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變更

前往: 導覽搜尋

艾爾頓·強

增加 6,520 位元組, 4 年前
無編輯摘要
'''艾爾頓·赫拉克勒斯·約翰爵士'''({{lang|en|Sir '''Elton Hercules John'''}},[[大英帝國勳章|大英帝國司令勳章]]獲得者,{{bd|1947年|3月25日|||catIdx=John,Elton}})是一名[[英國]]籍[[搖滾樂]][[唱作人]]、[[作曲家]]、[[鋼琴家]]和[[演員]]。自[[1967年]]以來,艾爾頓·約翰爵士與[[作詞人]]伯尼·陶平({{lang|en|[[:en:Bernie Taupin|Bernie Taupin]]}})成為創作夥伴,迄今二人已經合作完成三十餘張專輯 。約翰爵士為作詞家學會(BASCA)的成員
在艾爾頓·約翰四十年的音樂生涯中,他共計售出超過二億五千萬張唱片,使得他成為“史上最成功的藝人”之一。 他的[[單曲]]《[[風中之燭|風中之燭(1997)]]》在全球已成功售出3300萬張,成為“[[告示牌百强单曲榜]]”歷史上最暢銷的單曲。 在艾爾頓·約翰爵士的音樂歷史中,共計有超過50首歌曲進入各大主流電臺的TOP40單曲,其中還有一張在美國連續七年蟬聯榜首的專輯。而在“[[告示牌百强单曲榜]]”的歷史中,艾爾頓·約翰爵士共有五十六首歌曲進入前四十;十六首進入前十;四首亞軍單曲和九首冠軍單曲。其中包括世界上銷量最大的單曲“ Candle in the Wind 1997”,這是他對密友戴安娜王妃的哀嘆。
1970年,艾爾頓·約翰(Elton John)憑著他的搖滾樂來到[[美國]]。他微笑著並回憶的說:『我穿著熱褲和飛行靴走了出去。我在跳鋼琴,倒立。我度過了我的一生!這是我以前從未經歷過的自由。沒有任何限制。就像很晚才從繭中出來,突然變成了這只蝴蝶。我愛美國。』一年之內,他在Billboard的前10 名專輯中有兩張專輯。當時的他才23歲就已經是一個對酒精和毒品成癮的著名又富有的人,但內心確是迫切需要關懷的人。
 
艾爾頓·約翰(Elton John):『我不尊重自己。吸毒使我充滿信心。我以為“吸毒使我變得更好!” 這是我做過的最糟糕的決定。』
*艾爾頓·強 爵士還曾參與過一些[[英國王室]]演出,例如:1997年在[[西敏寺]]的[[黛安娜王妃]]葬禮和2012年在[[白金漢宮]]的[[伊莉莎白二世]]「鑽禧慶典音樂會」。
*2005年12月21日,艾爾頓·強 爵士與電影製片人 [[ 大衛·弗尼西 ([[David Furnish]] (David Furnish )結成民事伴侶,這被視為[[LGBT]]社會運動的一個標誌。
*2008年,《告示牌》將艾爾頓·強 爵士評為「最成功的獨唱男歌手」而列入「告示牌百強單曲榜之史上最成功藝人榜」。 在約翰爵士之前,只有[[披頭四樂團]]和[[瑪丹娜]]入選。
==個人愛好==
[[File:MhdFHR-3.jpg|缩略图|艾爾頓強的眼鏡收藏]]
[[File:A1ddb3390b743119a472238427d1793e.jpg|缩略图|艾爾頓強的眼鏡收藏。圖/Alux]]
 
不碰毒品至今已28年的艾爾頓·強,儘管毒品藥物成癮的症狀戒除,但購物狂的習性卻始終如一,從服飾、配件到藝術品,只要他喜歡,幾乎無所不買,他在2010年就曾對《BBC Radio》(英國廣播公司電台)透露,自己擁有超過25萬副眼鏡。<ref>[https://www.beautimode.com/article/content/86544/ 《BeautiMode》創意生活風格網]</ref>
 
艾爾頓·強收藏了大批新藝術(Art Nouveau)和裝飾藝術(Art Deco)的作品,但在1988年,他卻決定將他的個人收藏、舞台服和珠寶等,交由知名拍賣公司[[蘇富比]](Sotheby’s)拍賣,約兩千件物品,共分四天進行拍賣。他在接受泰特現代美術館([[Tate Modern]])訪問時表示,「我不再收藏繪畫,我當時一定是有這樣的預感,預料我的人生將改變,因為當我賣光了所有物品的六個月後,我成功戒除毒癮。」
 
清醒後的他,開始看到了攝影的美好,「我從未注意到攝影也是一種藝術形式。」艾爾頓·強在一個偶然的機會,接觸到一批相當時尚的黑白攝影作品,從此開啟了他的攝影收藏生涯,「當我開始收藏後,我變得越來越欲求不滿,我搬到亞特蘭大,在這裡置產,我想要把這些攝影掛在牆上,於是這寓所就成為了一個18,000平方英尺(約506坪)的公寓,我其實不需要這些空間,我只是想把這些照片掛在牆上而已。它就這樣成為我人生中的摯愛,就藝術而言。」
 
{{#evu: https://www.youtube.com/watch?time_continue=8&v=e2H4sAQocCM
|alignment=inline
|dimensions=640
|container=frame
|description= Sir Elton John’s Modernist Photography Collection – A Home Tour
作者:Tate }}
 
