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變更

前往: 導覽搜尋

蒋先云

增加 44 位元組, 4 年前
無編輯摘要
| 职业 = 军人
}}
<big>'''蒋先云'''</big>(1902—1927), [[ 湖南 ]] 省新田县大坪塘乡大坪塘村人。在众多有名无名的英雄烈士中,那威名赫赫、战功赫赫的蒋先云,他是红透了黄埔的一期高才生,以其卓越的才能,成了国共两党合作与交往的桥梁。在承上启下,出谋定计,沟通信息和促进团结合作,发挥过无可代替的作用。
蒋先云,1919年参加“五四运动”,1921年相继加入中国社会主义青年团、 [[ 中国共产党 ]] ;1922年与李立三、刘少奇等领导安源工人大罢工;同年12月领导水口山矿工罢工;1924年入 [[ 黄埔军校 ]] 第一期,毕业后留校任政治部秘书,为“黄埔三杰”之一;1925年在 [[ 周恩来 ]] 领导下发起成立中国青年军人联合会,同年参加两次东征;中山舰事件后退出国民党;北伐战争开始后任总司令部秘书,1927年任 [[ 湖北 ]] 省工人纠察总队队长,5月28日在 [[ 河南 ]] 临颍英勇牺牲,后被追赠为中将军衔。
==人物生平==
<p style="text-indent:2em;">1902年8月17日(农历7月14日)出生,父亲蒋继堃是清末秀才,为人忠厚正直;母亲肖玉秀,人称“大脚婆”,朴实勤劳,性情开朗;蒋先云兄弟姐妹8人,先云排行最小,5个哥哥,两个姐姐;大哥蒋先烈,跟随孙中山革命,参加同盟会,1913年,在湖北进行反对袁世凯阴谋复辟帝制的革命活动,就义于武昌;蒋先云早年入保合小学读书,1917年考入湖南省立第三师范学校。
<p style="text-indent:2em;">“五四”期间,在 [[ 毛泽东 ]] 的领导下,任湘南学生联合会第一届总干事,与夏明翰、黄静源共同领导组织湘南25个县学生罢课运动。在校期间组织革命团体“心社”,创办《嶷麓警钟》月刊,传播新文化和马克思主义,是湘南革命组织之开端。
<p style="text-indent:2em;">蒋先云成长为湘南学生运动领袖,深得毛泽东赏识;1921年10月,经毛泽东介绍并经中共湘区委员会审查,与夏明翰、贺恕、蒋啸青、黄静源、屈子健一同加入中国共产党。
<p style="text-indent:2em;">1924年,由毛泽东介绍,在1200余名来自全国各地的有志优秀青年中,以第一名成绩考入黄埔军校(中国国民党陆军军官学校)一期,与陈赓、贺衷寒共称“黄埔三杰”。
<p style="text-indent:2em;">1924年3月19日,蒋先云从 [[ 上海 ]] 回到长沙,与李祗欣(湖南省醴陵县人,李立三同志的胞妹,中共党员)喜结良缘。
<p style="text-indent:2em;">蒋先云在黄埔军校期间任中共黄埔特别支部第一任书记,在校期间,在廖仲恺、周恩来的帮助下,创建中国青年军人联合会,任中国青年军人联合会主席,在《中国军人》上发表革命军事文章8篇,在广州民国日报上发表多篇反帝与宣传革命、反对独裁文章,成为黄埔军校最有影响力和威望的学生,影响了一大批青年军人(包括开国元帅徐向前、红军高级将领左权),很多有志青年军人把“青年军人联合会”作为他们革命精神的寄托,会员由开始的2000多人迅速发展到20000多人,活动范围由黄埔军校延展到在广东的军队和滇、桂、湘所设的军校,进而遍及全国,成为一代青年军人中大部分走革命道路的导航站。
北伐战争开始后,蒋先云任北伐军总司令部机要秘书,“北伐文告,多出其手”,旋任补充第五团团长,授陆军少将军衔。
<p style="text-indent:2em;">北伐军攻克武昌,占领南昌以后,革命重心逐渐北移, [[ 长江 ]] 中游的 [[ 武汉 ]] 三镇成为国民革命的中心,国民党决定迁都武昌, [[ 蒋介石 ]] 却以“政治与军事发展便利起见”,力主迁都南昌,在“迁都之争”失败后,蒋介石彻底背叛革命。
<p style="text-indent:2em;">1927年2月8日,蒋先云接到周恩来的密信,告诉先云蒋介石已公开反共,叫先云到武汉工作。2月14日,先云离开南昌来到武昌。
2,344
次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