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變更

前往: 導覽搜尋

足利尊氏

增加 29,290 位元組, 4 年前
無編輯摘要
{{cleanup|time=2019-08-18T11:29:11+00:00}}{{unreferenced|time=2019-08-18T11:29:11+00:00}}[[File:Taira Shigemori.jpg|thumb|270px250px|原被認為是[[平重盛]]的畫像,近年有疑為足利尊氏畫像的說法。參見[[:ja:神護寺三像|神護寺三像]]。]]
{{japanese|japanese=足利尊氏|kana=あしかが たかうじ|romaji=Ashikaga Takauji}}
 '''足利尊氏'''([[1305年]]-[[1358年]]),[[室町幕府]]的第一代将军。幼时名 ''' 太郎 ''' ,元服后名 ''' 足利高氏 ''' 。[[鐮倉幕府]]滅亡后,由[[后醍醐天皇]]赐名为尊氏。 [[File:足利尊氏1.jpg|缩略图|左|[65380cd79123dbdbbd0baf345982b2b78091?fr=lemma&ct=single#aid=0&pic=cb8065380cd79123dbdbbd0baf345982b2b78091 原图链接]足利尊氏:[[室町幕府]]的第一代将军。幼时名'''太郎''',元服后名'''足利高氏'''。]]==概述==
出生於[[下野国]](今[[栃木県]]),其父为[[足利貞氏]],母親是[[上杉清子]],其弟为[[足利直義]]。
[[1333年]],协助[[后醍醐天皇]]参加[[元弘之乱]]攻破[[京都]]的[[六波羅探題]]。以(中先代之乱)的叛乱(建武新政)在契机。通过[[凑川之战]]击败[[楠木正成]]、[[新田義貞]],[[1335年]],出任[[征夷大将军]],並創立室町幕府。其晚年,足利家内部发生[[观应之乱]]。[[1358年]]病故。
 
足利一族本是河内源氏义家流嫡系子孙,北条氏执权之职后,足利氏备受屈辱。正庆二年(1333年),足利尊氏受镰仓幕府之命出征,之后受后醍醐天皇之命明确宣布讨幕,一举攻下京都六波罗府,灭亡镰仓幕府。建武政权建立后,后醍醐天皇对尊氏的权力加以种种限制。尊氏与 建武政权之间的裂痕进一步加深。建武二年(1335年)七月,“中先代之乱”爆发,原镰仓幕府执权北条高时之子北条时行举兵攻入镰仓。足利尊氏率军与其弟足利直义会合,大破镰仓军。此后,足利尊氏占据镰仓,拒不回京。建武三年(1336年),率军攻入京都,拥持明院统丰仁亲王为光明天皇,改年号为延元元年,并受封征夷大将军,在京都室町开府。后醍醐天皇已逃入吉野,并建立了南朝,与室町幕府相对抗。直到第三代将军足利义满执权时,才将两朝统一。
 
由于足利尊氏在镰仓反叛后醍醐天皇,后来又攻入京都流放天皇,因此被水户学的儒学学者们当做逆贼。江户时代德川光圀在编纂《大日本史》时,将他列入逆臣之中。明治时代后,由于受到皇国史观的影响,足利尊氏被日本政府当作逆贼。但二战以后日本人的历史观出现了变化,部分历史学家对其作出了肯定评价。
 
==人物生平==
 
===奇将诞生===
 
足利尊氏一族本是河内源氏义家流嫡系子孙,自北条氏得到镰仓幕府执权之职后,足利氏备受屈辱。传说足利氏先祖足利义家曾有遗书,希望自己的第七代孙取得天下,以雪屈辱之恨。可是,到第七代孙足利家时(即尊氏的祖父)之时,未能实现先祖遗言。一天,家时祈求八幡菩萨,愿他的三代子孙中能有人实现先祖的遗愿,然后,含恨剖腹自杀。
 
