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變更

前往: 導覽搜尋

關山鎮

增加 1,039 位元組, 4 年前
無編輯摘要
{{copyedit|time=2019-09-25T01:35:19+00:00}}
[[File:關山鎮親水公園.jpg | thumb |230px|有框|右|關山鎮親水公園[https://www.erv-nsa.gov.tw/zh-tw/Attractions/Detail/19 照片來自花東縱谷國家風景區]]]
 =='''<big> 關山鎮</big>'''==有小瑞士之稱,有全臺第一處規劃完善的環鎮自行車道的鄉鎮,成為花東縱谷裡的名勝之一。 1946年1月(民國35年)設治始稱「關山鄉」,後改為「里鎮」,1953年經鎮民代表會冬季大會建議,並於民國43年3月1日起奉准將「里壠」改為「關山鎮」。
==沿革介紹==
關山鎮的開發甚早,清初,平埔族人即已進入關山開墾,隨後阿美族人也跟進聚居建社,漢人則在清光緒晚期始移入開墾。關山鎮原始地名為「里壠」,源於阿美族語指當地多「紅蟲」之故。原名阿里壠後簡稱為里壠。日治時期開闢關山警備道,以其位於警備道東口,大關山之下,乃於昭和12年(1937)改名「關山」。 關山鎮於民國35年1月(1946)設治,始稱「關山鄉」,後改為「里鎮」,於民國42年經本鎮鎮民代表會冬季大會建議,並於民國43年3月1日起奉准將「里壠」改為「關山鎮」。<ref> https://www.guanshan.gov.tw/index.php 關山鎮公所</ref>從山邊走到水畔,夏天欣賞綠色田園,秋天觀賞渺渺雲霧,冬末夏初則能沉浸在一大片金黃油菜花田內,全程15.2公里的景觀變化豐富,令人心曠神怡。
關山鎮根據文獻記載,關山鎮原名『里壠』是原住民語『ㄉㄧ ㄉㄢˋㄉㄧˋㄌㄢˋ』的音譯,在清朝康熙年間尚屬於未開發的蠻荒地帶,當時只有阿美族原住民在此居住,到了光緒年間才逐漸有漢人開始往關山地區移居,並從事農業耕作,開始了關山地區的發展,關山鎮並於民國42年(西元1953年)在關山鎮鎮名代表冬季大會決定,將原本『里壠』改為『關山鎮』。<ref> https://www.travelking.com.tw/tourguide/taiwan/taitungcounty/guanshan/ 關山鎮- 台東縣- 台灣旅遊資訊- 旅遊導覽| TravelKing旅遊王</ref>
行政區域劃分7里、135鄰。 里壠里、中福里、新福里、電光里、德高里、豐泉里、月眉里
==面積==
關山鎮位於[[花東縱谷]]的南段,東以海岸山脈與東河鄉為界,北與[[池上鄉]]接壤,西鄰中央山脈的[[海端鄉]],南邊則是[[鹿野鄉]],距台東市約42公里。人口資料總計約8,811人(依據關山戶政事務所網頁資料)。 行政 佔地遼闊的關山親水公園,劃分成動態親水 域劃分7里、135鄰。 里壠里 中福里 靜態生態區兩大部分,遊客可來這裡騎騎自行車,乘山風 新福里 越田野 電光里、德高里、豐泉里 濯荷塘 戲水鴨,重享兒時的甜美記憶。關山鎮除關山米飄香全臺之外,尚有先民篳路藍縷開拓出來的秀麗農莊與田園,也留下了許多人文史蹟,紀錄了後山移民的艱苦歲 眉里 ,這些都是發展觀光的珍貴資產 <ref>https://www.erv-nsa.gov.tw/zh-tw/attractions/navigation 城鄉遊蹤-花東縱谷國家風景區</ref>
==自然環境==
12,135
次編輯