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變更

前往: 導覽搜尋

沖繩縣

增加 32 位元組, 4 年前
無編輯摘要
[[File: okn.gif| thumb | 250px |沖繩縣 <br>[http://ip.lidicity.com/mp/okn.html 原圖鏈接] ]]
'''沖繩縣'''是日 本四47 本47 都道府縣的其中一縣,位於[[日本]]最南端, [[ 中國 ]] 東方海面。是由南西群島南半端的幾十個小島組成。沖繩群島橫跨一千多公里的海域,從九州一路延伸到台灣。沖繩縣可以分為三個主要區域,分別是以沖繩本島為中心的[[沖繩群島]],[[宮古島]]周圍的[[宮古列島]],以及石垣島周圍的[[八重山列島]]等160多個大小島嶼組成「沖繩群島」,其中47座為有人居住的離島,統稱為沖繩縣。行政轄區由11個市、11個町、19個村所構成<ref name="visit">{{cite web | url=https://www.visitokinawa.jp/about-okinawa/overview-of-okinawa?lang=zh-hant|title=關於沖繩 |language=zh | publisher=VISIT OKINAWA JAPAN| accessdate=2019-10-15}}</ref>。其島嶼總面積為2267平方公里,約為台灣的1∕16,與台灣的距離僅只有111公里,同時也是日本最西端的國土,人口約一百四十萬人左右<ref name="creative">{{cite web |url=https://tw.tokyocreative.com/articles/25700-zheng-li-yu-ni-zhi-dao-de-ji-ben-zhi| title=『沖繩』《整理》關於沖繩,你該知道的基本知識! | language=zh | publisher=tokyo CREATIVE | accessdate=2019-10-15}}</ref>。使用日文的標準語進行溝通,也保有沖繩自琉球國時代所使用的琉球語,跟日文是不同的語系。沖繩本島的沖繩方言跟離島的石垣島、宮古島又完全不同,就連本島也因南部、那霸、首里、中部、北部等區域不同也有所差異<ref name="tabirai">{{cite web |url=https://tc.tabirai.net/sightseeing/article/okinawa-ryukyu/ | title=琉球、沖繩哪裡不一樣?帶你走入更深層的歷史文化 | language=zh |date=2018-04| publisher=沖繩觀光資訊  | author=羽玲 | accessdate=2019-10-14}}</ref>。
[[File: 與台灣距離.png| thumb | 200px |與台灣距離 <br>[https://tw.tokyocreative.com/articles/25700-zheng-li-yu-ni-zhi-dao-de-ji-ben-zhi原圖鏈接] ]]
==與台灣關係==
琉球與台灣的關係,在歷史文獻中經常被混為一談,最早出現「流求」一詞的是《隋書‧東夷列傳‧流求國》。基本上從明代以後,琉球島上的中山國接受 [[ 明朝 ]] 政府冊封為中山王以後,琉球就專指沖繩<ref name="大紀元">{{cite web|url=http://www.epochtimes.com/b5/11/8/12/n3342401.htm
| title= 大琉球 小琉球 沖繩與台灣的歷史淵源| language=zh | date=2011-08-12| publisher=大紀元 | author=子樊 | accessdate=2019-0-17}}</ref>。
===中國的藩屬國===