嘉元三年(1305年),足利高氏出生,他是足利贞氏的次子,初名高氏,幼名又太郎。母亲是上杉清子,同母弟是足利直义(初名高国)。足利尊氏的出生地有两种说法,一种是丹波国八田乡梅迫(现京都府绫部市梅迫町)被称为“尊氏诞生之井户”,另外一种是镰仓。《难太平记》记载道,尊氏出生时出现奇瑞,即在新生儿初次洗澡的时候,飞来二只青鹪,一只停在尊氏的左肩,一只停在勺柄。
足利尊氏由于兄长左马助高义的夭折,虽然是庶出之身最终成为嫡子,元应元年(1319年)十月,十五岁的时候,叙任从五位下治部大辅。元应二年(1320年)九月,辞去治部大辅,以后称为前治部大辅。不
久迎娶北条氏一门赤桥久时的女儿赤桥登子(镰仓幕府最后的执权北条守时的妹妹)。
 
===出仕镰仓===
 
镰仓幕府末期,北条高时担任执权,而政治实权由内管领长崎高资掌握,因为他随心所欲专断妄为,使得政治混乱,御家人的不满日益高涨。另一方面,朝廷在13世纪中叶以后,皇统分裂为持明院统和大觉寺统两统,围绕皇位的继承产生的激烈对立一直持续着。镰仓幕府为了解决这个问题采用两统交替即位的方式,但是两统的对立依然存在。
 
文保二年(1318年),大觉寺统的后醍醐天皇即位。后醍醐天皇趁着父亲后宇多法皇停止院政的时机,计划改革政治,设立记录所,起用人才,开始亲政。关于皇位的继承,被决定为在天皇之后是兄长后二条的皇子邦良亲王,接着是持明院统的量仁亲王(光严天皇),两派各自出谋划策推动幕府催促后醍醐天皇尽早退位。后醍醐天皇在这样的形势中,为了安定自身的皇位,也为了实现以天皇为中心的政治理想,同时受到多年来学习的宋代儒学的名分思想的影响,痛感必须打倒镰仓幕府,于是和近臣们密议讨幕的计划。此计划在正中元年(1324年)被发现,在幕府的干预下失败,史称“正中之变”。此后后醍醐天皇打倒幕府的意志不曾动摇,继续拉拢奈良和睿山的僧兵等,积极准备讨幕的工作。
 
元弘元年(1331年),天皇等人的预谋再次被幕府察觉,以日野俊基为首,文观、圆观、忠圆等主谋者被抓。后醍醐天皇在同年八月逃到大和的笠置举兵。以河内的楠木正成在赤坂城举兵,各地出现相继举兵的情况。接到天皇举兵的通知的幕府,于九月二日下令出兵镇压,幕府军从五日到七日离开镰仓出发。足利尊氏在九月五日失去父亲足利贞氏,佛事尚未结束就接到动员令。一般认为此事在尊氏的心中深深地刻上对北条氏的憎恶。不久北条大军将后醍醐天皇的藏身处笠置城攻陷,天皇被抓,神器也被幕府交付给由幕府拥立的光严天皇(量仁亲王)。足利尊氏等西上军于十一月返回镰仓。
 
元弘二年(1332年)三月,后醍醐天皇被流放于隐岐,事件的主谋们也受到处分,元弘之乱到此结束。然而同年末,赤坂城落城时消失踪影的楠木正成在千早城,后醍醐天皇的皇子护良亲王在吉野,相继举兵。进入元弘三年(1333年),播磨的赤松则村举兵等,倒幕势力在各地再次蜂起。后醍醐天皇在闰二月逃出隐岐,被伯耆的名和长年迎接到船上山,向各地的武士下达纶旨呼吁讨伐幕府。幕府得报,决定派遣大军,任命北条一门的名越高家、足利尊氏为大将使之上洛。
 
