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變更

前往: 導覽搜尋

理氣之劑

增加 690 位元組, 4 年前
無編輯摘要
'''蘇子降氣'''
(湯,《局方》)橘半歸,前胡桂朴草薑依。下虛上盛痰嗽喘,亦有加參貴合機。〔蘇子、橘紅、半夏、當歸、前胡、厚朴(薑汁炒)各一錢,肉桂、炙甘草各五分,加薑煎。一方無桂加沉香。蘇子、前胡、橘紅、半夏降氣行痰,氣行則痰行也。數藥兼能發表,加當歸和血,甘草緩中。下虛上盛,故用官桂引火歸元。如氣虛亦有加人參、五味者。〕
'''四七湯'''
(《三因》)理七情氣,(七氣,寒、熱、喜、怒、憂、愁、恚也,亦名七氣湯。)半夏厚朴茯苓蘇。〔半夏(薑汁炒)五錢,厚朴(薑汁炒)三錢,茯苓四錢,紫蘇二錢。郁雖由乎氣,亦多挾濕挾痰,故以半夏、厚朴除痰散滿,茯苓、蘇葉利濕寬中。濕去痰行,郁自除矣。〕薑棗煎之舒鬱結,痰涎嘔痛盡能紓。又有局方名四七湯,參桂夏草妙更殊。(人參、官桂、半夏各一錢,甘草五分,加薑煎。人參補氣,官桂平肝,薑製半夏祛痰,甘草和中,並不用利氣之藥。湯名四七者,以四味治人之七情也。)
1,754
次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