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變更

前往: 導覽搜尋

熊岱平

移除 114 位元組, 5 年前
無編輯摘要
{{Infobox person
| 姓名 = 熊岱平
| 图像 =[[File:熊岱平.jpg|缩略图|居中|250px|熊岱平]]
| 图像说明 = [http://epaper.yzwb.net/images/2015-12/18/B31/res03_attpic_brief.jpg 原图链接] [https://pic.sogou.com/pics?ie=utf8&w=06050700&query=%E7%86%8A%E5%B2%B1%E5%B9%B3 来自360网]
| 出生日期 = {{birth date and age|1977|10|01}}
| 出生地点 = 江西丰城
| 国籍     = 中国  | 别名 =
| 职业     = 画家
| 知名于 =作品在《美术》<br>、《中国书画报》<br>、、《艺术在线》<br>、《中国画品》 <br>
<p style="text-indent:2em;">邵晓峰
<p style="text-indent:2em;">邵晓峰借古开新是艺术史上的一个重要规律,[[中国]]元代画风的奠基人赵孟頫甚至提出“作画贵有古意,若无古意,虽工无益”的口号,由此可见“古”对于艺术创作具有何等重要的意义。
绝俗故远,天游故静。故而亲近传统、关照自然是远离浮躁的捷径,创造的基础也在于此。清恽南田曾说:“作画须优入古人法度中,纵横恣肆,方能脱落时径,洗发新趣也。”可见,得古人之法对于画家创作是至关重要的。而且,自古以来,但凡有成就的艺术家无不善于学习诸家之长而逐渐亲近于与其自性、本性相合的艺术风格。也只有如此,才能做到意在笔先,放胆挥写。然而,“古”又是一把双刃剑,若掉进复古主义的泥潭[[ 不能自拔]] ,自然不可。譬如,清代“四王”是复古的领袖,现在看来,他们颇具自己的追求与风格,然而其[[ 徒子徒孙]] 们不明就里,看不出复古背后的玄机而一味复古,如此一来,尽管一生苦心孤诣,最多只能成为所谓“小四王”、“后四王”之类,其余更多人淹没于历史洪流。画法中,只有虚实中度,内外合操,方能完备。进而大而能小,小而能大,以古为新,尽显艺术家本色,否则,只满足于以古人既定套路[[ 作画]] ,按图索骥,而不思变化与进取,艺事终难以成就。故而,复古与创新是一对矛盾体,头脑清晰的艺术家理应善于认清二者之间的关系。
<p style="text-indent:2em;">近年来显露于画坛的熊岱平就是这样一位游弋于复古与创新之间而发展得有声有色的军旅画家。岱平在山水画上耕耘十余载,其基础与火候已颇具特色。他的创作既不乏苍浑雄厚的煌煌巨制,也有不少俊逸潇洒的情趣小品,其收放之间所显示出的自如已达到了相当层次,值得画界期待。
<p style="text-indent:2em;">对于传统山水,岱平凝聚了巨大耐心,反复追摩黄公望、倪瓒、八大、石涛、四王等画家的作品,有些达到了逼肖的程度。在岱平看来,自己对八大、石涛与四王的大量临习并不矛盾,尽管有人认为清初在野派的八大、[[石涛]]与正统派的四王是水火难容的。其实,传统的诸多高峰,各有益处,均能滋养于我。
<p style="text-indent:2em;">先贤大师的画风多具逸趣,岱平亦好逸格,意与故会,因而在其作品中,对逸格与逸笔、逸墨的追求屡屡跃然纸上。这些年来,他的一些画中还绘有笔致劲爽的高人逸士形象,对逸趣的沉浸呈现了直接的载体。在这类画中,山水、土石、松梅、蕉竹等自然物有时成了[[ 人物的衬托]] ,然而,如此一来,它们得到放逸无羁地表达,这些似乎更能展现岱平艺术探索的本真性情。
<p style="text-indent:2em;">十多年来,军旅生涯造就了岱平脚踏实地的钻研作风,他的信而好古、谦逊爱学、转益多师、[[ 孜孜不倦]] ,使山水艺术上潜移默化地实现了古今交融而清灵华滋。在作品的表达形式上,岱平是以古为新而痛下苦功的;在展现内容上,他是取长补短而追求灵性的。只有如此,传统的形式与内容,章法与笔墨方能焕发新的生机,这些又为日后的厚积薄发奠定了坚实基础,当今的[[中国 ]] 画坛]] 期盼着这样的画家。
<p style="text-indent:2em;">邵晓峰:[[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江苏省 “333工程”中青年学术技术带头人、江苏省徐悲鸿研究会副会长兼秘书长,[[南京林业大学]]美术与设计研究中心主任、教授、硕导。
最具潜质画家熊岱平:南京电视台18频道《文化南京》、南京苍润斋
上传于 2013-02-06 龙湖味稻 订阅
{{#ev:youku|XMzA2MzA4MTY4|alignment=left}}
熊岱平
 
上传于 2011-09-22 飞大鹏展翅 订阅
26,395
次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