===反戈倒幕===
 
足利尊氏遵从镰仓幕府的要求,写下没有异心的起请文,以其妻赤桥登子、四岁的嫡子千寿王([[足利义诠]])为人质。三月二十七日,隐藏着对北条氏的不满,带领一族、被官以下三千余骑离开镰仓。在途中的三河国,向一族的吉良贞义咨询举兵之事,吉良贞义认为这时候讨幕也算很晚,劝说足利尊氏背叛幕府,同时在近江国镜之驿,细川和氏和上杉重能向足利尊氏宣布后醍醐天皇下达的纶旨,催促足利尊氏举兵。
 
四月十六日进京后,为了作好举兵的周全准备,等待时机。《太平记》记载,足利尊氏到达京都的次日,派遣使者到伯耆向后醍醐天皇表明归顺,要求下赐讨伐朝敌的纶旨。二十二日,秘密向上野国的同族岩松经家送出追讨北条氏的内书催促举兵。足利尊氏在二十七日根据六波罗探题的军议,出京向山阴道的伯耆进发。当天山阳道的大将名越高家与赤松则村交战,败死。于是足利尊氏终于下定决心,进入丹波国篠村着阵。同日向陆奥的结城宗弘、信浓的小笠原贞宗、石见的益田、岛津周防五郎三郎、野介高太郎等各地武士发出军势催促状,通过敕命呼吁合作,要求他们成为协助后醍醐天皇的伙伴。二十九日,向大友贞宗、阿苏惟时、岛津贞久等九州豪族发出密书也要求合作。
 
足利尊氏的举兵按照以前的说法是四月二十九日,当天足利尊氏在篠村八幡宫的社前旗扬,在同社献上愿文进行祈祷。此说的根据是篠村八幡宫存在足利尊氏的元弘三年(1333年)四月二十九日付愿文,而今枝爱真对愿文进行调查研究后,确定是后世的伪作。
 
===进取京都===
 
足利尊氏举兵后一段时间等近国武士的聚集,五月七日,大举攻进京都,之前抵挡住赤松军攻势的六波罗军终于失守,六波罗失陷。足利尊氏立刻设立奉行所维持京都的治安,同时各国的武士大多进入足利尊氏的旗下,足利尊氏成为了代替六波罗探题的新势力。
 
关东方面,上野的新田义贞在五月八日举兵,二十一日攻进镰仓,翌日,激战结束,镰仓终于失陷,北条高时以下自杀,镰仓幕府灭亡。之前逃出镰仓的尊氏的嫡子千寿王,在五月九日于武藏国与新田义贞集合,参与进攻镰仓。《[[太平记]]》记载由于千寿王的参加,加入讨幕军的人数逐渐增加。《梅松论》记载,镰仓陷落后,从属新田义贞的并不比千寿王旗下的多。事实上根据常陆的武士大冢员成的申状,大冢员成在镰仓战役的时候,“承及若御料(千寿王)御座之由,御方驰参”,在新田一族大馆幸氏旗下作战,此后的六月一日对千寿王的居所二阶堂的后山的阵屋勤仕,从这些可以看出足利氏的动向对武士们的去就起到很大的影响。
 
应永三十三年(1426年)七月日付的岩松满长代官申状记载,北条氏追伐之事为足利尊氏下赐御教书以满长的曾祖父岩松经家和新田义贞为两大将。关于新田义贞的举兵,除了新田义贞的自身意愿之外,还有足利尊氏的劝诱。新田义贞之所以能够集结大军,不能不提到足利尊氏对武士的号召力。
 
足利尊氏占据京都之后,马上让细川和氏兄弟东下,收拾北条氏灭亡后的混乱,同时控制镰仓。足利尊氏的举兵导致庶长子竹若的牺牲。在伊豆山的竹若知道父亲的举兵,与叔父密严院别当觉遍,加子基氏之子等秘密上洛,在途中的骏河国被幕使发现遭到杀害。同国的宝树院(废寺)为其菩提所。
 