 
艾爾頓強收藏了近8,000幅攝影作品,從曼雷(Man Ray)、黑白攝影大師布拉塞(Brassai)、時尚攝影師歐文佩恩(Irving Penn)、匈牙利裔攝影師安德烈柯特茲(André Kertész)、美國女攝影記者多羅西亞蘭格(Dorothea Lange)到辛蒂雪曼(Cindy Sherman)都有。
 
 
他曾經出借眾多攝影收藏給英國維多利亞與亞伯特博物館(Victoria and Albert Museum,V&A),因而成就了該館2014年的攝影展《時尚攝影師赫斯特》(Horst: Photographer of Style);英國倫敦泰特現代美術館(Tate Modern)在2016年11月舉辦的展覽《激進眼光:艾爾頓強爵士現代主義攝影收藏》(The Radical Eye: Modernist Photography from the Sir Elton John Collection),展出的就是他所收藏近200幅1920至50年代的現代主義攝影作品,其中更有多幅曼雷拍攝藝術家馬諦斯(Henri Matisse)、畢卡索(Pablo Picasso)、作家安德烈布勒東(André Breton)的肖像照。
 
[[File:4b3ab153d32bd91e696c20378ab4c9d1.jpg|缩略图|艾爾頓強(左)與丈夫大衛弗尼許(David Furnish)的諸多攝影收藏都掛在牆上展示著,讓住所有如藝廊般。(圖/Dave Benett Getty Images for the V&A)]]
 
 
正是由於對攝影的熱愛,艾爾頓強與丈夫[[大衛·弗尼西]](David Furnish)也透過實質的捐款,讓更多人能有機會欣賞這門藝術,體會到他最初開始收藏攝影作品時的興奮與感動,V&A博物館更在2019年宣布新開幕的攝影中心,其中的101號展廳將更名為「艾爾頓強爵士與大衛弗尼許展廳」(The Sir Elton John and David Furnish Gallery),雙方也會共同策劃一個大型的臨時展覽。
 
[[File:5de3f771a7b062adccc5cb1eee40dfc4.jpg|缩略图|V&A博物館攝影中心的101號展廳更名為“艾爾頓強爵士與大衛弗尼許展廳”。(圖/Victoria and Albert Museum, London)]]
 
「攝影就像閱讀一本書,你的想像力開始活化,你會好奇影像被捕捉的當下到底發生了什麼事。」艾爾頓強說,「我喜愛周圍有這些美麗的影像圍繞著,這是我在世上最愛的藝術形式。」
 
 
 
 
==創作風格==
 
[[File:Bernie-taupin-elton-john-promo.jpg|缩略图|埃爾頓·約翰(Elton John)的唱片公司在1960年代的最後與作詞家伯尼·陶潘(Bernie Taupin)配對。在2016年 哥倫比亞廣播公司新聞,約翰告訴安東尼·梅森“他成為了兄弟,我從來沒有過”]]
艾爾頓·強爵士與他的專屬填詞人伯尼·陶平自1967年便開始了合作,自由唱片公司藝人與曲目部負責人雷·威廉士(Ray Williams)在《新音樂快遞》(New Musical Express)上讚譽他倆是英國流行音樂界最天才的組合。 他們迄今已合作完成超過30張專輯。
在1991年的電影紀錄片《兩間房》(Two Rooms)裡,講述了兩人的合作風格。陶平在一間房裡寫下他的歌詞,然後約翰爵士在另一間房裡為歌詞譜曲。這個過程中,兩人幾乎不會在同一個房間里會面。有時陶平也會將歌詞寄送給正忙於全球巡演的約翰爵士,而約翰爵士只要接到歌詞,無論多忙碌都會第一時間為這首歌詞進行譜曲工作。
2018年艾爾頓·強在接受[[CBS新聞]]的訪問時說:『我們的寫作方式是隨機的。我們不在同一個房間裡寫作;實際上,我們從未在歌曲上“合作”。』
記者:『你永遠不在同一個房間?』
艾爾頓·強:『不。他給我抒情詩,我走了,我在另一間屋子裡寫這首歌,然後回去給他播放。這樣,它使所有內容保持新鮮。而且,我認為這是我們成功的秘訣- -我們彼此信任。您知道,我們50年來從未有過爭論。』
『那怎麼可能?”』記者問。『做你做的事和你做的事一樣緊密,並且都不吵架嗎?』
『我不知道!對於富有創造力的合作夥伴來說,這在業界是不尋常的,我們甚至也不會存在分歧。』
『艾爾頓,大多數婚姻都沒有。』
『不- 沒有婚姻!』 他笑了。
== 影片 ==
 
{{#evu: https://www.youtube.com/watch?time_continue=8&v=1o9rLDCfO6o
|alignment=inline
|dimensions=640
|container=frame
|description= 1997戴安娜王妃的葬禮現場演唱-(Elton John)-風中的蠟燭/再見英格蘭的玫瑰
作者:Philip Anness }}
 
{{#evu: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RxYmsjaZFCo
==參考==
*[https://parade.com/131322/dotsonrader/elton-john-3/ PARADE\DOTSON RADER ]
*[https://www.cbsnews.com/news/elton-john-talks-stellar-career-and-retirement-from-touring/ CBS新聞]
2,951
次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