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變更

前往: 導覽搜尋

李泰 (唐朝)

增加 1,491 位元組, 5 年前
创建页面,内容为“'''李泰'''({{bd|620年||653年|1月20日|}}<ref>旧唐书:“永徽三年,薨于郧乡,年三十有五”,则生于618年,与长子李承乾同…”
'''李泰'''({{bd|620年||653年|1月20日|}}<ref>[[旧唐书]]:“永徽三年,薨于郧乡,年三十有五”,则生于618年,与长子[[李承乾]]同岁,现采用墓志铭为33岁,生年为620年([[武德]]三年)。</ref>),字惠褒,小字青雀,[[唐太宗]]次子,母[[长孙皇后]]。雅好文学,擅書法,工於草行<ref>唐·[[张怀瓘]]《书断列传》:唐汉王元昌,神尧之子,善行书。诸王仲季并有能名,韩王、曹王亦其亚也。曹则妙于飞白,韩则工于草行。魏王、鲁王亦韩王之伦也。</ref>,集书万卷,是当时的书画鉴赏家<ref>张彦远,《历代名画记:叙古今公私印记》:……唐朝魏王泰印。〔龟、益〕……已上诸印记千百年可为龟镜</ref>。李泰才华横溢,聪敏绝伦,倍受宠爱,史载“宠冠诸王”,为太宗最宠爱的儿子。按惯例皇子成年后都应去[[封地]],不得长驻[[京畿]],但李泰因太宗偏爱,特许“不之官”。李泰好士爱[[文学]],太宗就让他在府邸设置文学馆,任他自行引召学士,由于宠禄过骄,屡次遭到大臣的进谏阻扰。后因涉嫌与太子争位,太宗为免眾子重蹈自己起兵奪位的覆轍,為了达到让嫡子们共存,只好采取隔离政策,改封其为顺阳王,徙居[[均州]]之郧乡县(今[[郧县]]),后进封濮王。高宗接位后,优惠有加,[[永徽]]三年(652年)死于郧乡。
1,634
次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