===建武新政===
 
光严天皇在幕府灭亡时被废,六月五日,后醍醐天皇归还京都,所谓的建武新政就此开始。足利尊氏在同日被容许内升殿并担任镇守府将军,十二日叙任从四位下左兵卫督,其弟足利直义也成为左马头。八月
五日,足利尊氏升叙从三位兼武藏守,并得到天皇下赐偏讳,将“高”字改为“尊”字。当时作为对打倒幕府有功的将士的赏赐,足利尊氏与足利直义分别得到三十所、十五所的所领、所职。
 
后醍醐天皇在新政之始,恢复记录所审议重要政务,设立恩赏方、杂诉决断所,分别处理赏赐问题和所领诉讼。这些机关的职员,除了在杂诉决断所半数左右为武士之外,大部分是公家。在记录所和恩赏方的武士只有楠木正成、名和长年等数名。虽然足利尊氏被赐予极高的官位,但是并没有处于政治中枢。相当于统辖武士和警备皇宫的武士所头人的地位也被给予新田义贞的一族。足利氏方面,仅仅是被官高师直、上杉宪房担任杂诉决断所的职员。
 
新政府在地方并设国司与守护,由对打倒幕府有功绩的公家和武士担任。足利尊氏成为武藏的国司守护兼上总的守护。北畠显家与足利尊氏被任命为武藏守的同日成为陆奥守,十月奉义良亲王(后村上天皇)陆奥下向,相当于奥羽两国的行政,负责牵制足利氏在关东的势力,与足利尊氏方对抗。十一月,足利直义也受到相模守的任命,十二月,奉成义亲王下向镰仓,成功将关东十国置于管辖之下,于是足利氏在关东的地位越发巩固。
 
===反叛朝廷===
 
建武新政府在初政政策上出现诸多失误。赏赐方面,辜负了武士们的期待,结果武士对新政越来越失望,希望复兴武家政治的武士变得越来越多。如此形势下,公武之间产生激烈的对抗。作为代表,担负武士们的众望的足利尊氏与对足利尊氏抱有警戒心的护良亲王的对立表面化。护良亲王谋划袭击足利尊氏,等待时机,由于足利尊氏用强大的兵力守卫自身,护良亲王的计划未能成功。建武元年(1334年)十月,
足利尊氏对后醍醐天皇施加强大压力,于是后醍醐天皇向足利尊氏屈服,下令捉拿护良亲王。翌月,护良亲王被护送到镰仓的东光寺幽闭。
 
建武二年(1335年)七月,[[北条高时]]的遗子[[北条时行]]在关东举兵,对新政不满的近国武士们聚集,很快就成为极大的势力。时行带领大军迫近镰仓,足利直义迎击,战败,之后杀死幽闭中的护良亲王,奉成良亲王西走。足利尊氏接报,向朝廷请求让自己东下讨伐北条时行,并要求担任征夷大将军和诸国勿追捕使。然而得不到敕许,结果成良亲王成为征夷大将军。如此足利尊氏没有得到朝廷的准许,在八月二日离京,在三河国与足利直义之势合流,在各地击破叛军陆续前进,十九日收复镰仓。此即中先代之乱。足利尊氏对诸将进行赏赐,并停留于镰仓。
 
四月三日,足利尊氏让一色范氏等在九州留下,率领少二、大友等九州势离开博多。途中与中国、四国势会合,在备后的鞆兵分两路,足利尊氏从海路,直义取陆路向东进发。同月二十五日,在兵库和田岬击败新田义贞军,在凑川之战全歼楠木正成的军队。后醍醐天皇在二十七日逃往比叡山,二十九日足利直义的军队进入京都。足利尊氏也在六月十四日奉光严上皇及其皇弟丰仁亲王进京,八月十五日亲王在没有神器的情况下即位成为光明天皇。
 
之后两军也持续交战,后醍醐天皇侧由于名和长年等人的战死,败势逐渐变浓。天皇命令新田义贞奉恒良、尊良两亲王前往北陆,自己则于十月十日按照足利尊氏之前的邀请返京,十一月二日,授予光明天皇神器。如此建武新政在仅仅二年半后就宣告结束。
 
