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變更

前往: 導覽搜尋

林黛

增加 17 位元組, 4 年前
个人生平
林黛童年过着颠 沛流离的生活。1948年,当她还在南京汇文女子中学念初中的时候,就因政治因素随家人来港定居,在新亚书院继续求学。
1951年,林黛替著名摄影师 [[ 宗维赓 ]] 开办的"沙龙影室"拍了一辑照片,其中一张照片被放大摆在窗橱内,吸引了当时长城电影制片有限公司(简称"长城")负责人袁仰安的注意,立刻找她试镜头,成为该公司的基本演员。袁仰安并根据她的洋名Linda的中文译音,替其取艺名为"林黛"。
[[File:林黛a.jpg|缩略图|200px|一代影后 林黛<br>[https://p1.ssl.qhimg.com/t01b8d7402806481dc5.jpg 原圖鏈接]]]
林黛在长城一直没有拍电影的机会,1952年,她在严俊的推荐下改投永华影业公司(简称"永华")。处女作为根据沈从文名著《边城》改编的《翠翠》,她以梳着两条长辫子、天真活泼的摇船姑娘形象一举成名。1953年以后,永华经济不景,林黛以自由身先后为国际电影懋业有限公司(简称"电懋")和邵氏兄弟有限公司(简称"邵氏")拍了很多影片,成为炙手可热的红星。其中由电懋出品的《红娃》在香港上映时,更打破了当时港台国语片的卖座纪录。
1966年,林黛未完成的遗作《蓝与黑》荣获第十三届亚洲影展颁发特别纪念奖。
1995年11月15日,香港邮政局推出一套四款不同面额的"香港影星"邮票系列,林黛是唯一入选的国语片明星(其他影星分别为 [[ 李小龙 ]] [[ 梁醒波 ]] [[ 任剑辉]])。由此可见林黛虽然离世距今已经超过三十年,其倩影仍然深刻地活在每个影迷的脑海中。
[[File:林黛a2.jpg|缩略图|200px|林黛<br>[https://p1.ssl.qhimg.com/t01daa27eee16a18c31.jpg 原圖鏈接]]]
'''求学经历''' <br>
[[File:林黛a6.jpg|缩略图|200px|林黛写真照<br>[https://p1.ssl.qhimg.com/t01e34a7f80dc38cac8.jpg 原圖鏈接]]]
[[File:林黛a7.jpg|缩略图|200px|林黛<br>[https://p1.ssl.qhimg.com/t01f74537bb252330dd.jpg 原圖鏈接]]]
 
==主要作品==
'''主要影片'''
8,128
次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