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變更

前往: 導覽搜尋

王焕镳

增加 867 位元組, 4 年前
無編輯摘要
'''王焕镳'''即[[王驾吾]]
{{Infobox person| 姓名 =王焕镳[[File:20120906104232-2051239682.jpg|缩略图]]|圖片 = [[File:20120906104232-2051239682.jpg|缩略图|居中|250px|[https://baike.sogou.com/PicBooklet.v?relateImageGroupIds=&lemmaId=55974493&now=http%3A%2F%2Fpic.baike.soso.com%2Fp%2F20120906%2F20120906104232-2051239682.jpg&type=1#simple_0 原图链接][https://baike.sogou.com/v55974493.htm?fromTitle=%E7%8E%8B%E7%84%95%E9%95%B3l 图片来源于搜狗百科]]]|圖片尺寸 = | 圖像說明 = | 出生日期 = | 國籍 = 中國| 别名 = 王驾吾 | 職業 = | 知名原因 = | 知名作品 = 《墨子集诂》《墨子校释》《先秦寓言研究》《万履安年谱》《万斯同年谱》等。 }}王驾吾(1900-1982) ,著名文史学家,名焕镳,号觉吾, [[ 江苏 ]][[ 南通 ]] 人。南京高等师范学堂毕业,曾任江苏省立国学图书馆保管﹑编辑两部主任, [[ 浙江大学 ]] 图书馆馆长, [[ 杭州大学 ]] 中文系主任,浙江省政协常委等职 。1981  1981 年聘为浙江省文史研究馆馆长。   著有《墨子集诂》《墨子校释》《先秦寓言研究》《万履安年谱》《万斯同年谱》等。
==基本信息==
本名 王驾吾
字号 焕镳 觉吾
出生地 江苏南通
出生时 间1900间:1900
== 求学 人物 经历==1920年,考入南京高等师范学校文史地部,1924年毕业于东南大学文史地部。曾先后担任过扬州中学和南京中学国文教师,1927年回母校第四中山大学任助教 。1929  1929 年到江苏省立国学图书馆担任编目工作。
==其他信息==
参与编写《江苏省立国学图书馆藏书总目》34册。还编撰了《明孝陵志》、《首都志》、《中国文学批评论文集》、《明遗民万履庵先生年谱》、《万季野先生年谱》。这部总目分经、史、子、集、方志、舆图、丛书共7部、85类、832目,很便于学者检索,实属创举,为全国图书馆提供了范例。
1936年应老师 [[ 竺可桢 ]] 之聘到浙江大学任教, [[ 抗日战争 ]] 爆发,挈家随浙江大学西迁。二三年间辗转数千里,最后到达 [[ 贵州 ]][[ 遵义 ]] 。   当时国民党反动统治越来越引起人们的愤懑,他常在论文或讲课中隐有讥评。其中最足以代表其政治态度和思想情况的是1945年发表在浙大校刊《思想与时代》上的"春秋攘夷说"。这篇论文根据公羊家"夷夏之辨"的论点,参照宋儒 [[ 胡安国]]"复仇雪耻"的阐述,贯串儒家经典,发挥 [[ 《春秋》 ]] 大义,借古讽今,措辞深微,是针对四维八德不离口的国民党反动政府当局的  抗战胜利后随浙大迁回[[杭州]],继续任教,曾拜国学大师[[马一浮]]门下。 1952年2月全国高等院校调整,浙大文学院等合并建立浙江师范学院。 1958年,浙江师范学院又与新建的杭州大学合并,定名杭州大学。 王驾吾在杭大中文系任教,达30年之久,曾任中文系古典文学教研室主任、杭州大学图书馆馆长,他又领导馆员编了《杭州大学馆藏喜本书目》和《历代名人年谱集目》。 1978年任中文系主任,1981年改任中文系名誉主任。 1961年任研究生导师
抗战胜利后随浙大迁回杭州,继续任教,曾拜国学大师马一浮门下。1952年2月全国高等院校调整,浙大文学院等合并建立浙江师范学院。1958年,浙江师范学院又与新建的杭州大学合并,定名杭州大学。王驾吾在杭大中文系任教,达30年之久,曾任中文系古典文学教研室主任、杭州大学图书馆馆长,他又领导馆员编了《杭州大学馆藏喜本书目》和《历代名人年谱集目》。1978年任中文系主任,1981年改任中文系名誉主任。1961年任研究生导师。 在这一阶段,他的科研工作与教学相为联系,治学重点放在周秦诸子方面 。有关诸子的著作主要有:《先秦寓言研究》、《韩非子选注》、《老子韵读》、《墨子集诂》、《墨子校释商兑》、《墨子校释》、《晏子春秋校释商兑》等,成为清代孙诒让之后的治墨学专家
有关诸子的著作主要有:《先秦寓言研究》、《韩非子选注》、《老子韵读》、《墨子集诂》、《墨子校释商兑》、《墨子校释》、《晏子春秋校释商兑》等,成为清代[[孙诒]]让之后的治墨学专家。 == 人物 贡献==王驾吾从事老、墨、晏三子的校释,是在他七八十岁的最后10年之间不顾风烛残年,不顾10年浩劫后的心有余悸,抱着"日思误书亦是一适"的乐趣,孜孜不倦地埋首著述,终于成书20余万言,为祖国文化事业作出一点贡献。   晚年除了校释工作以外,还主编过 [[ 《大百科全书》 ]] 里先秦文学的条目。   他为浙大教授所撰"张君荫麟传"、"悼亡友故浙江大学教授 [[ 费巩 ]] 烈士文"、" [[ 吴得一 ]] 教授墓志铭"、"明代御倭名将 [[ 任环 ]] 传",及为竺校长代撰的"国立浙江大学宜山学舍记"、"国立浙江大学黔省校舍记"等古文诗歌也是他的心血之结晶。   他一生在文教界工作了整整57年,著书20余部,500万字;桃李满园,对培育人才也尽了很大心力。   他于1961年兼任中国科学院浙江分院语言文学研究室研究员; 1977年任浙江省政协常委; 1982年任浙江省文史馆长。
==评价==
王驾吾于1982年12月病逝杭州,享年83岁。   我国著名教育家、数学家 [[ 苏步青 ]] 挽诗是:"传来噩耗哭秋风,赴召瑶台原是空。建德卜邻离乱里,莫干观瀑畅谈中。毕生事业教鞭在,盖世文章史册封。留得后贤为四化,可怜无计报吾公"。
[[Category:人文社科藝術人物]]
[[Category:历史学家]]
[[Category:治墨学专家]]
14,616
次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