===室町开府===
 
建武二年(1335年)十一月七日,足利尊氏公布二项十七条的建武式目,向天下宣布幕府的复兴同时出示今后施政的基本方针。幕府的组织大体上从建武三年(1336年)到四年(1337年)得到确立。足利尊氏在期间得到北朝的委任,叙权大纳言,历应元年(1338年)八月十一日就任征夷大将军,同日位阶进入正二位,如此室町幕府正式成立。后醍醐天皇在建武三年(1336年)十二月二十一日秘密逃出京都,潜行至大和吉野,开设朝廷南朝与足利尊氏拥立的京都朝廷北朝对抗。如此两个朝廷和两个年号并立的南北朝六十年的内乱就此开始。后醍醐天皇呼吁全国讨灭足利氏,派遣皇子、诸将在各地努力扶植收复京都的势力。作为对应,足利尊氏任命一族为守护配置于各国,关东、九州等前代以来的有力豪族拥有守护职的地方设置关东管领、九州探题与南朝势力对抗,以之做为全国支配的布局。
 
两军的战斗在各地展开。北陆方面,新田义贞进入金崎城,与本据地上野、越后联络开始活动。重视事态的足利尊氏让越前守护斯波高经、若狭守护斯波家兼兄弟负责对付新田义贞,并派执事高师直之弟高师泰作为后援。高师泰等在建武四年(1337年)三月,攻陷金崎城,尊良亲王自杀,恒良亲王被捕。斯波军在此后与新田军激战。历应元年(1338年)闰七月的藤岛之战,新田义贞败死。奥州方面,北畠显家受到足利军的猛攻不得不放弃多贺国府。建武四年(1337年)正月,转移到伊达郡的灵山,由于后醍醐天皇的命令再度踏上西上之途。同年八月,带领十万精锐出发。十二月导致在镰仓辅佐足利义诠的的斯波家长败死。历应元年(1338年)一月,到达美浓。于是足利尊氏派遣高师冬防御显家军,高师冬的军势在同国青野原大败。北畠显家军自此南进伊势,经伊贺向奈良进发,准备进攻京都。对此足利方的高师直率大军南下,二月,在般若坡击破北畠显家军,连战之末的五月,北畠显家在和泉石津败死。
 
北畠显家、新田义贞的相继阵亡,对于南朝方来说是极大的打击。后醍醐天皇为了挽回颓势,采用再次派遣皇子到各地的策略。同年九月,怀良亲王作为征西大将军下向西国,义良、宗良两亲王与北畠亲房及其次子北畠显信等下向东国。伊势出航的义良亲王一行,在途中遭遇暴风雨,义良亲王(后村上天皇)被吹回伊势,宗良亲王漂至远江国,只有北畠亲房成功到达目的地常陆。进入常陆的北畠亲房为争取南朝的据点而奋斗,不久由于关东执事高师冬的东下逐渐受到压迫。康永二年(1343年)十一月,北畠亲房含恨返回吉野。自此之后,后醍醐天皇在历应二年(1339年)得病,八月十六日在吉野结束一生,义良亲王即位,也就是后村上天皇。
 
足利尊氏接到后醍醐天皇驾崩的通知后,十分感慨,立刻停止幕府的杂务沙汰七天表示哀悼之意。同年冬,为了吊唁天皇的菩提,在洛西之地创建天龙寺。历应四年(1341年)七月同寺竣工之时,足利尊氏与足利直义一起出席,亲自负责着土。
 