元朝末年,琉球分裂為:中山、山南、山北三個獨立國家,其中實力最強的是中山國。此後很長一段時間,琉球三國與日本歷代政權是平等的交往<ref name="kk2"/>。明洪武五年(1372年),[[明太祖]]派[[楊載]]出使琉球三國,冊封了三國君主為國王。三國也都表示向中國明朝稱臣,正式成為中國明朝的藩屬國數年後,中山國滅了其他兩國完成統一,中山國國王被明朝政府冊封為琉球王。[[明成祖]]賜國王姓「尚」,史稱「第一尚氏王朝」。琉球人也從此擁有了姓氏。明宣德四年(1429年),中山國王尚巴志統一琉球,定都 [[ 首里城]]<ref name="kk1">{{cite web |url=https://kknews.cc/history/n6588.html| title= 「自古以來的中國領土」——琉球(沖繩)| language=zh | date=2016-05-10| publisher=每日頭條| author= | accessdate=2019-10-17}}</ref>。明成化五年(1469年),琉球第一尚氏王朝滅亡。御鎖側官內間金丸(又名金圓)被推舉為國王,改名「尚圓」。成化八年(1472年),明朝正式冊封尚圓為王,是為「第二尚氏王朝」。
[[File: 三山時代的琉球.jpg| thumb | 200px |三山時代的琉球國.jpg <br>[https://kknews.cc/history/n6588.html原圖鏈接] ]]
明朝滅亡後, [[ 清朝 ]] 入關。琉球國王尚賢繼續與清政府保持了藩屬關係,而且歷任琉球新王即位時都要遣使請封。[[順治]]帝封琉球國王為琉球國中山王。 [[ 康熙 ]] 元年,改封其為琉球國王。此後百餘年,琉球一直向中國清朝稱臣進貢,歷代琉球國王都得到了清朝的冊封。當時中國本土還派了許多技術工人去琉球幫助他們的發展,琉球王也經常選派子弟到中國留學。受福建等地人的影響,琉球國的文字是漢字,上層人士亦用漢文記事書文,而下層百姓則使用一種象形文字。
這種宗主、藩屬關係前後維持了500年。琉球就通過這種關係從中國獲得大量的物資供應,並且發展成為當時鎖國中國的海上對外貿易總代理。琉球的船隻不僅往來 [[ 那霸 ]] [[ 福州 ]] 之間,還北上日本、 [[ 朝鮮 ]] ,又南下安南(越南)、呂宋(菲律賓)、暹羅(泰國)、亞齊、爪哇(印尼)、馬六甲等,遍布整個南洋。
<gallery mode="packed" heights="150">
===薩摩藩入侵===
因為地處 [[ 東亞 ]] 海洋的中心位置,在第二尚氏王朝初期,琉球海外貿易相當頻繁,對象包括中國、日本、朝鮮、東南亞國家,甚至歐洲,國力日盛。琉球王國的貿易琉球依靠著頻繁的國際貿易而致富,引來鄰近的日本薩摩藩虎視耽耽。當時日本希望從海上貿易的利潤分一杯羹,[[德川家康]]有意透過琉球王國作中介重啟日本與中國的貿易往來。然而,琉球拒絕日本的要求,遂引發德川家康命薩摩藩入侵琉球的事件。1609年,日本軍閥[[豐臣秀吉]]率軍侵略朝鮮,派薩摩藩諸侯島津氏向琉球敲詐錢財,遭到琉球國王的拒絕。在[[德川幕府]]的許可下,派遣 3000 多人的軍隊入侵琉球。雙方實力懸殊,琉球很快戰敗,[[尚寧王]]被迫簽下《掟十五條》,成為薩摩藩支配統治下的「藩中之藩」,迫使琉球每年向其輸送糧食8000石,日本就此認為琉球是向其進貢的「藩屬國」<ref name="kk1"/>。琉球從此進入中日兩屬時期條約。琉球自此之後,一方面向中國朝貢,一方面又臣屬日本<ref name="故事">{{cite web |url=https://storystudio.tw/article/gushi/okinawa-ryukyu-suigusiku/| title= 【世界遺產故事】見證琉球王國血淚歷史的首里王城| language=zh | date=2018-10-26| publisher=故事StoryStudio| author= | accessdate=2019-10-17}}</ref>。
清朝晚期,中國被西方殖民列強打開國門,國家屢受戰爭的創傷,越發積貧積弱,再也無力庇護那些藩屬國的安全。1868年,日本明治維新之後,決定要徹底吞併琉球。「太政官令」傳達到琉球,將琉球王國置於日本[[鹿兒島縣]]的管轄下,隨即改為政府直轄地。
6,654
次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