 ===編輯與著作=《兩浙輶軒續録》==  曾繼 《兩浙輶軒續録》五十四卷,補遺六卷,為續補 阮元 編輯 ,首倡纂集 兩浙輶軒 録》歷“六百日之久”而成。是浙江又一部大型的清代詩歌總集。全書共收詩人五千三百多家、詩作近一萬五千首,較全面、公允地展現了清代浙江詩壇的面貌,亦保留了大量可資考證的文獻資料,是了解、研究浙江文學、文化的資料淵藪。<ref>[https://item.jd.com/11508418.html  ==清代潘衍桐寫的《寄慨 中有:==[[File:潘祖同_(3).jpeg|thumb|right|[https://i1.wp.com/5b0988e595225.cdn.sohucs.com/images/20180703/ef530eedd3fb41d1b156004b6947a6ba.jpeg?zoom=1.5299999713897705&w原圖鏈結][https://www.xuehua.us/2018/07/04/%E5%8D%97%E7%93%9C%E8%A1%A5%E4%B8%AD%E7%9B%8A%E6%B0%94%EF%BC%8C%E6%9D%A5%E7%9C%8B%E7%9C%8B%E5%8F%A4%E8%AF%97%E8%AF%8D%E6%96%87%E4%B8%AD%E7%9A%84%E5%8D%97%E7%93%9C%E5%90%A7/zh-tw/] ]] 「歲暮剖南瓜,瓜即卒歲資。 顏色亦自好,中有子離離。 來年子復子,依舊繞東籬  東籬 嫣花,非不美及時。 一經秋霜來,零落辭故枝。 瓜瓞慶綿綿,物類恆如斯。 」等等。 ------相傳南瓜是在明代的時候傳入我國。 明代李時珍編寫的 靈隱書藏紀事 本草綱目 中提到南瓜: 「氣味甘 溫、無毒 」「補中益氣」。 但古人也認為南瓜吃多了會髮腳氣黃疸, 還認為南瓜「同羊肉食,令人氣壅」,  朱子論語集注訓詁考 南瓜 的別名還有番瓜、北瓜,筍瓜、方瓜、麥瓜、金冬瓜 金瓜等等。 南瓜可以用來做菜吃—— 清代袁枚編寫的《隨園食單》中有: 「楊蘭坡明府,以南瓜肉拌蟹,頗奇」。 也可以用來代替糧食—— 清代劉汝驥編寫的 爾雅 陶甓公牘》中有: 「南瓜即番瓜,黃老者佳,米貴之時,以為 郭》、 餐,頗熬飢。」 其實,南瓜在古代不是那麼被人們看好。 清代張鳳羽編寫的 緝雅堂詩話 招遠縣誌 中有: 「番瓜,野人所食,非佳品也」。 而現代營養學家發現南瓜能預防食管癌和胃癌, 對防止結腸癌也有一定的功效, 能降血糖降血壓,預防前列腺,預防中風等 。<ref>[httphttps://renwww.bytravelxuehua.cnus/2018/07/04/history%E5%8D%97%E7%93%9C%E8%A1%A5%E4%B8%AD%E7%9B%8A%E6%B0%94%EF%BC%8C%E6%9D%A5%E7%9C%8B%E7%9C%8B%E5%8F%A4%E8%AF%97%E8%AF%8D%E6%96%87%E4%B8%AD%E7%9A%84%E5%8D%97%E7%93%9C%E5%90%A7/3zh-tw/panyantong.html 廣東 雪花新聞> 佛山 文化 > 禪城區人物>潘衍桐南瓜補中益氣,來看看古詩詞文中的南瓜吧]</ref>
72,947
次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