===观应扰乱===
 
自此南朝方逐渐丧失势力,贞和四年(1348年)正月,[[楠木正行]]在河内的四条畷败死,后村上天皇也逃往奥地的贺名生,南朝完全成为徒有其名的存在。此时足利方出现足利尊氏与足利直义兄弟的不和,发生内部纠纷(即观应之扰乱),足利尊氏也因此一时向南朝投降。当时室町幕府中,足利尊氏将政务委托给足利直义管理,自己则以武士的栋梁的身份君临天下。日本历史学家佐藤进一,将这种状态称为由尊氏掌握主从制支配权和直义拥有统治权的“两头政治”。然而不久幕府内部就引起了争斗。以高师直为首的反直义派与直义发生了强烈冲突。足利尊氏最早持中立态度。贞和五年(正平四年,1349年),高师直一派袭击了足利直义。直义逃往尊氏的邸宅中避难,但[[高师直]]包围了尊氏的邸宅,要求直义隐退。结果足利直义被迫出家退隐。尊氏也在此次事件中扮演积极的角色。
 
足利尊氏让自己的嫡子义诠从镰仓回到京都,代替直义之位,行使政务;次子基氏则代替义诠之位,封为镰仓公方,在东国设置镰仓府。直义退隐后,其犹子足利直冬(也是尊氏的庶子)在九州扩大了直义一派的势力,观应元年(正平五年,1350年),足利尊氏出兵中国地方,讨伐直冬。足利直义趁机逃出京都并向南朝投降,桃井直常、畠山国清等直义派武将也纷纷追随。直义势力强大,义诠战败,逃出京都。从京都回军的足利尊氏在打出滨之战中大败。尊氏以胁迫高师直、高师泰兄弟出家并流放外地为条件,与足利直义达成和解。次年足利尊氏与足利直义达成和议。足利尊氏让上杉能宪押解高师直一族流放外地,但由于杀父之仇的缘故,能宪在途中私自处决了高师直一族。
 
足利直义回到了幕府,管理政务,由足利义诠担任其副手。尊氏和义诠以讨伐谋反的佐佐木道誉、赤松则祐为由亲自出兵近江、播磨,实际上是就讨伐直义、直冬的问题同南朝方面进行讲和。得知此事的直义经北陆道逃往镰仓。同年十月,足利尊氏同南朝讲和,废除了北朝朝廷,向南朝投降,史称正平一统。同时尊氏率军讨伐直义,进入东海道,在骏河萨捶山(今静冈县静冈市清水区)、相模早川尻(今神奈川县小田原市)等战役中击破直义,逮捕了足利直义并将他关押在镰仓。观应三年(正平七年,1352年)二月,足利直义突然死去。
 
就在足利尊氏离开京都的时候,南朝方面撕毁了和约,进攻室町幕府。宗良亲王、新田义兴、新田义宗、北条时行等支持南朝的军队袭击了尊氏,尊氏退往武藏国,但马上就反击并压制了关东的南朝势力,回到京都。此后足利直冬进攻京都,最终被击败,逃往九州。文和三年(正平九年,1354年)直冬曾一度夺下京都,但次年就被尊氏收复。尊氏欲亲自讨伐直冬,但在延文三年(正平十三年,1358年)四月三十日背上长了肿瘤,在京都二条万里小路第逝世,享年54岁。遗骸被埋葬在洛北衣笠山的等持院。法号为等持院殿仁山妙义。关东方面则称为长寿寺殿,由尊氏创立的镰仓长寿寺是他的菩提所。相当于百筒日的同年八月十一日,足利庄的鑁阿寺大御堂为了祈冥福而进行曼荼罗供。
 
===两朝一统===
 
足利尊氏死后,室町幕府的主人变为其子足利义诠。延文三年(1358年)十二月十八日,足利义诠就任征夷大将军。足利义诠死后,足利义满继承征夷大将军之位,由于将军义满年幼,细川赖之首先必须使将军的地位绝对化,才能稳定幕府。作为开始,赖之就任管领不久,首先颁布五条禁制,纠正幕府内的纲纪,同时利用义满的元服的仪式、判始、诸社参拜等提高将军的权威,举行极为威严盛大的仪式 [18] 。
作为对南朝的战略,细川赖之引诱被南朝孤立的和平论者楠木正仪,应安二年(1369年)二月成功让正仪归顺幕府。明德三年(1392年)闰十月,南朝的后龟山天皇还幸京都,向北朝的后小松天皇进行让国仪式,授予神器,实现两朝的合一。如此室町幕府成为支配全国的统一政权。
 
