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變更

前往: 導覽搜尋

德拉任·彼得羅維奇

增加 20 位元組, 4 年前
篮球莫扎特
==篮球莫扎特==
尽管彼得洛维奇有许多绰号,但意大利人用“篮球莫扎特”来称呼彼得洛维奇,最让我觉得贴切。对我这个根本不听古典音乐的人而言, [[ 莫扎特 ]] 的大名依旧如雷贯耳,足以与“乐圣” [[ 贝多芬 ]] [[ 海顿 ]] 两大古典音乐大师齐名,无论是钢琴协奏曲、小提琴协奏曲,或是“魔笛”、“费加罗婚礼”、“唐、乔凡尼”等重量级歌剧,都被视为是经典之作。事实上,5岁开始作曲的莫扎特,从小也就有“音乐神童”的封号,而莫扎特短短34年的生命,无论在古典音乐或是歌剧上的成就,都难有人比;彼得洛维奇在29岁因车祸身亡,同样的英年早逝,彼得洛维奇在欧洲篮坛、甚至NBA所造成的影响力,“篮球莫扎特”这个称号,也似乎非他莫属。
彼得洛维奇为萨格勒布的球迷带来一次又一次的惊喜,每场比赛拿个四五十分,似乎成了家常便饭。1986年1月22日在欧洲俱乐部赛上对法国Limoges连续投中八记三分球,还有在面对意大利Simac队时,演出独得47分、25次助攻的神奇表现,都只是彼得洛维奇神奇篮球生涯中的一小部分。
Cibona队在彼得洛维奇的带领下,几乎横扫欧洲,但对许多球队教练而言,他们的对手不是Cibona队,而是彼得洛维奇。 [[ 意大 利Simac 利]]Simac 队的教练唐·帕特森就说,Cibona阵中的确有不少好手,但彼得洛维奇一个人就足以与一整支球队对抗。彼得洛维奇对 欧洲篮球的影响也逐渐浮现,在萨格勒布,年轻球员开始以彼得洛维奇为榜样,更加努力地投入篮球训练中,而这股风潮从萨格勒布慢慢的席卷了整个克罗地亚、甚至全欧洲。
早晨的训练也成为所有球员自我要求的标的,大家心中想的都是同一件事:“彼得洛维奇,你也能!”?萨格勒布一家报纸的记者,回忆专访彼得洛维奇的往事,他说,他看着彼得洛维奇从车上走下来,手中还抱着一个篮球,感到有些讶异,不过彼得洛维奇很快的打消了他的疑虑,不急不徐地说:“我的车上永远都会放着一个篮球,一旦我想练习投篮,就到体育馆去,投上几百个,在你的访问之后,我还要到球场去练投。”彼得洛维奇与Cibona队似乎成了连体婴儿,提到Cibona,就不能不联想到彼得洛维奇,彼得洛维奇一度也打算举家迁移到萨格勒布,甚至希望能在Cibona结束篮球生涯,然而,天不从人愿,尽管彼得洛维奇是那么的希望留在萨格勒布,但他杰出的身手,一直是各队觊觎的焦点,待了4年,也到了再度转队的时刻。
无论如何,彼得洛维奇在Cibona的4年,将他个人的篮球生涯推到了第一个高峰,1987年10月27日,他在Korac杯面对 [[ 兰Katkan 兰]]Katkan 队时,缔造了单场独得62分的欧洲联赛记录,总计4年来,他为Cibona队出赛167场比赛,平均每场攻下34. 4分,这个成绩,至今仍令欧洲球员难望其项背。
==闯荡NBA==
1,530
次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