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變更

前往: 導覽搜尋

梁遇春

移除 168 位元組, 4 年前
無編輯摘要
| 图像 =[[File:梁遇春2.jpg|缩略图|梁遇春2]]
| 图像说明 =[http://img.caixin.com/2016-04-01/1459510991863330.jpg 原图链接] [https://pic.sogou.com/d?query=%C1%BA%D3%F6%B4%BA&mode=1&did=2#did1 来自360网]
| 出生日期 = {{birth date and age|1906|01|01}} <!-- 逝世用: {{Birth date|1932|01|01}} --> 年1月1日
| 出生地点 =福州
| 逝世日期 = {{Death date and age|1932|01|01|1906|01|01}} <!-- 死亡 年1月1 期在前, 出生日期在后 --> | 逝世地点 =
| 国籍 =中国
| 职业 =语言学家,散文家
| 知名于 =散文 <br>
}}
 
== 简介 ==
<p style="text-indent:2em;">梁遇春(1906~1932),[[福建闽侯]]人,别署驭聪,又名秋心,民国散文家,1906年出生于福州城内一个知识分子家庭,1918年秋考入[[福建省]]立第一中学(今福州第一中学)。
1、"小丑"式的审美认同倾向
 
<p style="text-indent:2em;">德国接受美学研究学者耀斯在他的《审美经验与文学解释学》中对审美经验进行了阐释,其中有一个重要的概念"角色距离",这种内心的距离起源于游戏的审美态度,是一种以个人自由意志来处理原来必须一本正经地办理的事情的能力。
2、与生俱来的悲剧感
 
<p style="text-indent:2em;">梁遇春的[[散文创作]]可以说是一种率性而为的青春写作,"青春写作"是一个含糊的,界定不清的归类,在这里的含义不仅仅是指写作者的年轻,更是指创作过程中特有的风格不成熟,思想尚且庞杂混乱的探索阶段。辛弃疾说少年是"为赋新辞强说愁",迷茫和感伤是大多数青春写作所带有的色彩,而梁遇春散文中的那种悲剧感却是与生俱来的,那种看待生命的独特视角和对宇宙万物的置疑感慨已经超出了一般的情绪宣泄,这一点从他的[[《人死观》]]、《泪与笑》、[[《破晓》]]、《黑暗》、《春雨》等文章中可以明确感知,可以说,梁遇春的幽默,正是基于一种骨子里的忧伤。
(1)"火"的意象
 
<p style="text-indent:2em;">梁遇春对"火"有着一种独特的迷恋,他写给[[徐志摩]]的悼文题目即为《吻火》,他本人也经常独自坐在火炉旁边,静静地凝视面前瞬息万变的火焰。他希望自己来生能做一个波斯人,因为"他们是真真的智者,他们晓得拜火。"而即使是没有钱买烟,他也会拿一匣的洋火一根根擦燃来"解这火瘾",(《观火》)可见其对火的[[痴迷]]。
(3)对"泪"的肯定
 
<p style="text-indent:2em;">[[梁遇春]]从不认为流泪是一件值得羞愧的事,他对痛哭的人怀有一种温暖的同情,因为能感受到痛苦比全然麻木要好得多。他说:"泪却是肯定人生的表示……我每回看到人们的流泪,不管是失恋的刺痛,或者丧亲的悲哀,我总觉得人世真是值得一活的。"([[《笑与泪》]])把"流泪"这种源于悲痛的反映作为对人生进行肯定的一种标志,足可见梁遇春性格里那种[[与生俱来]]的悲剧感。
<p style="text-indent:2em;">(梁遇春的散文大多数属于"妙手偶得之"之作。他在《醉中梦话(一)》中曾专门以"做文章同用力气"为题写过一段专述,陈述自己的做文观。他觉得胡适之所说的"做文章是要用力气的"未免太正而不邪了,费力气如果是为了矫饰堆砌以迎合读者,还不如随手记下的随笔日记来得[[真实自然]]。"可见有时冲口出来的比苦心构造的还高一筹。" 然而梁遇春主张的随兴写作却并非指不加构思信口胡说,他赞赏的是一种在吃透技巧后的游刃有余状态,"卖力气的理想目的是使人家看不出卖力气的痕迹。"这也就是要先有"妙手",才能把偶然迸发的灵感化为精妙作品。而梁遇春写作的随兴也可在他的很多散文中找到痕迹,如他在谈做文章同力气时引用一个记不清姓名的英国作者的话,就直接打个括号说:"名字却记不清了",引了一段英文,又在后面打个括号说:"句子也记不清了,大概是这样吧",丝毫没有为了使文章显得更加完满而细查引文出处的打算;在《醉中梦话(二)》中第四篇干脆就以"这篇是顺笔写去,[[信口开河]],所以没有题目"为题,尽显其率性而为的做文态度。虽然看来似乎稍欠严谨,但却正显示了梁遇春的真实个性(他曾说自己是一个多愁善感有于而热情不足的人)。
<ref>[http://bbs.tianya.cn/post-no16-116044-1.shtml 说说梁遇春,说说好散文,天涯论坛 2007-04-22] </ref>
 
2、矛盾的言论才是真挚的
 
<p style="text-indent:2em;">(梁遇春既然认为矛盾是宇宙的根本原理,自然是不会在文章中掩饰自己内心种种矛盾混乱的想法。他在《一个"心力克"的微笑》里谈到人们为何要做"心力克"时说到了自己对于人世的许多苦衷。"自己呢,没有冷淡到能够做清闲的观客,[[隔江观火]],又不能把自己哄住,投身到里面去胡闹一场,双脚踏着两船旁,这时倦于自己,倦于人生,这怎么好呢?",他拿排架子来比人生,"比如,有人排架子,有人排有架子的架子,有人又排不屑计较架子有无的架子,有人排天真的架子,有人排既已世故了,何妨自认为世故的架子,许多架子合在一起,就把人生这个大虚空筑成八层楼台了,我们在那上面有的战战兢兢走着,有的昂首阔步走着,终免不了摔下来,另一个人来当那条架子了。"这种对命运人生的看透或多或少包含了些无奈,但不妨碍梁遇春继续冒着摔下的危险努力构建他自己的[[八层楼台]],因为他无法说服自己退观一切。就像他自己说的那样:"天下只有矛盾的言论是真挚的,是有生气的,简直可以说才算得一贯。矛盾就是一贯,能够欣赏这个矛盾的人们于天地间一切矛盾就都能澈悟了。"(读梁遇春的散文,不论是早期的青春冲动、少年意气,还是后来的略带沉重,[[沧桑之叹]],都不会让人觉得平淡如水,他就是一个生命旅途中的流浪汉,举杯对月,入火而舞。而对于他散文中存在的不足,台湾一位文人这样评论:"作者由于年轻、涉世未深,因此生命的历练,并未达深刻沉练的地步,文章的表现也并非完美无缺。然而,我们却可以从字里行间,一窥他努力经营生命的深刻与幽默的企图。对如此[[天才横溢]]的作者的作品,我们是可以用更宽容的眼光来欣赏的。"的确,在短暂的生命中,这个蹈火者散发的[[能量]]和热度,已足以令我们出汗。
== 相关视频 ==
26,395
次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