==主要成就==
 
===推翻镰仓===
 
[[元弘之变]]结束后,倒幕的浪潮并未因后醍醐天皇的失败而结束。元弘二年(1332年),河内的[[楠木正成]]联合延历寺天台座主尊云法亲王在吉野、赤坂一带举兵,并发布倒幕纶旨。很快,播磨豪族赤松则村、肥后武士菊池武时等相继相应。在镰仓幕府近百年的历史中,作为当时有力御家人中与嫡流血统最近的足利氏,却长时间屈从于平氏庶流的北条氏,这对于注重名誉、血统论的武士来说可算是奇耻大辱。于是,足利尊氏开始审时度势的考虑自己的从属问题了。在倒幕运动一浪接一浪来临后,足利尊氏的想法也发生了改变。
 
京都,情况已是十分严峻。四月二十三日,足利尊氏与军中另一大将名越高家兵分两路离开京都,分别取道山阴、山阳两道进攻船上山。不久名越大败于赤松军,大将高家战死。足利尊氏得到消息后,率军来到了丹波筱村八幡宫,在这里,足利尊氏正式举起了倒幕勤王的大旗。举兵后,足利尊氏一行人屯兵丹波,开始向全国豪族发送秘文,相邀举兵。由于足利家有力御家人的地位,对北条氏不满又无独自起兵实力的诸豪族都对其寄予厚望,一时间久下,长泽,山内,志知予,芦田,余田,酒井,波贺野,小山,波波伯部等当地豪族纷纷聚集至尊氏麾下,加上举兵时跟随其倒幕的幕府士兵,足利尊氏聚集了二万三千余人。五月七日,足利尊氏开始向六波罗发动进攻,大军经丹波、丹后进入嵯峨,不久进攻京都。在细川和氏的进言下,足利尊氏采取了不追杀溃退逃兵的方针,这使得一大批败兵和不对六波罗的存续保有幻想的武士加入了足利尊氏方。
 
天皇回京后,开始对诸位倒幕功臣论功行赏。其中在关键时刻反戈一击的足利尊氏被立为首功,领武藏、下野两国国守兼镇首府将军。后醍醐还将自己名字“尊治”中的“尊”字赐予尊氏。
 
===建立幕府===
 
建武新政存续了短短一年左右,问题就骤然增加,在混乱局面下,北条氏的残党纷纷起事,妄图复兴武家政权。后足利尊氏未得天皇批准自封征东将军,领兵前往三河与直义会合。足利尊氏在行军途中收编了大量当地武士团,并且对于投诚者全部宽大处理,这样足利尊氏的军容便日日扩大。
 
在足利尊氏的强攻下,镰仓很快陷落,时行再次遁走信浓。后醍醐得知后,意识到足利尊氏的实力即将增长到自己无法控制的地步。足利尊氏拒不回京,开始在镰仓自行封赏诸将。在以往武家政权树立的过程中,公家虽在一定程度上加以了阻挠,但由于手中不掌握军队,所以无法阻止武家政权的建立。很快,在足利尊氏不接受令旨的消息传回京都后,朝廷便以反逆罪下达了足利尊氏讨伐令。后足利尊氏击败了新田义贞和楠木正成等人。
 
在显家、义贞阵亡后,南朝的势力已无法与北朝相提并论。在足利尊氏看来,结束两朝并立的时间很快就要到来。于是,历应元年(1338年)八月十一日,光明天皇授予足利尊氏征夷大将军一职,使其得以再次建立武家政权,按镰仓幕府的前例,新政权以政务中心所在“室町”为名,室町幕府从此建立。新幕府的政治体系基本和镰仓幕府相似,但身为将军的尊氏却将其权力一分为二,尊氏自己仅掌握军事指挥权和恩赏权,政务处理和诉讼裁决权则交给了弟弟直义。其后在地方统治方面,尊氏沿用了建武政权的体制,设立了管辖关东十国的关东管领(日后关东公方的前身,与同期的关东管领性质不同)这种相对独立的“小幕府”机构,可以说是尊氏、直义兄弟实行双头政治的延续。
 
==人物评价==
 
正面评价
 
从足利尊氏广修寺院,传播[[佛法]]来看就能了解,他其实是一个内心很善良的人,即使在谋反后,后醍醐的讨伐令旨一到,足利尊氏就有弃械出家的想法,自此也可看出,足利尊氏即使运道再强,能力再大,他也是一个普通人,一个仍对天皇报有敬意的人,只是身在乱世,身不由己,足利尊氏作为武士们的领头人,他要想的是武士们的活路,因此他不得不为手下们及自己的利益背上逆臣的骂名。
 
再看足利尊氏的性格,不似[[高师直]]般激进,不似[[足利直义]]般坚定。在军势不利时,他会绝望到想切腹逃避;面临重大抉择时,他会摇摆不定。由此看来,足利尊氏的崛起,倒似曾刺杀足利尊氏未成的长尾弹正所说“尊氏公乃天佑之人也”。其实他跟本不是所谓天神指定的救世主,而他具有一颗“日本人的心”。战场上勇猛嗜杀,战场下又有着一颗慈悲之心。或许正是由于足利尊氏有着正统日本人的“心”,才会受到武士们的拥戴,从而走上了霸者之路,一条宿命之路。
 
负面评价
 
足利尊氏获得“征夷大将军”的称号,但他们的权力始终只限于京都及其近郊。在日本其他地区,地方封建主为控制尽可能多的土地而你争我夺。结果,是大地主即"大名"的兴起。16世纪初,这样的大名有几百个,他们都企图获得统治全日本的霸权。
 
江户时代,由于德川氏乃是新田氏的后裔,对足利尊氏自然无甚好评。到了明治年间,由于军国主义的利用,楠木正成被赞扬为“忠君爱国”的“军神”,而足利尊氏则被打成了犯上的“逆贼”,成了十恶不赦的罪人,甚至为其辩护的官员也被解职。二战结束后,足利尊氏才同新选组等被过度丑化的事物一起被正名。
 
==轶事典故==
 
足利尊氏在这一年(1336年)五月的“凑川之战”中击败了楠木正成,掌握了天下霸权。就在向清水寺敬献祈祷文的两天前,他又让光明天皇作为北朝的天皇即位。此时应该是足利尊氏的“全盛时期”了。然而,足利尊氏的心情却并不好。他是躁郁循环气质(即情绪高昂时的狂躁状态与情绪低落时的抑郁状态交错出现),此时正处于严重抑郁的状态。笃信宗教的足利尊氏真心实意地想要出家,并将权力移交给弟弟足利直义。但足利尊氏没有隐遁,而是把自己一部分的权力交给了足利直义。冷静且理性的足利直义与胸襟开阔的足利尊氏这一对性格形成鲜明对比的兄弟俩携手合作的关系很好,但他们因各自手下都聚集有武将,隔阂不断加深。
 
观应元年(1350年),足利尊氏与足利直义的对立发展到了无可挽回的地步。这就是“观应骚乱”。两年后的观应三年(1352年)一月,二人在萨埵山(位于今静冈市)兵戎相见,足利尊氏获胜。足利直义被幽禁于寺庙,并在二月二十六日突然离世。描写南北朝动乱的《太平记》写道:“有传言(足利)直义乃为(足利)尊氏所毒杀。”学者也大多认同毒杀说。
 
==后世纪念==
 
足利尊氏的墓所有两处。一处位于京都府京都市北区万年山等持院;另一处位于神奈川县镰仓市白龟山长寿寺。
==家族==
129,626
次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